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站名语言特色研究
1
作者 王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21-I0022,共2页
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站名极具特色,不仅承载着地理、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映射出现代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本文分析了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站名的语言特色,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站名的文化内涵与辨识度,让轨道交通站... 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站名极具特色,不仅承载着地理、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映射出现代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本文分析了重庆轨道交通车站站名的语言特色,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站名的文化内涵与辨识度,让轨道交通站名成为展现重庆魅力的文化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特色 历史 地理 重庆轨道交通 车站站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悟透言中意 方见爱之深——《秋天的怀念》平中见奇的语言特色例析
2
作者 杨先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秋天的怀念》叙述了作者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全文不足千字,既无华丽的辞藻,也未运用工巧的句式,但作者正是通过毫无矫饰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仔细品析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才能感受史铁生母亲那种真挚无私的爱,领悟作者怀... 《秋天的怀念》叙述了作者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全文不足千字,既无华丽的辞藻,也未运用工巧的句式,但作者正是通过毫无矫饰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仔细品析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才能感受史铁生母亲那种真挚无私的爱,领悟作者怀念母亲而又蕴含内疚的复杂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特色 平中见奇 无私的爱 《秋天的怀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战略研究》2026年第1期“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专题约稿启事
3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原语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语言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为了加强中原语言和语言生活研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明,发掘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的内在联系,助... 中原语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语言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为了加强中原语言和语言生活研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明,发掘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的内在联系,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刊拟在2026年第1期开设“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专题,研究范围包括:(1)中原地区的语言历史与语言生活研究;(2)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的传承发展;(3)中原语言特色与黄河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明 约稿启事 语言文明 语言特色 传承发展 人类文明 语言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报刊标题的功能及语言特色 被引量:45
4
作者 端木义万 《外语研究》 2001年第2期46-50,共5页
英语报刊标题受大众性 ,节俭性 ,趣味性和客观性制约 ,其主要功能是指称功能和劝说功能。这些因素促使英语报刊标题形成相应语言特色 :标点符号 ,少用巧用 ;句式浓缩 ,高度省略 ;用词独特 ,短小通俗 ;修辞丰富 。
关键词 报刊 标题 功能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甘正传》的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培婷 高凌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0-132,共3页
影片《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平凡而又伟大,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影片轰动了全球。影片通过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和叙事主线三个方面将叙事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深化主题的同时更赋予了影片深邃的艺术魅力。影片从阿甘的视角出发,... 影片《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平凡而又伟大,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影片轰动了全球。影片通过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和叙事主线三个方面将叙事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深化主题的同时更赋予了影片深邃的艺术魅力。影片从阿甘的视角出发,运用非隐喻性语言向人们诠释了一个"大智若愚"的世界。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影片的叙事视角、叙事空间以及人物对白和语言观,探讨这部影片的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甘正传》 叙事技巧 语言特色 对白 非隐喻性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6
6
作者 海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1-14,共4页
本文从英语新闻角度出发 ,研究了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方面的问题。与同类研究相比 ,本文旨在突出研讨新闻英语的写作格式和语法结构 ,以及英语新闻的要素、语态、时态和词汇等方面的问题 ;分别介绍了研究英语新闻语言特色的必要性、英语... 本文从英语新闻角度出发 ,研究了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方面的问题。与同类研究相比 ,本文旨在突出研讨新闻英语的写作格式和语法结构 ,以及英语新闻的要素、语态、时态和词汇等方面的问题 ;分别介绍了研究英语新闻语言特色的必要性、英语新闻标题、导语和正文的语言特色、英语新闻中词汇的主要特点 ;对英语新闻中各种不同句式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新闻 语言特色 要素 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英文电影主题歌曲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洪泉 明小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8-,22,共2页
音乐让人心驰神逸,影视使人消魂陶醉。影视主题曲更是融合歌曲的音乐效果和影视的艺术背景,利用歌词的表达和音调旋律,冲击神经,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关键词 主题歌曲 英文电影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武》特色镜头语言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旦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7,共1页
本文对影片《小武》特色镜头语言进行举要分析,如就长镜头的非常态使用、主观镜头、构图边缘化、光的运用以及声画对位等等分析,即从电影本体出发对电影做专业性的微观分析,以便我们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影片意义及其引申含义。
关键词 《小武》 特色镜头语言 专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丽水畲族民间契约文书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厚洪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1,共3页
丽水畲族民间契约不仅体现了丽水畲族民间交易惯例和文化习俗,而且展现丽水畲民的秉性及畲汉两族的关系,契约文书语言蕴含伦理色彩,多用乡土俚语,力求严谨精确,常有生动润饰,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丽水 畲族 民间契约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亚文 石海燕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共5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形式主要是指与其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在的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的载体,是其内在思想性的感性显现。真正切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内容必然要求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体现自身...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形式主要是指与其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在的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的载体,是其内在思想性的感性显现。真正切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内容必然要求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的逻辑特色;废止洋腔洋调,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要的富有个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为人民大众所乐于接受的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语言特色 民族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英语语言特色的茶艺表演翻译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泽容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翻译工作者们利用对茶艺表演的英语翻译将中国的传统茶艺精神和内涵传播出去,弘扬了中华文明,使茶艺表演不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手段。但在英语翻译中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体现不了源文化、翻译忽略美感、错误的用词... 翻译工作者们利用对茶艺表演的英语翻译将中国的传统茶艺精神和内涵传播出去,弘扬了中华文明,使茶艺表演不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手段。但在英语翻译中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体现不了源文化、翻译忽略美感、错误的用词等等,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培养专业的茶艺表演翻译工作者,而这些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茶文化功底和不同翻译技巧,这样才能准确而生动地翻译茶艺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表演 英语 语言特色 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译电影片名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1,共3页
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外国电影(尤其是西片)在香港的放映与传播在海峡两岸和香港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港译电影片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貌,从中可以解读出香港社会的江湖文化、世俗观念及道德评价,无论其品格如何都... 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外国电影(尤其是西片)在香港的放映与传播在海峡两岸和香港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港译电影片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貌,从中可以解读出香港社会的江湖文化、世俗观念及道德评价,无论其品格如何都折射出丰富的信息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译电影 语言特色 文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语言特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园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X期25-26,共2页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篇幅很短,只有千余字,以父子对话为主要内容,讲述了男孩误以为自己会发烧死亡,在恐惧中度过艰难的一天的故事。该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本文主要从凝练的语言表达、特色的人物对话、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等...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篇幅很短,只有千余字,以父子对话为主要内容,讲述了男孩误以为自己会发烧死亡,在恐惧中度过艰难的一天的故事。该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本文主要从凝练的语言表达、特色的人物对话、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与读者一同领略这篇佳作的语言魅力。一、凝练的语言表达海明威作品行文凝练,善于用简约的笔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男孩 读者 小说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文学文本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爱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4-177,共4页
"80后"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其语言上的表现和追求。他们冲破了传统文本的标准化、集体化模式,颠覆和重构了文学语言的表征,形成了自己青春时尚、自由混搭、奇特丰富的语言模式,体现了... "80后"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其语言上的表现和追求。他们冲破了传统文本的标准化、集体化模式,颠覆和重构了文学语言的表征,形成了自己青春时尚、自由混搭、奇特丰富的语言模式,体现了对极致的形式美的追求。阅读他们的文本,或者忧伤,或者诗意,或者低沉,或者煽情,或者幽默,或者尖锐,或者沧桑,或者时尚。总之,众声喧哗,各具特色,灵动张扬,充满激情和才情。上述这些突出特征成为他们的文学文本畅销的最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文学 文本 语言特色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管子》的论说方式看其语言特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振东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37-41,共5页
《管子》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激赏。《管子》中论说文占绝大多数,其语言的表现特色根源于文章中惯用的独特的论说方式。《管子》一书在战国百家争鸣的环境里生成,论辩中经常使用的因果论说、比较论说、解析论说、比喻论说等论说形式,决... 《管子》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激赏。《管子》中论说文占绝大多数,其语言的表现特色根源于文章中惯用的独特的论说方式。《管子》一书在战国百家争鸣的环境里生成,论辩中经常使用的因果论说、比较论说、解析论说、比喻论说等论说形式,决定了《管子》语言具有净朗美、均衡美、节奏美与气势美、形象美与内蕴美等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论说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左文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Z期39-40,共2页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红高粱》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为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启了新的篇章。莫言的文章风格和语言艺术在《红高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叙述角度,色彩语言的运用,口语化的写作语言,感官...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红高粱》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为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启了新的篇章。莫言的文章风格和语言艺术在《红高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叙述角度,色彩语言的运用,口语化的写作语言,感官化的描写以及文章的修辞手法这五个角度对《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红高粱》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闻语言的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金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18-119,共2页
新闻语言有四大特色 ,即准确、简练、生动、质朴。为使自己的新闻语言有此特色 ,需向中国古典文学、中外名著、中外同行的作品及人民群众的语言学习 ,并做到多看、多想、多写、多改。
关键词 新闻语言特色 准确 简练 生动 质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龙》的创作风格与人物语言特色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秋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41-42,共2页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年的一篇讽刺小说,写的是一个巡警长官在街头广场处理一桩小狗咬伤人的手指一事的过程。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这个蛮横的警官媚上欺下的心理暴露无遗,因他出色的见风使舵的表现,被作家形象地比喻成"变色龙"...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年的一篇讽刺小说,写的是一个巡警长官在街头广场处理一桩小狗咬伤人的手指一事的过程。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这个蛮横的警官媚上欺下的心理暴露无遗,因他出色的见风使舵的表现,被作家形象地比喻成"变色龙"。从此,"变色龙"成了一类人的代称。这篇小说取材平凡真实;语言精炼生动;叙事冷静客观;讽刺鲜明有力。本文从其创作风格与人物语言特色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小说 《变色龙》 创作风格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业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必须具备下列语言条件:第一,词语选用精当;第二,句式安排合理;第三,修辞手法得体。这三方面构成了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新闻标题 语言条件 语言特色 句式选择 词语选用 修辞效果 修辞手法 动词短语 新闻语言 形象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国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X期23-24,共2页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非常突出。《老人与海》是其生命中最后一部著作,这部作品自从创作出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这部作品中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值得读者进行深入地体味与思考。"硬汉&q...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非常突出。《老人与海》是其生命中最后一部著作,这部作品自从创作出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这部作品中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值得读者进行深入地体味与思考。"硬汉"是人们往海明威身上贴上的重要标签,与这一标签相适应,在其作品中,也大多形成了简洁凝练的"冰山"风格的语言特色。《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品,在其中的语言表达中,除了有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外,另一个重要的语言特色就是反复与多变,将硬汉的悲凉与柔情十分恰当地表现了出来。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就《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作出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 《老人与海》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