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犯罪·集体意识·惩罚——涂尔干法社会学的三个核心概念
被引量:
3
1
作者
任宇宁
刘艳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1,248,共6页
身为现代法社会学之父,法国学者埃米尔·涂尔干在社会学思想界享有崇高声誉。涂尔干法社会学理论,把道德事实当成自然事实加以考证,并试图以法律为指标,以求探察社会道德核心之深度。为此,涂尔干以集体意识为基点,演绎出了一整套逻...
身为现代法社会学之父,法国学者埃米尔·涂尔干在社会学思想界享有崇高声誉。涂尔干法社会学理论,把道德事实当成自然事实加以考证,并试图以法律为指标,以求探察社会道德核心之深度。为此,涂尔干以集体意识为基点,演绎出了一整套逻辑严谨、别具特色的犯罪与惩罚理论。涂尔干认为,犯罪的本质在于对集体意识的大肆破坏与恣意践踏,犯罪内透着强烈的个体威胁与社会威胁。因此,惩罚便成了对抗犯罪之不二手段,通过惩罚,集体意识得以再次确认与复原。于集体意识之面相,涂尔干法社会学指出,作为研究犯罪与惩罚的逻辑概念,集体意识处于三者关系的逻辑原点:集体意识的存在预示了犯罪的存在,集体意识的历史演变决定了犯罪的评断标准。随着现代性文明的发展,集体意识也注定从强制性特质走向软性而柔和,理性与宽容必定成为惩罚社会犯罪之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法社会学思想
犯罪与惩罚
集体意识
个人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恢复性正义与宗教传统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建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2,共7页
恢复性正义是处理伤害、犯罪的新思路,不论在实证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不少优点。西方恢复性正义的提出与其基督教传统有复杂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在进一步探究恢复性正义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之后,我们将阐明它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发意义,主...
恢复性正义是处理伤害、犯罪的新思路,不论在实证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不少优点。西方恢复性正义的提出与其基督教传统有复杂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在进一步探究恢复性正义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之后,我们将阐明它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发意义,主要是要肯定整合的、同情的人类精神,关注每个人的需要,实现司法正义的侧重点从报复、惩罚到恢复、治疗的转变,以恢复共同体和解、和平的生活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同时,又结合传统司法正义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正义
和谐社会
基督教
犯罪与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集体意识·惩罚——涂尔干法社会学的三个核心概念
被引量:
3
1
作者
任宇宁
刘艳敏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1,248,共6页
文摘
身为现代法社会学之父,法国学者埃米尔·涂尔干在社会学思想界享有崇高声誉。涂尔干法社会学理论,把道德事实当成自然事实加以考证,并试图以法律为指标,以求探察社会道德核心之深度。为此,涂尔干以集体意识为基点,演绎出了一整套逻辑严谨、别具特色的犯罪与惩罚理论。涂尔干认为,犯罪的本质在于对集体意识的大肆破坏与恣意践踏,犯罪内透着强烈的个体威胁与社会威胁。因此,惩罚便成了对抗犯罪之不二手段,通过惩罚,集体意识得以再次确认与复原。于集体意识之面相,涂尔干法社会学指出,作为研究犯罪与惩罚的逻辑概念,集体意识处于三者关系的逻辑原点:集体意识的存在预示了犯罪的存在,集体意识的历史演变决定了犯罪的评断标准。随着现代性文明的发展,集体意识也注定从强制性特质走向软性而柔和,理性与宽容必定成为惩罚社会犯罪之主旋律。
关键词
涂尔干
法社会学思想
犯罪与惩罚
集体意识
个人意识
分类号
DF0-05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恢复性正义与宗教传统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建达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思政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2,共7页
文摘
恢复性正义是处理伤害、犯罪的新思路,不论在实证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不少优点。西方恢复性正义的提出与其基督教传统有复杂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在进一步探究恢复性正义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之后,我们将阐明它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发意义,主要是要肯定整合的、同情的人类精神,关注每个人的需要,实现司法正义的侧重点从报复、惩罚到恢复、治疗的转变,以恢复共同体和解、和平的生活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同时,又结合传统司法正义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
恢复性正义
和谐社会
基督教
犯罪与惩罚
分类号
D90-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犯罪·集体意识·惩罚——涂尔干法社会学的三个核心概念
任宇宁
刘艳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恢复性正义与宗教传统
汪建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