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国兵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特朗普政府加征的禁止性关税将使中美双方货物贸易短期内陷入“休克”。对等关税政策表层原因是特朗普无法容忍美国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但真实目的是想通过“一国一议”对等关税手段振兴美国制造业,其特定行业对等关税政策类似于幼稚性... 特朗普政府加征的禁止性关税将使中美双方货物贸易短期内陷入“休克”。对等关税政策表层原因是特朗普无法容忍美国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但真实目的是想通过“一国一议”对等关税手段振兴美国制造业,其特定行业对等关税政策类似于幼稚性产业保护政策。特朗普政府测算的对等关税人为夸大了对等关税税率,国际主流文献研究表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几乎完全转嫁到美国进口品价格上。对等关税政策将使中国转口贸易受堵,拖累中国及其相关伙伴的经济增长,破坏全球产业链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也加剧中美科技相对“脱钩”,放大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更造成美股市值严重缩水。中国的应对策略包括:单边措施如反制关税、出口管制等;积极进行双边贸易磋商,增加更多产品关税豁免机会;发挥多边协议效力,构筑反制特朗普关税的统一战线;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扩大和优化免签及离境即退税政策;夯实经贸内力,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对等关税 关税转嫁 中美经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涉华经济制裁的三维结构——从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的变与不变
2
作者 贾力楠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8,159,共19页
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建构了由法律法规、制裁项目及实施清单构成的三维度涉华经济制裁体系,客观上开启了新一波对华经济制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第一任期的三维涉华经济制裁结构开始全面回归,并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贸易战的“开路”工... 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建构了由法律法规、制裁项目及实施清单构成的三维度涉华经济制裁体系,客观上开启了新一波对华经济制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第一任期的三维涉华经济制裁结构开始全面回归,并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贸易战的“开路”工具。本文系统分析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制度架构、政策手段与打压重点,指出其涉华经济制裁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以“军民融合”为核心的出口管制,非中国议题范畴内的涉华金融制裁,以涉港、涉疆等为借口的中国议题下的金融制裁。研究表明,中美爆发全面“新冷战”及滑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概率并不高,技术、资本、市场仍将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双方博弈的关键,其中围绕技术领域的博弈烈度将最强,因为该领域的博弈结果将决定资本与市场的得失。特朗普政府以所谓“人权”“安全”为由的对华制裁本质上都属于“伴奏曲”,技术与经济利益的激烈竞争才是“主旋律”,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经济制裁将更加聚焦对华高技术领域的压制。伴随着贸易摩擦的动态变局,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态势将进一步推升中美关系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特朗普政府 出口管制 金融制裁 技术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主义的异化:特朗普政府移民治理改革的内核与路向
3
作者 王聪悦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35,159,160,共19页
移民政策既是美国社会的焦点议题,更是特朗普两次执政期间开展改革的重心之一。特朗普对移民的悲观态度和严控立场将其“美国优先、回归传统”的口号具象化,其“强化国家边境控制、强调国家主权与资源保护”的治理逻辑从根源上说与本土... 移民政策既是美国社会的焦点议题,更是特朗普两次执政期间开展改革的重心之一。特朗普对移民的悲观态度和严控立场将其“美国优先、回归传统”的口号具象化,其“强化国家边境控制、强调国家主权与资源保护”的治理逻辑从根源上说与本土主义思潮复归乃至异化密切相关。曾在美国历史上多次引发大规模排斥移民行为的本土主义思潮,不仅成为当前特朗普政府开展美国移民治理改革的思想内核,其异化更为特朗普利用公众的“主体性丧失恐慌”、将改革描绘为对国家危机的必要回应提供了关键支撑和路向导引。在异化进程中,本土主义全方位作用于美国的移民治理,构建出“福利经济幻象”“新郊区理想”“逆同化”现象、复杂移民区域迁移策略等理解美国社会图景的新观测变量,由此为特朗普政府的两次移民治理改革锚定路向。从效果看,以本土主义异化为内核的移民治理范式转换不仅重新定义“美国化”内涵,且对美国改善民主制度和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构成根本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移民治理 美国本土主义 本土主义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前景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召颖 吕贤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36,159-160,共19页
特朗普经济政策是在其短暂的竞选过程中快速成型,并由若干竞选口号演变而成。特朗普就职后,将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不同族群裂痕加深等经济社会矛盾的深化归因于民主党政府支持的“全球化政策”所导致的制造业外迁、就... 特朗普经济政策是在其短暂的竞选过程中快速成型,并由若干竞选口号演变而成。特朗普就职后,将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不同族群裂痕加深等经济社会矛盾的深化归因于民主党政府支持的“全球化政策”所导致的制造业外迁、就业岗位流失和国家债务高企,同时把“美国优先”作为调整美国内外政策的总纲领,希望全方位贯彻“美国优先”,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内容研究后发现,尽管特朗普经济政策短期有助于刺激经济回升,回应选民的部分期待。但从长远观察,因其存在违反经济学逻辑、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悖、政治高度分裂及政策外部性等制约因素,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不仅无助破解制约美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症结、弥合因收入分配失衡造成的阶层裂痕,而且会因金融业去监管政策而进一步推高“虚拟经济”比重,进而诱发金融风险,并削弱实体经济的复苏基础,最终加剧社会经济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优先 特朗普政府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受控非密”信息管理的新变化及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宝云 刘崇瑞 徐与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7-73,共7页
[目的/意义]特朗普政府执政近四年,美国“受控非密”信息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美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了解这些新变化对完善我国“敏感信息”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全面加强了“受控非密”信息管理,发... [目的/意义]特朗普政府执政近四年,美国“受控非密”信息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美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了解这些新变化对完善我国“敏感信息”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全面加强了“受控非密”信息管理,发布了大量新政策、新指南及新标准,直面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强化监管,调整类别及子类别,提高“受控非密”信息管理项目的地位。[结果/结论]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保障、精准管理、建立约束机制提升“敏感信息”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非密”信息 敏感信息 信息管理 特朗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三维成因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建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90,共9页
特朗普政府组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为贸易战。这既是美国在"美国利益优先"执政理念下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的直接产物,也是其要逆转自身国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趋势并对中国国际实力持续上升所产生的战略焦虑的重要... 特朗普政府组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为贸易战。这既是美国在"美国利益优先"执政理念下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的直接产物,也是其要逆转自身国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趋势并对中国国际实力持续上升所产生的战略焦虑的重要结果,更是美国对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参与全球治理模式由互补型向竞争型转化而不适应的现实表达,中美双边巨大贸易差额则是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存在的基础和借口。中美贸易战只是表象,其核心在于美国要由此遏制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因此,中美经贸冲突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中国要做好长期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准备,更要努力扩大双边在互补型经贸领域中的合作,通过双边战略协议机制,求同存异,寻求共建一种新型的战略竞争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对华经贸政策 贸易战 美国利益优先 战略竞争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前瞻 被引量:5
7
作者 仵胜奇 陶文钊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8,77,共10页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本质上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但它的指向更加明确,意在牵制中国,拓展美国的同盟体系,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方非正式联盟。"印太战略"突出印度的重要性,加强...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本质上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但它的指向更加明确,意在牵制中国,拓展美国的同盟体系,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方非正式联盟。"印太战略"突出印度的重要性,加强美印防务合作。但是,美、日、澳三国同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美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特朗普政府高官更换频繁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印太战略"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印太战略 美日澳印非正式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反恐预警机制改革论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许超 刘胜湘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113,158,159,共25页
特朗普上台伊始,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外部恐怖力量的恶性发展和本土"独狼"式恐怖袭击的频发严重威胁着美国安全,民众不安全感因此持续上升,加之美国反恐系统的缺陷,要求改革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呼声日增。特朗普政... 特朗普上台伊始,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外部恐怖力量的恶性发展和本土"独狼"式恐怖袭击的频发严重威胁着美国安全,民众不安全感因此持续上升,加之美国反恐系统的缺陷,要求改革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呼声日增。特朗普政府改革反恐预警机制的举措主要包括加强反恐情报搜集和分析、加强与盟友的情报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边界与海关的预防管控、强化反恐预防执法机制、修正国家威胁警报系统公告发布机制等五个方面。纵观特朗普政府执政两年的反恐预警机制改革实践,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特朗普与情报界的紧张关系及特朗普政府的情报失误、强化移民治理机制、预防恐怖分子政策、对穆斯林敌对性的移民政策、边界预防管控的任性政策及反恐战略的不确定性等,都将影响美国正常反恐预警机制的形成,也会影响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效果与改革方向。美国预防恐怖主义需要在国内解决社会分裂问题,在国外放弃霸凌政策以缓解反美力量对美的敌对情绪,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才有可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反恐预警机制 边界管控机制 情报合作与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背景下的小多边主义——以美印日澳四国战略互动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晓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85,共29页
小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形式的关键区别不在于成员国的数量多寡,而是小多边主义具有排他性、明确的问题导向和较强的功利性,因而在某些议题上更加有效。随着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推进,印太地区国家倾向于选择小多边主义形式进行战略互动... 小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形式的关键区别不在于成员国的数量多寡,而是小多边主义具有排他性、明确的问题导向和较强的功利性,因而在某些议题上更加有效。随着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推进,印太地区国家倾向于选择小多边主义形式进行战略互动。印太地区小多边主义形式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主导性”,另一方面也源于更多印太地区行为体参与地区事务的“主动性”。美日印、美日澳、印日澳是印太地区发展迅速且关系牢固的三边关系,以此为支撑,美印日澳四边安全对话于2017年重启且不断升温。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印日澳四国开展的小多边合作中,遏制中国是它们的重要动力,中国在印太地区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印太战略 小多边主义 美印日澳 战略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调整及其成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孔祥永 李莉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7,78,共8页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基于"美国优先"的原则对美国的能源政策进行了"颠覆式"的调整,其主要举措包括:大力支持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积极推动能源出口及革除对新能源产业的制度保护。特朗普政府调整能源政策的动因主...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基于"美国优先"的原则对美国的能源政策进行了"颠覆式"的调整,其主要举措包括:大力支持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积极推动能源出口及革除对新能源产业的制度保护。特朗普政府调整能源政策的动因主要有三个:特朗普及其主要幕僚与传统能源行业关系密切;力求创造就业并提振美国国内经济;打造美国的国际能源"主导"地位。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调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美国煤炭业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其短期前景被普遍看好;油气企业业绩趋好;油气出口形势明显改善。但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调整不仅将使全球油气市场恢复平衡承受新压力,还将加剧能源出口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美国能源政策 美国能源优先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单边主义及其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玉主 蒋芳菲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22,共13页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致力于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的经济单边主义。它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单边主义外交理念的一种继承,既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国际收益分配格局的不满和对中美相对实力对比变化趋势的深层忧虑,也展现了其...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致力于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的经济单边主义。它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单边主义外交理念的一种继承,既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国际收益分配格局的不满和对中美相对实力对比变化趋势的深层忧虑,也展现了其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困境和推行国家安全战略的路径;既是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安全化”的一种表现,也是特朗普政府探索应对中国崛起的最新尝试。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单边主义行为对美国自身发展、全球经济增长、多边国际机制、中美关系以及整个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将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既损害美国国际信誉、削弱其自身实力,也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经济单边主义 国际经济秩序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战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夏立平 马艳红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83,共12页
在人工智能战略方面,虽然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指导理念有所不同,但战略目标相同,都是要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 在人工智能战略方面,虽然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指导理念有所不同,但战略目标相同,都是要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方面,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政策,拜登政府重视制定和运用国际规则制约中国。它们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但手法有所不同。拜登政府继承特朗普政府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政策,但更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在军事领域的实际使用,致力于提升美军作战能力。在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军用发展基础上,拜登政府推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在全球化时代,技术封锁和垄断不可能得逞,开放合作和良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各方发展。中美应该努力增加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合作,避免因人工智能竞争将世界划分为两种平行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军事与外交 人工智能 拜登政府 特朗普政府 对华政策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战略传播机制的特征及特朗普政府涉华战略传播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格琴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经过历史实践和机制构建,美国国家战略传播形成了以下特征:用战略传播理念统领各部门信息活动,以全政府、全社会模式进行舆论引导和动员,用意识形态价值观包裹战略目标,制造连环议题进行持续性议程设置。伴随着美国对华战略转型的加速,... 经过历史实践和机制构建,美国国家战略传播形成了以下特征:用战略传播理念统领各部门信息活动,以全政府、全社会模式进行舆论引导和动员,用意识形态价值观包裹战略目标,制造连环议题进行持续性议程设置。伴随着美国对华战略转型的加速,特朗普政府加紧部署涉华战略传播活动:"锐实力论"在全政府、全社会式的传播路径下,成功进入美国媒体议程,从而影响受众议程;借助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特朗普政府围绕新冠疫情“中国责任论”组建国际反华联盟,推出法律追责、病毒溯源、中美脱钩等连环议题,持续恶化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煽动全球受众对中国的敌意。面对美国的战略传播和舆论施压,中国需要从安全战略的高度做好思想和行动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战略传播 锐实力论 新冠疫情 特朗普政府涉华战略 中美关系 国际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协定》与特朗普政府的履约前景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行姝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8-455,共8页
《巴黎协定》生效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从达约阶段转向履约阶段。但是,履约阶段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风险得到控制,反而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巴黎协定》入手,分析了《巴黎协定》自身存在的不足,重点考察了美国的履约意愿,分析了特朗... 《巴黎协定》生效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从达约阶段转向履约阶段。但是,履约阶段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风险得到控制,反而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巴黎协定》入手,分析了《巴黎协定》自身存在的不足,重点考察了美国的履约意愿,分析了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及其影响,探讨了未来美国的气候立场。研究发现,《巴黎协定》在减排力度、气候资金及遵约条款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导致《巴黎协定》有效性仍取决于缔约方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当前美国国内政局演变导致美国联邦政府气候政策出现倒退,有可能对《巴黎协定》缔约方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但是,这种不良影响仅仅是短暂的。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变化以及美国业已成形的低碳转型,共同决定了特朗普气候政策并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巴黎协定》。长期来看,美国对全球领导力的诉求、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动力以及来自外部的道义压力这三大因素势将促使美国在未来重新回归《巴黎协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协定》 美国 特朗普政府 履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的联合国政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瑞鹏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9,共16页
特朗普政府主张美国行动不受国际组织和国际规范约束,强调以竞争性姿态谋求领导地位,极力推进符合美国利益的联合国改革,推广保守主义社会价值观。这种消极政策是美国国内长期存在的孤立主义、"美国例外论"以及民粹主义思潮... 特朗普政府主张美国行动不受国际组织和国际规范约束,强调以竞争性姿态谋求领导地位,极力推进符合美国利益的联合国改革,推广保守主义社会价值观。这种消极政策是美国国内长期存在的孤立主义、"美国例外论"以及民粹主义思潮等共同影响和推动的结果,也与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强力手段扭转美国在联合国主导地位衰落的政策选择相关。特朗普政府的联合国政策加剧了国家间的对立态势,削弱了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核心机制的权威地位,也使美国在联合国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美国联合国政策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右翼保守主义势力与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继业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5,共14页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着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对华认知趋于负面,对华强硬的保守主义派系掌控对华决策,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全面竞争态势。在右翼反华势力掌控对华决策以及"大选年""疫情年"的双重政治效应叠加的背景下,美国...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着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对华认知趋于负面,对华强硬的保守主义派系掌控对华决策,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全面竞争态势。在右翼反华势力掌控对华决策以及"大选年""疫情年"的双重政治效应叠加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政策进一步加强。未来一段时期,随着保守主义阵营与共和党重组的演进发展,共和党对华政策的民族主义、霸权主义色彩将进一步加深,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政策可能朝着更为强硬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右翼保守主义 特朗普政府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特朗普政府时期贸易战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珊珊 肖润花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探讨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贸易战的原因,进而预测两国通过贸易谈判打破僵局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尽管中美贸易战规模较大,但美国经贸重心仍然在发达经济体;美国对其传统盟国的保护主义,使发达经济体调整其区... 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探讨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贸易战的原因,进而预测两国通过贸易谈判打破僵局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尽管中美贸易战规模较大,但美国经贸重心仍然在发达经济体;美国对其传统盟国的保护主义,使发达经济体调整其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目标存在冲突,难以获得最大利益;美国的政治经济特点使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难以评估,某些理论前提或假设需要更改。因此,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讨论中美经贸关系需以新的理论视角和事实分析为基础。全球化从客观上加剧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但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应对这一问题无异于因噎废食,治本之策仍然在于建立更有效的再分配机制,使全球化带来的整体福利提升惠及到低收入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 贸易摩擦 国际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对华投资保护政策的新进展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伟 孙楚仁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7,共8页
美国对华投资保护逐渐加强,并呈现出新表现和新特点。美国对华投资保护政策转变的原因包括:美国通过遏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来巩固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美国各界对"中国崛起"达成新的共识;美国对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和投资模式的... 美国对华投资保护逐渐加强,并呈现出新表现和新特点。美国对华投资保护政策转变的原因包括:美国通过遏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来巩固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美国各界对"中国崛起"达成新的共识;美国对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和投资模式的担忧;"非对称"和"非互惠"的双边投资准入政策等等。除此之外,美国对华投资保护政策存在以下影响:未来双边或多边投资框架协定可能会朝着更加有利于"美国优先"的方向发展;美国对华投资保护的不断升级或将产生连锁反应;美国将重点打压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美国通过重塑和强化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阻碍中国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投资保护政策 外资安全审查制度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抱负与局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心伯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134,135,共15页
特朗普政府谋求从根本上重构中美关系,重置对华政策的前提与目标、框架与内涵、手段与方式,其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涉及面广、颠覆性强,严重削弱了中美战略互信,破坏了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扭转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特朗普政府谋求从根本上重构中美关系,重置对华政策的前提与目标、框架与内涵、手段与方式,其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涉及面广、颠覆性强,严重削弱了中美战略互信,破坏了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扭转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摩擦与动荡,使两国走向对抗与冲突的风险显著上升。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努力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使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能力大打折扣。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美国对华政策还将出现新的调整,中美关系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可塑性。对中国来说,以稳健的实力增长为支撑,以合理的利益交换为出发点,以适合时代潮流的对外政策为工具,致力于塑造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是当下和今后对美政策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重构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初期美国军方管控气候风险及其行为逻辑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行姝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1,156-157,共19页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界对气候变化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与这种认知形成、加深相伴随的是,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逐渐开始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其战略规划与日常实践。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安全政...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界对气候变化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与这种认知形成、加深相伴随的是,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逐渐开始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其战略规划与日常实践。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安全政策中的气候因素不仅没有淡化或终结,相反,在某些方面或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强化的迹象。但是,这种强化趋势却出现了新的变化,并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突显出来:第一,军方对气候变化的侧重点从长期威胁转向近期威胁、从间接威胁转向直接威胁、从全球性灾难转向特定灾害。第二,军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从减排和适应并重转向侧重适应。支撑上述变化的不仅是基于现实的安全利益考量,也是美国决策者内部的矛盾及调和使然。未来,预计美国军方的气候政策进程仍将持续,但是,美国军方的气候政策是否会产生"外溢效应",进而向上传递到联邦政府决策,仍旧取决于政府与国会之间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安全 气候变化 气候风险 美国军方 特朗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