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蛤特异性过敏原免疫识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光明 曹敏杰 +2 位作者 梁银龙 蔡朝辉 苏文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7-210,共4页
目的:贝类是人类最优质的食用蛋白资源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八大类过敏食物之一,贝类过敏反应严重影响着过敏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开展贝类过敏原的识别检测研究很有必要。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食物过敏现状,获... 目的:贝类是人类最优质的食用蛋白资源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八大类过敏食物之一,贝类过敏反应严重影响着过敏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开展贝类过敏原的识别检测研究很有必要。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食物过敏现状,获取自诉贝类过敏患者血清和正常人阴性对照血清,采用特异性IgE检测试剂盒筛选贝类过敏血清,应用组织捣碎提取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研究文蛤特异性过敏原。结果:文蛤肌肉主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200kD以上、200、90、80、70、46、36和24kD,其中能被贝类过敏血清特异性识别的90kD组分约占文蛤肌肉总蛋白的10%~20%,且主要为盐溶性蛋白。结论:文蛤的特异性过敏原为90kD蛋白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特异性过敏原 免疫杂交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泽功 白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60-1766,共7页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本文将系统地总结近年来AIT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新的免疫疗法路线、生物制剂和佐剂的应用,过敏原制剂的开发,...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本文将系统地总结近年来AIT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新的免疫疗法路线、生物制剂和佐剂的应用,过敏原制剂的开发,以及疗效检测和不良反应防治。新的免疫疗法路线,包括淋巴结注射、扁桃体注射、表皮给药、鼻黏膜给药等,显示出安全性、有效性和更高的患者依从性。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和特泽鲁单抗等,通过各自独特的抗过敏机制,在与AIT联合使用中,减少了不良反应并优化了治疗方案。佐剂的应用是提高AIT疗效的另一策略,β-葡聚糖、甘露聚糖和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和新的递送系统如脂质体、纳米颗粒等能够刺激机体增强免疫反应,促进免疫耐受,增强AIT的疗效。过敏原制剂如重组过敏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具有高纯度和一致性,为AIT提供了更一致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综述了多种方式对提高AIT疗效的最新进展,旨在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异性免疫治疗 佐剂 单克隆抗体 重组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林林 马圆 +1 位作者 陈智鸿 计海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湿疹872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戟 程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检测湿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寻找儿童湿疹可能的过敏促发因素,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公司AllergyScreen Analytic GmbH过敏原检测系统,对872例湿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和总IgE检... 目的:检测湿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寻找儿童湿疹可能的过敏促发因素,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公司AllergyScreen Analytic GmbH过敏原检测系统,对872例湿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和总IgE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872例湿疹患儿sIgE阳性690例(79.13%),总IgE阳性709例(81.30%)。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依次为户尘螨(34.60%)、点青霉(22.71%)、屋尘(16.28%)和狗毛皮屑(10.89%);食物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牛奶(36.12%)、羊肉(22.94%)、鸡蛋白(20.07%)和牛肉(13.88%)。比较〈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户尘螨、屋尘、狗毛皮屑、点青霉、鸡蛋白、牛奶、羊肉和蟹的s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户尘螨、点青霉和屋尘是湿疹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羊肉、鸡蛋白是湿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随年龄增大,吸入性过敏原逐步取代食物成为主要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为湿疹患儿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过敏原异性IGE 血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嫕 陈同辛 朱亚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过敏原异性IgG 过敏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蛋白质芯片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路雪艳 王晶 张春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为确认新型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芯片法)的可信度,将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芯片法运用荧光免疫吸附分析的原理,针对6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并对比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阳性一致率、... 目的:为确认新型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芯片法)的可信度,将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芯片法运用荧光免疫吸附分析的原理,针对6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并对比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阳性一致率、阴性一致率、整体一致率,探讨kappa值。共有456例样本用于对比分析。结果:芯片法所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88.6%、猫毛皮屑92.9%、鸡蛋白92.5%、虾91.5%、蚌99.3%、蟹92.2%;而荧光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88.6%、猫毛皮屑92.9%、鸡蛋白92.5%、虾85.2%、蚌93.1%、蟹92.2%。6种过敏原的kappa值分别为屋尘螨1.000、猫皮屑1.000、鸡蛋白1.000、虾0.695、蚌0.172与蟹1.000。对于4种常见过敏原屋尘螨、猫皮屑、鸡蛋白与蟹,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的测定结果完全一致。虾与蚌的检测一致性偏低,可能因为阴性样本数偏低、检测值位于阈值附近及芯片法敏感度较高所导致。结论: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 E具有高度一致性,芯片法的检测结果敏感性高,是临床上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异性Ig E 蛋白质芯片 荧光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分析及与空气质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马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82-2786,共5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过敏原谱分布并探讨其发病及其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116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定量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分析HSP患...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过敏原谱分布并探讨其发病及其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116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定量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分析HSP患儿血清过敏原谱分布;收集同时间段天津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探讨HSP发病及其与空气质量的关系。结果:116例HSP患儿血清中,有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患者63例,阳性率54.31%,其中一种过敏原阳性35例,阳性率30.17%,两种及两种以上过敏原阳性28例,阳性率24.14%。食入性过敏原中以鸡蛋、牛奶及小麦面粉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1.03%、12.07%和8.62%;吸入性过敏原中以粉尘螨、交链孢霉及屋尘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5.52%、12.93%和8.62%。不同性别HSP患儿总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对牛奶过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且年龄越小对鸡蛋、交链孢霉过敏的阳性检出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HSP发病率较高,夏季和冬季HSP发病率与空气质量成反比。结论: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诱导的变态反应是导致HSP的因素之一,及时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HSP患儿的发病原因,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尽早采取有效的饮食管理和环境控制,同时还需加强空气污染治理,从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预防儿童HSP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过敏原异性IgE抗体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与血清过敏原IgE增高的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怡 赵卫国 +2 位作者 李红梅 朱贵荣 郭小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54-1956,共3页
目的:了解过敏性疾病多种过敏原阳性意义,了解支气管哮喘发病与外源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的季节性关系。方法:采用德国Milenia公司的PCA过敏原测试系统分别观测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5例慢性气管炎患者、41例过敏性皮炎的过敏原特异性... 目的:了解过敏性疾病多种过敏原阳性意义,了解支气管哮喘发病与外源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的季节性关系。方法:采用德国Milenia公司的PCA过敏原测试系统分别观测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5例慢性气管炎患者、41例过敏性皮炎的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螨/狗毛/霉与苹果重合阳性率在A、B、C组增高,差异无显著性,而螨/狗毛/霉与艾草/牧草重合阳性率以及与桦木重合阳性率在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增高阳性率多见春-秋季(P<0.05),支气管哮喘的屋尘螨和粉尘螨、狗/猫/马毛、烟曲霉/芽枝孢霉特异性IgE定量测定与慢性气管炎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支气管哮喘的屋尘螨和粉尘螨、烟曲霉/芽枝孢霉特异性IgE与过敏性皮炎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在春-秋季,与该病急性发作季节吻合,故应提早季节性脱敏,防止复发。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以螨、狗/猫毛、霉多见。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对寻找哮喘外源性病因特异性较好。临床医生应注意过敏原试验中螨/狗毛/霉阳性结果与花粉、食物的交叉反应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过敏原异性 IGE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敏原IgE抗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郑佩燕 孙宝清 +3 位作者 黄惠敏 韦妮莉 李靖 陈德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对酶联免疫捕获法的ALLERG-O-LIQ系统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ImmunoCAP系统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一致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2010年就诊于变态反应科、儿科的病例,采用2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屋尘螨(... 目的:对酶联免疫捕获法的ALLERG-O-LIQ系统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ImmunoCAP系统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一致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2010年就诊于变态反应科、儿科的病例,采用2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屋尘螨(D1)、粉尘螨(D2)、狗毛屑(E5)、德国小蠊(I6)、鸡蛋(F1)、牛奶(F2)、花生(F13)、蟹(F23)、虾(F24),共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将2种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进行了520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两种系统对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特异性IgE结果:屋尘螨>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屑;而对食物过敏SIgE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度较吸入过敏原低,特异性IgE结果:蟹>虾>花生>鸡蛋>牛奶。结论:ALLERG-O-LIQ系统和ImmunoCAP系统都属于新一代易操作的过敏原检测系统。2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良好,结果偏离度较小,呈线性回归分布。因此,对于评估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来说,ALLERG-O-LIQ系统是一个可靠的、经济的临床诊断系统。其检测的结果与ImmunoCAP系统的检测结果比较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捕获法 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异性IgE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6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占少华 杨楠 +2 位作者 苑腾 周剑锁 崔丽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6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提取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结果,并...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6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提取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结果,并根据性别、年龄和月份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总IgE检测值和sIgE阳性率。结果7919例患者总IgE检测值为92.4(34.8,241.0)kU/L。5495例患者利用ImmunoCAP系统对34种sIgE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54.23%,按高低排序依次为刺柏(43.78%)、猫皮屑(38.76%)、鸡蛋白(33.38%)、葎草(32.03%)和蒿(31.82%)。10867例患者利用EURO系统对20种sIgE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35.79%,按高低排序依次为艾蒿(15.86%)、尘螨组合(10.17%)、猫毛(8.32%)、屋尘(4.71%)和树组合(4.04%)。根据性别进行分组,两种检测系统男性患者过敏原阳性率都更高。根据年龄进行分组,鸡蛋白和牛奶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在10~19岁之前逐渐升高,之后逐渐减低。根据月份进行分组,夏秋季艾蒿、树组合、矮豚草、苍耳、藜(鹅毛草)、葎草、梯牧草和杂草类混合是过敏性疾病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结论男性患者过敏原阳性率更高。鸡蛋白和牛奶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在10~19岁最高。夏秋季过敏性疾病高发主要是由于吸入性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总IGE 过敏原异性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唇蜾蠃蜂蜂毒中两个过敏原全长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俊峰 韩召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9-1137,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透明质酸酶的过敏活性,利用昆虫杆状病毒成功地表达了黄唇蜾蠃蜂Rhynchium brunneum蜂毒的透明质酸酶。根据已报道的胡蜂科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合成简并引物,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 为了进一步研究透明质酸酶的过敏活性,利用昆虫杆状病毒成功地表达了黄唇蜾蠃蜂Rhynchium brunneum蜂毒的透明质酸酶。根据已报道的胡蜂科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合成简并引物,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了黄唇蜾蠃蜂蜂毒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的基因片段,利用RACE技术进一步获得了它们的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624135和EU624136)。按照过敏原的命名法则,分别命名为Rhy b 2和Rhy b 5。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与胡蜂科的相应序列高度相似,说明对胡蜂蜂毒过敏的人群也可能对蜾蠃蜂蜂毒有交叉过敏反应。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黄唇蜾蠃蜂蜂毒透明质酸酶的B细胞决定表位显著不同,9个保守性氨基酸在蜾蠃蜂中仅保留了3个,而且缺乏两个关键的精氨酸;黄唇蜾蠃蜂蜂毒抗原5序列N端的二级结构和具有过敏活性的常见黄胡蜂Vespula vulgaris蜂毒的抗原5显著不同,有可能因此而缺失依赖其N端二级结构的B细胞决定表位。据此认为,蜾蠃蜂蜂毒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很可能是天然弱化的过敏原,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唇蜾赢蜂 透明质酸酶 抗原5 基因克隆 表达 过敏原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4例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琰 陈名华 +8 位作者 刘付华 邢荣贵 程雪 陈锦纯 李思 刘超 孙仁山 曾悦 邹先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35-41,共7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的过敏原分布状况,为不同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环境过敏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2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其中荨麻疹257例(35.5%)、皮炎...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的过敏原分布状况,为不同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环境过敏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2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其中荨麻疹257例(35.5%)、皮炎467例(64.5%),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72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过敏原sI gE检测结果显示:过敏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2.6%,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53.9%高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25.6%,其中尘螨组合(42.5%)、动物皮屑(13.1%)、蟑螂(10.1%)、牛奶(14.1%)、真菌组合(7.0%)是主要的过敏原。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67.7%)高于皮炎患者(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阳性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儿童组(≤14岁)阳性率最高,与青年组(14~≤35岁)及中老年组(35~≤70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最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为牛奶和鸡蛋白,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尘螨和动物皮屑。慢性病程患者过敏原阳性率(70.7%)显著高于急性期患者(58.3%)。结论 深圳地区导致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动物皮屑、蟑螂、牛奶和真菌组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病程的过敏原不同,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过敏原异性IgE抗体 过敏性皮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耻垢分枝杆菌黏膜接种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盛 吴良霞 +4 位作者 范小勇 郝春莉 马辉 陈凌 张建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观察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对过敏性哮喘小鼠防御素β-2(Defb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IFN-γ、IL-4及过敏原特异性IgE、IgG1、IgG2a表达的影响,探讨Ms黏膜接种干预哮喘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SPF级BALB/c小... 目的观察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对过敏性哮喘小鼠防御素β-2(Defb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IFN-γ、IL-4及过敏原特异性IgE、IgG1、IgG2a表达的影响,探讨Ms黏膜接种干预哮喘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干预组、对照组3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气道激发建立哮喘模型。OVA致敏前7 d鼻黏膜接种Ms进行干预。以Real-time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Defb2、MIP1、MIP2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纵膈淋巴结细胞培养上清中MIP1、MIP2、IFN-γ、IL-4的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以及OVA特异性IgE、IgG1、IgG2a水平。结果 Ms干预可以显著增高哮喘小鼠Defb-2 mRNA的表达(31.21±1.56对0.78±0.11,P<0.01);Ms干预可使哮喘小鼠表达增高的MIP1 mRNA降低(9.80±1.56对2.44±0.96,P<0.05),但对MIP2 mRNA的影响不明显(P>0.05);Ms干预可使BALF和淋巴结培养上清中MIP1、MIP2降低,使BALF和淋巴结培养上清中IL-4降低(97.43±7.83对153.80±5.20,150.75±54.58对625.81±55.98,P均<0.01),使BALF中IFN-γ升高(78.92±11.41对44.88±3.26,P<0.01);Ms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血清总IgE、OVA-IgE、OVA-IgG1,升高OVA-IgG2a,降低哮喘小鼠OVA特异性IgG1/IgG2a比值(1.09±0.03对1.42±0.04,P<0.01)。结论 Ms黏膜免疫可以通过促进Defb-2表达增强哮喘小鼠抗感染能力,通过降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表达、调节Th1/Th2平衡、抑制过敏原特异性IgE表达等途径干预哮喘,耻垢分枝杆菌有望继卡介苗之后成为哮喘预防的另一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耻垢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防御素 过敏原异性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拔火罐治疗过敏性鼻炎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火罐治疗 针刺配合 变态反应性疾病 特异性过敏原 2004年 过敏症状 拔罐治疗 对照治疗 方法介绍 鼻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87,共7页
过敏性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多地区呈现快速上升。其发病机制与复杂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屏障系统如气道上皮细胞接受刺激,分泌介质,传递信号活化局部组织微环境中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如天然淋巴样细胞(ILC),及许多效应分子被上调或下... 过敏性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多地区呈现快速上升。其发病机制与复杂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屏障系统如气道上皮细胞接受刺激,分泌介质,传递信号活化局部组织微环境中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如天然淋巴样细胞(ILC),及许多效应分子被上调或下调。这些免疫微环境的改变与获得性免疫系统交互作用而启动疾病过程。其中2型ILC能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提示神经系统与区域免疫系统交互作用调节局部组织功能。有证据显示表观基因组变化、黏膜微生态改变等,均参与疾病始动、发展及转归。对疾病表型的更深入认识,能有助于从根据病人疾病表型选择治疗,而转向根据疾病机制选择适合治疗方案的病人。此外,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均需要有更多更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实验研究也需要更能真实映象人体的实验模型。本文综述这些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哮喘 天然免疫细胞 表观遗传学 微生态 过敏原异性免疫治疗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