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键桥Cys^(2nd)-Cys^(6th)缺失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特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梦 王圆 +2 位作者 张照锋 陈长清 李游山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笔者对AmCI,AsATI和AsC/E-1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并利用点突变技术对其关键位点Cys^(2nd)和Cys^(6th)进行替换,结合原核表达和胶内活性染色分析,探讨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的... 笔者对AmCI,AsATI和AsC/E-1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并利用点突变技术对其关键位点Cys^(2nd)和Cys^(6th)进行替换,结合原核表达和胶内活性染色分析,探讨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的影响.SDS-PAGE结果显示,AmCI,AsATI和AsC/E-1及其突变体在上清中皆有表达.胶内活性染色结果显示,AmCI和AsC/E-1不仅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还能强烈抑制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但对胰蛋白酶没有抑制作用.AsATI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却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将Cys^(2nd)和Cys^(6th)分别替换为Asp和Leu后,AmCI,AsATI和AsC/E-1原有的抑制活性皆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AsATI的突变体产生了微弱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ys^(2nd)-Cys^(6th)对典型TIL类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和抑制特异性至关重要.笔者希望该研究不仅可为AmCI,AsATI和AsC/E-1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还能为TIL类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特异性的定向改造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 AmCI AsATI AsC/E-1 二硫键桥 抑制活性 抑制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特异性蛋白酶1的小分子抑制剂JK043的合成与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颖毅 孙金铃 +2 位作者 李帅 张健 吴英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通过虚拟筛选的方法发现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新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体外验证。方法通过对小分子数据库虚拟筛选,得到可能的SENP1小分子抑制剂。化学合成筛选得到的JK043,经SENP1的体外测试体系验证该小分子的... 目的通过虚拟筛选的方法发现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新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体外验证。方法通过对小分子数据库虚拟筛选,得到可能的SENP1小分子抑制剂。化学合成筛选得到的JK043,经SENP1的体外测试体系验证该小分子的抑制活性,计算IC50。构建对接模型,观察JK043与SENP1的作用模式。结果通过体外活性测试发现,化学合成的JK043能够抑制SENP1的活性,IC50值为1.339μmol/L。通过对接模型发现,JK043与SENP1蛋白的465W、468D、529H、597Q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发现并合成JK043,其对SENP1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异性蛋白酶1 抑制 虚拟筛选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S3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高眼压模型小鼠小梁网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任静 段世超 +4 位作者 崔慧玲 王迪 赵茹梦 刘茜 李海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10,共8页
目的探索特异性Smad3抑制剂(SIS3)对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高眼压模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51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SIS3组,每组17只。对照组每周于小鼠结膜穹窿部注射20μl赋形... 目的探索特异性Smad3抑制剂(SIS3)对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高眼压模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51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SIS3组,每组17只。对照组每周于小鼠结膜穹窿部注射20μl赋形剂2%聚乙烯醇,地塞米松组和SIS3组每周注射20μl 10 mg/ml醋酸地塞米松,同时SIS3组采用100μg/ml SIS3纳米胶束滴眼液每日点眼3次,连续4周。采用Icare眼压计每周监测小鼠眼压,4周后处死小鼠并取出眼球,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梁网组织形态,Masson染色检测小梁网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面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梁网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Ⅰ(Col-1)的表达。获取因眼球破裂伤捐献眼球的小梁网组织,培养获得原代人小梁网细胞(HTMCs),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地塞米松诱导后细胞中myocilin的表达水平进行HTMCs鉴定。将原代HTMCs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SIS3组,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含400 nmol/L地塞米松的培养基、含400 nmol/L地塞米松+10μmol/L SIS3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TMCs中FN、Col-1和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小鼠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72.94,P<0.001;F时间=33.19,P<0.001)。与基线眼压比较,地塞米松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给药1、2、3、4周时对照组和SIS3组眼压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虹膜角膜角均开放,小梁网结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SIS3组小梁网组织胶原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9.57±2.91)%、(27.75±5.88)%和(11.67±3.78)%,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1,P<0.001),其中对照组和SIS3组小梁网组织胶原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SIS3组小梁网组织FN荧光强度分别为8.00±1.92、14.01±2.74和7.85±0.64,Col-1荧光强度分别为6.90±1.16、14.36±3.19和4.90±0.88,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3、30.29,均P<0.001),其中对照组和SIS3组FN和Col-1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显示原代培养的细胞表达myocilin,且经地塞米松诱导后细胞中myocil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鉴定其为HTMCs。各组细胞中FN、Col-1及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2、23.08、8.78,均P<0.05),其中对照组和SIS3组FN、Col-1和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IS3通过抑制p-Smad3减少小梁网细胞外基质沉积,减轻小梁网组织的纤维化,从而达到降眼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小梁网 纤维化 糖皮质激素 smad3蛋白 特异性smad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多酚氧化酶特异性与抑制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磊 周燕燕 +3 位作者 朱文学 杨彬 屈政 康新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2-208,共7页
对金银花多酚氧化酶底物特异性和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多酚氧化酶的最适作用底物为绿原酸,Km值为0.0059 mmol/L。维生素C、4-己基间苯二酚、L-半胱氨酸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均属可逆抑制,其抑制类型分别... 对金银花多酚氧化酶底物特异性和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多酚氧化酶的最适作用底物为绿原酸,Km值为0.0059 mmol/L。维生素C、4-己基间苯二酚、L-半胱氨酸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均属可逆抑制,其抑制类型分别属于混合性、竞争性、反竞争性,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1.620、4.587、0 mmol/L,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1.995、0、3.780 mmol/L;柠檬酸的抑制效应属不可逆抑制。维生素C、4-己基间苯二酚、L-半胱氨酸、柠檬酸对金银花多酚氧化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62、0.053、0.140、0.048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多酚氧化酶 底物异性 抑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分泌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谢华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的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将细胞成分用全HEPES缓冲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 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试管中37℃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ELIS... 目的:研究新型的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将细胞成分用全HEPES缓冲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 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试管中37℃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ELISA法测定。结果:同时加入扁桃体细胞悬液中的双苯甲脒,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抗IgE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仅1 mg/L(1.54μmol/L)的双苯甲脒,即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达52%,10 mg/L则能抑制76%的释放。将预培养时间延长30 min,对双苯甲脒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在培养到45 min时,双苯甲脒可抑制高达47%的基础类胰蛋白酶释放。与细胞培养15 min后,抗IgE抗体(1g/L)或钙离子导入剂(CI,1 μmol/L)引起的类胰蛋白酶释放的量,分别为基础分泌量的3.2和2.6倍。但是,当细胞与全HBSS预培养超过10 min后,肥大细胞对抗IgE抗体或CI的反应性明显降低。结论:双苯甲脒能够抑制人类扁桃体肥大细胞的IgE依赖性类胰蛋白酶释放。因此,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肥大细胞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 双苯甲脒 肥大细胞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TR特异性抑制剂治疗腹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士峰 王丛梅 +2 位作者 汪新建 李晓翠 李宏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153-155,共3页
综述了CFTR特异性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治疗腹泻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 腹泻 CFTR异性抑制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小鼠狼疮性肾炎CD14^+表达及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清 甘华 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MRL/lpr自发狼疮小鼠的CD14+表达及TNF-α、IL-6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Rofecoxib10·kg-1·d-1)治疗12周龄雌性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并与未干预组对照。12周后用放射免疫方... 目的探讨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MRL/lpr自发狼疮小鼠的CD14+表达及TNF-α、IL-6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Rofecoxib10·kg-1·d-1)治疗12周龄雌性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并与未干预组对照。12周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和尿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尿血栓索B2(TXB2)的变化;并观察小鼠尿蛋白、血肌酐、肾组织病理改变及CD14+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和尿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及肾组织CD14+细胞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治疗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可能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中的浸润,降低血清和尿中TNF-α、IL-6水平,从而减轻了MRL/lpr小鼠肾损害,对L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COX-2抑制 TNF-Α IL-6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志城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 异性COX-2抑制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基因剔除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研究
9
作者 王冬平 栾蓉晖 +2 位作者 孙岩松 杨晓 李桂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研究Smad3基因剔除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检测 ;并且应用ELISA方法对IgG抗体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纯合型 (- - )小鼠CD8+ 、CD4 + CD8+ 、IgG雌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CD... 目的 研究Smad3基因剔除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检测 ;并且应用ELISA方法对IgG抗体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纯合型 (- - )小鼠CD8+ 、CD4 + CD8+ 、IgG雌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CD4 + 、CD8+ 、CD3+ 、CD19+ 、IgG的值低于野生型 ;结论 CD4 + CD8+ 的比值同野生型比较属于异常 (与人的范围比较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基因剔除小鼠 异性免疫功能 转基因 免疫细胞 抗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狼疮小鼠肾组织PAI-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钟清 甘华 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3-65,77,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Rofecoxib)对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12w龄雌性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予以Rofecoxib[10m g/(kg.d)]灌胃治疗,12w后观察Rofecoxib对小鼠尿蛋白、...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Rofecoxib)对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12w龄雌性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予以Rofecoxib[10m g/(kg.d)]灌胃治疗,12w后观察Rofecoxib对小鼠尿蛋白、血肌酐的影响。放免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II、尿TXB2、尿6-Ket-F1α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肾组织PAI-1的表达及肾组织病变程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12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排泄量、肌酐水平、血管紧张素II及尿TXB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明显减少及肾组织PAI-1的表达降低(P<0.05);尿6-Ket-F1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可以抑制M 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组织PAI-1的表达,降低尿蛋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对狼疮性肾炎肾损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小分子抑制剂SIS3的合成研究
11
作者 周鑫鑫 刘长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50-1753,共4页
以3-甲基吡啶和苯甲腈为原料反应得到2-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再通过与碘甲烷、DMF和丙二酸反应得到具有丙烯酸结构的化合物,最后通过缩合、成盐,制备获得了Smad3小分子抑制剂SIS3。产物总收率达40%。产物经-1H NMR和MS分析确认。... 以3-甲基吡啶和苯甲腈为原料反应得到2-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再通过与碘甲烷、DMF和丙二酸反应得到具有丙烯酸结构的化合物,最后通过缩合、成盐,制备获得了Smad3小分子抑制剂SIS3。产物总收率达40%。产物经-1H NMR和MS分析确认。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产品易纯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3 smad3小分子抑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12
作者 唐怡 王国泰 蒋雨涵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4,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过程。此外,USP的异常表达与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USP在HCC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USP在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关键作用。深入了解USP在HCC中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HCC的发病机理,也为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USP在HCC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泛素异性蛋白酶类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
13
作者 李宛纭 金艳花 朴云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6,共8页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黄素胺氧化酶家族的成员。LSD1是重要的赖氨酸甲基化橡皮擦之一,通过可逆性地去除组蛋白H3K4me1/2、H3K4me1/2的甲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功能。LSD1位于细...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黄素胺氧化酶家族的成员。LSD1是重要的赖氨酸甲基化橡皮擦之一,通过可逆性地去除组蛋白H3K4me1/2、H3K4me1/2的甲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功能。LSD1位于细胞核内,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肿瘤的增殖、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过去的研究发现,LSD1在多种妇科肿瘤(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显著过表达,并与患者的生存率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LSD1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抑制肿瘤细胞自噬和免疫监视,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在宫颈癌中,LSD1与HPV16E7存在相互作用,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此外,LSD1抑制剂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特别是在恢复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方面。本文综述了LSD1在妇科肿瘤中的分子机制、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了不同LS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妇科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去甲基化 肿瘤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特异性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在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乐 周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54-1954,共1页
【据《Antiviral Res》2016年8月报道】题:肝特异性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在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作者Nio Y等)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治疗HCV感染非常有效的药物。然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单不饱和脂肪酸 丙型肝炎 合成酶抑制 抗病毒药物 宿主因素 异性 脂代谢 糖尿病鼠 Ⅰ期临床试验 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秋梅 张爱文 +3 位作者 金凤表 李博 张英 侯瑞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40例(MV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3例(UA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A组和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P均<0.01);与UA组相比,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低,Vaspin水平高(P均<0.01)。(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组血清Endoca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01),Vasp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6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ndocan、Vaspin诊断M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6、0.796。结论 :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MVA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异分子-1 脂肪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 微血管性心绞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组织蛋白酶L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基因参与微生物诱导蚕体的免疫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敏敏 占鹏飞 +4 位作者 黄绍华 周燕燕 费建明 王华兵 徐豫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57,共8页
给家蚕5龄第3天幼虫分别注射藤黄微球菌(革兰阳性菌)和球孢白僵菌(真菌)进行诱导处理,利用已登录的家蚕组织蛋白酶L基因Bm Cts L(Gen Bank登录号:S77508.1)和Bm Cts L特异性抑制剂基因Bm Cts LI(Gen Bank登录号:AJ131752)的全长序列设... 给家蚕5龄第3天幼虫分别注射藤黄微球菌(革兰阳性菌)和球孢白僵菌(真菌)进行诱导处理,利用已登录的家蚕组织蛋白酶L基因Bm Cts L(Gen Bank登录号:S77508.1)和Bm Cts L特异性抑制剂基因Bm Cts LI(Gen Bank登录号:AJ131752)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微生物入侵后家蚕组织中Bm Cts L和Bm Cts LI基因的时空表达变化及协同反应,分析Bm Cts L酶活性变化与家蚕对微生物入侵免疫响应的相关性。家蚕的血细胞与脂肪体是微生物入侵后Bm Cts L和Bm CtsLI基因出现表达变化的主要组织,其中经藤黄微球菌诱导后,血细胞中的Bm Cts L基因响应最快,且基因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脂肪体中的Bm Cts LI基因mRNA转录水平也极显著上调。微生物入侵后蚕体组织中Bm Cts L与Bm Cts LI基因的表达变化存在时间差异,其中Bm Cts L基因先于Bm Cts LI基因上调表达,推测Bm Cts LI基因通过对微生物入侵的协同反应调控BmCts L酶活性变化。藤黄微球菌比球孢白僵菌能更快诱导Bm Cts L和Bm Cts LI基因的表达变化;2种微生物诱导下蚕体血细胞中的Bm Cts L酶活性不仅上升快,而且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上述结果提示Bm Cts L和Bm Cts LI可能与家蚕的先天免疫相关,并且佐证了家蚕的血细胞在微生物入侵后能比其他组织更快速地产生免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先天免疫 微生物诱导 组织蛋白酶L 组织蛋白酶L异性抑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网膜素-1、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馨 张琳 +1 位作者 张晓东 安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05至2013-09在本院确诊为ACS的100例患者为ACS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状动脉...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05至2013-09在本院确诊为ACS的100例患者为ACS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冠心病组及对照组的Omentin-1、Vaspin浓度。结果:ACS组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低于对照组(t=2.718,P<0.05)、Vaspin水平低于对照组(t=2.416,P<0.05);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Omentin-1水平与总胆固醇(r=-0.702,P<0.05)、C反应蛋白(r=-0.714,P<0.05)等呈负相关;Vaspin水平与总胆固醇(r=-0.655,P<0.05)、C反应蛋白(r=-0.587,P<0.05)等呈负相关关系;Omentin-1水平与Vaspin水平呈正相关(r=0.64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Vaspin均可能受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结论:ACS患者存在Omentin-1水平及Vaspin水平的降低,此外,Omentin-1与Vaspin可能与脂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浆网膜素-1 内脏脂肪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576通过与TCR跨膜区结合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瑞涛 李晓娟 +3 位作者 李润明 胡义平 姜世勃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0-1964,共5页
目的探讨抗HIV多肽VIR576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OVA体外刺激分离的DO11.10小鼠抗原特异性T细胞,CCK-8法检测VIR576对其活化的影响。采用溶血试验、溶血抑制实验、荧光结合法等方法检测VIR576与TCR跨膜区序列(TCR-TMD... 目的探讨抗HIV多肽VIR576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OVA体外刺激分离的DO11.10小鼠抗原特异性T细胞,CCK-8法检测VIR576对其活化的影响。采用溶血试验、溶血抑制实验、荧光结合法等方法检测VIR576与TCR跨膜区序列(TCR-TMD)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体外实验显示,VIR576能逆转HIVgp41融合多肽(FP)介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并且其自身也能抑制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活化(P<0.05)。溶血试验、溶血抑制实验、荧光结合法等方法证实,VIR576能与TCR-TMD特异性结合。结论VIR576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是TCR依赖性的,通过与TCR-TMD结合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VIR576兼具抑制HIV进入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特性,可望作为预防HIV性传播的杀微生物剂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进入抑制 VIR576 抗原异性T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抑制因子对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宇峰 伍超 +7 位作者 吴佳俊 王极宇 马成骁 陈帆 吴德卫 杨明 郑凌云 杨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探究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因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和链酶蛋白酶原位肝灌流法分离正常大鼠HSC并传代培养,分别用细胞外信号调... 目的探究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因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和链酶蛋白酶原位肝灌流法分离正常大鼠HSC并传代培养,分别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抑制因子(PD98059、SP600125、SB203580)与HSC共同培养,再加入TGF-β1活化细胞,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 Smad2C、p Smad2L、p Smad3L蛋白表达;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Smad4蛋白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静息状态下HSC几乎不表达p Smad2C而低表达p Smad2L、p Smad3L,TGF-β1刺激后显著上调上述磷酸化蛋白表达,p38抑制因子(1、3μmol/L)、ERK抑制因子(1μmol/L)对Smad2C、Smad2L、Smad3L磷酸化无显著影响;p38抑制因子(10μmol/L)降低了p Smad3L蛋白表达;ERK抑制因子(3、10μmol/L)降低了p Smad2C蛋白表达;JNK抑制因子(1、3、10μmol/L)减少了p Smad2C、p Smad2L、p Smad3L蛋白表达。TGF-β1刺激可明显诱导Smad4核转位,而3种MAPK抑制因子不同程度地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4转位入核。结论在HSC细胞中TGF-β1可能通过活化JNK通路促进Smad2/3磷酸化,活化ERK、JNK、p38通路促进Smad4核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肝星状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 smad2 smad3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抑制剂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强占荣 吴静 +5 位作者 杨国栋 周永宁 姬瑞 李娟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与细胞作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经SP600125处理后,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P-JNK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凋亡率明显减低,Caspase-3活性显著下调,与COPADG单作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600125能够显著抑制COPADG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以及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并间接证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食菅癌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aspase-3 异性JNK抑制(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