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与冠脉正常者的血浆脂质代谢物差异,深入了解AMI的病生理机制;寻找AMI可能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于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与冠脉正常者的血浆脂质代谢物差异,深入了解AMI的病生理机制;寻找AMI可能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于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受试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心梗组(32例),同时设置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对照组(32例)。利用代谢组学对心梗组血样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了解AMI患者脂质代谢的变化,比较两组之间脂质代谢物的差异,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寻找有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探讨AMI患者受干扰的代谢途径。结果(1)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及聚类热图表明心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趋势,多变量统计分析共鉴定出28个差异血浆脂质代谢物,在心梗组16个脂质分子的浓度显著升高,而12个浓度显著降低;(2)包括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PS)在内的10个脂质代谢分子与AMI的风险增加相关;包括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三酯在内的13个阴性预测因子与AMI的风险降低相关。(3)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鉴定出2个AMI可能的生物标志物PS(27∶0)和DG(16∶0/18∶1),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6和0.807;(4)AMI患者受干扰的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鞘脂、嘌呤和嘧啶代谢,其中以甘油磷脂代谢紊乱最明显。结论AMI患者的脂质代谢特征显著改变,共鉴定出28个差异性脂质代谢分子,其中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紊乱最显著;确定PS(27∶0)和DG(16∶0/18∶1)为诊断AMI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心理亚健康(psychological suboptimal health)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无与其密切相关的具体生化指标,因而心理亚健康的判别和诊断成为目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发现并评价能够用于临床诊断的尿液生物标志物组,为心理亚健康的临...心理亚健康(psychological suboptimal health)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无与其密切相关的具体生化指标,因而心理亚健康的判别和诊断成为目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发现并评价能够用于临床诊断的尿液生物标志物组,为心理亚健康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通过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24例心理亚健康及18例健康对照受试者,采集空腹晨尿经预处理后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测试。采用单变量、多元统计及随机森林算法对数据运算分析,以筛选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代谢物,发现脯氨酸、苯丙氨酸、葫芦巴碱、酮戊二酸、丙氨酸、柠檬酸、吲哚硫酸酚、乳酸、肌酸、牛磺酸及丙三醇11种代谢物的组间浓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可作为候选诊断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结合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其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组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一生物标志物对心理亚健康的诊断能力较低,而将柠檬酸、葫芦巴碱及丙三醇3种物质联合应用后诊断能力明显提升(AUC=0.8)。上述结果提示,柠檬酸、葫芦巴碱及丙三醇3种候选生物标志物,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组用于心理亚健康的诊断。生物标志物组的发现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心理亚健康诊断与识别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讨中药(复方/单味)治疗不同物种冠心病血瘀证所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总结中药干预冠心病血瘀证后的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中药(复方/单味)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汇总,采用HMDB、PubChem-Subs、KEGG对代谢物进行分子注释,对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计算两个物种中重复出现的代谢物后共统计89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了132条代谢路径。通过通路拓扑分析并对重复出现的代谢通路进行统计后选出了16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中药(复方/单味)治疗不同物种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通路。对于富集于各条差异性代谢通路上的代谢物,在不同研究中重复筛选到的代谢物包括:苯丙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柠檬酸盐,胆碱,肌酸,乳酸,葡萄糖,花生四烯酸。结论各项研究中用于冠心病血瘀证治疗的中药(复方/单味)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养心通脉方、苏合香为代表。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复方/单味)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涉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胆碱代谢、脂肪酸代谢等多个方面,基本的三羧酸循环参与其中。总结了包括乳酸、葡萄糖、柠檬酸、花生四烯酸、肌酸、苯丙氨酸、胆碱、谷氨酰胺以及甘氨酸在内的与冠心病血瘀证证候相关的差异代谢物。
文摘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与冠脉正常者的血浆脂质代谢物差异,深入了解AMI的病生理机制;寻找AMI可能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于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受试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心梗组(32例),同时设置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对照组(32例)。利用代谢组学对心梗组血样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了解AMI患者脂质代谢的变化,比较两组之间脂质代谢物的差异,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寻找有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探讨AMI患者受干扰的代谢途径。结果(1)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及聚类热图表明心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趋势,多变量统计分析共鉴定出28个差异血浆脂质代谢物,在心梗组16个脂质分子的浓度显著升高,而12个浓度显著降低;(2)包括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PS)在内的10个脂质代谢分子与AMI的风险增加相关;包括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三酯在内的13个阴性预测因子与AMI的风险降低相关。(3)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鉴定出2个AMI可能的生物标志物PS(27∶0)和DG(16∶0/18∶1),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6和0.807;(4)AMI患者受干扰的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鞘脂、嘌呤和嘧啶代谢,其中以甘油磷脂代谢紊乱最明显。结论AMI患者的脂质代谢特征显著改变,共鉴定出28个差异性脂质代谢分子,其中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紊乱最显著;确定PS(27∶0)和DG(16∶0/18∶1)为诊断AMI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文摘心理亚健康(psychological suboptimal health)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无与其密切相关的具体生化指标,因而心理亚健康的判别和诊断成为目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发现并评价能够用于临床诊断的尿液生物标志物组,为心理亚健康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通过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24例心理亚健康及18例健康对照受试者,采集空腹晨尿经预处理后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测试。采用单变量、多元统计及随机森林算法对数据运算分析,以筛选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代谢物,发现脯氨酸、苯丙氨酸、葫芦巴碱、酮戊二酸、丙氨酸、柠檬酸、吲哚硫酸酚、乳酸、肌酸、牛磺酸及丙三醇11种代谢物的组间浓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可作为候选诊断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结合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其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组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一生物标志物对心理亚健康的诊断能力较低,而将柠檬酸、葫芦巴碱及丙三醇3种物质联合应用后诊断能力明显提升(AUC=0.8)。上述结果提示,柠檬酸、葫芦巴碱及丙三醇3种候选生物标志物,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组用于心理亚健康的诊断。生物标志物组的发现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心理亚健康诊断与识别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