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玉婷 梁玲 +2 位作者 史彩华 谢文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研究了该虫北京种群在4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其他的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以及产卵前... 为了明确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研究了该虫北京种群在4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其他的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以及产卵前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5℃条件下的单雌产卵量为85.34粒,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平均世代周期(T)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25℃下净增殖率(R_0)最大,为45.77。韭菜迟眼蕈蚊在15~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但25℃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温度 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发育历期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度下烟草甲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绍佳 邱雯雯 +4 位作者 史梦竹 郭燕青 林凌鸿 吴梅香 傅建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在(32±1)℃,光周期为14L∶10D条件下,通过组建烟草甲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湿度对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RH和90%RH条件下,烟草甲未能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90%R... 在(32±1)℃,光周期为14L∶10D条件下,通过组建烟草甲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湿度对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RH和90%RH条件下,烟草甲未能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90%RH条件下幼虫在1龄全部死亡,50%RH条件下幼虫在2龄全部死亡;而在60%RH、70%RH和80%RH条件下烟草甲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卵期长短除70%RH和90%RH外,其余湿度条件下均无明显差异。幼虫发育期在60%RH和70%RH条件下无明显差异;而在80%RH下1、2、3龄发育时期均为最低,分别为8.08d、6.82d和7.05d;60%RH条件下,烟草甲雌成虫寿命最长为25.84d,80%RH下雄成虫寿命最长为15.25d;雌成虫产卵前期(2.55d)、总产卵前期(58.41d)和产卵期(7.00d)在80%RH条件下均为最短,60%RH和70%RH条件下无显著差异。60%RH、70%RH和80%RH等3个湿度条件下,繁殖力、特定年龄-龄期阶段的生命期望值(e_(xj))、特定年龄-龄期阶段的生殖价(V_(xj))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60%RH条件下均为最大;随着湿度的增加,净增殖率R0逐渐减小分别为37.69、30.65、15.02,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05、0.05、0.04和1.05、1.05、1.04,均无显著差异;60%RH和70%RH条件下的世代周期T(分别为72.68d和72.79d)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长于80%RH(62.80d);对烟草甲种群进行预测,结果表明60%RH、70%RH和80%RH等3个湿度条件下烟草甲种群最低虫口数分别出现在60、50、38d,之后种群数量开始剧增,建议在此期之前应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相对湿度 两性生命表 特定年龄-龄期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和啶虫脒处理西花蓟马对其F_1代生命表参数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左太强 张彬 +2 位作者 张绍婷 郑长英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7-775,共9页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缨翅目:蓟马科)是一种危险的入侵害虫,其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显著。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高温热激对西花蓟马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但高温热激可以改变西花蓟马的药剂敏感性。为了探...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缨翅目:蓟马科)是一种危险的入侵害虫,其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显著。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高温热激对西花蓟马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但高温热激可以改变西花蓟马的药剂敏感性。为了探究高温热激后再进行杀虫剂减量处理能否提高高温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本实验测定了45℃高温热激2 h后恢复不同时间(8 h和24 h)啶虫脒对西花蓟马F1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从控制种群发展的角度探究高温和啶虫脒防治西花蓟马最佳结合方式。【方法】应用特定年龄-龄期及两性生命表的方法,研究45℃高温热激和啶虫脒处理西花蓟马后其F1代种群的生命表参数。【结果】45℃热激2 h后恢复不同时间用啶虫脒处理西花蓟马亲代,其F1代卵、1龄幼虫和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仅45℃热激2 h)的西花蓟马F1代(P<0.01);而且其F1代雌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均显著少于对照(P<0.01)。热激恢复8 h后啶虫脒处理西花蓟马亲代,其F1代发育历期和雌成虫的寿命虽然与热激恢复24 h的F1代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其F1代的平均产卵前期(adult pre-oviposition period,APOP)和平均总产卵前期(total pre-oviposition period,TPOP)显著长于恢复24 h的F1代(P<0.01),单雌平均产卵量显著小于恢复24 h的F1代(P<0.01)。【结论】相比单一高温防治,高温和杀虫剂综合使用对西花蓟马有更好的防控效果。相比热激后恢复24 h,热激后恢复8 h再进行杀虫剂处理对西花蓟马有更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生长发育 繁殖力 热激 啶虫脒 亚致死剂量 特定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