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各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政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段承阿鑫 常峰 路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2-345,369,共5页
门诊特殊疾病政策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权益、减轻患者个人负担以及控制统筹基金的支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综合比较全国主要省市的门诊特殊疾病政策,对病种管理、认定管理、就医管理和... 门诊特殊疾病政策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权益、减轻患者个人负担以及控制统筹基金的支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综合比较全国主要省市的门诊特殊疾病政策,对病种管理、认定管理、就医管理和结算管理进行重点研究,对门诊特殊疾病政策施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特殊疾病 病种管理 认定管理 就医管理 结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特殊疾病市级统筹方案设计——基于TOPSIS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钟港棚 徐伟 +2 位作者 刘朝一 路娜娜 杜雯雯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设计H市门诊特殊疾病市级统筹方案,为我国门诊特殊疾病实现市级统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分析全国各省会城市门诊特殊疾病政策,采用多数原则设计H市门诊特殊疾病市级统筹方案;基于H市医保结算明细数据得到不同方案的指标值,采用TOP... 目的:设计H市门诊特殊疾病市级统筹方案,为我国门诊特殊疾病实现市级统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分析全国各省会城市门诊特殊疾病政策,采用多数原则设计H市门诊特殊疾病市级统筹方案;基于H市医保结算明细数据得到不同方案的指标值,采用TOPSIS法评选出最优方案。结果:H市门诊特殊疾病市级统筹最优方案为职工和居民医保保障病种相同,不设置起付线,职工和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分别为80%和65%,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和居民的年度费用封顶线分别为2 000元、2 500元和1 600元。结论:门诊特殊疾病实现市级统筹过程中,建议合并扩大县级统筹区的病种范围,统一职工和居民医保的病种范围和数量,在县级统筹区补偿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待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特殊疾病 市级统筹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城市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海艳 张涛 +1 位作者 岳靖凯 陶红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6,共4页
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是我国基本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部分城市都推出了门诊特殊疾病政策,减少患者的就医压力。梳理了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在门诊重症特殊疾病认定、就医、医保结算、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是我国基本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部分城市都推出了门诊特殊疾病政策,减少患者的就医压力。梳理了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在门诊重症特殊疾病认定、就医、医保结算、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鉴定标准、信息化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制度优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特殊疾病 基本医保 门诊统筹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晓露 黄艳丽 +1 位作者 冯双 沙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7-1282,共6页
背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和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的施行,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落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能否通过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办理影响其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仍是尚待回答的问题。目的评估门诊... 背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和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的施行,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落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能否通过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办理影响其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仍是尚待回答的问题。目的评估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对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7-06-15至2018-06-15成都市武侯区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EPM)上在管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高血压、职业、文化程度、是否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以及LDL-C水平。采用步进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DL-C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 5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 184例(48.94%)患者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者与未纳入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职业、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2 966例,他汀类药物治疗率为28.00%。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高于未纳入者,LDL-C水平低于未纳入者,LDL-C控制率高于未纳入者(P<0.05)。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LDL-C水平低于未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LDL-C控制率高于未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077,95%CI(-0.122,-0.032)〕、年龄〔β=-0.005,95%CI(-0.007,-0.003)〕、BMI〔β=0.010,95%CI(0.003,0.017)〕、合并高血压〔β=-0.097,95%CI(-0.145,-0.049)〕、职业〔β=0.026,95%CI(0.009,0.042)〕、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β=-0.160,95%CI(-0.209,-0.111)〕、使用他汀类药物〔β=-0.163,95%CI(-0.217,-0.108)〕是2型糖尿病患者LDL-C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理率不高,但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LDL-C达标率相较于未纳入者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门诊特殊疾病管理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支付方式及补偿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明慧 陆广春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49,共4页
以A市为例,收集其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患者数据,分析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支付方式及补偿现状。结果显示,以总额预算为主的复合支付方式对分流门诊患者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尿毒症"等10种疾病消耗了95%以上的门诊特病... 以A市为例,收集其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患者数据,分析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支付方式及补偿现状。结果显示,以总额预算为主的复合支付方式对分流门诊患者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尿毒症"等10种疾病消耗了95%以上的门诊特病医保基金,是否在职、医院等级、慢性病患病时间等因素对门诊特病医保支付水平有显著影响。对此,提出相关建议:适当增设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门诊特殊疾病定点医疗机构,适当平衡各类门诊特殊疾病统筹支付水平增长幅度,科学测算门诊特殊疾病单病种费用结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特殊疾病 医保支付方式 补偿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指南(2025年版)》内分泌代谢专业相关疾病专家共识
6
作者 《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指南(2025年版)》内分泌代谢专业相关疾病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0 位作者 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廖涌 郑宏庭 刘东方 崔龙 尹经霞 蒲丹岚 吴绮楠 宋萃 瞿华 杨梦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995-1004,共10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内分泌代谢疾病负担沉重,已成为医保管理、医保基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自2002年推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政策以来,距今已23年,其间相关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丰富,诊疗理念、...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内分泌代谢疾病负担沉重,已成为医保管理、医保基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自2002年推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政策以来,距今已23年,其间相关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丰富,诊疗理念、治疗技术已经历巨大变革和更新,原有医疗保险政策亟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新、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计划于2025年6月1日起实施新医保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政策实施,确保政策顺利运行,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内分泌代谢及公共卫生专家,在重庆市医疗保障局指导下,对内分泌代谢专业相关门诊特殊疾病的诊断标准及报销范围相关新政策进行解读。将最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指南与重庆医疗实际相结合,通过多轮专家讨论,结合医保管理经验,就门诊特殊病种报销目录、疾病诊断路径优化、规范化诊疗实施等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达成专家共识。拟推动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及疾病管理达标率,遏制不合理医疗支出,确保医保资金精准用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实现慢性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庆行动,为全国医保改革提供区域性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医保政策 内分泌代谢疾病 特殊疾病门诊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额预付下门诊特病医保费用实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巧 陈登菊 +3 位作者 田梅 孙玉梅 张伟 符美玲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医保门诊特病费用特征,探讨门诊特病管理改进策略。方法:收集重庆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7—2018年医保患者门诊特病费用,运用数据透视表功能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职工医保门诊特病消耗较多费用资源,且慢性病消耗大部分特... 目的:了解医保门诊特病费用特征,探讨门诊特病管理改进策略。方法:收集重庆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7—2018年医保患者门诊特病费用,运用数据透视表功能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职工医保门诊特病消耗较多费用资源,且慢性病消耗大部分特病门诊医疗资源;基金消耗过于集中部分病种,横向公平性受损,现行的医保支付方式不利于费用控制。结论:严格特病准入、退出机制;引导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探索按病种限额支付方式,通过延伸医保智能审核,前置审核规则,让事后监管变事前、事中服务的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费用 门诊特殊疾病 总额预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