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本研衔接课程——基于学生视角
1
作者 田芬 郭一凡 +1 位作者 曾向阳 李斌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I0007,共12页
建设高质量本研衔接课程是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探究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学生对于本研衔接课程的期待与想法,结果表明:学生希望相关课程能促进其自我反思,转变学习状态并提高学习效率;提供跨学科、工具性和社会... 建设高质量本研衔接课程是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探究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学生对于本研衔接课程的期待与想法,结果表明:学生希望相关课程能促进其自我反思,转变学习状态并提高学习效率;提供跨学科、工具性和社会情感能力等多方面课程内容;集中在大四或暑期开设;采取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策略;部分研究生也表达了逆向选修本科课程的意愿。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中的分数至上文化以及完善的课程配套制度的缺位使得本研衔接课程建设面临诸多障碍。有必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志趣,破解课程的高利害性;完善课程制度体系和治理结构;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只有协同推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本研衔接课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 本研衔接课程 优绩主义 课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逻辑路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48,共8页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有显著类群识别特征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要科学厘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价值旨归,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把握必须遵循的应然导向,从坚持立...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有显著类群识别特征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要科学厘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价值旨归,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把握必须遵循的应然导向,从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瞄准核心关键构建多维度的科技创新体系、扩大社会影响构建双向循环的开放合作体系等四个方面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 一流学科 逻辑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中的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优势、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光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7,共3页
当前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与行业和区域的依存关系逐渐淡化,盲目综合发展带来行业特色退化。协同创新背景下,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积极融入行业和区域发展,同时坚守大学核心使命,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当前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与行业和区域的依存关系逐渐淡化,盲目综合发展带来行业特色退化。协同创新背景下,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积极融入行业和区域发展,同时坚守大学核心使命,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不与企业争利。不同类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明确其优势和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创建的机会,以应对国家重大需求和解决行业区域关键问题为导向,实现跨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 协同创新 产学研合作 关键共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郜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3,共5页
面对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都在进行调整,寻求特色发展。我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和学科结构,也需要不同层次类型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探讨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特点、特色及优势竞争力... 面对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都在进行调整,寻求特色发展。我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和学科结构,也需要不同层次类型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探讨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特点、特色及优势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提出对我国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研究型大学 形成机制 学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文科发展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辉祥 阳纯仁 甘国龙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I0003,共13页
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文科是其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文科发展已成规模,在历轮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 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文科是其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文科发展已成规模,在历轮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总体进步,且学科育人能力整体优于学科创新能力。然而,学科领军人才缺乏、标志性教学和科研成果产出不足是这类大学文科发展的普遍短板。按照学科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文科发展已度过“生成期”,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前期。依据“量力而行、按需而为”的原则和欧内斯特·博耶的四类学术观,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未来可以采取发展教学型文科、整合应用型文科、发展创新型文科等三种不同策略建成精品文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类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 文科 学科水平评估 学科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改革成效与深入推进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明忠 邵攀 焦运红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1期61-71,共11页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较大的经费支持力度,促使入选高校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加强特色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入选高校积极发挥办学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深入推进、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强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提升工程"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处理好入选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