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尿激酶及人纤维蛋白双特异单克隆抗体体内导向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怀珠 李家增 +4 位作者 彭林 滕彬 刘访杰 刘汉芝 袁洪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尿激酶及人纤维蛋白双特异单克隆抗体—10H8;建立了稳定的家兔颈静脉溶栓模型;研究了10H8体内导向溶栓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尿激酶比较导向溶栓药(尿激酶/10H8)的体内溶栓效能及溶栓特异性均有显著提高。导... 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尿激酶及人纤维蛋白双特异单克隆抗体—10H8;建立了稳定的家兔颈静脉溶栓模型;研究了10H8体内导向溶栓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尿激酶比较导向溶栓药(尿激酶/10H8)的体内溶栓效能及溶栓特异性均有显著提高。导向溶栓药的出现为实现临床溶栓的高效特异化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单克隆抗体 溶栓药 导向溶栓 家兔颈静脉溶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氏菌属特异单抗试剂的研制与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焦新安 刘秀梵 张如宽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4年第6期17-19,共3页
以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制备免疫原,应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试验筛选,得到6株分泌特异性单抗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11、B18... 以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制备免疫原,应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试验筛选,得到6株分泌特异性单抗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11、B18、B5、B6、D2、C5单抗与标准菌株反应结果显示,C11、B18、B5三株单抗能与全部24株李斯特氏菌发生反应,所试菌株中包括LM.14株,以及无害李斯特氏菌(L.innocua)、伊凡诺夫李斯特氏菌(L.ivanovii)、西里杰氏李斯特氏菌(L.seeligeri)、威斯福尔氏李斯特氏菌(L.welshimeri)和格氏李斯特氏菌(L.grayi)各2株.但这三株单抗均不与其他细菌发生反应.表现出它们的高度属特异性,说明它们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分布于整个菌属内。另三株单抗的反应谱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这组单抗为李斯持氏菌检验提供了优良候选试剂,同时.上述单抗在该菌的共同抗原和免疫保护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氏菌属 特异单克隆抗体 试剂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特异检测李斯特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红结 焦新安 +1 位作者 刘秀梵 张如宽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研究以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害李斯特氏菌、格氏李斯特氏菌共同表位的单抗LJ10A为捕捉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 本研究以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害李斯特氏菌、格氏李斯特氏菌共同表位的单抗LJ10A为捕捉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05个菌/ml。人工模拟样品至少可检出5个菌/10g样品,并在48小时内报告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以该法检测了240份肉样和850份奶样,并平行以改良McBride琼脂分离细菌相比较,证实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氏菌 特异单克隆抗体 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IgM-捕获ELISA检测BTV感染
4
作者 刘伯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年第11期12-12,共1页
用IgM-捕获ELISA来检测牛兰舌病毒(BTV)感染。本实验采用结合于—streptavidin涂渍ELISA平板之生物素捕获抗牛IsM抗体。用BTV VP7抗原和一种VP7抗原—特异单克隆抗体检测捕获IgM抗体。
关键词 捕获ELISA 特异单克隆抗体 血清实验 生物素 兰舌病 IGM抗体 种抗原 血清型 感染后 血清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