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DA的PIM到J2EE平台PSM的转换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崔萌 史耀馨 +1 位作者 李宣东 郑国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02,共3页
MDA是解决基于不同中间件系统的集成问题。它将不同的系统都结构化成PIM和PSM并针对不同实现技术与平台制订多个映射规则 ,然后通过这些映射规则及辅助工具将PIM转换成PSM ,再将PSM不断求精直至形成最后代码。MDA中的模型转换有 4种 :PI... MDA是解决基于不同中间件系统的集成问题。它将不同的系统都结构化成PIM和PSM并针对不同实现技术与平台制订多个映射规则 ,然后通过这些映射规则及辅助工具将PIM转换成PSM ,再将PSM不断求精直至形成最后代码。MDA中的模型转换有 4种 :PIM到PIM ,PIM到PSM ,PSM到PSM以及PSM到PIM。其中的PIM到PSM转换是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PIM到J2EE平台的PSM转换的方法 :首先将一个用PIM配置图和类图描述的系统根据映射规则转换成J2EE平台下的PSM配置图、类图 ;然后根据精化规则对PSM模型进一步精化 ,生成不同的EJB以及构件图 ,为最后代码的自动生成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 映射规则 类图 J2EE平台 代码 模型转换 EJB psm MDA 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A中从PIM到PSM的模型转换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春水 唐胜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基于在MDA中PIM到PSM的模型转换实现,提出了用UML描述PIM的一种有效性补充(E-)LOTOS,试图达到在模型映射前实现模型的有效逻辑验证;对模型转换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索,分析了目前在MDA中实现从PIM到PSM模型转换的主要途径和困难;最后展望... 基于在MDA中PIM到PSM的模型转换实现,提出了用UML描述PIM的一种有效性补充(E-)LOTOS,试图达到在模型映射前实现模型的有效逻辑验证;对模型转换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索,分析了目前在MDA中实现从PIM到PSM模型转换的主要途径和困难;最后展望模型转换的实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无关模型 平台特定模型 统一建模语言 (E-)LOTOS 模型转换 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正平 毋国庆 +2 位作者 肖敬 喻超 胡红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4-46,13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将与实现技术无关的功能模型及基于某一特定技术的实现模型分离 ,通过不同模型之间的变换 ,使系统能适应技术的进步 ,解决系统在不同中间件平台上的集成、互操作性、可移植性等问题。...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将与实现技术无关的功能模型及基于某一特定技术的实现模型分离 ,通过不同模型之间的变换 ,使系统能适应技术的进步 ,解决系统在不同中间件平台上的集成、互操作性、可移植性等问题。此外 ,也讨论了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缺点及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平台无关模型(PIM) 特定平台模型(psm) UML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驱动体系综述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小华 韩永生 余军合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2,173,共3页
模型驱动体系是OMG提出的一种IT系统描述方法,是互操作性标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模型驱动体系的基本概念、核心基础构造及其模型体系,并介绍了当前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模型驱动体系 平台无关的模型 特定平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亚军 康建初 吕卫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4-228,共5页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是由 OMG 提出的应用模型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标准体系,其核心技术是平台无关模型建模和平台特定模型转换。MDA 代表了现代软件开发理论与方法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预见到它会成为继面向对象技术后软件工程史...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是由 OMG 提出的应用模型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标准体系,其核心技术是平台无关模型建模和平台特定模型转换。MDA 代表了现代软件开发理论与方法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预见到它会成为继面向对象技术后软件工程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对 MDA 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包括 MDA 产生背景、总体构成、模型体系、软件方法、应用与评价以及最新研究与趋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平台无关模型 平台特定模型 模型映射 模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驱动的软件测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林章 李宣东 郑国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0-235,共6页
MDA(Model-DrivenArchitecture)旨在基于平台无关的模型(PIM)和平台相关的模型(PSM)之间的分离和相互转换来复用平台无关的设计,实现异构中间件平台之间的集成和互操作,从而把软件开发的重点提前到PIM的设计上,也使得在模型级解决测试... MDA(Model-DrivenArchitecture)旨在基于平台无关的模型(PIM)和平台相关的模型(PSM)之间的分离和相互转换来复用平台无关的设计,实现异构中间件平台之间的集成和互操作,从而把软件开发的重点提前到PIM的设计上,也使得在模型级解决测试生成问题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过程、方法与工具三个方面研究了模型驱动的测试,首先提出与软件开发过程集成的模型驱动的软件测试过程;其次讨论了与过程对应的模型驱动的测试方法,基于PIM生成平台无关的测试(PIT),定义并实现了从PIT到平台相关的测试(PST)的映射算法,使得PST能够直接在相应平台上执行以发现软件实现是否与规约一致;最后,对上述过程中的方法提供工具支持。本文过程和方法在一个基于三层Web应用的在线银行系统上得到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A MDT PIM psm PIT PST 模型驱动 测试研究 软件开发 生成平台 软件测试过程 过程集成 Web应用 相互转换 测试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库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丽 常春影 +1 位作者 杨建强 董威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5-18,共4页
提出一种以VC ++6 .0为开发平台 ,实现用户对模型库动态管理技术 ,并利用该技术开发应用程序界面。该技术特点是用户可建立适合自身特定领域的模型库 ,并可根据信息的变化 ,适时修改模型库中的模型。该技术在机电液通用仿真系统的元件... 提出一种以VC ++6 .0为开发平台 ,实现用户对模型库动态管理技术 ,并利用该技术开发应用程序界面。该技术特点是用户可建立适合自身特定领域的模型库 ,并可根据信息的变化 ,适时修改模型库中的模型。该技术在机电液通用仿真系统的元件模型库创建中得到应用 ,友善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管理 模型 用户 技术 特定领域 适时 信息 应用程序界面 VC++6.0 开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EDOC模型到J2EE程序:一个MDA工具的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嵩 赵建华 +1 位作者 李宣东 郑国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109,共4页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是OMG组织推出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根据MDA的框架,设计者首先建立平台无关模型PIM,然后遵循一定的转换规则转化成平台相关模型PSM,最后转化成目标平台上的代码。为了体现MDA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模型之间、模...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是OMG组织推出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根据MDA的框架,设计者首先建立平台无关模型PIM,然后遵循一定的转换规则转化成平台相关模型PSM,最后转化成目标平台上的代码。为了体现MDA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模型之间、模型代码之间的自动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描述了我们实现的一个MDA转换工具。该工具可以编辑用EDOC的Entities profile和Business Process profile构建的PIM,并且辅助自动转化成基于J2EE平台的PSM,最终转化成J2EE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 J2EE OMG 平台无关模型 PIM 软件开发方法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MDA psm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A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宗亮 边馥苓 张艳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43-245,共3页
从模型驱动开发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指导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对OMG的模型驱动架构作了研究,分析了MDA的系统架构和核心技术,并结合地理信息相关标准、规范,提出一种利用MDA技术实现GIS领域建模,模型转换和应用... 从模型驱动开发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指导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对OMG的模型驱动架构作了研究,分析了MDA的系统架构和核心技术,并结合地理信息相关标准、规范,提出一种利用MDA技术实现GIS领域建模,模型转换和应用开发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增强了系统的跨平台互操作性、可移植性、平台无关性和易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平台无关模型 特定平台模型 元对象设施 公共仓库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农作物估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莹瑾 崔海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实时获取农作物长势及产量等信息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估产领域,相继出现了一些较为实用的估产方法,主要有结... 实时获取农作物长势及产量等信息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估产领域,相继出现了一些较为实用的估产方法,主要有结合辅助数据的估产方法、基于植被指数的估产方法、基于特定模型的估产方法和基于农作物估产平台(软件)的开发等。其中,基于植被指数的估产方法又分为单一和多植被指数估产2类方法。在对近年来该领域大量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就几类热点方法展开论述,并对每类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评述,最后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空间数据仓库 植被指数 特定模型估产法 估产软件(平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