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犯罪预备同犯意表示的区别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逸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4-37,共4页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说明,犯罪分子从犯罪的预备阶段开始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很容易...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说明,犯罪分子从犯罪的预备阶段开始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很容易混淆,在以往发生的冤、假、错案中,就有将“企图”、“图谋”、“意图”当作犯罪而加以判处的,其实这些仅仅是主观上的东西,是主观归罪。我国古代曾有处罚犯意表示的规定。《唐律贼盗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犯意表示
言论
犯
罪预备
行动
思想
故
意
犯
罪
我国刑法
革命宣传
犯
罪
意
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不法侵害的开始:反击性防卫权与预防性防卫权二元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艳东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5,共13页
通说以实行行为为基础判断不法侵害,未注意到法官事后定罪的对象有别于防卫对象,不当限制了防卫权限。防卫人判断不法侵害的危险程度时,不能只依据客观行为,也要考虑行为人的因素,即侵害者的人身危险性。如果考虑初犯可能性,则侵害人开...
通说以实行行为为基础判断不法侵害,未注意到法官事后定罪的对象有别于防卫对象,不当限制了防卫权限。防卫人判断不法侵害的危险程度时,不能只依据客观行为,也要考虑行为人的因素,即侵害者的人身危险性。如果考虑初犯可能性,则侵害人开始严重暴力犯罪的预备行为或做出犯意表示之时,可以有条件地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持有危险武器、亮出性侵器官等准备工具行为,原因行为、侵入住宅等制造条件行为,虽然不属于实行行为,但若表现出了实施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度可能性,可以有条件地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此外,黑社会成员、有暴力犯罪前科者等的人身危险性更高,因而,对这些特殊危险主体的不法侵害可以采用较高的防卫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行行为
预备行为
犯意表示
行凶
初
犯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侦破贩毒预谋案件若干问题的探讨
3
作者
韩旭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贩毒案件侦察中,公安机关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贩卖毒品;二是行为人准备用现金购买毒品,即所谓“为卖而买”。对于前者,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具备贩卖毒品罪的主客观要件,犯罪已属既遂,公安机...
在贩毒案件侦察中,公安机关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贩卖毒品;二是行为人准备用现金购买毒品,即所谓“为卖而买”。对于前者,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具备贩卖毒品罪的主客观要件,犯罪已属既遂,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严厉打击。然而,对于后者,情况则比较复杂,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在缉毒实践中,公安机关经常得到可疑人员携带巨额现金四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谋案件
贩毒案件
安机关
若干问题
行为人
毒品海洛因
犯
罪预备
犯意表示
预谋
犯
罪
犯
罪
意
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犯罪预备同犯意表示的区别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逸仁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4-37,共4页
文摘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说明,犯罪分子从犯罪的预备阶段开始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很容易混淆,在以往发生的冤、假、错案中,就有将“企图”、“图谋”、“意图”当作犯罪而加以判处的,其实这些仅仅是主观上的东西,是主观归罪。我国古代曾有处罚犯意表示的规定。《唐律贼盗律》
关键词
我国古代
犯意表示
言论
犯
罪预备
行动
思想
故
意
犯
罪
我国刑法
革命宣传
犯
罪
意
图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不法侵害的开始:反击性防卫权与预防性防卫权二元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艳东
机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浙江大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项目号20&ZD1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通说以实行行为为基础判断不法侵害,未注意到法官事后定罪的对象有别于防卫对象,不当限制了防卫权限。防卫人判断不法侵害的危险程度时,不能只依据客观行为,也要考虑行为人的因素,即侵害者的人身危险性。如果考虑初犯可能性,则侵害人开始严重暴力犯罪的预备行为或做出犯意表示之时,可以有条件地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持有危险武器、亮出性侵器官等准备工具行为,原因行为、侵入住宅等制造条件行为,虽然不属于实行行为,但若表现出了实施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度可能性,可以有条件地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此外,黑社会成员、有暴力犯罪前科者等的人身危险性更高,因而,对这些特殊危险主体的不法侵害可以采用较高的防卫权限。
关键词
实行行为
预备行为
犯意表示
行凶
初
犯
可能性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侦破贩毒预谋案件若干问题的探讨
3
作者
韩旭光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察系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72-74,共3页
文摘
在贩毒案件侦察中,公安机关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贩卖毒品;二是行为人准备用现金购买毒品,即所谓“为卖而买”。对于前者,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具备贩卖毒品罪的主客观要件,犯罪已属既遂,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严厉打击。然而,对于后者,情况则比较复杂,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在缉毒实践中,公安机关经常得到可疑人员携带巨额现金四处活动。
关键词
预谋案件
贩毒案件
安机关
若干问题
行为人
毒品海洛因
犯
罪预备
犯意表示
预谋
犯
罪
犯
罪
意
图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犯罪预备同犯意表示的区别
徐逸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不法侵害的开始:反击性防卫权与预防性防卫权二元论
高艳东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侦破贩毒预谋案件若干问题的探讨
韩旭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