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血清及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红 杨智宏 +2 位作者 王岱明 朱启镕 董佐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脑炎 血清 脑脊液 特异性igm抗体 小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捕获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2
作者 潘发愤 陶志华 +2 位作者 吴新 邹长林 陈永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0,共2页
目的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研究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用MacELISA法检测不同病日HFRS病人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结果 :HFRS病人尿夜中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 76.4 7% ,第 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 ,7- 9病日阳性... 目的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研究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用MacELISA法检测不同病日HFRS病人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结果 :HFRS病人尿夜中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 76.4 7% ,第 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 ,7- 9病日阳性率可达 83 .87% ,与同期HFRS病人血清抗体检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用MacELISA检测HFRS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适合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捕获ELISA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 特异性igm抗体 早期诊断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寅 李树华 +2 位作者 庞保东 曹丽华 刘树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25-2426,共2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ELISA法在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为92.86%,和CGT法的阳性率67.8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MP-IgM抗体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出现阳性结果,MP-IgM抗体效价随病程天数增加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检测到特异性MP-IgM抗体,随病程天数的增加,抗体效价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免疫球蛋白M 异性抗体igm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MP-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肺炎患儿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曹兰芳 陆伟蓉 +3 位作者 毛海英 夏敏 徐凌云 顾梯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 -IgA检测 ,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的特异性MP -IgM抗体比较 ;对...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 -IgA检测 ,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的特异性MP -IgM抗体比较 ;对其中57例进行了为时2月~5.5月随访。结果显示 ,MP -IgA与MP -IgM测定结果高度一致 ,其阳性率随MP -IgM滴度上升及病程延长而增加 ,而MP -IgM滴度大部分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下降 ,部分持续时间较久 ;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 ,MP -IgA阳性率增加明显 ,而MP -IgM下降速度显著减慢。结果表明 :MP特异抗体IgA测定对提高M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支原体 异性IgA抗体 特异性igm抗体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核衣壳蛋白特异性IgM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常海燕 严晓敏 +3 位作者 张昭萍 吴卫华 贾蓓 吴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5-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讨核衣壳蛋白(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3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与N蛋白特异性Ig M(-)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核衣壳蛋白(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3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与N蛋白特异性Ig 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轻症组患者与重症组患者Ig M抗体滴度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RNA载量的相关性;从而观察分析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滴度、SFTSV-RNA载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N蛋白特异性Ig M(-)组中有神经症状、死亡及病重例数均明显较Ig M(+)组多(均P <0. 05); 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水平与SFTSV-RNA载量、凝血酶原时间(PT)、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495、-0. 440、-0. 367、-0. 280,均P <0. 05);而与血小板(PLT)呈正相关(r=0. 335,P=0. 002)。SFTSVRNA载量与PT、LDH、AS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606、0. 604、0. 587,均P <0. 001);而与PLT呈负相关(r=-0. 384,P <0. 001)。发病第10~13天时轻症组患者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滴度高于重症组患者(P <0. 05)。结论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的出现及滴度的升高有助于SFTSV的清除,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肝损伤、心肌损伤有修复作用; N蛋白特异性Ig M抗体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核衣壳蛋白特异性igm抗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装置的性能验证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卢煌莹 梁广舒 顾志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目的·设计获得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的免疫亲和层析装置,对其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亲和层析装置中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的亲和填料,特异性吸附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G和IgM型)... 目的·设计获得梅毒特异性抗体分离检测的免疫亲和层析装置,对其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亲和层析装置中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的亲和填料,特异性吸附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G和IgM型),经洗涤、洗脱、脱盐处理后,由羊抗人IgG、IgM金标层析试纸条检测可能存在的梅毒特异性IgG、IgM型抗体。对20例梅毒总抗体检测阴性标本、230例梅毒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40例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检测法对比测定。结果·优化获得亲和层析装置标准化操作程序。该装置能有效实现梅毒特异性IgG、IgM型抗体的分离检测。20例梅毒总抗体检测阴性标本经该装置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230例梅毒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中,2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阴性,210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型抗体阳性、TP-IgM型抗体阴性,10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型抗体阴性、TP-IgM型抗体阳性,8例标本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阳性。40例标本检测结果与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进行比对,其中2例标本亲和层析装置检测结果为TP-IgG、IgM型抗体均阴性,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均为TP-IgG型抗体阳性、TP-IgM型抗体阴性,但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获得的该亲和装置应用于临床样本中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分离检测切实可行,对后续临床运用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层析 梅毒螺旋体 梅毒异性IgG抗体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 异性抗体分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云彤 王晓燕 +2 位作者 马培林 范业宏 张凤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27,32,共3页
研究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用ELISA法对 30例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进而用流式细胞仪对Ig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正常对照 30例 ,均为健康人... 研究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用ELISA法对 30例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进而用流式细胞仪对Ig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正常对照 30例 ,均为健康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 2例 ,检出率为 73 .33 % ,正常对照标本均未检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CD4 +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CD8+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CD4 +/CD8+比值下降或倒置。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特异性强 ,可作为该病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对于判定疗效和疾病预后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异性抗体igm 淋巴细胞亚群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特异性体液免疫规律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艳 匡铁吉 +1 位作者 朱磊 王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规律。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在住院5周内持续升高,第5周达最高值,5周后逐步下降,第6~7周阳... 目的: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规律。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在住院5周内持续升高,第5周达最高值,5周后逐步下降,第6~7周阳性率为100%。特异性抗体IgM水平在住院3周内持续升高,第3周达到最高值,阳性率为70%,第4周逐步下降。抗SARS病毒核蛋白抗体水平在住院第5周达最高值,5周后略有下降,住院5~18周阳性率达100%。结论: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SARS临床诊断、康复血浆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异性体液 免疫规律 SARS患者 ELISA法检测 间接ELISA法 异性抗体igm 异性抗体水平 血清异性抗体 抗SARS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双抗原夹心 IgG水平 最高值 阳性率 临床诊断 抗体检测 血浆治疗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测定在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东 岳圣增 +2 位作者 吕祖芳 王敬先 赵媛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研究疱疹类病毒与肺炎支原体(MP)在潍坊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及荧光定量PCR测定(FQ-PCR)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FQ-PCR法检测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非菌脑)脑脊液 (CSF)中EBV、HSV、CMV和MP的核酸,并与CSF中... 目的 研究疱疹类病毒与肺炎支原体(MP)在潍坊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及荧光定量PCR测定(FQ-PCR)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FQ-PCR法检测小儿非细菌性脑膜炎(非菌脑)脑脊液 (CSF)中EBV、HSV、CMV和MP的核酸,并与CSF中其特异性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2例非菌脑患儿中84 例病原DNA阳性(阳性率43.8%),且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以0-3岁组最高,占50.0%;阳性者中,EBV-DNA阳 性率最高(46.4%),其次是HSV-DNA和MP-DNA(28.6%和14.3%),CMV-DNA阳性率最低(10.7%);重型患儿 CSF 4种病原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轻型患儿(P<0.05,0.01);CSF病原DNA阳性率与特异性IgM阳性率分 别为43.8%(47/192例)和24.5%(84/192例)(P<0.01)。结论 小儿CNS感染发病中上述4种病原不可忽视; CSF病原DNA拷贝量检测对判断非菌脑病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MP的直接损伤是MP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FQ-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需标本量少,是早期快速诊断小儿非菌脑的可靠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测定 小儿 非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学 诊断 MP 病毒 特异性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