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性侵害或施虐系列杀人犯罪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赵桂芬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2,共7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3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侦查中的行为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研究"子项目"系列杀人犯罪人行为特征分析"研究成果(2013SK06-2)
-
文摘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34例以性侵或施虐为特征的系列杀人案件的统计分析,发现样本中的犯罪人在案件特征方面有如下特征:每一个犯罪人在案件特征上都有自己的一致性特点,接近被害人的方式多样化,作案手段群集化,异常行为发生比例高,犯罪人侵害的被害人主要是目标下的陌生人。就犯罪人特征而言,高发年龄集中于27-36岁,犯罪人文化程度偏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较多犯罪人有过婚姻关系,有前科经历的比例较高,犯罪人更多具有内向、偏执、自卑等特征。对此类案件的侦查,主要途径包括通过技术手段查找以及通过犯罪人行为特征的一致性串并案件等。
-
关键词
系列杀人
性侵害
施虐
犯罪人特征
-
分类号
D917.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生命历程视野下慢性犯罪人的特质与刑法应对
- 2
-
-
作者
张小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
文摘
慢性犯罪人虽仅占犯罪人总数的约1/5,但却犯下了全部罪行的过半及严重犯罪的2/3,因此其应成为刑事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慢性犯罪人通常是指那些在18岁之前实施过五次或五次以上犯罪的犯罪人。慢性犯罪人这一概念凸显于生命历程视野下犯罪生涯的研究,是在犯罪的开始年龄、频率、持续性、严重性等独特视角下对惯犯、职业罪犯的形成及特征的深入剖析。英美国家对慢性犯罪人采取了长期安全监禁、三振出局法等较为严厉的刑事措施,而我国《刑法》对慢性犯罪人缺乏应有的特别关注,为此可以考虑予以相应的制度建设。立足于我国《刑法》体系检视对慢性犯罪人的处置,可以以分则所设的多次犯罪以及犯罪情节为基点,完善针对慢性犯罪人的总则规定,通过延长对犯罪人予以监禁处遇及开放式处遇的矫正期限和措施,以实现刑法对慢性犯罪人处置的社会保护机能。
-
关键词
慢性犯罪人
犯罪生涯
犯罪人特征
刑法应对方案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