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Vis-NIR光谱指数时序统计特征的红层荒漠化场景分类
1
作者 陈震 谢相建 +1 位作者 陈竹安 谭皓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5-174,共10页
荒漠化调查是区域土地修复、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等农业整治工程的基础工作。而在东南丘陵区红层荒漠化的多光谱遥感监测中,仅依靠单一时相影像有限的光谱特征,难以表征和区分红层区复杂地表覆盖类型。针对该问题,该研究以湘赣北部交界... 荒漠化调查是区域土地修复、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等农业整治工程的基础工作。而在东南丘陵区红层荒漠化的多光谱遥感监测中,仅依靠单一时相影像有限的光谱特征,难以表征和区分红层区复杂地表覆盖类型。针对该问题,该研究以湘赣北部交界的红层出露带为研究区,提出一种顾及Vis-NIR光谱指数时序统计特征的红层荒漠化场景多尺度分层分类方法。研究首先在典型地表覆盖敏感指数基础上,基于时序统计分析方法,增强红层目标与其他地物覆盖的可分性;然后结合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技术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先后从像元尺度和对象尺度完成红层区纯净地物覆盖和荒漠化混合场景覆盖分类;最后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敏感光谱指数的时序统计分析能够有效增强红层区典型覆盖场景的可分性;结合时序统计增强与面向对象空间优化的分层决策模型相较于RF和SVM两类分类模型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3.04%、3.52%;其中对裸岩的提取精确率为86.15%,召回率为89.31%,F1分数为0.88, F1分数相较于RF和SVM分别提高了4.76%和6.02%,有效地减少了裸岩错分漏分,提高了红层荒漠化场景分类精度。该研究为荒漠化遥感调查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方案,也为赣西北红层荒漠化区域的土地修复等相关农业整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空间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决策树 特征优选 红层荒漠化 Vis-NIR光谱指数 时序统计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小距离分类器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茜 邵堃 刘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恶意代码是构成互联网威胁的新根源,至今传统的病毒查杀方法对此也无法根治。未知恶意代码每月呈几何倍的速度增长,人们依赖的防范手段多是手工分析,其效率有限且花费巨大。阐述了基于最小距离分类器的未知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它对未知恶... 恶意代码是构成互联网威胁的新根源,至今传统的病毒查杀方法对此也无法根治。未知恶意代码每月呈几何倍的速度增长,人们依赖的防范手段多是手工分析,其效率有限且花费巨大。阐述了基于最小距离分类器的未知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它对未知恶意代码有着良好的判定能力,能够有效地区分病毒与可信程序。对自定义的恶意代码行为进行建模,并通过实验发现,经过改进的最小距离分类器除了良好的分类精度外,其计算代价较其他非线性方法小,因此该模型在实际反病毒工作中有较高的实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行为 标准化欧氏距离 特征统计空间youde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县域尺度整体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焦峰 温仲明 +3 位作者 王飞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利用GIS和统计分析相结合,选取景观优势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和平均景观斑块分维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区安塞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各种景观类型的优势度的影响十分显著... 以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利用GIS和统计分析相结合,选取景观优势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和平均景观斑块分维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区安塞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各种景观类型的优势度的影响十分显著,集中体现在坡耕地和荒坡地上,二者面积之和达到总面积的73.12 %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强,景观破碎度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斑块形状受地貌形态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集中体现在有林地和荒坡地上,其形状指数值大于其它景观类型;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平均斑块分维数总体趋势呈缓慢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安塞县目前的景观格局极不合理,不利于安塞县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破碎度 县域 人类活动影响 景观类型 土地利用图 景观优势度 黄土丘陵区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安塞县 统计分析 形状指数 结构特征 空间分布 地貌形态 斑块形状 斑块面积 生态环境 GIS 坡耕地 有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理论在事故分析及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邵辉 施志荣 赵庆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对江苏常州市某公司安全事故资料进行大量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应用混沌理论分析了该公司安全事故的混沌特征,指出了事故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和事故的长期不可预测性。应用重构相空间理论对安全事故次数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在对江苏常州市某公司安全事故资料进行大量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应用混沌理论分析了该公司安全事故的混沌特征,指出了事故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和事故的长期不可预测性。应用重构相空间理论对安全事故次数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还对安全事故统计资料进行了R/S分析,得出该时间序列以2 0 0 1年6月为界限,存在两个Hurst指数,H1=1.6 82 8和H2 =0 .2 936 ,表明在以3个月为时间统计尺度的条件下,事故发生次数在前一时间段整体表现为持久相关性,而在后一时间段表现为反持久相关性。预测与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表明应用混沌理论进行事故分析与预测是可行的,反映了事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理论 事故分析 应用 重构相空间理论 2001年6月 HURST指数 安全事故 时间序列 不可预测性 敏感依赖性 R/S分析 混沌特征 初始条件 统计资料 时间统计 发生次数 分析结果 发展趋势 相关性 时间段 常州市 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