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猴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方法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芳新 王卫 +3 位作者 丛喆 刘克剑 熊竞 魏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为准确检测艾滋病猴模型特异性细胞免疫,优化、确定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影响因素和条件。方法使用三种多克隆激活剂分别刺激SIV感染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确定最佳阳性刺激物和刺激时间;然后使用五种浓度SIVmac239混合肽库分... 目的为准确检测艾滋病猴模型特异性细胞免疫,优化、确定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影响因素和条件。方法使用三种多克隆激活剂分别刺激SIV感染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确定最佳阳性刺激物和刺激时间;然后使用五种浓度SIVmac239混合肽库分别刺激SIV感染猴PBMC,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点进行细胞染色和流式检测,确定肽库的最适刺激浓度和最佳刺激时间。最后,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SIV感染猴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PMA+离子霉素组合可用作本实验的阳性刺激物;2μg/mL肽库,37℃5%CO2培养16 h,能更有效的刺激T细胞分泌TNF-α、IL-2、IFN-γ。结论该方法的优化对艾滋病药物的临床前评价和疫苗研发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 特异性细胞免疫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与结核抗体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春雷 丁豪帅 +5 位作者 康亚芬 孟冬冬 徐东波 杨琦 周逢海 常德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70-2674,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与结核抗体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74例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及炎症病例,通过比较各种检验方式(方法A: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方法B:结核抗... 目的评价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与结核抗体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74例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及炎症病例,通过比较各种检验方式(方法A: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方法B:结核抗体检测;方法C:串联检测;方法D:并联检测)的诊断效能评估其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22),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P<0.001)。方法A(81.6%)及方法D(84.2%)的敏感性高于方法B(21.1%,χ^(2)=19.4,P<0.01)及方法C(18.4%,χ^(2)=22.0,P<0.01),方法B(93.9%)及方法C(100.0%)的特异性高于方法A(59.2%,χ^(2)=11.1,P<0.01)及方法D(57.1%,χ^(2)=18.1,P<0.01);方法C具有最高的敏感度(Se)、阳性预测值(PPV)及阳性似然比(LR+),具有最低的误诊率(α),方法D具有最高的特异度(Sp)、阴性预测值(NPV)、约登指数,具有最低的漏诊率(β)及阴性似然比(LR-);方法A-D的AUC面积依次为0.704、0.575、0.592以及0.686。结论两种检验方法同时为阳性时患有生殖系统结核的可能性最大,此时误诊率最低;两种检验方法同时为阴性时患有生殖系统结核的可能性最小,此时漏诊率最低;单独检测时,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比结核抗体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时,并联诊断效能高于串联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男性 生殖系统 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 结核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疫苗免疫力的体外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特异性玫瑰花试验
3
作者 朱圣禾 顾克洲 +1 位作者 严佩珩 楼方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30-30,共1页
本文用37℃处理麻疹病毒和活病毒作为抗原,与麻苗1973年免疫一次、1976年或1979年再次免疫及痊愈病人142份微血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玫瑰花试验,以了解受试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37℃处理麻疹病毒抗原能增进活性玫瑰花的形成,再免组... 本文用37℃处理麻疹病毒和活病毒作为抗原,与麻苗1973年免疫一次、1976年或1979年再次免疫及痊愈病人142份微血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玫瑰花试验,以了解受试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37℃处理麻疹病毒抗原能增进活性玫瑰花的形成,再免组及痊愈病人组淋巴细胞在以抗原处理后,A—RFC%比未加抗原的对照管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功能 抗原 病人 蔷薇属 特异性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MAGE-A1/EGFP质粒转染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
4
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2 位作者 刘虹 曹水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成熟度和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能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pMAGE-A1/EGFP 真核表达质粒,电穿孔法导入DCs后观察到MAGE-A1与EPFG实现等效表达,分别为8.8%±0.9%和8.47%±0.78%。 pMAGE-A1/EGFP转染的DCs表面CD86、CD40L和CD8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DCs的成熟度增加;同时表达的MAGE-A1 蛋白可与小鼠来源抗MAGE-A1的单抗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扩增,当再次接触 MAGE-A1抗原时大量分泌IFN-γ。结论:pMAGE-A1/EGFP转染的DCs不仅能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还可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快速检测,为临床开展MAGE-A1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树突状细胞 MAGE-A1 EGFP 异性T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作用下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绕绕 杨柳 +4 位作者 赵华 尹明丽 郑卫萍 沈中阳 宋红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89-349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甲泼尼龙(MP)作用下,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乙肝病毒稳定复制的HepG2.2.15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人树突状细胞、负载HBs Ag诱导成熟;后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孵,形成IECs与HepG2.2.15共培养,MP处... 目的:探讨体外甲泼尼龙(MP)作用下,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乙肝病毒稳定复制的HepG2.2.15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人树突状细胞、负载HBs Ag诱导成熟;后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孵,形成IECs与HepG2.2.15共培养,MP处理各组细胞,采用生物化学、PCR、流式细胞仪和ELISA等方法检测肝功能、HBV DNA、T细胞亚群和炎症相关因子。结果:48 h后,IECs作用于HepG2.2.15,可抑制上清HBV DNA表达(P<0.01),IFN-γ升高,IL-10、IL-17、IL-23下降(P<0.01)。MP作用于HepG2.2.15,可抑制HBV DNA表达(P<0.01);MP使IECs对HBV DNA抑制作用减弱,但仍较单纯HepG2.2.15的HBV DNA降低。结论 :IECs可显著抑制HepG2.2.15的HBV DNA表达;MP作用下,IECs仍能抑制HepG2.2.15的HBV DNA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其酶学和合成功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HEPG2.2.15 异性免疫效应细胞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治疗中患者外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水平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宇硕 陈颖盈 +4 位作者 蔡潭溪 季萍 胡晔 程齐俭 王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活动期结核病患者外周呈现相当水平的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治疗过程中也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这种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驱动因素则还未知。本研究通过同步分析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外周特异性抗原和抗原... 目的:活动期结核病患者外周呈现相当水平的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治疗过程中也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这种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驱动因素则还未知。本研究通过同步分析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外周特异性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外周抗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外周血抗原富集-质谱鉴定技术动态检测外周血浆中结核特异性抗原CFP-10在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同步分析CFP-10刺激后的T细胞应答水平,分析CFP-10含量变化与不同细胞因子分泌T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CFP-10抗原水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呈现个体化差异,同时在TB治疗中CFP-10含量与CFP-10特异性IFN-γ^+CD4^+T细胞比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9),但是CFP-10的含量与TNF-α^+CD4^+T细胞比例之间则无相关性(P=0.98)。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外周结核病原菌抗原的动态变化特征,据此可推断目前所采用的IFN-γ释放实验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外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载量,上述基于结核病原学和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的同步检测,有利于进一步解析抗结核免疫应答的抗原驱动因素,并为建立新型抗结核治疗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前期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异性抗原 CFP-10 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后可能提出的对农药作免疫毒理学测试的要求
7
作者 SjobladR.D. 薛寿征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0年第2期44-,43,共2页
本文分两部分介绍已提交环保局科学顾问组审议的关于农药免疫毒理学测试的一些要求。对生化农药的资料要求生化农药比常用化学农药的潜在危险性小,所以要求的资料也较少。但对其免疫毒性测试则有一定要求,在生化农药与微生物农药评审指... 本文分两部分介绍已提交环保局科学顾问组审议的关于农药免疫毒理学测试的一些要求。对生化农药的资料要求生化农药比常用化学农药的潜在危险性小,所以要求的资料也较少。但对其免疫毒性测试则有一定要求,在生化农药与微生物农药评审指南的M部分中已予以重视,1982年颁布时已纳入,1987年修订后提交环保局顾问组审议。稿中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理学 免疫毒性 顾问组 微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 特异性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反应 亚慢性 潜在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