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21例肾移植后环孢素A全血浓度3275次 被引量:9
1
作者 夏东亚 赵庆春 +3 位作者 刘宝庆 向军 刘龙 伍秋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6、6~12个月、1~2和>2年的CsA全血谷浓度的理想治疗窗应分别为250~450、200~400、150~300、100~250、100~200和100~180μg/L。结论CsA全血浓度在上述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 监测 肾移植 环孢素A 全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布鲁菌病荧光偏振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玉玲 李丙文 刘红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6,共2页
本文是对荧光偏振试验(FPA)应用于牛布鲁菌病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对3 022份布鲁菌病阴性血清和300份布鲁菌病阳性血清进行FPA检测,结果3 022份阴性样品经FPA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数有13份,FPA的特异性为99.6%(3009/3022);300... 本文是对荧光偏振试验(FPA)应用于牛布鲁菌病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对3 022份布鲁菌病阴性血清和300份布鲁菌病阳性血清进行FPA检测,结果3 022份阴性样品经FPA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数有13份,FPA的特异性为99.6%(3009/3022);300份阳性血清样品,经FPA检测有6份样品检测为阴性,敏感性为98%(294/300)。FPA方法简便、快速、通量大,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极适合于大批量牛布鲁菌病检疫、筛查和疫病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荧光试验 异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白万军 孙晓利 +2 位作者 安静 宋浩静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卡马西平血浆样本50例,分别采用RP-HPLC和FPIA进行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均数的差异;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Dem... 目的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卡马西平血浆样本50例,分别采用RP-HPLC和FPIA进行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均数的差异;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Deming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IA法的测定结果高于RP-HPLC法,两种测定方法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较差;Deming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CFPIA=1.195 3CRP-HPLC-0.144 0,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8 5。结论在制定卡马西平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检测方法的影响,正确解读检测结果,提高个体化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色谱 高效液相 反相 荧光免疫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蛋白质芯片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路雪艳 王晶 张春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为确认新型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芯片法)的可信度,将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芯片法运用荧光免疫吸附分析的原理,针对6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并对比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阳性一致率、... 目的:为确认新型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芯片法)的可信度,将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芯片法运用荧光免疫吸附分析的原理,针对6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并对比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阳性一致率、阴性一致率、整体一致率,探讨kappa值。共有456例样本用于对比分析。结果:芯片法所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88.6%、猫毛皮屑92.9%、鸡蛋白92.5%、虾91.5%、蚌99.3%、蟹92.2%;而荧光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88.6%、猫毛皮屑92.9%、鸡蛋白92.5%、虾85.2%、蚌93.1%、蟹92.2%。6种过敏原的kappa值分别为屋尘螨1.000、猫皮屑1.000、鸡蛋白1.000、虾0.695、蚌0.172与蟹1.000。对于4种常见过敏原屋尘螨、猫皮屑、鸡蛋白与蟹,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的测定结果完全一致。虾与蚌的检测一致性偏低,可能因为阴性样本数偏低、检测值位于阈值附近及芯片法敏感度较高所导致。结论: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 E具有高度一致性,芯片法的检测结果敏感性高,是临床上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异性Ig E 蛋白质芯片 荧光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患者血清卡马西平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华 王荣 +3 位作者 贾正平 徐丽婷 朱芳丽 王娟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癫患者血清卡马西平浓度,比较HPCE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方法(FPIA)分析卡马西平含量的差异性。方法HPCE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27cm×75μm),运行电压18kV,温度30℃,紫外检测波长280nm,以30mmol·...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癫患者血清卡马西平浓度,比较HPCE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方法(FPIA)分析卡马西平含量的差异性。方法HPCE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27cm×75μm),运行电压18kV,温度30℃,紫外检测波长280nm,以30mmol·L-1磷酸氢二钠(pH=8.0)含75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缓冲液,血样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氮气吹干,再用运行缓冲液溶解,压力进样10s。FPIA分析采用标准TDx测定方法。结果HPCE方法测定卡马西平在2.188~100.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日内和日间RSD均≤5%。结论HPCE方法准确、简便、快速,与FPIA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因其监测成本低更适用于常规血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毛细管电泳 荧光免疫 癫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芮建中 赵瑜 +3 位作者 仇向华 闵佩青 朱志远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50-952,956,共4页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的线性方程YFPIA=1.044×XMECC,相关性分析r=0.967。结论:MECC法可在无TDx仪的情况下替代FPIA,而且成本较低,快速简便。适用于苯妥英单用,以及苯妥英与常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合用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荧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糖尿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智杰 孙艳虹 +3 位作者 廖慧芳 王小妹 刘敏 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81-2582,共2页
目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探讨其对辅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慢性并发症33例;有慢性并发症32例)及30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 目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探讨其对辅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慢性并发症33例;有慢性并发症32例)及30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Hcy。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中CHOL、T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在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血浆中Hcy含量明显高于无慢性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作为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独立因子,Hcy在帮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浓度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半胱氨酸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人血浆茶碱浓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秀斐 余玉木 徐克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03-404,共2页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平行测定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平行测定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较线性回归方程为Y=0.830 5X+0.875 7,相关系数r=0.991 3;144例次茶碱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比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得值低,平均低(1.81±0.62)mg.L-1(P<0.05),18例患者茶碱药时数据经计算机拟合,均呈单室开放模型,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法均准确、灵敏、稳定,且均具特异性,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更适用于茶碱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荧光偏振法诊断布鲁氏菌病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雅雯 王显军 杨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7,共9页
目的应用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定量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荧光偏振法(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CBM)、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分别收集GICA和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 目的应用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定量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荧光偏振法(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CBM)、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分别收集GICA和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截至2021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与SAS9.4拟合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评价GICA与FPA诊断布鲁氏菌病准确性的结果。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9篇,共22914个样本。诊断布鲁氏菌感染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DOR值和AUC,GICA法分别为95%(95%CI:90%~97%)、96%(95%CI:93%~98%)、25.20(95%CI:13.34~47.58)、0.06(95%CI:0.03~0.10)、418.30(95%CI:170.98~1027.03)和0.99(95%CI:0.97~0.99),FPA法分别为96%(95%CI:94%~97%)、99%(95%CI:96%~100%)、72.29(95%CI:24.03~217.51)、0.04(95%CI:0.03~0.06)、1821.75(95%CI:516.42~6426.52)和0.99(95%CI:0.97~0.99),且两种方法合并DOR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eek’s漏斗图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均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在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中,GICA与FPA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FPA的综合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胶体金免疫层析 荧光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中庆大霉素浓度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10
作者 蔡卫民 陈刚 +2 位作者 谈恒山 卢嘉骐 曹海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制备荧光素标记庆大霉素和抗庆大霉素兔血清,建立了人血清中庆大霉素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为0.3mg/L,批内、批间误差 CV 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104%,合用其它抗生素亦不干扰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比较... 本文通过制备荧光素标记庆大霉素和抗庆大霉素兔血清,建立了人血清中庆大霉素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为0.3mg/L,批内、批间误差 CV 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104%,合用其它抗生素亦不干扰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比较,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687和0.9544。荧光偏振免疫法的建立,为临床测定庆大霉素浓度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和灵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 临床测定 不干扰测定 微生物 荧光素标记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
11
作者 李金恒 潘浩 +2 位作者 陈永亮 储小曼 凌树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本文应用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nmol/L。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测定了8例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总浓度(FP... 本文应用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nmol/L。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测定了8例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总浓度(FPLA)和游离浓度(超滤-FPLA),地高辛的平均游离率为70.6±5.8%(范围61.1%~80.6%)。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游离地高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超滤 变异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妥英荧光偏振免疫测定试剂盒的研制
12
作者 蔡卫民 陈刚 +1 位作者 朱光祖 张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51-353,426,共4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已在我国临床药物测定中应用,但因测定试剂盒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等而使其发展受限制.我们在开发成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合成试剂盒重要组成之一的荧光素标记苯妥英,研制了苯妥英的 FPIA...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已在我国临床药物测定中应用,但因测定试剂盒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等而使其发展受限制.我们在开发成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合成试剂盒重要组成之一的荧光素标记苯妥英,研制了苯妥英的 FPIA 试剂盒.经考核,本试剂盒的各项分析指标均符合临床药物测定要求,与进口同类试剂盒及国产放免测定试剂盒的结果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试剂盒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在鱼类细菌性病原检测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其焕 孙佩芳 《水产科技情报》 1987年第1期3-7,2,共6页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或称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c)系对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方法。它较其他生物学染色方法有更...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或称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c)系对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方法。它较其他生物学染色方法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而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只需标记一种抗球蛋白抗体,可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优点。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 荧光抗体 抗球蛋白 抗原抗体 医学 异性 染色方 细菌性病原 鱼类 荧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b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单纯疱疹病毒2型糖蛋白gC型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莉 李贵容 +2 位作者 秦克锋 高谦 喻启桂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7-11,共5页
建立了检测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糖蛋白gC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用本法同免疫荧光血清分型,抗原竞争ELISA和微量中和实验(MNT)进行了比较,检测HSV-2抗体的感度均优于后3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特异、敏感、简便。不仅可用于区分人群... 建立了检测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糖蛋白gC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用本法同免疫荧光血清分型,抗原竞争ELISA和微量中和实验(MNT)进行了比较,检测HSV-2抗体的感度均优于后3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特异、敏感、简便。不仅可用于区分人群中HSV感染型别的流行病学调查,也适用于HSV-2糖蛋白gC的特异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2型 异性抗体 ELISA检测 McAb夹心 糖蛋白 gC 竞争ELISA HSV-2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 HSV感染 异性研究 血清分型 免疫荧光 中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IgG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佳铭 付艳 +1 位作者 余冰宾 李隆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45-1648,共4页
在聚酰胺膜 ( PM)等固体基质上 ,人免疫球蛋白 ( Ig G)能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 FITC)标记的羊抗人抗体( GAHAb* )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并保持了 FITC优良的室温磷光特性 ,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 ( SS-RTP-IA)测定人血... 在聚酰胺膜 ( PM)等固体基质上 ,人免疫球蛋白 ( Ig G)能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 FITC)标记的羊抗人抗体( GAHAb* )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并保持了 FITC优良的室温磷光特性 ,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 ( SS-RTP-IA)测定人血清中人 Ig G的新方法 .在 0 .4μL(取样浓度为 1 .5 6~ 5 0 ng/m L)点样体积内 ,人 Ig G的含量在 0 .62 4~ 2 0 pg范围内 ,与室温磷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 ΔIp=31 .4 +4 6.2 lg[c( Ag) /pg],n=6.相关系数 r=0 .999,检出限 0 .32 pg.用于正常人血清中人 Ig G含量的测定 ,加标回收率为 96%~ 1 0 4 % ,结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 人IGG 羊抗人抗体 免疫球蛋白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 异性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抗体法作血痕的种属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锐波 郭景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血痕的种属鉴定,最早是应用抗人血清作环状沉淀试验,后来使用特异性更好的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替代抗人血清作各种沉淀试验。此外,还有应用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法,胶乳载体试验法。近来,随着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 血痕的种属鉴定,最早是应用抗人血清作环状沉淀试验,后来使用特异性更好的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替代抗人血清作各种沉淀试验。此外,还有应用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法,胶乳载体试验法。近来,随着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等检测人血液中各种特异组分作血痕的种属鉴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抗体 种属 血痕 鉴定 环状沉淀试验 酶联免疫技术 抗人球蛋白 载体试验 蛋白沉淀 间接血凝 实验技术 人血清 异性 免疫 人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技术在猪弓形体病早期及快速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晨生 周秀玲 高蕴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81年第7期35-38,共4页
免疫荧光技术(或称荧光抗体技术)自1941Coos等创立以后,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这种技术只有在近十年来才有较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医学及生物学研究中,国外在动物疾病的诊断研究中,如细菌、病毒。
关键词 猪弓形体病 快速诊断 标本 异性 虫体 人畜共患病 荧光抗体技术 荧光抗体 免疫技术 荧光抗体染色 免疫荧光 标记抗体 高免血清 免疫血清 病原分离 触片 免疫 全抗原 股内侧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蔡新发 张帆 +9 位作者 张家赫 李进 肖娟娟 巴清源 郭梦帅 赵滢喻 邵媛媛 尚慧杰 陈秀金 王耀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266-267,272,共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但由于养殖户对该类药物的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动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立高灵敏、低成本和高通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对于保障动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但由于养殖户对该类药物的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动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立高灵敏、低成本和高通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对于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同时也比较了各种免疫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分析 胶体金免疫层析 荧光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艳梅 钟辉 向军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06-311,共6页
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携带方便、费用低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本文概述近年来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 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贝叶斯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晓民 杨华 +2 位作者 高明春 李彦伟 王君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在无"金标准"的情况下,为评估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荧光偏振分析法(FP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用于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抗体检测能力,作者分别以RBT、FPA、I-ELISA3种方法对采自某奶牛场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通过贝... 在无"金标准"的情况下,为评估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荧光偏振分析法(FP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用于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抗体检测能力,作者分别以RBT、FPA、I-ELISA3种方法对采自某奶牛场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通过贝叶斯分析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3种方法检测奶牛布鲁氏菌血清抗体的敏感性(Se)和特异性(Sp)。结果显示,RBT、FPA、I-ELISA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Se)分别为91.81%、95.92%和95.98%;特异性(Sp)分别为98.80%、86.54%和98.65%。本研究表明,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中以I-ELISA的检测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荧光分析 贝叶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