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多元版权主体与特殊职务作品的疏离——基于口述新闻的微观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笑春 秦赛一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第三次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了单纯事实消息外的新闻作品性质,并将其归为特殊职务作品,该条款强化了体制性媒体在作品流转中的版权权利,然而多元主体参与创作的现实却可能淡化这一立法意图,口述新闻就是一例:从“作... 第三次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了单纯事实消息外的新闻作品性质,并将其归为特殊职务作品,该条款强化了体制性媒体在作品流转中的版权权利,然而多元主体参与创作的现实却可能淡化这一立法意图,口述新闻就是一例:从“作品中的行为”到基于独创性劳动的“创作作品的行为”,口述人有可能具有与记者平等的合作作者身份,在报道上署名更强化了这一身份的版权效力;口述人打破了记者—媒体的二元主体结构,拆解了新闻媒体基于特殊职务作品获得作品完整版权的期待,但新闻实践传统和公共属性又注定媒体难以与其达成委托约定。媒介融合语境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现象已变得常见。在未来版权的改革中,将新闻媒体视为作者的做法更有利于容纳这一主体格局,以平衡版权行使与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作品 版权主体 特殊职务作品 口述新闻 视为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职务作品版权归属:历史、争议以及建议——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第16条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鸿军 彭桂兵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87,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称《著作权法》)对新闻职务作品的规定20年未变,甚至一些学者对此作出了肯定,但笔者认为,《著作权法》中的新闻职务作品条款已凸显出修改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源于条款对新闻职务作品规定的多样性导致的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称《著作权法》)对新闻职务作品的规定20年未变,甚至一些学者对此作出了肯定,但笔者认为,《著作权法》中的新闻职务作品条款已凸显出修改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源于条款对新闻职务作品规定的多样性导致的司法裁判和版权许可的双重不确定性。2012年至2014年,《著作权法》修改前后经历三稿,最终确定了新闻职务作品作为特殊职务作品类型存在,这一规定在当时导致了实务界的批评和抗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仍保留了上一轮修改结果。为避免上一轮修改引发的争议,笔者认为要审慎地对修改的必要性作出回应,既要考虑媒体单位利益,也要考虑作者利益,同时回应新闻版权实践中合同许可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 版权归属 特殊职务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著作权法》修改对新闻出版从业者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袁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66,共5页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对新闻出版从业者相关条款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动,主要体现为:对于新闻作品权属规则而言,通过增设新型特殊职务作品的类型,明晰了新闻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对于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而言,其进一步明确了新闻报...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对新闻出版从业者相关条款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动,主要体现为:对于新闻作品权属规则而言,通过增设新型特殊职务作品的类型,明晰了新闻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对于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而言,其进一步明确了新闻报道中的“单纯事实消息”为著作权法不受保护的对象,加强了时事性新闻作品的保护。对于涉及新闻出版从业者合理使用条款而言,其扩大了新闻报道的引用范围,明确了授权的刊登媒体有禁止使用声明权,更充分地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民众政治参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新闻出版从业者 权属规则 特殊职务作品 时事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