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杀伤效果鉴定
1
作者 陈广华 顾斌 +7 位作者 陈峰 王荧 乔曼 刘慧文 冯宇锋 戴丽君 朱子玲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7-160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EBV-CTL)体外诱导和扩增培养的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杀伤的效果。采集EBV血清抗体阳性的6例正常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EBV-CTL)体外诱导和扩增培养的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杀伤的效果。采集EBV血清抗体阳性的6例正常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经辐照灭活后不断刺激培养自体PBMNC,诱导产生EBV-CTL,并将其扩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免疫表型,然后检测不同效靶细胞比例条件下EBV-CTL对自体BLCL(autoBLCL)、自体植物血凝素培养的B淋巴母细胞(PHA-blast)、HLA不合供体的BLCL(alloBLCL)、K562细胞株的杀伤效果。结果表明,6例EBV血清抗体阳性正常供体来源的PBMNC在体外成功筛选并扩增培养了EBV-CTL,扩增效率为PBMNC数的18.6-55.0倍。刺激10次培养后的EBV-CTL对autoBLCL在20∶1、10∶1、5∶1三种效靶细胞比例条件下特异性杀伤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9.4%、43.2%、29.0%;对PHA-blast、alloBLCL、K562的非特异性杀伤率在上述三种效靶细胞比例下平均值依次为7.1%、9.4%、10.3%(P<0.05),6.6%、8.3%、8.1%(P<0.05),5.4%、7.3%、6.3%(P<0.05)。结论:EBV-CTL能有效在体外筛选培养并扩增,并能有效杀伤HLA相合的BLCL,可望成为EBV相关性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过继免疫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 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璐 高艳锋 祁元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鉴定来自食管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PSG9)的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首先运用RT-PCR方法检测PSG9mRNA在食管癌细胞EC9706、EC-1及EC-109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Bimas和Syfpeithi... 目的:鉴定来自食管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PSG9)的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首先运用RT-PCR方法检测PSG9mRNA在食管癌细胞EC9706、EC-1及EC-109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Bimas和Syfpeithi预测,再结合NetCTL1.2选取4条来源于PSG9的HLA-A3限制性的表位。候选表位P336的2位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替换为亮氨酸,9位的氨基酸由酪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候选表位P378的9位氨基酸由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候选表位通过标准的Fmoc化学法合成,通过结合力实验检测表位与T2A3细胞表面HLA-A3分子的结合力水平,通过细胞毒实验检测对EC-1细胞毒活性。结果:PSG9在肿瘤细胞EC9706、EC-1以及EC-109中都有表达。候选表位P107、P201和P336-2L9K与HLA-A3分子有弱结合力,P336、P378和P378-9K与HLA-A3分子有中等结合力。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P336-2L9K、P378和P378-9K对EC-1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多肽P336-2L9K、P378和P378-9K能诱导体外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可能成为PSG9阳性肿瘤细胞的共同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异性betal糖蛋白9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HLA-A3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复合物体外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的研究
3
作者 毛汉文 刘文励 +2 位作者 周剑锋 耿哲 黄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55-6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以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rtific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aAPCs)体外模拟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探讨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以磁性微珠为载体,选取慢性髓系白血病特异性抗原CML28作为目标抗原肽,通过抗原表... 本研究旨在以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rtific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aAPCs)体外模拟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探讨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以磁性微珠为载体,选取慢性髓系白血病特异性抗原CML28作为目标抗原肽,通过抗原表位预测软件获取CML28表位序列(Vltfaedsv),并以该抗原表位与MHC分子(HLA-A2-Ig)偶联,作为第一信号分子,B7-1分子作为第二信号分子,将两种信号分子同时负载于磁珠表面,构建人工APC复合体;取HLA-A2+的健康骨髓捐赠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以磁珠分选出CD8+T淋巴细胞并与人工APC复合体系统共培养。培养过程中加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5,6-carboxylfluoresc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ester,CFSE),并以此检测T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异性T细胞增殖程度。结果发现:实验组中CML28-特异性T细胞增殖程度明显增高,实验组平均值为(17.34±0.35)%,对照组平均值为(2.25±0.4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人工APC复合体系统在体外能模拟人体抗原呈递细胞,刺激CD8+T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抗原呈递细胞 异性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慢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植入载有抗原的海绵中收集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方法的应用
4
作者 储以微 何球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3-293,共1页
利用在小鼠皮下植入载有肿瘤抗原的海绵收集浸润的淋巴细胞(sponge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IL),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用于过继转输治疗恶性肿瘤。在免疫的C57BL/6小鼠皮下植入含灭活FBL-3瘤细胞(一种Friend病毒诱导的红白血病细胞)的... 利用在小鼠皮下植入载有肿瘤抗原的海绵收集浸润的淋巴细胞(sponge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IL),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用于过继转输治疗恶性肿瘤。在免疫的C57BL/6小鼠皮下植入含灭活FBL-3瘤细胞(一种Friend病毒诱导的红白血病细胞)的聚氨酯海绵小块,10天后,收集海绵中的SILs,经体外含rIL-2的培养系统中扩增后作特异性杀伤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 肿瘤 皮下 t淋巴细胞 抗原 治疗 扩增 海绵 病毒诱导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表达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受体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静 王琳 +4 位作者 刘妍 叶海燕 丁宁 刘永明 徐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P PCR等方法获取TCR的α和β链编码基因;构建TCR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特异性TCR分别在人Jurkat T细胞和HLA-A2阳性健康人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结果从1例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样本中分别获得了2组TCR Vα、Vβ配对,分别命名为α21β13、α15β13,包装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为(1.5~5.0)×105IU/mL,用针对目标TCR的特异性Vβ链抗体(抗Vβ13 TCR-PE)和HLA-A2限制性表位特异性五聚体(pentamer)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重组TCR在T细胞表面获得表达:其中在Jurkat细胞上转入的Vβ13链表达细胞占1.06%~2.25%,在HLA-A2阳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分别占到1.03%~2.06%和1.05%~1.12%,在HLA-A2阴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均低于0.05%。结论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可以使HBV特异性CTL TCR获得转基因表达,具有结合HLA-A2限制性表位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表位异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晗 薛磊 +4 位作者 徐慧 张旭晗 刘欣 朱薇波 王兴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0-1756,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AA-CT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使用含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NY-ESO-1,MAGE-A3,MAGE-A4,WT1,Survi... 目的:初步探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AA-CT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使用含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NY-ESO-1,MAGE-A3,MAGE-A4,WT1,Survivin,PRAME,LMP2A和LMP1)的混合多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共培养细胞毒性T细胞(CTL),测定细胞产物表型,并对7例回输后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同时,利用IFN-γELISpot试验检测输注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AA-CTL含量的变化。结果:平均82.98%的TAA-CTL产物为CD3^+T细胞,包括42.09%的CD4^+T细胞和25.32%的CD8^+T细胞,其中70%表达效应记忆标记(CD45RO^+CD62L^-CCR7^-)。每例患者接受1-4次TAA-CTL回输,均无明显不良反应;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提示一定的疗效;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高峰期常出现在输注后2-3周左右。结论:TAA-CTL初步显示了其对MM和NH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还需更大样本量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异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的DC对CTL体外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运江 张建立 单保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经自体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刺激后,对CTL体外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乳腺癌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的DC及TDLNC,用自体癌细胞冻融抗原刺激DC,并和TDLNC共培...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经自体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刺激后,对CTL体外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乳腺癌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的DC及TDLNC,用自体癌细胞冻融抗原刺激DC,并和TDLNC共培养,诱导成为肿瘤抗原特异性CTL;检测特异性CTL对自体乳腺癌细胞及MCF-7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DC-Ag-TDLNC、DC-TDLNC和TDLNC对自体乳腺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7.64%、31.25%和26.36%,P<0.001;三种TDLNC细胞对MCF-7细胞的杀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腋下引流淋巴结中的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活化及自体肿瘤抗原刺激下,可分化为成熟DC,DC可促进TDLNC增殖、分化为特异性CTL,后者对自体肿瘤细胞有较高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引流淋巴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2基因转染的小鼠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
8
作者 马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3-93,共1页
尽管过继免疫基因疗法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但开展的研究并不多。因为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很难有效地向T淋巴细胞内进行基因转染。本研究应用新近发展起来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地将IL-2基因转染至肿瘤特异性CTL中,... 尽管过继免疫基因疗法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但开展的研究并不多。因为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很难有效地向T淋巴细胞内进行基因转染。本研究应用新近发展起来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地将IL-2基因转染至肿瘤特异性CTL中,并证明IL-2基因转染的并能分泌IL-2的CTL能有效提高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IL-2基因 t淋巴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小鼠肿瘤 异性 抗肿瘤免疫 分泌 重组腺病毒载体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D-HBcAg融合蛋白经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抑制HBV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小华 潘庆春 +2 位作者 余永胜 汤正好 臧国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PTD-HBcAg融合蛋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髓源性DC,加入融合蛋白刺激DC成熟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上清中IL-2、IL-4、IL-10... 目的:探讨经PTD-HBcAg融合蛋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髓源性DC,加入融合蛋白刺激DC成熟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上清中IL-2、IL-4、IL-10和INF-γ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活性,并对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sAg及HBV D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不同融合蛋白刺激的DCs能有效促进T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同时融合蛋白PTD-HBcAg组中IL-2(552.7±117.5ng/L)和INF-γ(150.6±7.945ng/L)明显高于HBcAg组中IL-2(420±12.47ng/L)和INF-γ(107.5±12.19ng/L)分泌。流式细胞计数术检测的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CTL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的CTL比HBcAg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P<0.05),同时对HBsAg及HBV DNA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经PTD-HBcAg融合蛋白致敏的DCs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增加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表达,并增强特异性CTL活性及对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sAg及HBV DNA水平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D—HBcAg 融合蛋白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异性C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来源的DC诱导自体特异性CTL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运江 张建立 单保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方法:以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的贴壁细胞为DC,非贴壁细胞与IL-2共培养后诱导成为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细...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方法:以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的贴壁细胞为DC,非贴壁细胞与IL-2共培养后诱导成为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细胞(TDLNC),用自体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刺激DC,并和TDLNC共培养,以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结果:淋巴结细胞经体外培养后,贴壁细胞在DC诱导前,其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1a、CD83、CD86的百分比(%)分别为11.0±2.4、26.6±5.2和33.0±6.1,经与rhGM-CSF、rhIL-4共同培养,并经自体肿瘤冻融抗原加TNF-α诱导后3种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其百分比(%)分别为50.2±5.7、60.5±16.5和56.2±16.4(P<0.01)。TDLNC中CD3+和CD8+细胞含量(%)分别为73.9±2.2和32.8±3.2;经DC和肿瘤抗原诱导后,DC-Ag-TDLNC中的CD3+和CD8+细胞含量升高,其百分比(%)分别为82.7±2.8和62.5±2.5(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腋下引流淋巴结中的单个核细胞在rhGM-CSF和rhIL-4刺激活化和自体肿瘤抗原及TNF-α的诱导下,可以分化为典型的DC。成熟的DC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功能,可以促进TDLNC增殖、分化为抗原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 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瘤苗对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万红 张王刚 +4 位作者 何爱丽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随着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 ,小鼠的CTL杀伤功能受到严重抑制。②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在提高小鼠CTL的杀伤功能方面 ,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 ,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可以激活以CTL为代表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白血病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12
作者 邓峰 张茹虎 朱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11-2014,2018,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FOLFOX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XELOX化疗方案,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异性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糖类抗原19-9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药物和特异性细胞对MCF-7细胞系中CD55^(high)亚群杀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超 崔志超 +2 位作者 郭庆军 刘运江 王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CD55high亚群的杀伤效果。方法用不同血药浓度的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杀伤乳腺癌MCF-7细胞;抽取人外周血诱导培养...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CD55high亚群的杀伤效果。方法用不同血药浓度的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杀伤乳腺癌MCF-7细胞;抽取人外周血诱导培养CIK细胞,杀伤CD55high细胞和CD55low细胞;术中取患者腋下淋巴结体外诱导培养肿瘤特异性CTL,检测CTL对CD55high细胞和CD55low细胞体外杀伤活性,分析化疗药物、CIK细胞、特异性CTL对CD55high亚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对CD55high亚群细胞杀伤率明显低于其对MCF-7细胞杀伤率;CIK细胞CD55high亚群细胞杀伤率(42.72±4.36)%;特异性CTL对CD55high、CD55low和MCF-7细胞杀伤率分别为(52.86±4.45)%、(22.41±2.83)%、(21.67±4.15)%,CD55high组明显高于CD55low和MCF-7组细胞的杀伤率(P<0.01)。特异性CTL组与CIK细胞组和多西他赛(0.4μg/mL)组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特异性CTL对CD55high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55high细胞 化疗药物 CIK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Ⅰ号对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振寰 荆伟丽 +1 位作者 孙向红 孙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81-1283,共3页
关键词 增龄Ⅰ号 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转化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岭 宋春杰 +1 位作者 朱克 王鲁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系 ,在EAE小鼠发病 6d后给予静脉注射。小鼠每天称体重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 ,取脊髓进行PLP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数字化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注射扩散性抗原决定簇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 ,并伴有复发率的下降、首次复发时间的延迟 (P <0 0 5 )。PL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治疗组小鼠脊髓内PLP像素水平为正常值的 94 37%± 0 5 2 %,而对照组小鼠为正常PLP水平的 91 94%± 0 5 0 %(P <0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小鼠脊髓内脱髓鞘病变下降 30 %。结论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可明显减少脱髓鞘病变 ,改善EAE的临床症状 ,为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t淋巴细胞 trl细胞 表位扩散 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 多发性硬化 MS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异性th2/t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_2胆碱能受体抗体促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泌作用
17
作者 贺忠梅 张苏丽 +2 位作者 吕婷婷 卫小红 刘慧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5-2025,共1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增殖 分泌作用 M2 胆碱能受体 增殖水平 大鼠脾脏 分离培养 异性 受体选择性 氧化震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νδT细胞的动态分析
18
作者 李新燕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1-341,共1页
νδT淋巴细胞是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T细胞,在机体自身稳定和免疫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νδT细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作用,能够杀伤各种肿瘤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细胞,Wright等已研究证实:从B淋巴瘤患者分... νδT淋巴细胞是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T细胞,在机体自身稳定和免疫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νδT细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细胞毒作用,能够杀伤各种肿瘤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细胞,Wright等已研究证实:从B淋巴瘤患者分离得到的νδT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患者自体肿瘤细胞表面Ig的独特型抗原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患者 骨髓血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肿瘤 杀伤 异性识别 抵抗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疹期麻疹患者30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玲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4-1344,共1页
麻疹病毒(MV)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症状,病程中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反应降低,哮喘、湿疹、肾病综合征在麻疹病程中或病后可得到暂时的缓解.较易继发细菌感染。其中免疫抑制是临床继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二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文... 麻疹病毒(MV)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症状,病程中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反应降低,哮喘、湿疹、肾病综合征在麻疹病程中或病后可得到暂时的缓解.较易继发细菌感染。其中免疫抑制是临床继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二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自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出疹期麻疹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探讨出疹期麻疹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麻疹病毒 出疹期 继发细菌感染 异性免疫力 免疫功能变化 临床意义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进 王楠 +1 位作者 巴利民 齐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不仅能呈现出成熟的母细胞形态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增加,还能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因此可以使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增殖试验 体外培养条件 淋巴细胞转化 有丝分裂原 优化 异性抗原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