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径分布和薄膜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1
作者 朱世旺 李双洋 +3 位作者 姜琪 赵建沅 周尚琪 刘慧颖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7,共8页
利用粒径分布曲线预测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传统模型在计算含水量时通常需要将粒径分布曲线分段处理,且往往忽略了土壤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含量,导致预测精度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颗粒点对点接触假设,使用威布尔函数描述粒... 利用粒径分布曲线预测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传统模型在计算含水量时通常需要将粒径分布曲线分段处理,且往往忽略了土壤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含量,导致预测精度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颗粒点对点接触假设,使用威布尔函数描述粒径分布曲线,通过杨拉普拉斯方程确定毛细水含水量,并考虑薄膜水含量的影响,建立一个基于粒径分布和薄膜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然后选取非饱和土壤数据库(UNSODA)中26个土壤样品进行验证,并与AP模型和MV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AP模型和MV模型,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土壤的土水特征曲线,且由于考虑了薄膜水含量,使新模型在高基质吸力段的含水量预测误差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粒径分布曲线 毛细水 薄膜水 含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驱水与水驱气流体微观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汪周华 张鸿宇 +2 位作者 张娟 廖浩奇 黄仕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气水相渗测试是描述有水气藏储层渗流过程的常用方法,但不同测试方法和不同类型岩心的相渗测试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加深对气水渗流过程中的流体微观分布特征及渗流机理的认识,以四川盆地YB气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描... 气水相渗测试是描述有水气藏储层渗流过程的常用方法,但不同测试方法和不同类型岩心的相渗测试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加深对气水渗流过程中的流体微观分布特征及渗流机理的认识,以四川盆地YB气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描述气水两相在相渗测试前后的微观分布,并结合前人利用可视化模型得到的气水两相渗流机理对分布结果进行解释。结果表明:2种测试方法相比,水驱气与气驱水过程中微米级(>1μm)孔隙驱替程度基本一致,但水驱气过程中亚微米级(0.1~1μm)与纳米级(<0.1μm)孔隙驱替程度相对较高,而气驱水过程中亚微米级与纳米级孔隙内水相大部分未被动用。裂缝型与孔隙型岩心相比,裂缝型岩心微米级孔隙驱替程度相对较低,而亚微米级与纳米级孔隙驱替程度则相对较高。2种测试方法下流体微观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孔隙内部毛管力的作用形式不同,而2类岩心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其主要渗流通道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两相渗流 核磁共振 微观分布特征 渗流机理 相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塔板液体停留时间分布与板效率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世民 陈宁 +1 位作者 干爱华 张泽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报导在直径 2m的筛板塔实验装置中 ,用电导率连续测量系统同时测定塔板上 12个点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及给出典型数据 。
关键词 大型塔板 液体停留时间分布 塔板效率 浓度分布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撞击流过程中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勤 杨阿三 +1 位作者 程榕 郑燕萍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气-液撞击流接触器中液相平均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参数.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了气-液撞击流过程中,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以水为介质,黑色碳素墨水作示踪剂,采用光电非接触法检测,经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得到撞... 气-液撞击流接触器中液相平均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参数.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了气-液撞击流过程中,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以水为介质,黑色碳素墨水作示踪剂,采用光电非接触法检测,经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得到撞击流过程中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初步考察了不同气体流量,液体流量,对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影响;并与无撞击流的气液过程作对比.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利于后期数据处理;液体流量的增加使液相的停留时间减小,而气体流量的改变对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影响不大.撞击流过程使液相在撞击区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撞击流 气-液 液相 实验测定 平均停留时间 计算机数据采集 气体流量 分布曲线 液体流量 脉冲示踪法 设计参数 性能指标 非接触法 实验方法 数据处理 分布影响 接触器 示踪剂 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分布的变形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被引量:41
5
作者 胡冉 陈益峰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1-1462,共12页
土体孔隙分布对土水特征曲线具有决定性影响。虽然土体孔隙分布随变形的演化规律较为复杂,但实验研究表明,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孔隙分布的基本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分布特征基本不变。基于这一结论,假定变形后的孔隙分布函数可以从参... 土体孔隙分布对土水特征曲线具有决定性影响。虽然土体孔隙分布随变形的演化规律较为复杂,但实验研究表明,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孔隙分布的基本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分布特征基本不变。基于这一结论,假定变形后的孔隙分布函数可以从参考状态孔隙分布函数经过平移、缩放得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土体变形并反映滞回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由于变形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是通过孔隙分布随变形的改变来表征的,因此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仅有7个参数,均可通过常规室内试验确定。最后,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孔隙分布 变形土 滞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停留时间的测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林生 李培宁 +1 位作者 黄宇新 耿立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23,27,共3页
采用示踪剂法测定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物料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讨论了影响物料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因素。结果发现 :混炼机产量越大 ,停留时间越短 ,分布曲线的分布越窄 ;而混炼机的转速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 停留时间 示踪剂法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产量 分布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薄膜水的利用介质粒度分布获取水土特征曲线的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程东会 常琛朝 +1 位作者 钱康 杨红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4-542,共9页
利用介质粒度分布间接获取水土特征曲线(SWCC)是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由于该方法的传统模型(HP模型和MV模型)忽略了薄膜水,获得的SWCC在低含水率段存在显著误差。提出了一种考虑介质表面薄膜水的含水率估算方法,与HP模型和MV模型的吸... 利用介质粒度分布间接获取水土特征曲线(SWCC)是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由于该方法的传统模型(HP模型和MV模型)忽略了薄膜水,获得的SWCC在低含水率段存在显著误差。提出了一种考虑介质表面薄膜水的含水率估算方法,与HP模型和MV模型的吸力计算方法结合预测SWCC,选用土壤水力性质数据库UNSODA的17种土壤样品对两种修正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薄膜水修正后的HP模型和MV模型可以显著改善传统模型中SWCC低含水率段含水率的低估,并能有效地预测砂土等粗粒介质的SWCC。另外,含水率估算中引入参数β后,修正的MV模型也可用于壤土和黏土等细粒介质的SWCC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特征曲线 粒度分布 薄膜水 毛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颗粒大小分布估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54
8
作者 刘建立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2,共7页
根据UNSODA数据库和文献中的 1 1种质地共 5 5 4个样品的颗粒大小分析和水分特征曲线资料 ,对Tyler Wheatcraft、Brooks Corey和Rieu Sposito三种分形模型在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rooks Corey形式的分... 根据UNSODA数据库和文献中的 1 1种质地共 5 5 4个样品的颗粒大小分析和水分特征曲线资料 ,对Tyler Wheatcraft、Brooks Corey和Rieu Sposito三种分形模型在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rooks Corey形式的分形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其它两种模型。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这三种模型适用的土壤质地范围 ,即Brooks Corey模型对于中、粗质地的土壤预测效果好于另外两种模型 ,Rieu Sposito分形模型则适用于细质地土壤 ,Tyler Wheatcraft模型的预测误差界于二者之间 ,也适用于中、粗质地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大小分布 估计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分形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分布曲线的非饱和砂土土水特征曲线概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洁 阳帅 +1 位作者 谭泽颖 李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1-308,共8页
土水特征曲线定义了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与非饱和土的渗流和强度等特征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100组砂土的粒径分布曲线和土水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合常用的VG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径分布曲线的非饱和砂土土水特征曲线概... 土水特征曲线定义了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与非饱和土的渗流和强度等特征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100组砂土的粒径分布曲线和土水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合常用的VG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径分布曲线的非饱和砂土土水特征曲线概率预测方法,并基于另外30组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粒径分布曲线无法唯一确定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预测土水特征曲线的最可能位置,还可以预测土水特征曲线的变异性范围,由此可考虑基于粒径分布曲线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估算时存在的模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粒径分布曲线 概率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水特征曲线测量过程中孔隙分布的演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牛庚 邵龙潭 +3 位作者 孙德安 韦昌富 郭晓霞 徐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5-1202,共8页
测量了在宽广吸力范围内原状样和压实样的脱湿持水曲线,对比分析了单双峰结构持水性能的差异;并利用压汞试验测试两种土样在脱湿过程的孔隙分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并探讨了脱湿过程孔隙的演化规律;在考虑收缩变形的基础上,基于孔隙分布... 测量了在宽广吸力范围内原状样和压实样的脱湿持水曲线,对比分析了单双峰结构持水性能的差异;并利用压汞试验测试两种土样在脱湿过程的孔隙分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并探讨了脱湿过程孔隙的演化规律;在考虑收缩变形的基础上,基于孔隙分布曲线确定了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原状样在宽广吸力范围内基本上呈单峰孔隙结构;饱和压实样具有单峰孔隙结构,随着吸力的增加,双峰结构越来越明显,当吸力达到很大时,演化成完全双峰孔隙结构。原状样的持水曲线为经典的S形,而压实样的持水曲线在过渡段出现了水平台阶状;低吸力段,压实样的持水曲线低于原状样,而高吸力段,两者的持水曲线基本重合。基于孔隙分布曲线确定了控制持水曲线进气值和残余值的孔径,并计算出对应的吸力值,其值更符合实际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孔隙分布 压汞试验 进气值 残余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体孔径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预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费锁柱 谭晓慧 +2 位作者 董小乐 查甫生 许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91-1699,I0006,F0003,共11页
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描述非饱和土的吸力与饱和度或含水率关系的一条重要曲线,是分析非饱和土的强度、变形及渗流的重要基础。室内直接或间接测量土体的吸力非常耗时。为了快速准确获取非饱和土体的SWCC,提出了基于土体的孔径分布(PSD... 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描述非饱和土的吸力与饱和度或含水率关系的一条重要曲线,是分析非饱和土的强度、变形及渗流的重要基础。室内直接或间接测量土体的吸力非常耗时。为了快速准确获取非饱和土体的SWCC,提出了基于土体的孔径分布(PSD)预测SWCC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压汞试验(MIP)测量土体的PSD,采用滤纸法测量土样的一个吸力值及其对应的饱和度,再根据该点的试验结果对MIP试验测得的土体孔隙体积进行校正,并采用校正后的孔隙体积来计算不同吸力条件下土体的饱和度。该方法可以克服MIP试验测得的孔隙体积偏小的问题。通过对9组土样校正前后预测SWCC与实测SWCC的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非饱和土体的SWCC。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多组土体的SWCC拟合参数及其概率统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孔径分布 压汞实验 非饱和土 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典型林地根系分布对土壤土水特征和渗透性的影响
12
作者 祁子寒 王云琦 +5 位作者 李通 李克文 闫相君 马磊 王太强 刘玉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70,共9页
森林土壤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是衡量土体非饱和特性中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了解不同林地根系表层土壤土水特征和渗透性,基于经典VG模型,通过土壤变水头渗透试验和离心机试验研究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森林土壤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是衡量土体非饱和特性中土壤持水能力和渗透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了解不同林地根系表层土壤土水特征和渗透性,基于经典VG模型,通过土壤变水头渗透试验和离心机试验研究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4种林地土土水特征和渗透性,同时建立土壤根系含量影响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归一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毛竹林根系分布最多,且粗根比例较大,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各径级的根系分布范围均较广,但是每层数量较少;灌木林每层根系分布均数量较多,且细根分布范围最广;2)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的表层饱和渗透系数k_(s)分别为7.00、7.04、0.69、3.70μm/s,4种林地土壤的k_(s)整体呈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毛竹林第一土层与此规律反常;3)4种林地土壤的进气参数值随土层深度整体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孔径参数则基本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4)4种林地土壤的饱和渗透系数与根系数量均呈幂函数关系,R^(2)≥0.95976,考虑根系影响的林地土体非饱和渗透性函数可用归一化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研究结果可为含根土体水力特性及非饱和土渗流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根系分布特征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曲线相似度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辉钼矿主矿物分布特征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杨芃飏 张晓民 +8 位作者 杨敏 任金彬 陈天星 马莲净 贺攀阳 宋学文 刘迎春 刘迪 杨文文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1期213-221,共9页
矿石中矿物组成及其嵌布特征与破碎磨矿效果关系密切,识别矿石的主矿物分布特征可以实现对选矿给料的合理分配,但常规的化学检测及物相分析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导致原矿数据采集滞后。本文尝试将光谱成像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原矿矿石的... 矿石中矿物组成及其嵌布特征与破碎磨矿效果关系密切,识别矿石的主矿物分布特征可以实现对选矿给料的合理分配,但常规的化学检测及物相分析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导致原矿数据采集滞后。本文尝试将光谱成像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原矿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快速识别,为矿石性质的原位测试提供基础。以辉钼矿矿石为研究对象,制备岩石薄片样品,确定主要矿物组分并采集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分析石英、钾长石、黄铁矿、黑云母的光谱曲线特征;计算豪斯多夫距离与欧氏距离,通过光谱曲线相似度计算识别不同种类矿物并考察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钾长石、黄铁矿、黑云母等矿物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内(400~1000 nm)可以采用光谱曲线相似度算法对光谱曲线间的差异性进行量化,实现矿石种类的有效区分,进而通过统计分析获得矿石中主矿物的颗粒团块粒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相比较而言,欧氏距离在识别微细颗粒时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研究成果丰富了矿石原矿性质分析方法,为矿山改进矿石加工工艺、实现节能增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光谱成像 曲线相似度 矿物组分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体动力参数曲线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震动的影响
14
作者 刘新雨 迟明杰 陈学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29-234,共6页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表征土体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动力学参数,也是影响场地地震反应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多篇文献中的常见土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土体动力参数曲线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体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表征土体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动力学参数,也是影响场地地震反应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多篇文献中的常见土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土体动力参数曲线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体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曲线的分布特征对场地效应的影响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体的两条动力曲线统计结果的平均值与推荐值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其中砂土、黏土、卵砾土、淤泥质土等土类的两条动力曲线的分布各具特点;受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共同影响,地震动各成分的场地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表现为低频放大效应与高频滤波效应,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分布特征不同的土类对两种效应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参数曲线 分布特征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地震动场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声学传感在海缆锚害监测中的应用(特邀)
15
作者 张鸿 吴明埝 +5 位作者 王道根 穆章健 谢书鸿 吴正明 李松林 陈青青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共6页
【目的】文章提供了一种使用光纤和分布式声学传感(DAS)技术来监测海缆锚害事件的算法,用于在缺乏数据的场景中基于特征阈值识别锚害事件,避免了高成本的锚害数据获取,同时增强了算法的广泛适用性。【方法】文章所提算法基于锚害事件的... 【目的】文章提供了一种使用光纤和分布式声学传感(DAS)技术来监测海缆锚害事件的算法,用于在缺乏数据的场景中基于特征阈值识别锚害事件,避免了高成本的锚害数据获取,同时增强了算法的广泛适用性。【方法】文章所提算法基于锚害事件的高强度、长距离和长时间作用特性,采用DAS测量海缆光纤得到的二维时空振动数据,基于平均功率特征掩模得到事件数据的轮廓,并计算轮廓面积和锚害置信度用于过滤轮廓,然后在等间隔时间段上计算轮廓形态学特征曲线,通过形态学特征曲线的强度和时间分布来识别锚害入侵事件。【结果】锚害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算法计算出的形态学特征曲线在正常干扰和模拟锚害事件中差别明显,不同特征曲线的组合计算值可区分出事件轮廓的缺陷等特点,通过设定形态学特征阈值可快速识别出锚害事件。在模拟的1组锚害数据和两组非锚害数据中,算法通过对特征曲线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过滤以及基于特征曲线的轮廓缺陷排查,成功识别出了锚害数据。【结论】文章所提海缆锚害监测算法在实现时主要采用OpenCV计算机视觉计算框架,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能满足海缆锚害监测的实时监测要求。形态学特征曲线在算法中能很好地表现出事件轮廓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作为锚害算法的核心特征,扩展了形态学特征的应用场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锚害监测 分布式声学传感 形态学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微喷灌布置方式对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16
作者 杨皓文 杨赟 +2 位作者 郑健 王春霞 宋浩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4,54,共9页
为探究微喷灌常用布置形式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实际含水量分布和灌溉均匀度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式,选取黄绵土、黄麻土、黑垆土3种黄土高原典型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在1.30、1.35和1.40 g/cm3土壤容重条件下的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率... 为探究微喷灌常用布置形式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实际含水量分布和灌溉均匀度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式,选取黄绵土、黄麻土、黑垆土3种黄土高原典型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在1.30、1.35和1.40 g/cm3土壤容重条件下的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并通过一维入渗试验获得土壤入渗参数,同时设置3种微喷灌布置形式,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实际分布情况与均匀系数,提出3种土壤适宜的微喷灌布置形式。结果表明:黄麻土有3种土壤中最强的持水性能;相同土壤中,土壤的持水能力与容重为负相关关系;黄麻土具有最慢的湿润锋迁移速率和最大的水分入渗累积量;黄绵土具有最快的湿润锋运移速率和最小的水分入渗累积量;3种土壤类型下的累计入渗量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Kostiakov模型精准拟合;黄麻土中,正三角形布置能够获得最佳的灌溉均匀性;在黑垆土和黄绵土中,正方形布置能够得到最佳的灌溉均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 微喷灌布置 土壤种类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Kostiakov模型 土壤持水性能 水量分布 均匀系数 土壤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土水特征曲线测试及预测 被引量:22
17
作者 于沉香 张虎元 +1 位作者 王志硕 赵天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作为一种特殊土,盐渍土有着独特的工程性质并由此引发了盐胀、溶陷等工程问题,其发生及发展均与土体含水量密切相关,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中的吸力也对土体工程性质有着较大影响。本文选取甘肃酒泉地区的盐渍土,室内利用Ku-pF非饱和导水... 作为一种特殊土,盐渍土有着独特的工程性质并由此引发了盐胀、溶陷等工程问题,其发生及发展均与土体含水量密切相关,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中的吸力也对土体工程性质有着较大影响。本文选取甘肃酒泉地区的盐渍土,室内利用Ku-pF非饱和导水率仪测试了不同干密度状态下盐渍土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发现渗透吸力的存在使得盐渍土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转化阶段较一般土平缓,同一含水量条件下土中的吸力较一般土大,土体持水能力有所增强。不同干密度试样土水特征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干密度增大后土中大孔隙减少,中、小孔隙增多,孔隙连通性变差,导致土样饱和含水量降低,进气值增大,失水速率减慢,土体持水能力有一定增强。对比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模型对实测盐渍土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发现Fredlund and Xing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盐渍土土中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最后,基于盐渍土的颗粒累积分布曲线及其基本物理指标,依据Fredlund物理-经验预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预测了不同干密度盐渍土的完整土水特征曲线,以期为盐渍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的研究和预测提供理论支持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土水特征曲线 颗粒分布曲线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雪东 赵成刚 +1 位作者 刘艳 蔡国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126,共8页
建立预测土水特征曲线随变形变化规律的模型是研究变形对非饱和土渗透系数影响的基础,它也可为建立考虑水力和力学耦合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奠定基础。以概率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孔隙尺寸分布函数,建立了土中的平均孔隙半径与孔隙率之间的... 建立预测土水特征曲线随变形变化规律的模型是研究变形对非饱和土渗透系数影响的基础,它也可为建立考虑水力和力学耦合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奠定基础。以概率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孔隙尺寸分布函数,建立了土中的平均孔隙半径与孔隙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一个能够模拟孔隙率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的经验模型。通过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这一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论 孔隙尺寸分布函数 土水特征曲线 平均孔隙半径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机械压实黑土持水特征与孔隙分布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琳 单博 +1 位作者 卢倩倩 王恩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种作物和耕作措施均一致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MT865履带式拖拉机对其进行不同次数的压实处理,绘制碾压剖面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模拟压实对农田黑土总孔隙度、持水能力及不同径级孔隙分配的影响规...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种作物和耕作措施均一致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MT865履带式拖拉机对其进行不同次数的压实处理,绘制碾压剖面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模拟压实对农田黑土总孔隙度、持水能力及不同径级孔隙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降低,饱和持水能力相应减弱;但不同土层土壤的非饱和持水能力,并没有随着压实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规律;与未压实处理相比,不同次数的压实,可通过增加较小径级孔隙的体积比例保持其非饱和持水能力,并以少次压实(3次)的效果较为明显。农田黑土耕作区的土壤孔隙,主要由中孔隙和微孔隙(孔径〈30μm)组成,体积百分比均超过30%;其次为大孔隙(孔径〉100μm),体积百分比为2.42%-7.89%;二者受模拟机械压实的影响较大。次大孔隙(孔径介于30-100μm)所占比例不足1%,受模拟机械压实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机械压实 土壤持水特征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孔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不同开发阶段储集层油气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永昌 李相方 +3 位作者 孙政 孟也 张逸 刘文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复杂的相态变化特点决定了凝析气藏渗流研究比常规气藏具有更大的难度和特殊性。已有凝析气藏油气分布模型均以稳态法或非稳态法测得的相对渗透率为基础,因未考虑凝析液堵塞作用,从而高估凝析油渗流能力,导致结论与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存... 复杂的相态变化特点决定了凝析气藏渗流研究比常规气藏具有更大的难度和特殊性。已有凝析气藏油气分布模型均以稳态法或非稳态法测得的相对渗透率为基础,因未考虑凝析液堵塞作用,从而高估凝析油渗流能力,导致结论与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不能准确描述储集层内油气分布规律和正确评估气井产能。目前基于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凝析气藏不同生产阶段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缺乏制定气井全周期生产制度的必要理论依据。鉴于此,引入能反映凝析气藏内流体渗流能力的拟稳态相对渗透率测量方法,根据气藏微观孔隙尺度及毛细管压力分布,结合气井不同生产阶段油气渗流特征,形成一套开发全过程油气分布特征描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凝析气藏生产参数优化设计,认为凝析气藏开采后期采用大压差生产时,应重点考察拟稳态相对渗透率对油气采出动态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际凝析气井的生产动态验证了提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开发阶段 油气分布特征 拟稳态法 相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