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数控系统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苏华 李迪 +1 位作者 叶峰 舒兆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针对当前嵌入式计算机数控系统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计算机数控系统开发方法.采用基于特征的元建模理论,从功能属性和非功能属性出发,通过合理划分和描述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构建计算机数控领域的元模型... 针对当前嵌入式计算机数控系统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计算机数控系统开发方法.采用基于特征的元建模理论,从功能属性和非功能属性出发,通过合理划分和描述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构建计算机数控领域的元模型.通过元模型解释生成面向领域的建模语言,通过模型解释器自动生成源程序并编译成应用系统.以数控车床系统为实施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计算机的数控系统开发效率,为其他领域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领域建模 元模型 计算机数控系统 通用建模环境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特定领域建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耿俊浩 张振明 +1 位作者 田锡天 张定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7,288,共7页
为满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面临的全面集成、快速开发和部署等深层应用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概念,提出由领域纲要、领域模板、应用模型、应用架构和应用数据组成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特定领域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领... 为满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面临的全面集成、快速开发和部署等深层应用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概念,提出由领域纲要、领域模板、应用模型、应用架构和应用数据组成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特定领域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领域纲要刻画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概念的基本元素,以领域模板格式化描述并精确指定领域纲要所包含的特定内容及其格式,以领域纲要和领域模板形成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特定领域建模元模型驱动并实例化生成应用模型、应用架构和运行时应用数据。通过多层抽象和实例化领域概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全面统一建模、模型驱动快速开发,以及基于行业模板的快速部署。最后,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概念 特定领域建模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模型驱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代码生成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卫红春 贾笑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54,共4页
针对从软件模型到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的问题,研究了特定领域建模生成器,把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运用到系统生成中。提出了MetaEdit+环境下,基于广度优先算法和基于深度优先算法的代码生成器实现方法。实现了代码自动生成,同时提高... 针对从软件模型到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的问题,研究了特定领域建模生成器,把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运用到系统生成中。提出了MetaEdit+环境下,基于广度优先算法和基于深度优先算法的代码生成器实现方法。实现了代码自动生成,同时提高了生成代码的可读性,最后结合电子万年历的实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领域建模 MetaEdit+ 代码生成器 深度优先算法 广度优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计算机数控系统的领域建模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迪 李方 +2 位作者 肖苏华 黄昕 郑建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14-1920,共7页
提出一种面向计算机数控领域的视图—特征—构件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视角的方式捕获计算机数控领域的共性特征,将特征映射到多视图平面容器,并依据特征在视图容器中建立相应的领域元模型。基于所构建语言,分别在结构视图、行为视图、... 提出一种面向计算机数控领域的视图—特征—构件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视角的方式捕获计算机数控领域的共性特征,将特征映射到多视图平面容器,并依据特征在视图容器中建立相应的领域元模型。基于所构建语言,分别在结构视图、行为视图、系统视图中进行层次化结构、动态行为、硬件平台建模。数控系统应用模型可通过仿真在设计早期实现形式化的系统性能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解释器实现面向目标平台的代码自动生成。以两轴车床数控系统和三轴铣床数控系统为实施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视图—特征—构件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特定领域建模 视角—特征—构件 车床 铣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领域规则建模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智学 蒋鑫 +1 位作者 董庆超 付丰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2-938,共7页
为了实现领域约束规则的可视化表示,检验需求模型与领域知识之间的一致性,该文提出一种领域规则建模及需求模型验证方法。在借鉴本体定义元模型和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基础上,定义了一种领域规则定义元模型。用该元模型扩展统一建模语言... 为了实现领域约束规则的可视化表示,检验需求模型与领域知识之间的一致性,该文提出一种领域规则建模及需求模型验证方法。在借鉴本体定义元模型和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基础上,定义了一种领域规则定义元模型。用该元模型扩展统一建模语言,使其可用于领域规则建模。给出了领域规则模型到SWRL描述的转换方法,使需求模型验证可通过形式化推理引擎自动完成。通过模型验证案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建模 规则定义元模型 语义网规则语言 特定领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OCL的C^4ISR效能概念建模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鑫 王智学 +1 位作者 董庆超 孙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3-1620,共8页
为了统一描述军事电子信息系统(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C4ISR)系统功能和效能两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建模语言/对象约束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obj... 为了统一描述军事电子信息系统(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C4ISR)系统功能和效能两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建模语言/对象约束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UML/OCL)的C4ISR效能概念建模和形式化验证方法。首先,利用效能相关概念扩展了DoDAF 2.0能力元模型,构建一个能够同时引导C4ISR能力的功能分析和效能分析的元模型;将该元模型描述为UML Profile,形成一种基于UML的C4ISR效能概念建模语言,并支持C4ISR效能概念模型检验;最后借助一个假想案例分析说明了该建模语言对C4ISR能力的功能和效能概念建模及模型验证的能力。该方法可弥补UML建模技术在特定领域效能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能概念建模 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能力元模型 统一建模语言/对象约束语言 特定领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社会的多范式建模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彬 邱晓刚 张烙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47-2252,共6页
在利用ACP(Artificial Society,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Parallel Execution)方法解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研究工作中,人工社会的建立成为一个新问题。针对人工社会的多Agent和多领域性特征,提出一种面向人工社会的多范式建模方法... 在利用ACP(Artificial Society,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Parallel Execution)方法解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研究工作中,人工社会的建立成为一个新问题。针对人工社会的多Agent和多领域性特征,提出一种面向人工社会的多范式建模方法,从构造基本人工社会元模型、特定领域人工社会建模和领域模型到仿真模型变换3个方面解决人工社会建模问题。利用通用建模环境(Generic Modeling Environment,GME)实现了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工社会建模流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方法也是"非常规突发事件模拟仿真与计算实验集成升华平台"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P方法 多范式建模 人工社会元模型 特定领域建模 G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计算机数控系统模型层验证的模型转换
8
作者 郑建华 李迪 +1 位作者 肖苏华 李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5,共6页
传统的以代码为中心的数控系统开发方式使系统测试滞后,性能难以保证,开发成本增加.针对这种情形,文中提出利用模型转换将领域模型转换为第三方验证工具(Matlab或UPPAAL)可识别的模型来进行系统性能早期测试,从模型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传统的以代码为中心的数控系统开发方式使系统测试滞后,性能难以保证,开发成本增加.针对这种情形,文中提出利用模型转换将领域模型转换为第三方验证工具(Matlab或UPPAAL)可识别的模型来进行系统性能早期测试,从模型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基于元模型层的规则定义、语义动态添加和基于设计模式的操作等策略,以满足模型转换的语义保持性、转换一致性、转换可终止性、转换易扩展性等具体要求,并给出了模型转换实现的理论框架以及点对点转换和两步法转换两种实现方式.最后,通过一个从数控系统工作模式模型到StateFlow模型的转换实例,从建模语言构建、映射规则定义、算法设计等方面验证了上述模型转换理论框架和实现方式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数控 模型验证 模型转换 元模型 特定领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