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金刚石复合材料特征几何结构的工艺约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志平 何艺强 +2 位作者 徐仰立 黄国钦 魏金权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多孔金刚石磨具是一种能在磨削加工过程中提供容屑和冷却液流通空间的新型工具,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是制造多孔金刚石磨具的有效手段。受激光增材制造的光斑尺寸约束、逐层成形等技术特征的影响,所设计... 多孔金刚石磨具是一种能在磨削加工过程中提供容屑和冷却液流通空间的新型工具,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是制造多孔金刚石磨具的有效手段。受激光增材制造的光斑尺寸约束、逐层成形等技术特征的影响,所设计的多孔金刚石磨具难以精准成形,因此有必要对金刚石复合材料特征几何结构的可成形性进行研究。基于SLM125HL设备,以CuSn20/金刚石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SLM成形技术成形了不同成形方向、不同尺寸的悬垂结构、薄壁、圆孔和尖角等特征几何结构,并对其可成形性、成形误差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刚石复合材料悬垂结构的最佳可成形尺寸为1.00~2.00 mm,薄壁结构的最小可成形尺寸为0.70 mm;垂直于成形方向的圆孔结构的最小可成形直径尺寸为0.50 mm,平行于成形方向的圆孔结构的最佳成形直径尺寸为1.00~4.00 mm;尖角结构的可成形角度需>10°。这些特征几何结构的成形误差主要受激光对复合粉末的热吸附、激光光斑热影响区扩散以及复合粉末的弱支撑等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CuSn20/金刚石复合材料 特征几何结构 工艺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几何元素永久命名的快速相交特征检查与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正鸣 高曙明 彭群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相交特征的检查与判别是特征造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常的方法是通过在特征体间作布尔运算进行相交特征的检查与判别 ,但这种方法存在复杂、耗时的缺点 .为避免大量的求交运算 ,提高相交特征检查与判别的效率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相... 相交特征的检查与判别是特征造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常的方法是通过在特征体间作布尔运算进行相交特征的检查与判别 ,但这种方法存在复杂、耗时的缺点 .为避免大量的求交运算 ,提高相交特征检查与判别的效率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交特征的检查与判别方法 ,该方法以一系列的面标号查找代替了特征体之间的求交运算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相交特征的检查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交特征 特征造型 CAD CAM 特征几何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几何体的零件进化设计基因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吉华 刘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提高零件进化设计的效率和利用已有的产品数据资源,以得到大规模初始种群,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几何体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的零件基因组模型。特征几何体作为基因通过参数和拓扑变换自我调整,具有自主性;特征基因借助它们之间的拓扑连成零... 为提高零件进化设计的效率和利用已有的产品数据资源,以得到大规模初始种群,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几何体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的零件基因组模型。特征几何体作为基因通过参数和拓扑变换自我调整,具有自主性;特征基因借助它们之间的拓扑连成零件基因组。在ACIS平台上,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作为特征几何体及其拓扑的基因符号表示,比索引式编码直接和规范。通过手机模型的进化试验,验证了这种基因组构造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设计 基因组 特征几何 应用程序接口 产品表示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几何特征识别的柔性触觉感知系统研究
4
作者 余婉婷 孙勇智 +2 位作者 李津蓉 张以涛 丁祎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6,共5页
针对视觉感知对光照条件要求高、无法对不可见区域和遮挡区物体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物体几何特征识别的小型化柔性触觉感知系统。建立了触觉感知系统多物理场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接触深度条件下物体几何特征... 针对视觉感知对光照条件要求高、无法对不可见区域和遮挡区物体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物体几何特征识别的小型化柔性触觉感知系统。建立了触觉感知系统多物理场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接触深度条件下物体几何特征对接触表面形变、应力分布和感知电极阵列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电极阵列电压数据识别接触物体大小、形状和接触深度,具有良好的几何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感知 几何特征 多物理场仿真 形状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特征的非均匀矩形网格生成方法
5
作者 冷珏琳 徐权 鲍献丰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825,共8页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的目标对象通常具有几何结构复杂、尺寸跨度大、部件数量多的特点。面向时域有限差分方法,需要采用非均匀的矩形网格来剖分计算区域,在保证几何高分辨率的同时,尽量减少内存和计算开销。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的目标对象通常具有几何结构复杂、尺寸跨度大、部件数量多的特点。面向时域有限差分方法,需要采用非均匀的矩形网格来剖分计算区域,在保证几何高分辨率的同时,尽量减少内存和计算开销。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非均匀矩形网格自动生成方法。首先,采用基于离散面片的特征提取算法获取几何模型的曲率特征和厚度特征;然后,针对提取的几何特征以及用户设置的局部加密参数,在3个坐标方向上分别构造反映网格步长疏密分布的局部尺寸函数;最后,根据尺寸函数计算各坐标方向上的网格线坐标,并填充网格单元的材料属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剖分适应精细几何结构的非均匀矩形网格,并成功应用于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全波电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生成 非均匀矩形网格 几何特征 数值模拟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势场插值的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几何特征建模方法
6
作者 刘大立 朱庆 +2 位作者 王强 李赟 周润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西部山区铁路沿线断裂类型多样,形态各异,而构建准确的断裂几何模型是支撑数字孪生系统服务铁路安全建设与灾害防控的关键。受恶劣自然条件和高昂勘探成本制约,断裂深部特征数据严重缺失;常用的隐式建模方法在数据稀疏条件下难以有效捕... 西部山区铁路沿线断裂类型多样,形态各异,而构建准确的断裂几何模型是支撑数字孪生系统服务铁路安全建设与灾害防控的关键。受恶劣自然条件和高昂勘探成本制约,断裂深部特征数据严重缺失;常用的隐式建模方法在数据稀疏条件下难以有效捕捉复杂断裂结构,模型精度不足。该文采用势场插值方法解决山区铁路沿线断裂建模问题,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利用通用协同克里金插值算法构建连续势场以表征断裂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断裂几何结构模型。选取西部山区某铁路隧道沿线区域断裂进行方法验证,采用DSI和RBF插值算法构建对比模型,基于均方根误差定量评估3种建模方法的几何精度。结果表明:基于通用协同克里金插值的三维断裂模型较其他两种算法建模精度更高,且可有效解决山区铁路沿线不完备数据条件下的断裂三维建模问题,为沿线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地壳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与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断裂建模 势场插值 通用协同克里金插值 几何特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特征的枣庄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7
作者 宋香静 宋晓娜 +2 位作者 张九天 常影 李睿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本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分析了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几何特征度和NMDS排序,从面积、速率和形态3个维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结果显示:枣庄市... 本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分析了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几何特征度和NMDS排序,从面积、速率和形态3个维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结果显示:枣庄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以及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这些类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并且各类土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边界;第1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较小,为极缓慢变化型,发生变化水域图斑的几何特征显著不同于其他地类,受自然因素干扰较大;第2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均发生相互转化,其中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草地变化最明显,3类土地的几何特征相似,并与其他地类显著不同,在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下,枣庄市的土地结构更加合理,土地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本研究从空间形态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市 土地利用 几何特征 NMDS排序 景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语义信息与物体级几何特征的实时动态激光SLAM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兰凤崇 田小强 +2 位作者 陈吉清 车宇翔 周云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8-2038,共11页
针对现有的激光SLAM算法在动态场景下鲁棒性差、定位与建图精度易受动态物体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语义信息与物体级几何特征的实时动态激光SLAM算法Object-SuMa。首先通过地面滤波、物体分割、方向包围盒解算等过程,生成物体级几... 针对现有的激光SLAM算法在动态场景下鲁棒性差、定位与建图精度易受动态物体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语义信息与物体级几何特征的实时动态激光SLAM算法Object-SuMa。首先通过地面滤波、物体分割、方向包围盒解算等过程,生成物体级几何特征并表示为纹理,用于并行计算和修正物体内部错误的语义分割结果;然后在配准过程中分解计算方向包围盒间的IOU,并基于包围盒IOU和语义分割结果引入物体级几何加权和语义加权,减少误匹配和动态点匹配;借助图形渲染管线构建并行计算过程,进行地面点配准和非地面点配准两步优化,降低计算复杂度和耗时;最后在KITTI里程计数据集测试表明,Object-SuMa算法相比SuMa++算法的相对位姿估计精度提升15%,ICP平均耗时下降17%,改善了动态场景下的激光SLAM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SLAM 动态场景 物体级几何特征 语义信息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特征约束的煤矸DE-XRT精准识别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磊 郭永存 +4 位作者 支亚 王爽 李德永 胡坤 程刚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275,共14页
双能X射线透射识别煤矸仍存在厚度、硬化、余辉和扇形效应等缺陷,面向5~150 mm宽厚度煤矸分选参数波动大、识别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约束的煤矸双能X射线透射多维度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目标图像最小外接圆直径和区域面积两... 双能X射线透射识别煤矸仍存在厚度、硬化、余辉和扇形效应等缺陷,面向5~150 mm宽厚度煤矸分选参数波动大、识别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约束的煤矸双能X射线透射多维度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目标图像最小外接圆直径和区域面积两个几何特征区分煤矸厚度,约束X射线透射响应特征的空间分布,进而从多个维度特征削弱缺陷影响。以少量低密度煤和高密度矸石,获取X射线透射响应特征、位置特征和几何特征,结合Relief-F特征选择建立强特征组合。检验多种分类器的识别性能,选取中等高斯SVM作为多维度方法的分类模型。以强特征组合作为输入,自动创建最终决策模型并分类未知煤矸像素点,通过像素变换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分选参数p值。结果显示,p值与煤矸密度呈强线性相关,利用密度可选取p值调控分选。而p值与煤矸厚度呈现弱线性相关,宽厚度范围内p值离散程度小、可分性好,赋予分选参数较大调整空间。批量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多维度法预排矸分选参数p值为33.01%,以此分选参数对不同密度、不同煤种煤矸识别,整体识别率达99.57%。对5~150 mm厚度范围原煤预排矸整体识别率达99.37%。相比较H-L法、RL法,多维度法识别率更高,面向不同厚度煤矸计算得到的p值精度高、一致性更好。印证了几何特征约束下多维度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及分选参数调控优势,为现有双能X射线煤矸分选装置识别算法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识别 双能X射线 几何特征 多维度 分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矩特征与纹理度量的图像匹配算法
10
作者 金欣 钟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提高多种几何内容变化下的特征点匹配准确度,引入双边滤波器,设计了几何矩特征耦合纹理度量的图像匹配算法。引入双边滤波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图像中噪声,接着利用Hessian算子,准确检测图像特征。利用图像灰度信息,计算图像特... 为提高多种几何内容变化下的特征点匹配准确度,引入双边滤波器,设计了几何矩特征耦合纹理度量的图像匹配算法。引入双边滤波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图像中噪声,接着利用Hessian算子,准确检测图像特征。利用图像灰度信息,计算图像特征圆域内的几何矩,以形成鲁棒性较强的特征向量。通过平均梯度模型,对特征点邻域的纹理特征进行度量,并将其联合欧氏测量结果,对图像特征实施匹配。借助互相关模型,对匹配特征的相关程度进行测量,以检测特征点的匹配正确性,优化特征匹配结果。实验数据表明:较当前特征匹配方法而言,在多种几何内容变化下,所提技术具有更高的匹配准确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Hessian算子 双边滤波 几何特征 纹理度量 平均梯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及邻区晚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几何特征及构造意义--基于遥感影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旺 张贵山 +5 位作者 彭仁 温汉捷 刘磊 张磊 孟乾坤 王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5,共10页
北山及邻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反映了该地先存裂隙(节理)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岩墙群形成后经历的构造活动,对探究岩浆活动、反演构造演化过程及分析岩墙几何特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和地质方法,在... 北山及邻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反映了该地先存裂隙(节理)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岩墙群形成后经历的构造活动,对探究岩浆活动、反演构造演化过程及分析岩墙几何特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和地质方法,在遥感影像中解译提取1777条基性岩墙,通过几何工具计算得到岩墙走向数据,总结岩墙群空间分布规律,同时与其形成时的大陆动力学演化背景相对应。结果表明,北山及邻区岩墙优势走向方位集中于0°~65°与320°~360°,绝大部分岩墙是在伸展作用中张性区域应力场控制下形成的,具张性性质或剪张性性质,部分岩墙受后期碰撞挤压环境影响,具张剪性性质。岩墙群主导成因机制是区域伸展构造作用,兼以地幔柱远程效应及热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质 基性岩墙群 几何特征 区域构造应力场 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G信号几何特征的肌肉疲劳分类
12
作者 曹震 吕东澔 +2 位作者 张勇 张鹏 姚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为了更好地区分肌肉疲劳程度,本文通过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不同频段中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能量变化情况,提取信号几何特征,对肌肉非疲劳和疲劳状态进行区分。从几何边界区域中提取周长、面积、圆度特征,分析几何特征变化情况。同时,使... 为了更好地区分肌肉疲劳程度,本文通过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不同频段中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能量变化情况,提取信号几何特征,对肌肉非疲劳和疲劳状态进行区分。从几何边界区域中提取周长、面积、圆度特征,分析几何特征变化情况。同时,使用分类器对肌肉疲劳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几何特征对肌肉疲劳状态有更加直观的区分效果。几何特征在肌肉疲劳前后有明显变化,相比传统时域、频域特征,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对几何特征进行特征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分类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几何特征 肌肉疲劳 疲劳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弹磨粒几何特征对刀具刃口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漂 赵雪峰 +2 位作者 吴泓辛 郑伟 杨海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1,共6页
针对双磁盘磁力刀具钝化中磁弹磨粒的不规则形状、不确定尺寸等几何特征,仿真研究了磁弹磨粒几何特征对刀具刃口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磁弹磨粒冲击刀具刃口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磁弹磨粒冲击角度、几何特征等参... 针对双磁盘磁力刀具钝化中磁弹磨粒的不规则形状、不确定尺寸等几何特征,仿真研究了磁弹磨粒几何特征对刀具刃口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磁弹磨粒冲击刀具刃口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磁弹磨粒冲击角度、几何特征等参数对刀具刃口的应力应变、冲击深度和冲击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磨粒 几何特征 刀具钝化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疲劳裂纹几何特征对涡流检测信号影响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立发 袁周致远 +1 位作者 吉伯海 庞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针对常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检测手段只能贴合表面进行检测的问题,引入涡流检测方法,实现对钢桥面板表面疲劳裂纹的检测。搭建了涡流检测实验平台,设计研发了涡流检测探头,对不同尺寸疲劳裂纹进行横向扫查,研究了不同长度、宽度和深度特... 针对常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检测手段只能贴合表面进行检测的问题,引入涡流检测方法,实现对钢桥面板表面疲劳裂纹的检测。搭建了涡流检测实验平台,设计研发了涡流检测探头,对不同尺寸疲劳裂纹进行横向扫查,研究了不同长度、宽度和深度特征的疲劳裂纹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疲劳裂纹扫查过程,验证了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涡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为后续疲劳裂纹尺寸精准测量提供依据。实验结果显示:设计的空心圆柱形检测探头能够实现最小尺寸为长度60 mm、宽度0.2 mm、深度5 mm的表面裂纹缺陷的定位检测;检测信号的幅度变化值与裂纹长度、宽度、深度在一定范围内均成正相关,裂纹长度和深度对检测信号影响较大,裂纹宽度对检测信号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钢桥疲劳裂纹 几何特征 检测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喷丸几何特征的固有应变反求方法
15
作者 薛贞浩 罗明生 胡永祥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97,105,共8页
针对激光喷丸固有应变反求问题,以固有应变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几何特征的固有应变反求的方法。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激光喷丸固有应变与变形位移之间的控制方程;以固有应变和变形之间的控制方程为基础,结合激光喷丸变形位移与动态仿... 针对激光喷丸固有应变反求问题,以固有应变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几何特征的固有应变反求的方法。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激光喷丸固有应变与变形位移之间的控制方程;以固有应变和变形之间的控制方程为基础,结合激光喷丸变形位移与动态仿真初始固有应变,建立了固有应变反求优化模型。在不同能量下进行激光喷丸试验,反求固有应变,并基于变形和残余应力对反求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变形几何特征和动态冲击初始固有应变相结合,可以高效准确地实现固有应变反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喷丸 固有应变 反求方法 残余应力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几何特征单木点云的语义分割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荣贞 刘浩然 林文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针对目前地面激光扫描树木点云精确分离枝干点和树叶点成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几何特征的单木点云语义分割的方法。首先将水曲柳和樟子松样地点云数据进行单木分割,再计算多尺度点云协方差矩阵特征值,之后选择特征分类器,并... 针对目前地面激光扫描树木点云精确分离枝干点和树叶点成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几何特征的单木点云语义分割的方法。首先将水曲柳和樟子松样地点云数据进行单木分割,再计算多尺度点云协方差矩阵特征值,之后选择特征分类器,并根据特征值重要性选择最优特征值,最后对树木的枝干叶点云进行分割。通过比较支持向量机(SVM)、极限梯度增强(XGBoost)和随机森林(RF)3种分类器的训练时间和精度,选择XGBoost作为最终的分类器,并根据特征值重要性选择出6种最优特征。结果表明,2块样地枝干点和叶点的分割精度都>0.88,并且F1值和IOU也都在0.8以上。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分割出水曲柳和樟子松树叶点云和枝干点云,有较高的识别精度,研究结果为后续单木三维模型构建及生物量估算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多尺度 几何特征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几何特征信息分类中心关键点的改进ICP点云配准
17
作者 张浩然 陈国平 +1 位作者 赵辉友 赵俊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7,共8页
针对传统配准方法效率低、收敛慢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多几何特征信息分类中心关键点的改进ICP点云配准方法。首先点云进行体素格网下采样后,去除地面点,加快配准效率;后采用协方差求解特征值进行几何特征信息分析非地面点云,... 针对传统配准方法效率低、收敛慢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多几何特征信息分类中心关键点的改进ICP点云配准方法。首先点云进行体素格网下采样后,去除地面点,加快配准效率;后采用协方差求解特征值进行几何特征信息分析非地面点云,再使用欧式距离法聚类。将聚类的中心点提取出作为关键点,通过FPFH算法对特征关键点进行描述,使同名特征中心关键点完成正确配对,得到初始变换估计矩阵;最后采用双向KD-tree和最近邻距离比改进的点到面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并引入Tukey损失函数抵抗离群噪声。与4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算法的RMSE为0.2026 m,耗时19.426 s,配准精度及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几何特征信息 欧式距离聚类 中心关键点 改进ICP点到面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台阵和深度学习方法揭示的2016年门源M_(S)6.4地震发震构造特征
18
作者 任超 孙安辉 +3 位作者 王伟涛 于子叶 洪顺英 李澍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7-1303,共17页
针对近些年多次发生破坏性强震的青海门源地区,采用密集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二期项目(ChinArray Ⅱ)的波形数据,应用三种深度学习模型(BRNN、EQTransformer、PhaseNet)完成震相拾取工作,并利用震相关联与地震精定位方法,优化了区域... 针对近些年多次发生破坏性强震的青海门源地区,采用密集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二期项目(ChinArray Ⅱ)的波形数据,应用三种深度学习模型(BRNN、EQTransformer、PhaseNet)完成震相拾取工作,并利用震相关联与地震精定位方法,优化了区域一维速度模型,最终获得了2016年门源M_(S)6.4地震高精度的地震序列目录.综合大地测量和震源机制解分析结果,发震断层应为一条次级盲断裂——冷龙岭北侧断裂.余震分布显示断层面浅部较为直立,深部倾角约为40°,倾向西南,并在13~17 km深度与冷龙岭断裂带交汇.交汇区局部复杂的断层几何特征、介质属性以及能量释放等综合因素,阻碍了2022年门源M_(S)6.9地震沿冷龙岭断裂向东继续破裂.密集台阵和机器学习方法将该时期研究区域的最小完备震级,由台网目录的ML0.8降为ML0.6.主震前20天内无前震活动,推测2016年门源M_(S)6.4地震序列是主震—余震序列类型.本文评估了深度学习模型在研究区的适配性能:EQTransformer模型在震相拾取数上均衡性表现较好,可定位到更多的地震;BRNN模型得到的结果走时残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台阵 深度学习 地震重定位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门源地区 断层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对象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农业大棚遥感提取方法
19
作者 申佩佩 文学东 朱梦圆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高效准确提取耕地范围内的农业大棚信息对于耕地保护、非粮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兼具光谱和纹理信息的优势,针对农业大棚在影像中的特征表现,提出了一种结合基... 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高效准确提取耕地范围内的农业大棚信息对于耕地保护、非粮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兼具光谱和纹理信息的优势,针对农业大棚在影像中的特征表现,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和基于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的几何特征提取方法,选取宁波市局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开展信息提取试验。针对亚米级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可实现平均约90%的提取精度,有效降低了光谱反射率差异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相较于基于图像分割的面向对象提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提取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征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减少了运算复杂度和对样本量级的要求,有助于快速、精准地实现耕地范围内农业大棚的解译与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大棚 遥感 纹理特征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钳工装配中的CAD模型几何特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邹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82-84,88,共4页
在钳工装配过程中,CAD模型的几何特征直接决定了零件的加工尺寸和装配位置,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该文研究了CAD模型几何特征在钳工装配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几何尺寸、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装配精度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实... 在钳工装配过程中,CAD模型的几何特征直接决定了零件的加工尺寸和装配位置,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该文研究了CAD模型几何特征在钳工装配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几何尺寸、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装配精度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模拟,探讨了不同几何特征对装配过程中的偏差和误差累积的影响机制。旨在提升钳工装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钳工装配 CAD模型 几何特征 装配精度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