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怀庆 张健东 +4 位作者 陈刚 黄建盛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养殖密度 投喂频率 投喂水平 特定生长率 饲料转化率 胃蛋白酶活力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脏壳粉替代菜籽粕对鲫鱼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肝胰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春红 马士龙 +2 位作者 包学太 杨孝奎 杨琦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4,共5页
试验研究小龙虾脏壳粉替代菜籽粕对鲫鱼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肝胰脏组织结构的影响。选择360尾质量相近的鲫鱼,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D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使用4%(D4组)、8%(D8组)、12%(D12组)的脏壳粉... 试验研究小龙虾脏壳粉替代菜籽粕对鲫鱼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肝胰脏组织结构的影响。选择360尾质量相近的鲫鱼,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D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使用4%(D4组)、8%(D8组)、12%(D12组)的脏壳粉替代基础饲料中相应比例的菜籽粕,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鲫鱼平均日增重、特定生长率(SGR)和脏体比(VSI)随脏壳粉替代比例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均为D8组最高,D8组鲫鱼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0、D4组。D8、D12组鲫鱼饵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4组。D4和D8组鲫鱼肥满度(CF)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12组(P<0.05),D8组鲫鱼肥满度显著低于D4组。D4组鱼体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其他各组。试验组中,D8组鱼体蛋白质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试验表明,小龙虾脏壳粉是一种较好的饲料蛋白质源,在鲫饲料中替代菜籽粕最适量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脏壳粉 鲫鱼 特定生长率 肝胰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特定生长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高旺 谢明讴 +2 位作者 王佳敏 李雪鹤 张宇 《科学养鱼》 2018年第8期56-58,共3页
养蟹的大小主要看水草,这句话中体现了种植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河蟹喜食水草,水草中含有许多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可以在河蟹蜕壳时提供其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另一方面,水草可以在高温闷热的季节降... 养蟹的大小主要看水草,这句话中体现了种植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河蟹喜食水草,水草中含有许多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可以在河蟹蜕壳时提供其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另一方面,水草可以在高温闷热的季节降低水温,在河蟹蜕壳时为软壳的河蟹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水草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高溶解氧,同时,水草还可以净化水体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种植模式 特定生长率 水草 营养元素 净化水体 降低水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乙酸钠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涤 郭治序 +1 位作者 马廷昊 韩雨哲 《河北渔业》 2025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乙酸钠(SA)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了6组等氮等脂的饲料,乙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SA1(0)、SA2(250 mg/kg)、SA3(500 mg/kg)、SA4(1000 mg/kg)、SA5(2000 mg/... 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乙酸钠(SA)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了6组等氮等脂的饲料,乙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SA1(0)、SA2(250 mg/kg)、SA3(500 mg/kg)、SA4(1000 mg/kg)、SA5(2000 mg/kg)和SA6(4000 mg/kg)。选取初始体质量(16.03±0.05)g的许氏平鲉18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置于18个带有循环过滤系统的100 L水槽中,进行养殖周期为56 d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SA1相比,适量的乙酸钠能显著提高许氏平鲉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SA4组达到峰值(P<0.05)。各组肝体比、肠体比、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随乙酸钠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乙酸钠能够显著提高许氏平鲉的生长性能且根据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乙酸钠的理论最适添加量为1628.0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钠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 生长性能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早期生长特征及不同投喂策略对仔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琪 潘杰 +6 位作者 曾毅 张亚洲 张锦华 余传启 杨竹青 周秋白 王自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616,共7页
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泥鳅仔稚鱼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饵料组合,通过对泥鳅早期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初步探究泥鳅早期生长的特点,为泥鳅苗种培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用蛋黄、轮虫、卤虫及配合饲料的不同组合分阶... 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泥鳅仔稚鱼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饵料组合,通过对泥鳅早期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初步探究泥鳅早期生长的特点,为泥鳅苗种培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用蛋黄、轮虫、卤虫及配合饲料的不同组合分阶段投喂均重为0.01 g左右的泥鳅,并在15dph、40dph和55dph时对各组称重并测量全长,比较不同饵料组合对泥鳅仔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SPSS 26.0进行方差分析及生长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在15—40dph期间,轮虫+卤虫+蛋黄组SGR(9.50±0.18)%显著高于轮虫+蛋黄组(7.40±0.13)%及卤虫组(5.75±0.04)%(P<0.05);在41—55dph阶段,饲喂卤虫+配合饲料组SGR最高,为(8.89±0.49)%,显著高于轮虫+卤虫+蛋黄及卤虫+蛋黄+配合饲料组(P<0.05)。终末全长、末均重及WGR变化与SGR趋势相同。对仔稚鳅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组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及回归分析,全长和日龄之间的关系符合三次函数:TL=1E–05x^(3)–0.0007x^(2)+0.0679x+0.4071(R^(2)=0.995);体重与日龄之间的关系符合三次函数:BW=5E–06x^(3)–0.0002x^(2)+0.0048x–0.0125(R^(2)=0.958);全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式:LWR=0.0062x^(2).7838(R^(2)=0.988)。实验表明泥鳅仔稚鱼期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泥鳅仔稚鱼体重与全长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LWR=0.0062x^(2).7838(R^(2)=0.988),b值显著小于3(P<0.05),为负异速生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 特定生长率 生长曲线 投喂策略 泥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和温度对红点鲑Salvelinus al pinus(L.)生长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干荣 《淡水渔业》 1985年第1期42-44,共3页
红点鲑在水温10℃、饲养6个月,体重能从18克增至近135克。特定生长率随鱼体增大而下降,其大小和生长率之间的相关式为;log.Gw=1.722—0.325log.W,式中Gw为特定生长率,W为鱼体重(克),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沿用过去发表的资料表示... 红点鲑在水温10℃、饲养6个月,体重能从18克增至近135克。特定生长率随鱼体增大而下降,其大小和生长率之间的相关式为;log.Gw=1.722—0.325log.W,式中Gw为特定生长率,W为鱼体重(克),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沿用过去发表的资料表示。在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任何大小鱼的生长率可用以下公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生长率 鱼体 体重 最适生长温度 饲养 水温 下降 影响 大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斑副沙鳅幼鱼周年生长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淘 符鹏 +3 位作者 彭飞 王永明 周龙 谢碧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明花斑副沙鳅幼鱼的生长规律,揭示其周年生长特性,为花斑副沙鳅养殖和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月龄人工繁殖的花斑副沙鳅幼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天平秤测量其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等周年生长数据并进行... 【目的】探明花斑副沙鳅幼鱼的生长规律,揭示其周年生长特性,为花斑副沙鳅养殖和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月龄人工繁殖的花斑副沙鳅幼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天平秤测量其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等周年生长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斑副沙鳅幼鱼周年平均体质量由0.47 g/尾增至2.12 g/尾,增幅为351.06%;平均体长由30.30 mm增至55.70 mm,增幅为83.83%。体质量变异系数为10.75%~30.56%;体长变异系数为6.77%~12.30%。周年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0.35%/d~0.43%/d,体长特定生长率为1.28%/d~1.71%/d;肥满度为0.98~1.97。花斑副沙鳅幼鱼体质量全年均呈增长趋势,在水温月均值大于18℃时(3—8月),其体质量增长较快,增幅较大;在水温月均值小于18℃时(9月至翌年3月),其体质量增长趋势相对缓和,增幅较小;体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y=0.0319x^(2.3004),异速生长系数(b)为2.3004;全长与体长的拟合方程为y=1.4553x^(0.8773),异速生长系数(b)为0.8773。【结论】花斑副沙鳅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属负异速增长类型,可根据其周年生长规律,分阶段和分季节优化投喂策略,促进其营养供给和快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副沙鳅 幼鱼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特定生长率 异速生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可特肠佳粉剂对大菱鲆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佩林 李丽 +5 位作者 叶仕根 张静 崔艳红 单云盟 张涛 张劲松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估艾可特肠佳粉剂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为艾可特肠佳粉剂在大菱鲆及其他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3 000尾初始体质量为(10±1) g和(40±5) g大菱鲆幼鱼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评估艾可特肠佳粉剂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为艾可特肠佳粉剂在大菱鲆及其他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3 000尾初始体质量为(10±1) g和(40±5) g大菱鲆幼鱼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组在饲料中添加0.1%艾可特肠佳粉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周期21周,测定大菱鲆幼鱼的肠道绒毛长度、肌层厚度、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肥满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菱鲆肠道绒毛长度极显著增加65.8%,肌层厚度显著增加44.7%,绒毛长度与肌层厚度比值显著增加38.9%,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饲料中添加0.1%艾可特肠佳粉剂可以增加大菱鲆肠道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改善其肠道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肠道组织 生长性能 艾可特肠佳 绒毛长度 肌层厚度 特定生长率 增重率 肥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小丑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宗文 《河北渔业》 2024年第8期10-13,22,共5页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海水观赏鱼养殖的影响效果,在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养殖水体中定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60 d的养殖试验,对比分析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水质指标和小丑鱼的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态...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海水观赏鱼养殖的影响效果,在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养殖水体中定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60 d的养殖试验,对比分析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水质指标和小丑鱼的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P<0.05),对稳定pH和分解有机物等具有积极作用。处理组的小丑鱼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处理组中微生态制剂对小丑鱼生长作用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 水环境质量 特定生长率 成活率 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溶菌酶添加剂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邓德波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2期4-5,38,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溶菌酶添加剂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溶菌酶添加剂在草鱼养殖中的最适添加量。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草鱼分别投喂添加0、0.1%、0.15%和0.2%的溶菌酶...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溶菌酶添加剂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溶菌酶添加剂在草鱼养殖中的最适添加量。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草鱼分别投喂添加0、0.1%、0.15%和0.2%的溶菌酶添加剂的饲料。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5%溶菌酶组可以显著增加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肝体比(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但对存活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草鱼养殖中添加0.15%的溶菌酶添加剂,其生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肝体比 脏体比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艾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伍志勇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8期45-46,共2页
该试验选择360尾体质量约为15 g的健康的草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60天。各组草鱼依次投喂含有0(对照组)、2.5%、5%和10%的艾叶粉的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5%和10%艾叶粉组草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 该试验选择360尾体质量约为15 g的健康的草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60天。各组草鱼依次投喂含有0(对照组)、2.5%、5%和10%的艾叶粉的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5%和10%艾叶粉组草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而饲料系数显著降低。由此说明,适量艾叶粉可以有效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且添加5%的艾叶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粉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冉井洪 黄宏 甘启良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为了解养殖水体盐度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斑点叉尾鮰75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养殖水体盐度分别设置为0‰(试验1组)、1‰(试验2组)、2‰(试验3组)、4‰(试验4组)和8‰(试验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为了解养殖水体盐度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斑点叉尾鮰75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养殖水体盐度分别设置为0‰(试验1组)、1‰(试验2组)、2‰(试验3组)、4‰(试验4组)和8‰(试验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斑点叉尾鮰。试验斑点叉尾鮰驯养1周,正式试验养殖周期为90 d。试验结束,检测各组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试验3组和试验4组斑点叉尾鮰的试验末重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5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5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斑点叉尾鮰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试验1组和试验5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斑点叉尾鮰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2组成活率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5组(P<0.05)。研究表明,适宜盐度有利于斑点叉尾鮰的生长,综合各项指标数据,斑点叉尾鮰幼鱼的适宜养殖水体盐度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斑点叉尾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覃夏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益生菌制剂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设A组、B组、C组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D组),分别按0.2%、0.4%、0.6%和0%四个水平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试验周期为6周。试验结束,测定分析各组吉富罗非鱼主要生...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益生菌制剂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设A组、B组、C组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D组),分别按0.2%、0.4%、0.6%和0%四个水平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试验周期为6周。试验结束,测定分析各组吉富罗非鱼主要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末重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吉富罗非鱼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养殖水环境及幼参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李宗文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564-568,共5页
为了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的影响效果,在幼参培育水体中定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60 d的培育试验,对比分析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水质指标和幼参的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态氮(P<... 为了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的影响效果,在幼参培育水体中定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60 d的培育试验,对比分析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水质指标和幼参的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态氮(P<0.05)和亚硝酸态氮(P<0.05),对稳定pH和分解有机物等具有积极作用。试验组的幼参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试验Ⅱ组(芽孢杆菌加入组)对幼参生长作用显著(P<0.05),但与试验Ⅲ组(乳酸菌加入组)差异不显著(P>0.05)。该试验结果可为微生态制剂在海珍品育苗和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水环境质量 特定生长率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菌渣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宁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探讨不同水平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评估金针菇菌渣在草鱼养殖中的最适使用水平。试验选择体况健康、体重约为20g的草鱼6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 为探讨不同水平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评估金针菇菌渣在草鱼养殖中的最适使用水平。试验选择体况健康、体重约为20g的草鱼6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各组草鱼分别投喂含有0%(对照组)、4%、8%和16%金针菇菌渣的试验饲料。试验草鱼驯养2周,正式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统计分析各组草鱼的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草鱼采食含有8%的金针菇菌渣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试验末重(P<0.05)、增重率(P<0.05),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其中试验末重显著提高了6.6%、增重率提高了8.96%,饲料系数降低了6.76%。而不同水平的金针菇菌渣对草鱼的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等数据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金针菇菌渣可以改善草鱼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且金针菇菌渣的最适添加水平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 菌渣 特定生长率 增重率 饲料系数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核苷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绪清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核苷酸(Nucleotide)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核苷酸在草鱼养殖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560尾体重约为10g的健康的草鱼,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其均分4组,每组5个重复,...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核苷酸(Nucleotide)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核苷酸在草鱼养殖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560尾体重约为10g的健康的草鱼,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其均分4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重复28尾草鱼。对照组草鱼投喂基础饲料,核苷酸组草鱼分别投喂含有0.2%、0.4%和0.6%的核苷酸的试验饲料。投喂60 d后,检测各组草鱼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草鱼投喂0.4%的核苷酸可以使试验末重增加(P<0.05),增重率增加17.28%(P<0.05),可以使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而核苷酸对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适量的核苷酸可以促进草鱼生长,且核苷酸添加量为0.4%时,生长性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Nucleotide)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增重率 饲料系数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艾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廖胜奕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3期281-28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艾叶(Artemisia argyi)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草鱼生长所需的最适艾叶粉水平。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草鱼50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艾叶(Artemisia argyi)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草鱼生长所需的最适艾叶粉水平。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草鱼50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草鱼。各组试验草鱼分别投喂含有0%(空白对照组)、2%、4%和8%的艾叶粉的试验饲料。饲养10周后,检测各组试验草鱼的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草鱼投喂4%和8%的艾叶粉可以显著提高试验草鱼的试验末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P<0.05);而投喂4%和8%的艾叶粉可以显著降低试验草鱼的饲料系数(P<0.05)。试验草鱼投喂艾叶粉对草鱼的存活率、脏体比、肝体比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草鱼投喂适量的艾叶粉可以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综合指标数据及养殖成本考虑,草鱼养殖中添加4%的艾叶粉对其生长性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Artemisia argyi)粉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对加州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韦克灿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3期300-302,共3页
该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发酵豆粕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375尾体重约为5g的加州鲈,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其均匀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加州鲈。... 该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发酵豆粕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375尾体重约为5g的加州鲈,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其均匀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加州鲈。各组加州鲈分别投喂含有0%(对照组)、2.5%、5%、10%和20%发酵豆粕的试验饲料。试验周期为60 d。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加州鲈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加州鲈投喂含有10%的发酵豆粕的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试验末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投喂含5%、10%和20%发酵豆粕的饲料可以显著提高增重率(P<0.05)。研究表明,加州鲈投喂适量的发酵豆粕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综合各项数据,发酵豆粕的最适添加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黔海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4期464-46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幼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黄颡鱼幼鱼养殖生产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水平。选择初始体重约为11g的健康的黄颡鱼幼鱼,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 试验旨在研究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幼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黄颡鱼幼鱼养殖生产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水平。选择初始体重约为11g的健康的黄颡鱼幼鱼,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其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黄颡鱼幼鱼。对照组的黄颡鱼幼鱼投喂不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基础饲料,试验组黄颡鱼幼鱼投喂分别添加200 mg/kg、400 mg/kg和800 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基础饲料。试验黄颡鱼幼鱼驯养2周,正式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束,检测各组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黄颡鱼幼鱼投喂400 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显著提高试验末重(P<0.05);投喂400和800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显著提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综上所述,黄颡鱼幼鱼养殖中添加适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幼鱼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温为庚 林黑着 +3 位作者 吴开畅 杨其彬 黄建华 江世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46,共3页
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 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无明显规律性;而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终末均质量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酚氧化酶(PO)的活力,除10 mg.kg^-1和20 mg.kg^-1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对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酚氧化酶(PO)活力为参考指标,虾青素适宜添加量为40-8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斑节对虾 存活率 特定生长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