-
题名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质与价值
被引量:48
- 1
-
-
作者
李玫瑾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
基金
2004-20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犯罪心理分析与画像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犯罪心理画像是借言语或文字进行心象描述,由心理特征群刻画犯罪嫌疑人形象。犯罪心理画像实质为侦查中对嫌疑人的一种分析,其独特价值在于,这类分析以犯罪行为资料和人格资料的积累为基础,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规则与逻辑的研究为根据。犯罪心理画像对侦查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使之更好地扩展侦查能力的问题。
-
关键词
犯罪心理画像
行为
人格
嫌疑人形象
-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解码犯罪心理画像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付有志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41,共6页
-
文摘
犯罪心理画像指的是通过犯罪行为证据的心理分析,刻画犯罪人性状的过程和结果, 所刻画的内容不局限于心理学性状,而且包括社会学、生物学、人口学、犯罪学性状。目前,犯罪心理画像还没有一个既传达其英文原意,又反映其实质的中文名称,犯罪心理画像这一称谓是不得已求其次的办法。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调查和刑事讯问阶段都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是,正确发挥犯罪心理画像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案件条件和主体条件。
-
关键词
犯罪心理画像
涵义
方法
应用
-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西方犯罪心理画像的功用释义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崔海英
-
机构
铁道警察学院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8,共8页
-
基金
铁道警察学院犯罪心理画像研究中心资助成果
作者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少年司法实务中的涉案未成年人危险评估研究”(2017BFX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危险评估研究”(18BFX10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犯罪心理画像在西方逐渐发展为侦查部门的一种重要侦查方法,在查获犯罪嫌疑人、理解犯罪原因、犯罪预防、法庭审判等方面作用凸显。然而,实践中的犯罪心理画像也背负着误导侦查方向造成冤假错案、强化警察固有"隧道视觉"的消极评价。西方学界及实务界对犯罪心理画像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缺乏充足有效的实证研究支撑、专业的犯罪心理画像师在专业性方面表现欠佳以及犯罪心理画像过分依赖特质理论的局限性问题等三大方面。西方犯罪心理画像未来的发展走向在于走标准化、实证研究之路,同时兼顾证成与证伪双向研究,并重视犯罪中的情境因素。
-
关键词
犯罪心理画像
功用
实践
未来走向
-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