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下变应原免疫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彩霞 陆美芳 +2 位作者 戈丽平 钱希岷 张明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目的 探讨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LIT)治疗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14岁的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120例,随机分成SLIT治疗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 目的 探讨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LIT)治疗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14岁的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120例,随机分成SLIT治疗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月均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检测血清粉尘螨特异性IgE (SIgE)值。结果 治疗1年后,SLIT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AC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治疗哮喘月均用药评分及血清粉尘螨SIgE值均有所下降,且SLIT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IT治疗组与用药相关的皮疹、鼻咽痒和哮喘发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SLIT治疗儿童哮喘伴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 粉尘螨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免疫治疗哮喘患儿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晓 姜毅 +1 位作者 邵山鹰 顾海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将两组患儿出院时与出院1年后患儿及其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以及哮喘控制效果(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及哮喘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P<0.05)。结论院外延续管理有利于提高特异性免疫疗法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疗法 院外延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测定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2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鲁雁 陈刚 江世益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测定Derf2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 安培检测系统 (CE AD)测定Derf2含量。结果 用CE AD测定了标准品Derf2的系列浓度 ,绘制标准曲线 ,线性好。并测定了药厂生产的各批不同浓度的粉尘螨注射液的Derf2含量。结论...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测定Derf2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 安培检测系统 (CE AD)测定Derf2含量。结果 用CE AD测定了标准品Derf2的系列浓度 ,绘制标准曲线 ,线性好。并测定了药厂生产的各批不同浓度的粉尘螨注射液的Derf2含量。结论 CE AD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 F2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系统 粉尘螨 变应原 特异性免疫疗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更新简介 被引量:37
4
作者 孙婉璐 陈亚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7期33-40,共8页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 ma,GINA)2016版(以下简称2016版GINA)于2016年4月发布,这是在2014版基础上进行的全面修订与修改。本文主要对其更新内容作一简介。1 2016版GINA主要更新部分(1)对于年龄≥12岁...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 ma,GINA)2016版(以下简称2016版GINA)于2016年4月发布,这是在2014版基础上进行的全面修订与修改。本文主要对其更新内容作一简介。1 2016版GINA主要更新部分(1)对于年龄≥12岁、既往有哮喘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噻托溴铵可作为阶梯治疗的第4级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A 阶梯治疗 噻托溴铵 急性加重 症状控制 特异性免疫疗法 依从性 按需使用 支气管扩张剂 氟替卡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