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犯罪客观要件符合性判断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邵维国
-
机构
广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
文摘
对于行为是否符合犯罪客观要件,既要做形式符合判断,也要做实质符合判断。前者按照社会公众接受或通常理解的字面含义来解释客观要件的范围,从而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要求;后者以法益观念为标准,把不侵害法益或者虽侵害法益但不值得刑罚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刑事违法之外,从而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要求。对犯罪客观要件符合性进行判断必须先做形式符合判断,后做实质符合判断。这样的顺序符合评价规则,能规范入罪判断的思维路径,防止罪刑擅断。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与实质符合判断的结论最终是统一的。
-
关键词
犯罪客观要件
形式符合判断
实质符合判断
结论统一
-
Keywords
actus reus
formal accordance assessment
substantive accordance assessment
consistent results
-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犯罪未遂中的“着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文燕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个法定的犯罪未遂概念说明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第二,犯罪未得逞;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三个特征,体现了犯罪构成中主、客观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构成犯罪未遂的前提。一切故意犯罪都是主观上的某种犯罪故意和客观上实行一定行为的统一。
-
关键词
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未遂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
我国刑法
犯罪对象
犯罪未得逞
犯罪行为
犯罪人
犯罪结果
客观方面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