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1 000 k V输电线路下方简化人体模型的电场效应,比较分析了不同塔型时人体中的感应电场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人体周围电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产生了畸变;人体较细的部位(如颈部与腿部)电流密度较大;...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1 000 k V输电线路下方简化人体模型的电场效应,比较分析了不同塔型时人体中的感应电场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人体周围电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产生了畸变;人体较细的部位(如颈部与腿部)电流密度较大;与普通型输电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下人体内感应电流密度较小;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最大感应电流为远小于2 m A·m-2安全限值;与紧凑型线路相比,普通型线路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电场强度较大,但其最大感应电场仍小于20 m V·m-1的光幻视阈值。研究表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人体感应电流及电场均低于根据ICNIRP导则推荐的安全限值。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1 000 k V输电线路下方简化人体模型的电场效应,比较分析了不同塔型时人体中的感应电场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人体周围电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产生了畸变;人体较细的部位(如颈部与腿部)电流密度较大;与普通型输电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下人体内感应电流密度较小;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最大感应电流为远小于2 m A·m-2安全限值;与紧凑型线路相比,普通型线路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电场强度较大,但其最大感应电场仍小于20 m V·m-1的光幻视阈值。研究表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人体感应电流及电场均低于根据ICNIRP导则推荐的安全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