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特征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的食用植物油掺假判别
被引量:
27
1
作者
吴卫国
刘真知
+3 位作者
彭思敏
唐芳
刘军鸽
田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0-273,共4页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取茶籽油(n=12)、菜籽油(n=10)、花生油(n=8)、大豆油(n=7)、棉籽油(n=7)、棕榈油(n=2)、葵花籽油(n=2)共48个植物油纯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并结合每类纯油脂国家标准所标注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每类纯油的特征脂肪酸组成...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取茶籽油(n=12)、菜籽油(n=10)、花生油(n=8)、大豆油(n=7)、棉籽油(n=7)、棕榈油(n=2)、葵花籽油(n=2)共48个植物油纯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并结合每类纯油脂国家标准所标注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每类纯油的特征脂肪酸组成;同时以茶油掺假为列,设计茶油中掺入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的掺假模型,绘制茶油掺假油脂样品中的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硬脂酸的二维图,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的食用植物油掺假判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脂
掺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特征脂肪酸的掺伪芝麻油快速鉴别模型建立
被引量:
8
2
作者
田硕
刘建学
+3 位作者
韩四海
罗登林
李佩艳
徐宝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07-210,共4页
脂肪酸是植物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所含的脂肪酸含量也不相同,本研究据此对芝麻油掺入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的油样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测定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的脂肪酸含量作为化学值,校正集...
脂肪酸是植物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所含的脂肪酸含量也不相同,本研究据此对芝麻油掺入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的油样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测定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的脂肪酸含量作为化学值,校正集样品数为122,验证集样品数为38,结果表明:掺假芝麻油油样的亚麻酸(C18∶3)、花生酸(C20∶0)、木焦油酸(C24∶0)和肉豆蔻酸(C14∶0)对近红外有特异吸收。分别建立4种脂肪酸含量的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R2(C18∶3)=0.989、R2(C20∶0)=0.995、R2(C24∶0)=0.993、R2(C14∶0)=0.996。验证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R2分别为0.984、0.949、0.956、0.988。4种脂肪酸含量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依次为6.0%、5.6%、4.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特征脂肪酸
掺假芝麻油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气相色谱的植物油特征脂肪酸高温热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剑
刘元法
李进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利用自制高温热氧化装置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降解曲线,同时采用微分法对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参数(氧化活化能Ea,反应级数n,反应速率常数k,指前因子A)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了反映...
利用自制高温热氧化装置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降解曲线,同时采用微分法对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参数(氧化活化能Ea,反应级数n,反应速率常数k,指前因子A)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了反映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高温下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棕榈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A/dt=9. 292×10^(66)exp(-648. 492/RT) c_A^(6. 504);油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_A/dt=3. 213×10^(59)exp(-548. 724/RT) c_A^(5.201);亚油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_A/dt=2. 865×10^(57)exp(-515. 468/RT) c_A^(3.220);亚麻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_A/dt=4. 451×10^(39)exp(-350. 851/RT) c_A^(2.108)。4种脂肪酸的动力学方程分别反映了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和底物浓度的关系,同时揭示出不同脂肪酸热氧化的特性:随着不饱和度的升高,脂肪酸的热氧化稳定性降低;不饱和度越高,脂肪酸热氧化受自身浓度的影响越小;不饱和度越高,温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脂肪酸
热氧化
动力学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的橄榄油掺假快速鉴定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8
4
作者
杨振东
任雪梅
+3 位作者
王健
于艳艳
田洪芸
张红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5357-536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皀橄榄油掺假大豆油、葵花籽油皀百分比计算模型。方法采集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样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各样品皀脂肪酸组成,结合相应产品标准中脂肪酸限量值判定各类植物油样品合栺性,通过统...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皀橄榄油掺假大豆油、葵花籽油皀百分比计算模型。方法采集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样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各样品皀脂肪酸组成,结合相应产品标准中脂肪酸限量值判定各类植物油样品合栺性,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橄榄油皀特征脂肪酸含量。结果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绘制橄榄油-大豆油中棕榈一烯酸、硬脂酸、亚麻酸,橄榄油-葵花籽油中棕榈酸、棕榈一烯酸、花生一烯酸含量分布三维图,三维图可有效区分掺假橄榄油,并直观显示橄榄油掺入大豆油时特征脂肪酸皀变化觃律。结论该斱法可为橄榄油掺伪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大豆油
葵花籽油
特征脂肪酸
单因素斱差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原位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特征脂肪酸含量鉴别菜籽油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季
凌蕾
+3 位作者
侯睿
覃宇
赵兴
向丽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建立了1种原位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快速鉴定菜籽油是否掺假及气相色谱测定特征脂肪酸预测掺假比例的方法。通过收集不同品种油样和建立模型,建立实时鉴别菜籽油是否掺假大豆油、棉籽油或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测定掺假菜籽油的特征脂...
建立了1种原位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快速鉴定菜籽油是否掺假及气相色谱测定特征脂肪酸预测掺假比例的方法。通过收集不同品种油样和建立模型,建立实时鉴别菜籽油是否掺假大豆油、棉籽油或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测定掺假菜籽油的特征脂肪酸,进一步确定掺假油品种及预测掺假比例。结果表明:原位电离技术鉴别纯品或掺假菜籽油准确度分别为89.1%和100%。根据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特征脂肪酸含量可准确定性掺假油品种,掺假大豆油、棉籽油和棕榈油的比例预测偏差分别为0~33%、2%~18%和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原位电离
高分辨质谱
掺假
特征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肉脂肪酸碱法甲酯化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6
作者
潘雷
刘志彬
+3 位作者
李月明
倪雪
王军茹
张根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139,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法,对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后的猪肉脂肪酸进行碱法甲酯化处理。以猪肉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碱法甲酯化工艺条件,获得最优的碱法甲酯化条件。结果表明:甲酯化时...
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法,对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后的猪肉脂肪酸进行碱法甲酯化处理。以猪肉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碱法甲酯化工艺条件,获得最优的碱法甲酯化条件。结果表明:甲酯化时间19.6 min、甲酯化温度69.5℃、酯化剂添加量6.8 mL,此条件下得到油酸含量为46.74%,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猪肉脂肪酸分离效果较好,且猪肉脂肪酸组成种类最多,达到17种,含量较多的脂肪酸为油酸(C18∶1)、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TT)、棕榈油酸(C16∶1)、月桂酸(C12∶0)含量分别为47.395%、22.433%、15.111%、4.040%、2.982%、1.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脂肪酸
提取
碱法甲酯化
工艺优化
特征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用植物油中棉籽油掺假鉴别研究
7
作者
康牧旭
陈跃华
+3 位作者
刘乐平
李智
温一菲
张雪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60-62,共3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植物油中掺假棉籽油。方法:样品经由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甲酯化,经离心过滤后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775 μg·g^(-1)和2.557 μg·g^(-1),回收率在92.55%~94.67%;大豆...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植物油中掺假棉籽油。方法:样品经由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甲酯化,经离心过滤后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775 μg·g^(-1)和2.557 μg·g^(-1),回收率在92.55%~94.67%;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的最低鉴别掺假比例为3%(质量比),花生油最低鉴别掺假比例为15%(质量比)。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植物油中棉籽油掺假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苹婆酸甲酯
掺假鉴别
特征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糠油指纹图谱的构建及掺伪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喻凤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5,共5页
为完善米糠油掺伪的定量检测系统,采用恒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了米糠油指纹图谱,对米糠油进行模拟掺伪,建立了米糠油中廉价油脂掺伪量与特征脂肪酸含量的一元线性模型。结果表明:掺伪棕榈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6∶0=16.719X+18.722(R2=0...
为完善米糠油掺伪的定量检测系统,采用恒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了米糠油指纹图谱,对米糠油进行模拟掺伪,建立了米糠油中廉价油脂掺伪量与特征脂肪酸含量的一元线性模型。结果表明:掺伪棕榈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6∶0=16.719X+18.722(R2=0.993 7);掺伪菜籽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22∶1=0.158 2X+0.350 7(R2=0.991 0),菜籽油掺伪量2%以上适用;掺伪棉籽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4∶0=0.004X+0.316 8(R2=0.981 3),棉籽油掺伪量17%以上适用;掺伪大豆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8∶3=0.090 6X+2.456 4(R2=0.992 5),大豆油掺伪量24%以上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指纹图谱
线性模型
特征脂肪酸
掺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芝麻油中掺加大豆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芳
王艳华
侯俊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1,158,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和确定香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布特征,以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香油是否掺加大豆油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测量假芝麻油样品中C18∶1n9c和C18∶3n3两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可以计算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和确定香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布特征,以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香油是否掺加大豆油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测量假芝麻油样品中C18∶1n9c和C18∶3n3两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可以计算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芝麻油约为9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8.16%,其结果为(实测值±7.36)g/100 g;芝麻油约为7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15.55%,其结果为(实测值±10.84)g/100 g;芝麻油约为5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30.35%,其结果为(实测值±15.00)g/100 g。这个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来鉴别芝麻油中是否掺加大豆油,并计算出掺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大豆油
特征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特征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的食用植物油掺假判别
被引量:
27
1
作者
吴卫国
刘真知
彭思敏
唐芳
刘军鸽
田梅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湖南省桃江县质量监督检验及计量检定所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0-273,共4页
基金
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K0902007-21)
文摘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取茶籽油(n=12)、菜籽油(n=10)、花生油(n=8)、大豆油(n=7)、棉籽油(n=7)、棕榈油(n=2)、葵花籽油(n=2)共48个植物油纯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并结合每类纯油脂国家标准所标注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每类纯油的特征脂肪酸组成;同时以茶油掺假为列,设计茶油中掺入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的掺假模型,绘制茶油掺假油脂样品中的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硬脂酸的二维图,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的食用植物油掺假判别的方法。
关键词
植物油脂
掺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脂肪酸
Keywords
vegetable oils
adultera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s
分类号
TS2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特征脂肪酸的掺伪芝麻油快速鉴别模型建立
被引量:
8
2
作者
田硕
刘建学
韩四海
罗登林
李佩艳
徐宝成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07-210,共4页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重大前期预研项目(2010CZ0004)
文摘
脂肪酸是植物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所含的脂肪酸含量也不相同,本研究据此对芝麻油掺入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的油样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测定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的脂肪酸含量作为化学值,校正集样品数为122,验证集样品数为38,结果表明:掺假芝麻油油样的亚麻酸(C18∶3)、花生酸(C20∶0)、木焦油酸(C24∶0)和肉豆蔻酸(C14∶0)对近红外有特异吸收。分别建立4种脂肪酸含量的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R2(C18∶3)=0.989、R2(C20∶0)=0.995、R2(C24∶0)=0.993、R2(C14∶0)=0.996。验证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R2分别为0.984、0.949、0.956、0.988。4种脂肪酸含量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依次为6.0%、5.6%、4.4%、4.8%。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特征脂肪酸
掺假芝麻油
鉴别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atty acid
adulterated sesame oi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S2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气相色谱的植物油特征脂肪酸高温热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剑
刘元法
李进伟
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878)
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BN2016137)
文摘
利用自制高温热氧化装置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降解曲线,同时采用微分法对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参数(氧化活化能Ea,反应级数n,反应速率常数k,指前因子A)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了反映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高温下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棕榈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A/dt=9. 292×10^(66)exp(-648. 492/RT) c_A^(6. 504);油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_A/dt=3. 213×10^(59)exp(-548. 724/RT) c_A^(5.201);亚油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_A/dt=2. 865×10^(57)exp(-515. 468/RT) c_A^(3.220);亚麻酸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_A=-dc_A/dt=4. 451×10^(39)exp(-350. 851/RT) c_A^(2.108)。4种脂肪酸的动力学方程分别反映了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和底物浓度的关系,同时揭示出不同脂肪酸热氧化的特性:随着不饱和度的升高,脂肪酸的热氧化稳定性降低;不饱和度越高,脂肪酸热氧化受自身浓度的影响越小;不饱和度越高,温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特征脂肪酸
热氧化
动力学
氧化稳定性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
thermal oxidation
kinetics
oxidative stability
分类号
O657.71 [理学—分析化学]
TQ645.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的橄榄油掺假快速鉴定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8
4
作者
杨振东
任雪梅
王健
于艳艳
田洪芸
张红霞
机构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5357-5362,共6页
文摘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皀橄榄油掺假大豆油、葵花籽油皀百分比计算模型。方法采集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样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各样品皀脂肪酸组成,结合相应产品标准中脂肪酸限量值判定各类植物油样品合栺性,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橄榄油皀特征脂肪酸含量。结果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绘制橄榄油-大豆油中棕榈一烯酸、硬脂酸、亚麻酸,橄榄油-葵花籽油中棕榈酸、棕榈一烯酸、花生一烯酸含量分布三维图,三维图可有效区分掺假橄榄油,并直观显示橄榄油掺入大豆油时特征脂肪酸皀变化觃律。结论该斱法可为橄榄油掺伪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橄榄油
大豆油
葵花籽油
特征脂肪酸
单因素斱差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
掺假
Keywords
olive oil
soya bean oil
sunflower oil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adulterate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原位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特征脂肪酸含量鉴别菜籽油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季
凌蕾
侯睿
覃宇
赵兴
向丽萍
机构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基金
遵义市综合检验检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提升(黔科中引地[2021]4008)。
文摘
建立了1种原位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快速鉴定菜籽油是否掺假及气相色谱测定特征脂肪酸预测掺假比例的方法。通过收集不同品种油样和建立模型,建立实时鉴别菜籽油是否掺假大豆油、棉籽油或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测定掺假菜籽油的特征脂肪酸,进一步确定掺假油品种及预测掺假比例。结果表明:原位电离技术鉴别纯品或掺假菜籽油准确度分别为89.1%和100%。根据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特征脂肪酸含量可准确定性掺假油品种,掺假大豆油、棉籽油和棕榈油的比例预测偏差分别为0~33%、2%~18%和4%~11%。
关键词
菜籽油
原位电离
高分辨质谱
掺假
特征脂肪酸
Keywords
rapeseed oil
in situ ionization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dulteration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肉脂肪酸碱法甲酯化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6
作者
潘雷
刘志彬
李月明
倪雪
王军茹
张根生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139,共8页
基金
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2019ZX07B03)。
文摘
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法,对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后的猪肉脂肪酸进行碱法甲酯化处理。以猪肉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碱法甲酯化工艺条件,获得最优的碱法甲酯化条件。结果表明:甲酯化时间19.6 min、甲酯化温度69.5℃、酯化剂添加量6.8 mL,此条件下得到油酸含量为46.74%,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猪肉脂肪酸分离效果较好,且猪肉脂肪酸组成种类最多,达到17种,含量较多的脂肪酸为油酸(C18∶1)、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TT)、棕榈油酸(C16∶1)、月桂酸(C12∶0)含量分别为47.395%、22.433%、15.111%、4.040%、2.982%、1.645%。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脂肪酸
提取
碱法甲酯化
工艺优化
特征脂肪酸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fatty acid extraction
alkali-catalyzed methyl esterific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
分类号
TS25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O657.7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用植物油中棉籽油掺假鉴别研究
7
作者
康牧旭
陈跃华
刘乐平
李智
温一菲
张雪峰
机构
邢台市检验检测中心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60-62,共3页
基金
邢台市重点研发计划自筹项目“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食用油中棉籽油掺伪鉴别技术研究”(2023ZC318)。
文摘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植物油中掺假棉籽油。方法:样品经由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甲酯化,经离心过滤后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775 μg·g^(-1)和2.557 μg·g^(-1),回收率在92.55%~94.67%;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的最低鉴别掺假比例为3%(质量比),花生油最低鉴别掺假比例为15%(质量比)。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植物油中棉籽油掺假的鉴别。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苹婆酸甲酯
掺假鉴别
特征脂肪酸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terculic acid methyl esters
adulteration detection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s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糠油指纹图谱的构建及掺伪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喻凤香
机构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5,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4B02)
湖南省科技厅农业支撑计划(2014NK3058)
+1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13C518)
湖南省社科院基金(2013ZZ101)
文摘
为完善米糠油掺伪的定量检测系统,采用恒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了米糠油指纹图谱,对米糠油进行模拟掺伪,建立了米糠油中廉价油脂掺伪量与特征脂肪酸含量的一元线性模型。结果表明:掺伪棕榈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6∶0=16.719X+18.722(R2=0.993 7);掺伪菜籽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22∶1=0.158 2X+0.350 7(R2=0.991 0),菜籽油掺伪量2%以上适用;掺伪棉籽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4∶0=0.004X+0.316 8(R2=0.981 3),棉籽油掺伪量17%以上适用;掺伪大豆油最佳线性模型为YC18∶3=0.090 6X+2.456 4(R2=0.992 5),大豆油掺伪量24%以上适用。
关键词
米糠油
指纹图谱
线性模型
特征脂肪酸
掺伪
Keywords
rice bran oil
fingerprint
linear model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
adulteration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芝麻油中掺加大豆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芳
王艳华
侯俊财
机构
青岛科创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1,1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727)
文摘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和确定香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布特征,以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香油是否掺加大豆油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测量假芝麻油样品中C18∶1n9c和C18∶3n3两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可以计算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芝麻油约为9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8.16%,其结果为(实测值±7.36)g/100 g;芝麻油约为7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15.55%,其结果为(实测值±10.84)g/100 g;芝麻油约为5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30.35%,其结果为(实测值±15.00)g/100 g。这个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来鉴别芝麻油中是否掺加大豆油,并计算出掺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
关键词
芝麻油
大豆油
特征脂肪酸
Keywords
sesame oil
soybean oil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s
分类号
TS2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特征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的食用植物油掺假判别
吴卫国
刘真知
彭思敏
唐芳
刘军鸽
田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特征脂肪酸的掺伪芝麻油快速鉴别模型建立
田硕
刘建学
韩四海
罗登林
李佩艳
徐宝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气相色谱的植物油特征脂肪酸高温热氧化特性研究
刘剑
刘元法
李进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的橄榄油掺假快速鉴定模型的建立
杨振东
任雪梅
王健
于艳艳
田洪芸
张红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原位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特征脂肪酸含量鉴别菜籽油掺假的研究
张季
凌蕾
侯睿
覃宇
赵兴
向丽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猪肉脂肪酸碱法甲酯化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潘雷
刘志彬
李月明
倪雪
王军茹
张根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常用植物油中棉籽油掺假鉴别研究
康牧旭
陈跃华
刘乐平
李智
温一菲
张雪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米糠油指纹图谱的构建及掺伪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喻凤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芝麻油中掺加大豆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王芳
王艳华
侯俊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