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单位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宏杰 许成磊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刑法 单位共同犯罪 概念 特征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件挑选原则与犯罪主体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学相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4期17-20,共4页
随着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有人认为犯罪主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这一观点提出来后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否定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是受了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行为构成论”的影响。还有的同志认为... 随着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有人认为犯罪主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这一观点提出来后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否定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是受了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行为构成论”的影响。还有的同志认为,否定犯罪主体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未能把犯罪构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笔者认为,根据犯罪主体的实际内容,犯罪主体应当置于主观方面的要件之中,而不必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主观要件 社会危害性 犯罪主观方面 行为人 必要要件 刑事古典学派 此罪与彼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要件 被引量:2
3
作者 陶积根 《政治与法律》 1986年第2期47-48,共2页
传统观点认为,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但笔者认为,犯罪构成是三个要件,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马克思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 传统观点认为,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但笔者认为,犯罪构成是三个要件,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马克思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主体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行为 特殊要件 马克思恩格斯 我国刑法 犯罪主观方面 行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法人犯罪的几个问题之浅见
4
作者 刘敏星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5期70-76,共7页
关于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问题,国外法学界争论已逾一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对此问题也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在此,笔者亦想就法人犯罪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法学界各位同仁。
关键词 法人犯罪 犯罪主体 法学界 刑法 80年代 犯罪主观方面 刑罚 自然人犯罪 罪责自负 权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犯罪目的”概念的新表述
5
作者 黄庭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99-100,共2页
我国刑法论著关于犯罪目的概念的表述,大致有两种。其一如:犯罪目的就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就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期望达到的危害结果”;“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侵害了一定犯... 我国刑法论著关于犯罪目的概念的表述,大致有两种。其一如:犯罪目的就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就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期望达到的危害结果”;“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侵害了一定犯罪客体、并能够给这种犯罪客体造成损害的结果”。其二如:“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是犯罪人主观上要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目的 新表述 犯罪客体 犯罪结果 心理态度 实施犯罪 犯罪动机 犯罪 犯罪主观方面 行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究犯罪构成,提高办案质量
6
作者 曹奇辰 《政治与法律》 1983年第6期70-75,共6页
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批判资产阶级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的。按照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要求,在办案中必须查明罪犯是什么人(犯罪主体),抱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批判资产阶级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的。按照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要求,在办案中必须查明罪犯是什么人(犯罪主体),抱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实施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客观方面),危害了什么社会关系(犯罪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办案质量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不作为犯罪
7
作者 胡亮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行为人 危害结果 犯罪的因果关系 原因力 犯罪主观方面 刑法因果关系 法律义务 法律行为 犯罪主体 规定的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击报复会计人员是犯罪 被引量:1
8
作者 荣国萱 周勇军 《会计之友》 1998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会计人员 打击报复 情节恶劣 履行职责 会计法 会计工作 修订刑法 信阳地区 罪与非罪 犯罪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徇私枉法罪中“徇私”的理解与认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牛克乾 阎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徇私”应是构成徇私枉法罪主观方面的必备的犯罪动机要件。“徇私”应是指徇个人私情私利,而不应包括“徇单位之私”。“小集体”、“小团体”利益究竟是单位利益还是个人利益,司法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具体案情,区别对待。
关键词 徇私枉法罪 “徇私” 犯罪构成 中国 刑法 犯罪动机 犯罪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推定规则 被引量:23
10
作者 贺平凡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系统地研究和制定刑事推定规则,是健全刑事证据立法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办案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刑事推定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推定的方法和规则,以供司法实务参考。
关键词 刑事推定规则 证据规则 刑事诉讼 适用对象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类型化思维:一种“基本的”刑法方法论 被引量:37
11
作者 马荣春 《法治研究》 2013年第12期81-92,共12页
刑法类型化思维并非局限于规范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它包含着刑法立法类型化思维和刑法司法类型化思维,在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中有着广阔的运用空间。刑法类型化思维有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运用:在宏观方面,刑法类型化思维关联着刑法典... 刑法类型化思维并非局限于规范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它包含着刑法立法类型化思维和刑法司法类型化思维,在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中有着广阔的运用空间。刑法类型化思维有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运用:在宏观方面,刑法类型化思维关联着刑法典的章节结构和刑法渊源,并提升着刑法的结构合理性与和谐性;在微观方面,刑法类型化思维关联着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罪状设置与具体的刑法解释,并在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两个层面提升着刑法的实质正义性。刑法类型化思维是一种基本的刑法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类型化思维 构成要件要素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刑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火箭 殷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87-89,共3页
本文基于对认识错误的法理进行分析,分别从伦理道德及法律角度对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分类方法中对认识错误的考察理念及解决方式。
关键词 法律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 刑事责任 伦理道德 刑法 犯罪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挪用公款罪
13
作者 李启欣 刘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8,共8页
挪用公款罪是我国近年来刑事立法中新增订的一个罪名,本文运用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对该罪的概念、特征、犯罪构成要件以及此种犯罪与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的基本区别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 挪用公款罪 行为人 犯罪对象 数额较大 犯罪主观方面 营利活动 利用职务之便 归个人使用 补充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