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及其在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涛 印永华 +5 位作者 蒋卫平 张晋华 刘云 陈凌芳 王晶芳 李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5,共5页
介绍了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式实时仿真系统的结构、仿真试验流程及其在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仿真研究中的应用。该系统包括相应的数字模型、物理模拟装置及接口设备,其中高压直流输电模拟系统模型包含与实际直流输电系统特性相近... 介绍了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式实时仿真系统的结构、仿真试验流程及其在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仿真研究中的应用。该系统包括相应的数字模型、物理模拟装置及接口设备,其中高压直流输电模拟系统模型包含与实际直流输电系统特性相近的仿真装置,且具有与实际直流工程相同的控制保护装置。文章阐述了对原系统的等值化简、确定系统模拟比、建立仿真试验系统模型等多个环节的处理过程及相关原则。以金沙江一期及锦屏送出特高压直流工程实时仿真研究项目为例,给出了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试验结果并与离线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2者基本一致。仿真系统试验结果可为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的规划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 数模混合仿真 动态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俊 郭剑波 +4 位作者 朱艺颖 郭强 蒋卫平 印永华 胡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2,共5页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室建立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模拟特高压交直流跨区大电网。实时仿真系统选用Linux操作系统,采用Hypersim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通过信号接口和功率接口实现了全数字仿真程序与一次直...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室建立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模拟特高压交直流跨区大电网。实时仿真系统选用Linux操作系统,采用Hypersim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通过信号接口和功率接口实现了全数字仿真程序与一次直流物理仿真装置和二次控制保护装置的互联,基于SGI超级计算机实现了大规模交直流电网的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并将其应用于多个实际工程。实践表明,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能够为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模混合 仿真 功率连接 接口 交直流电网 高压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多馈入直流的交直流混合电网高压直流建模研究 被引量:117
3
作者 毛晓明 管霖 +2 位作者 张尧 吴小辰 彭显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8-73,共6页
讨论了目前研究交、直流混合电网时在直流建模方面存在的模型过度简化及模型选用不恰当问题;分析了稳定性研究中直流建模的一般方法,指出了简单模型、响应模型和详细模型的基本特征;基于NETOMAC环境,以中国南方电网为原型对改进的直流... 讨论了目前研究交、直流混合电网时在直流建模方面存在的模型过度简化及模型选用不恰当问题;分析了稳定性研究中直流建模的一般方法,指出了简单模型、响应模型和详细模型的基本特征;基于NETOMAC环境,以中国南方电网为原型对改进的直流响应模型和直流详细模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对比研究,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对含有多馈入直流且直流落点邻近的南方电网,探讨了现有HVDC建模方法在研究大扰动下交直流相互影响及直流换相失败对邻近交直流系统的影响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从基于动态相量法计及电压畸变的新直流相量模型研究和基于机电/电磁暂态模型的交直流混合仿真算法研究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直流建模研究思路。研究成果为含有多馈入直流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提供了建模依据和参考,也为仿真分析多直流逆变站的连锁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电网 高压直流 建模 直流输电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及碳减排效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爱清 毕永翔 +1 位作者 陈鑫涛 谢伟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4,共8页
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交流与直流线路同廊道运行时带电作业区域电压高、场强大,交直流混合电场比单一电场更为复杂。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结合实际±1100 kV直流和1000 kV交流线路,建立了包含输电导线、杆塔及带电作业人... 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交流与直流线路同廊道运行时带电作业区域电压高、场强大,交直流混合电场比单一电场更为复杂。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结合实际±1100 kV直流和1000 kV交流线路,建立了包含输电导线、杆塔及带电作业人员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开展带电作业时人员的体表混合场强、电位转移电流及暂态能量,对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作业人员不断接近直流线路,体表场强受交流线路影响越明显,最高可使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增大约9%,达到1920 kV/m;交流线路的存在将导致电位转移电流增长约7%,但对暂态能量影响较小。通过对特高压线路不停电检修所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进一步计算,验证了特高压带电作业对减少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交直流同廊道 体表混合电场 电位转移电流 暂态能量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nders分解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网随机扩展规划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澍忻 金楚 +3 位作者 彭虹桥 杨燕 左郑敏 孙辉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8,共9页
采用随机场景模拟法描述机组和输电线路随机停电事故、负荷预测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Benders分解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网随机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以交直流输电线路投资成本、失负荷成本、系统运行成本等为综合成本目标,采用Benders分解,... 采用随机场景模拟法描述机组和输电线路随机停电事故、负荷预测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Benders分解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网随机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以交直流输电线路投资成本、失负荷成本、系统运行成本等为综合成本目标,采用Benders分解,将交直流混合输电网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分解为规划主问题和可靠性校验和经济调度的子问题迭代求解。在6节点系统和改进的IEEE-118节点系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交流输电系统相比,扩建直流输电线路可以节省更多的成本,在选择交流/直流输电线路时,直流线路输送潮流的可控性以及经济性都可以减少失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ders分解 高压直流输电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交直流电网扩展规划 可靠性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储能电站群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建林 王剑波 +3 位作者 葛乐 孟高军 袁晓冬 周京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61,共11页
随着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调峰、调频、调压压力日益加大,电网灵活性渐显不足。电化学储能作为时间维度的能量调控技术,其规模化应用及其与"厂、网、荷"及其他调节资... 随着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调峰、调频、调压压力日益加大,电网灵活性渐显不足。电化学储能作为时间维度的能量调控技术,其规模化应用及其与"厂、网、荷"及其他调节资源的协同优化运行,可有效提升电网应急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通过对规模化储能调峰、调频、调压、频率稳定和紧急状态恢复关键技术的介绍,并针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问题,重点就其应对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等紧急故障的稳定控制与紧急恢复手段进行了评述,结合示范工程建设与效能评价,为电化学储能在大电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使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变得更加坚强和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高压 可再生能源 受端电网 电化学储能 关键技术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对交直流并联电网安全稳定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周保荣 金小明 +2 位作者 吴小辰 韩松 徐政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南方电网为例,应用PSS/E仿真软件探讨含有特高压直流的电网中交流和直流系统相互影响机理,以便揭示交直流并联运行电网失稳的可能性。分析表明,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受端交流故障对直流运行状态的破坏程度远较送端交流故障严重,其对系统... 以南方电网为例,应用PSS/E仿真软件探讨含有特高压直流的电网中交流和直流系统相互影响机理,以便揭示交直流并联运行电网失稳的可能性。分析表明,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受端交流故障对直流运行状态的破坏程度远较送端交流故障严重,其对系统稳定的影响与直流功率恢复速度有关,若直流恢复速度较慢,有可能使受端交流故障成为系统输电能力的约束故障。大容量直流对系统稳定影响表现为输电能力更高,双极故障后的安稳措施代价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电网(CSG) 高压直流工程 安全稳定 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 PSS/E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故障反演系统的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兵 贾育培 +1 位作者 严剑峰 金一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1,共8页
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使得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快速准确模拟电网的故障特性,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故障反演方法。通过将电网仿真计算数据管理平台(powersystem database,PSDB)的方式离线模型与智能电网调... 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使得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快速准确模拟电网的故障特性,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故障反演方法。通过将电网仿真计算数据管理平台(powersystem database,PSDB)的方式离线模型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的实时在线模型进行融合,生成完整准确的故障反演模型。该模型不仅解决了实时在线模型不含暂态参数的问题,而且克服了方式离线模型无法反映电网实时潮流的困难,将故障反演耗时由两三个星期缩短到几秒,大大提高了方式计算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故障反演对时效性和精确性的要求。并基于该模型对电网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准确模拟电网故障发生过程中电气量的变化。该系统已在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成功安装并投入使用,针对国调和华中电网进行了故障反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科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离线模型 实时在线模型 故障反演模型 仿真计算分析 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综述 被引量:47
9
作者 张天 龚雁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2,共6页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解决了我国一次能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的矛盾,能够满足各类大型能源基地的发展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介绍了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阐明了我国特高压电网"强直弱交"特性突出,探讨了交直流电网之间...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解决了我国一次能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的矛盾,能够满足各类大型能源基地的发展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介绍了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阐明了我国特高压电网"强直弱交"特性突出,探讨了交直流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最后根据现存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使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适应当下大电网运行模式,从而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网 交直流输电技术 强直弱交 交直流混联电网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特高压交直流大受端电网的频率紧急控制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虎成 袁宇波 +2 位作者 卞正达 徐伟 周琦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27-31,109,共6页
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为特征的大受端电网易发连锁故障,一旦发生直流闭锁,频率稳定问题可能随之出现。针对多直流协调控制、安控抽蓄切泵、精准负荷控制等频率紧急控制方法,开展基于实际电网典型运行方式下电网的频率紧急控制特性仿真,验... 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为特征的大受端电网易发连锁故障,一旦发生直流闭锁,频率稳定问题可能随之出现。针对多直流协调控制、安控抽蓄切泵、精准负荷控制等频率紧急控制方法,开展基于实际电网典型运行方式下电网的频率紧急控制特性仿真,验证现有频率紧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直流 直流闭锁 大受端电网 频率紧急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暂态混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亮 荆澜涛 +3 位作者 姚晔 许东 许晓峰 梁海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208,共7页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纯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仿真在分析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已呈现明显不足。为了准确分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文中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平台(ADPSS)搭建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机电—电磁暂...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纯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仿真在分析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已呈现明显不足。为了准确分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文中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平台(ADPSS)搭建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模型,并对整流侧和逆变侧交流母线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机电—电磁暂态混合模型仿真结果输出,能够有效体现直流系统整体以及局部的各个元器件的详细动态过程,为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控制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直流系统 分层接入方式 机电暂态仿真 电磁暂态仿真 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运行领域30项国家标准一次性全部正式发布 被引量:1
12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11期19-19,共1页
10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运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编制的30项国家标准全部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21年第12号公告予以发布,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30项国家标准涵盖了电网... 10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运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编制的30项国家标准全部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21年第12号公告予以发布,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30项国家标准涵盖了电网仿真分析、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调度自动化、网源协调、新能源调度等关键技术领域,这是电力标准化支撑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调度自动化 电网运行 高压 安全稳定控制 电网仿真 网源协调 市场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交直流混合送端电网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傅旭 杨欣 +2 位作者 苗淼 王昭 杨攀峰 《陕西电力》 2016年第9期20-25,共6页
随着西北地区大容量高压直流电网的逐步投运,青海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将呈现出交直流混合外送的送端电网结构,特高压大容量直流对送端交流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日益显著。研究了青海光伏直流外送通道与750 kV交流电网的耦合特性、青海电网... 随着西北地区大容量高压直流电网的逐步投运,青海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将呈现出交直流混合外送的送端电网结构,特高压大容量直流对送端交流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日益显著。研究了青海光伏直流外送通道与750 kV交流电网的耦合特性、青海电网交直流混合外送能力、电源分布及换流站接入方式对交流外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光伏发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和750 kV交流混合外送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暂态稳定 交直流混合电网 送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中多MMC换流器间不平衡电流的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4
作者 郭春义 吴张曦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653-6662,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该文建立整流侧为双12脉动LCC,逆变侧为一个LCC与3个并联MM...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该文建立整流侧为双12脉动LCC,逆变侧为一个LCC与3个并联MMC串联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针对其逆变站多个并联MMC站之间不平衡电流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平衡电流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一种基于不平衡电流进行功率补偿的电流均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获得MMC换流站间的电流不平衡量,再转化为功率偏差量补偿至定有功功率控制MMC站的外环有功功率控制环节中,由此实现对MMC换流器间不平衡电流的均衡控制。基于PSCAD/EMTDC搭建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逆变侧LCC降压运行和交流侧故障导致LCC换相失败2种工况下,对比研究未投入/投入均衡控制策略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可有效均衡多个MMC换流器之间的不平衡电流,而且可显著加快系统的恢复速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不平衡电流 均衡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抑制逆变站后续换相失败的无功功率调控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樊鑫 郭春义 +1 位作者 杜夏冰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3-3452,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串联的结构,其中LCC在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故障时易发生换相失败。首次换相失败通常难...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commutated-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串联的结构,其中LCC在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故障时易发生换相失败。首次换相失败通常难以抑制,为了抑制后续换相失败,文中提出了一种逆变站MMC的无功功率调控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逆变站LCC关断角变化量,将其转化为无功补偿量补偿至多个MMC的无功外环控制,增加MMC输出的无功功率来支撑交流母线电压,达到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目的。研究了无功功率调控方法控制参数的设计原则,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无功功率调控方法在三相故障和单相故障以及不同短路比及故障严重程度下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无功功率调控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小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概率,而且可以改善故障过程中及故障恢复期间系统的暂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无功功率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MMC的功率返送现象及有功调控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鑫 郭春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37-5046,共10页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多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联后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串联的结构,其中定电压控制MMC在系统运行工况改变或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功... 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逆变侧采用了多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联后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串联的结构,其中定电压控制MMC在系统运行工况改变或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功率返送现象。为了避免计划之外的功率返送现象,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有功调控策略来改善功率返送现象,其基本原理为通过调节定功率MMC的有功指令来维持MMC换流站功率平衡。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相应的电磁暂态模型,分别在不同工况下对有功调控策略的功率返送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有功调控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功率返送现象,而且也可以加快故障恢复速度,降低故障过程中及故障后系统主要电气量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功率返送 交直流故障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有功调控策略 过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立项
17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3-83,共1页
9月,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运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获国家质量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立项。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电网运行 交直流 高压 立项 混联 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
18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经济性好等特点,但有换相失败风险。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不依赖于受端电网强度,无换相失败风险。LCC-MMC混合直流输电一般送端采用LCC,可减少...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经济性好等特点,但有换相失败风险。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不依赖于受端电网强度,无换相失败风险。LCC-MMC混合直流输电一般送端采用LCC,可减少成本和损耗,受端采用MMC或LCC-MMC级联,避免或降低换相失败问题,并为交流系统提供无功动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高压直流输电 混合直流输电 混合级联 高压直流工程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输送容量 受端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19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混合级联直流技术,即由电网换相换流器(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SC)构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采用成熟的LCC阀组和柔直VSC阀组串联的混合拓扑,柔直部分可扩展为多个VSC并联,并落点于交流电网的不同位置。该技术方案启停平滑、运行方式灵活... 混合级联直流技术,即由电网换相换流器(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SC)构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采用成熟的LCC阀组和柔直VSC阀组串联的混合拓扑,柔直部分可扩展为多个VSC并联,并落点于交流电网的不同位置。该技术方案启停平滑、运行方式灵活,具备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混合级联 交流电网 阀组 混合拓扑 工程可行性 方式灵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41
20
作者 黄道春 魏远航 +2 位作者 钟连宏 阮江军 皇甫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2,共7页
我国进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系统研究、测试、产品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和实施等问题。讨论了我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直流偏磁、控制保护系统、特高... 我国进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系统研究、测试、产品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和实施等问题。讨论了我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直流偏磁、控制保护系统、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维护和运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如深入开展高海拔下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和测量及标准制定;高海拔、重污秽、重冰区等典型地理气候条件下绝缘配合和长空气间隙试验;直流偏磁抑制措施和接地极选址;控制保护策略和故障分析能力;特高压混合电网规划和广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磁环境 绝缘配合 控制保护 系统 直流偏磁 交直流混合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