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观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应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87-92,共6页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也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继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之后最系统地探讨过意识形态概念的著名学者。本文试图阐明他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特征。这包括四个方面:一、他既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又反对意识形态终结...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也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继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之后最系统地探讨过意识形态概念的著名学者。本文试图阐明他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特征。这包括四个方面:一、他既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又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处于二者之间。二、他兼顾中性的意识形态与贬义的意识形态,广泛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含与特征。三、他对贬义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认知方面的竭力维护和重新阐发,对“虚假意识”概念正名。四、他既非阿尔都塞主义者也非新葛兰西主义者,处于二者之间。本文认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学说显示出一种中正平和的色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趋向成熟和精致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意识形态观 英国 文学理论家 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主义 新葛兰西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里·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顾萍 袁久红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1,共8页
特里·伊格尔顿从政治视角观察后现代主义,他以独特的政治逻辑和理论观点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谋的"一丘之貉",因此它势必会危害社会主义理想。伊格尔顿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起源、政治本质... 特里·伊格尔顿从政治视角观察后现代主义,他以独特的政治逻辑和理论观点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谋的"一丘之貉",因此它势必会危害社会主义理想。伊格尔顿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起源、政治本质和政治前途所进行的深入剖析与逻辑论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性质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探索建设性后现代社会的道路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后现代主义的政治批判 政治起源 政治本质 政治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与超越: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研究及其理论贡献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吉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2,44,共6页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研究融合了马克思、阿尔都塞、弗洛伊德、威廉斯等多种理论思想资源,提出意识形态根本上体现了一种基于生活关系的实践意义,而不是一种经验描述,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表现在它生成幻象的机制和它对社会现实的象征形式。...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研究融合了马克思、阿尔都塞、弗洛伊德、威廉斯等多种理论思想资源,提出意识形态根本上体现了一种基于生活关系的实践意义,而不是一种经验描述,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表现在它生成幻象的机制和它对社会现实的象征形式。但伊格尔顿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马克思的"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因为过多服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功能论"而走向了随意的理论置换,理论观念上的摇摆和游移影响了理论体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与文明观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光慧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6,共4页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英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家。在20世纪的文艺批评理论呈现文化转向的今天,他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当今多元化世界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冲突作出有力批判,对9·11事件作出不同于美国政府官方的解...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英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家。在20世纪的文艺批评理论呈现文化转向的今天,他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当今多元化世界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冲突作出有力批判,对9·11事件作出不同于美国政府官方的解读。他的批判精神无论是对文化研究还是对文学理论批评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他对文化和文明的解读,即使受到一定的责难,也包含了一种对全人类的爱,想最终促使整个社会走向理想状态,这也几乎是所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文化 文明 9·11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决定论的吗?——从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谈起
5
作者 颜峰 胡文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0-15,共6页
西方舆论一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经济决定论的争论,这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本文从分析特里·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评价的"历史单调轮回"和"经济的幽灵"的论据... 西方舆论一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经济决定论的争论,这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本文从分析特里·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评价的"历史单调轮回"和"经济的幽灵"的论据出发,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决定论在古典经济学上的分歧,历述了恩格斯、葛兰西、卢卡奇等人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揭示了"经济"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本来面目,特别是提出要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下的经济和剩余价值学说下的经济进行二分理解,从而厘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桎梏和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决定论 历史唯物主义 特里·伊格尔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理论的责任与批评家的任务——《批评家的任务》与特里·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慧 段吉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9-163,共5页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棱思想框架中,努力凸显批评理论的责任和批评家的任务,提出在当代文学处境和理论现实中,批评家的任务不是演绎各种理论话语,而是在充分深入社会文...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棱思想框架中,努力凸显批评理论的责任和批评家的任务,提出在当代文学处境和理论现实中,批评家的任务不是演绎各种理论话语,而是在充分深入社会文化政治语境和思想现实中实现批评理论把握现实的功能,展现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的价值。《批评家的任务》展现了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再现了伊格尔顿作为一个批评家的理论情怀和批评担当,是全面把握伊格尔顿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批评家的任务》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他者、世界——特里·伊格尔顿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寅 马云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2,共8页
伊格尔顿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主要借用拉康精神分析的语境与框架,以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三个基本范畴来厘清并重新审视共产主义的演变。通过对自我、他者、世界三者关系的研究,重新思考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建构,实现了对晚近资本主义的... 伊格尔顿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主要借用拉康精神分析的语境与框架,以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三个基本范畴来厘清并重新审视共产主义的演变。通过对自我、他者、世界三者关系的研究,重新思考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建构,实现了对晚近资本主义的伦理—政治批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拓展共产主义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伊格尔顿的理论与现实似乎存在脱节,理论上虽擘画了文化批评与文化政治批评在后共产主义时代人类对于自身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政治图景,折射出其内心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但在现实上却未能将理论付诸实践,找到人类真正实现解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自我 他者 世界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的政治倾向——谈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
8
作者 吴晓燕 《河南农业》 2007年第22期56-56,共1页
特里·伊格尔顿是一位有着强烈精英意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文学理论也必定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与社会权力关系密切,都为作为少数的统治阶级所用。上述观点散见于... 特里·伊格尔顿是一位有着强烈精英意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文学理论也必定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与社会权力关系密切,都为作为少数的统治阶级所用。上述观点散见于其所著的《文学理论导论》中。在该书的结论部分,伊格尔顿引入了文化批评。不过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的政治倾向的理解已有了与导言部分不一致的地方,有违其精英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 精英主义 意识形态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马克思主义之后——以伊格尔顿“自发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士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149,共5页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的"自发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资本的自我拯救,是割掉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经济主义;而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经济主义拘泥于经济层面的同时也忽视了自己对于经济层面的游离,因而两者都不同程度地陷入理...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的"自发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资本的自我拯救,是割掉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经济主义;而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经济主义拘泥于经济层面的同时也忽视了自己对于经济层面的游离,因而两者都不同程度地陷入理论的困境之中。伊格尔顿之为文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纠结,可以从文化政治批评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发掘其内在焦虑的根源,并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行程中找到其自我反思的线索;而作为文化马克思主义之后的晚期马克思主义也并没有离开文化马克思主义多远,两者共同分享了当下资本主义实践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自发的马克思主义” 文化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建——从佩里·安德森入手略谈文论与政治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奥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5,共5页
佩里·安德森是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史家,其理论遍及政治、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他思想独特、著作颇丰,对现代政治价值充满坚守和关怀,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称其为“不列颠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且伊格尔顿本人... 佩里·安德森是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史家,其理论遍及政治、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他思想独特、著作颇丰,对现代政治价值充满坚守和关怀,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称其为“不列颠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且伊格尔顿本人的文化研究亦受其影响。本文从安德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出发,对其观点加以归纳、梳理与评骘,亦略谈其对伊格尔顿文化批评的影响,旨在明确安德森视域中的政治哲学维度及其对哲学、美学冲淡政治诉求状况的批评,以期在重建文学理论政治维度的当下,协调文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里·安德森 特里·伊格尔顿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 政治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必须有批评——徐刚印象记
11
作者 项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特里·伊格尔顿曾经给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写作者们列出诸多策略,如可以分析一段文字的声音质地,也可以专注于其中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关注语法与句法的运用方式;可以研究一段话对其呈现之物持何种情感态度,或是聚焦于某些发人深省的... 特里·伊格尔顿曾经给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写作者们列出诸多策略,如可以分析一段文字的声音质地,也可以专注于其中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关注语法与句法的运用方式;可以研究一段话对其呈现之物持何种情感态度,或是聚焦于某些发人深省的悖论、差异和矛盾,但追根溯源,发掘出文字表面下的隐秘内涵,有时也至关重要。他认为所有批评策略的共性是对语言的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策略 文学批评实践 印象记 特里·伊格尔顿 情感态度 追根溯源 写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