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尼间隔棒及双摆防舞器对特高压架空输电导线覆冰舞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彬 程永锋 +2 位作者 王景朝 刘彬 陈予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37-3843,共7页
为了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价阻尼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对大截面、多分裂特高压输电导线覆冰舞动的影响,首先依据防舞器分布特性,将二者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沿导线分布情况定义为狄拉克函数形式,再通过曲梁建模方法得到描述覆冰导线运动的常微分方... 为了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价阻尼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对大截面、多分裂特高压输电导线覆冰舞动的影响,首先依据防舞器分布特性,将二者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沿导线分布情况定义为狄拉克函数形式,再通过曲梁建模方法得到描述覆冰导线运动的常微分方程,并以6?1 250 mm2导线为例进行了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优化参数及安装、布置方案会对特高压输电导线的分布质量、阻尼特性等结构参数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其覆冰舞动特性;对二者进行合理优化设计和配置,不仅可以提高特高压导线系统的临界失稳风速,增强其抗风能力,亦可在实际风速略大于临界失稳风速时获得良好的抑舞特性。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及其金具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导线阻尼间隔棒 特高压输电导线双摆防舞器 多分裂导线 大截面导线 覆冰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双摆防舞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宇辰 李昉 +1 位作者 刘敬华 赵彬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基于曲梁模型和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特高压多分裂导线覆冰舞动模型。利用仿真方法得到了不同新月形偏心覆冰厚度条件下,导线的气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基于稳定性机理,计算分析了不同覆冰厚度、环境风速条件下,双摆防舞器... 基于曲梁模型和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特高压多分裂导线覆冰舞动模型。利用仿真方法得到了不同新月形偏心覆冰厚度条件下,导线的气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基于稳定性机理,计算分析了不同覆冰厚度、环境风速条件下,双摆防舞器理论摆长和摆锤质量对特高压架空导线覆冰舞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以某特高压线路设计参数为算例,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该线路来说,700~900 mm范围内理论摆长越长,4.5%~6.5%范围内摆锤质量比越大,防舞效果越好,为后续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线路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双摆防舞器电晕特性
3
作者 全姗姗 李峰 +3 位作者 张锐 邓杰杰 张虎 袁光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42-4348,共7页
结构参数是影响金具表面电场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择双摆防舞器的结构参数,利用有限元ANSYS分析方法,建立了双摆防舞器的三维平面试验模型,研究摆锤半径、摆臂长度和摆角对其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法,得到... 结构参数是影响金具表面电场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择双摆防舞器的结构参数,利用有限元ANSYS分析方法,建立了双摆防舞器的三维平面试验模型,研究摆锤半径、摆臂长度和摆角对其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法,得到摆锤半径对双摆防舞器表面场强影响最大,摆臂长度次之,摆角最小;而采用方差分析法得出,摆锤半径和摆臂长度的改变对双摆防舞器表面场强有显著影响,而摆角的大小无显著影响。依据计算结果,开展了真型电晕试验,得出电晕起始/熄灭电压随着摆臂长度和摆锤半径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2km及以下海拔高度的选用组合方式。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客观数据,也可为今后特高压工程中双摆防舞器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正交试验法 仿真计算 电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动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宽军 刘超群 +1 位作者 任西春 董玉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1-65,99,共6页
为防止在特定的气象及地理条件下特高压线路产生强烈舞动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特高压线路与较低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相比具有的特点,即分裂数多、导线截面大、对地距离大、档距大、电压等级高等,分析了特高压线路防舞机理,... 为防止在特定的气象及地理条件下特高压线路产生强烈舞动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特高压线路与较低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相比具有的特点,即分裂数多、导线截面大、对地距离大、档距大、电压等级高等,分析了特高压线路防舞机理,提出特高压线路的防舞设计应以稳定性机理为基本理论依据;研究了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措施,开发了基于稳定性机理的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RCSDPAD,以及改变冰形、减轻风激励的线夹回转式间隔棒RCS两种新型防舞装置;建立了基于新型防舞器的防舞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对一般舞动地区,可使用RCS进行防舞设计;对强舞动地区,应采用RCSDPAD与RCS组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输电线路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动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朱宽军 刘彬 +1 位作者 刘超群 付东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2-20,共9页
根据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及相应的冰风条件,分析对其进行防舞分析的必要性,研究基于失谐防舞机理和运动稳定性机理进行线路防舞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提出主要抑制分裂导线横向和扭转的耦合振动和降低导线覆冰不均匀性的防... 根据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及相应的冰风条件,分析对其进行防舞分析的必要性,研究基于失谐防舞机理和运动稳定性机理进行线路防舞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提出主要抑制分裂导线横向和扭转的耦合振动和降低导线覆冰不均匀性的防舞原则。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开发基于失谐防舞机理的失谐间隔棒、基于减轻导线覆冰不均匀性原则的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和基于舞动稳定性机理的双摆防舞器3种防舞装置,并建立基于相应防舞器的防舞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舞动区域的强度及相应条件,可单独使用某种防舞装置进行防舞设计,也可利用多种防舞装置进行组合防舞设计,可取得满意的防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线夹回转式问隔棒 失谐间隔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