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中国文献记载看19世纪后半叶欧美博物馆陈列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文立
《中国博物馆》
1995年第4期7-14,共8页
研究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博物馆陈列最可靠的证据莫过于当时人遗留下来的直观的和非直观的记录材料。在缺乏更多直观记录手段的19世纪后半叶,有关博物馆陈列的最可靠的。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民俗博物馆
陈列内容
文献记载
设计思想
博物院
特定历史时期
欧美
重要内容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亮剑》非主流英雄形象的再认识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玉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0-111,共2页
文学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今影坛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对《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争议众说纷纭。什么是英雄?当今社会人们眼中的英雄除了以往比较完美的人物形象外.也离不开那些既有崇高精神,大智大勇,...
文学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今影坛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对《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争议众说纷纭。什么是英雄?当今社会人们眼中的英雄除了以往比较完美的人物形象外.也离不开那些既有崇高精神,大智大勇,爱憎分明的优秀品质,又有平民本色,个性鲜明,有优点但毛病也很多的并非完美的平民英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主流
特定历史时期
特定
环境
人性化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美国近代道德文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雷希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3期17-25,共9页
一、引言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20世纪的的两种奇妙的文化心理现象。一方面,作为发生在本世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次强大的哲学运动,实用主义在当代业已衰落;然而,另一方面,“实用主义方法虽然现在比前几年更经常受到怀疑,但却仍然是美...
一、引言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20世纪的的两种奇妙的文化心理现象。一方面,作为发生在本世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次强大的哲学运动,实用主义在当代业已衰落;然而,另一方面,“实用主义方法虽然现在比前几年更经常受到怀疑,但却仍然是美国人对问题作出反应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詹姆士
近代道德
特定历史时期
心理现象
哲学运动
文化
20世纪
主要方式
伦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的对比效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43-47,共5页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作为两个艺术符号,它们分别承载着当时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群众两种社会力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征。两者间的对比,实际上是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社会关系的真实感悟与刻画。人物之间外貌和肖像的对...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作为两个艺术符号,它们分别承载着当时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群众两种社会力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征。两者间的对比,实际上是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社会关系的真实感悟与刻画。人物之间外貌和肖像的对比,显示了人文主义者与贫苦农民眼界的差异以及形象本身所指代的各自社会集团人数的多寡。主仆身份的对比展示了当时农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历史地位和与之的特殊关系。而性格差异则显示出了人文主义者与农民完全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塞万提斯正是在对当时社会关系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在两个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高妙的对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
西班牙
塞万提斯
特定历史时期
丰富内涵
作家
文艺复兴
时期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复的局限与意味——谈《陈奂生战术》与《陈奂生出国》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晓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2-96,共5页
显然,陈奂生所获得的殊荣,是当代文学中任何一个农民形象所无法企及的:“陈奂生是一个不多见的典型形象”,“‘陈奂生性格’已经成为历史和国民性格中美德与弱点的一面镜子,同阿Q一样将愈来愈显示出普遍意义”。可以说,作为特定历史时...
显然,陈奂生所获得的殊荣,是当代文学中任何一个农民形象所无法企及的:“陈奂生是一个不多见的典型形象”,“‘陈奂生性格’已经成为历史和国民性格中美德与弱点的一面镜子,同阿Q一样将愈来愈显示出普遍意义”。可以说,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民精神的典型显现的陈奂生连同他的殊荣已经被写进史册,完成了他生命特定阶段特有的辉煌。几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中国大地掀起的狂涛巨浪席卷了一切僻野,那些比陈奂生还要保守、坚固的传统农民意识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冲击。在这种情势下,作为现实主义杰出的典型形象的陈奂生,必然会以异于“原型”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奂生
典型形象
现实主义
高晓声
传统农民意识
中国农民
中国当代文学
农民形象
特定历史时期
国民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子》君主模式浅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谷玉梅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6期50-53,共4页
《管子》是一部百科全书性的先秦典籍,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古代政治思想内容,而君主模式论即是这块园圃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君主模式,是指古代政治思想家们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从某个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中一组君主构成方式及...
《管子》是一部百科全书性的先秦典籍,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古代政治思想内容,而君主模式论即是这块园圃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君主模式,是指古代政治思想家们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从某个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中一组君主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的综合、排比、分析、归类、抽象升华而成的语言符号。本文试图对这组符号的类型、产生原因、积极意义及局限性作一尝试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君
构成方式
理论框架
语言符号
特定历史时期
先秦典籍
积极意义
百科全书
古代政治思想
圣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在菊花时节——改革文学漫笔
被引量:
1
7
作者
周克芹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3-6,共4页
文学描绘改革、反映改革以至推动改革,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也是文学自身的规律、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活生生的历史。 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不仅依靠史书典籍,还需要依靠文学。为什么?就因为文学对于某一特...
文学描绘改革、反映改革以至推动改革,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也是文学自身的规律、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活生生的历史。 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不仅依靠史书典籍,还需要依靠文学。为什么?就因为文学对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的生动描绘,相对于人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及其文化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文学
特定历史时期
文化哲学思想
经济形态
使命
属性
菊花
史书
典籍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受美学:作品本体的毁灭
8
作者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接受美学这一名称本身已向我们显示了这一理论流派的根本特点:研究接受。 既然是对文学的接受,就必然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既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基本出发点与探讨对象就必然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这种关系...
接受美学这一名称本身已向我们显示了这一理论流派的根本特点:研究接受。 既然是对文学的接受,就必然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既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基本出发点与探讨对象就必然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这种关系自文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文学作品除了与作者发生直接关系外,便只与读者保持这样的关系。有趣的是,某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常只有一个,但它的读者却成千上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只可能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但它的读者却是永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
特定历史时期
本体
理论流派
文学理论
接受者
直接关系
阅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人是什么的艺术探索——读晨哥《神曲》杂记
9
作者
李作祥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3期86-91,共6页
非人境遇中的人的非人化看了今年《上海文学》第二期以头题位置发表的这篇小说,很想为它说点话。作者是辽宁文坛上去年出来的新人,这篇是他的新作,是一篇出手不凡的新作。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到两部世界名作:
关键词
非人化
艺术探索
人性
小说
道德感
兽性
特定历史时期
作品
戈尔丁
艺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封悲剧的成因——兼论孔明的机心与权术
10
作者
单长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权力重新集结与分配的特定历史时期,诚如魏武帝曹操所言:“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人怀快快,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罗...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权力重新集结与分配的特定历史时期,诚如魏武帝曹操所言:“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人怀快快,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 (高儒《百川书志》),结合自己对元末纷争的社会现实的深度反思,敷衍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艺术真实地昭示数百年来的读者:在纷争不已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谁的政治、军事、外交手腕高超,并且具有一套独特的招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孔明
长篇
历史
小说
机心
特定历史时期
百川书志
罗贯中
东汉末年
魏武帝
历史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张弦爱情作品的悲剧价值
11
作者
高原新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1期93-99,共7页
一部书的精彩的程度取决于它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就是说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的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文学作品的力量和寿命就是精神地层的力量和寿命.
关键词
社会心理
表现形式
自我否定
特定历史时期
社会生活
价值观念
生活领域
道德观念
普通人
重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主义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
12
作者
赵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34-39,共6页
最近几年,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形象,这些悲剧形象,无论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比较过去都迈出了新的一步,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艺术创作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如何从理论上去研究和总结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从而使社会...
最近几年,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形象,这些悲剧形象,无论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比较过去都迈出了新的一步,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艺术创作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如何从理论上去研究和总结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悲剧创作得以健康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似易而难、似旧而新的课题,无疑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艺术
悲剧人物
悲剧形象
悲剧创作
悲剧性格
悲剧理论
思想深度
特定历史时期
悲剧作品
普罗米修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白思想论略
13
作者
王定超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4期41-42,50,共3页
李白是我国的一位大诗人,他的诗篇包含着极大广阔的思想内容,艺术方法也非常丰富多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研究李白的作品及其思想的人很多。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他是道家,有的说他是儒、道、释三家的混合。
关键词
李白思想
论略
儒家色彩
诸子百家
诗篇
艺术方法
特定历史时期
思想内容
继承与发展
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姜文心中有个太阳——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
14
作者
周发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9,共1页
“文革”在一般作家笔下,在观众眼里,无论搬上银屏的或在字里行间的,都是“伤痕文学”。而在被张艺谋和陈凯歌誉为“才高八斗”的“影帝”姜文笔下,银幕上不再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取而...
“文革”在一般作家笔下,在观众眼里,无论搬上银屏的或在字里行间的,都是“伤痕文学”。而在被张艺谋和陈凯歌誉为“才高八斗”的“影帝”姜文笔下,银幕上不再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浓墨重彩的文笔,饱醮激情挚诚,震撼和征服了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太阳
影片
文心
张艺谋
“伤痕文学”
历史
的批判
特定历史时期
王朔小说
时空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扶上马送一程”别议
15
作者
郭永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送”
独立思考
依赖心理
党的事业
历史
局限性
新老交替
特定历史时期
干部政策
使用频率
适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讨论文艺理论遗产的继承问题
被引量:
3
16
《文史哲》
1963年第3期85-85,共1页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我国文艺理論遺产的批判繼承问題,已引起相当普遍的重視,并且在整理和研究工作方面初步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一种“厚古薄今”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地影响了对文艺理論遺产的正确繼承。因此,文艺理論教研室...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我国文艺理論遺产的批判繼承问題,已引起相当普遍的重視,并且在整理和研究工作方面初步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一种“厚古薄今”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地影响了对文艺理論遺产的正确繼承。因此,文艺理論教研室的同志們結合教学工作的需要,对如何正确继承文艺理論遺产問題展开了討論。討論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繼承的实質是什么?有的同志認为,繼承就是从古典文艺理論中吸取对于今天直接有用的东西。例如,总結过去的經驗教訓,寻找发展規律,这不是继承,至于給古典理論以历史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系
遗产
学术界
文艺理论
特定历史时期
精华
教研室
继承问题
山东大学
教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国文献记载看19世纪后半叶欧美博物馆陈列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文立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5年第4期7-14,共8页
文摘
研究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博物馆陈列最可靠的证据莫过于当时人遗留下来的直观的和非直观的记录材料。在缺乏更多直观记录手段的19世纪后半叶,有关博物馆陈列的最可靠的。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民俗博物馆
陈列内容
文献记载
设计思想
博物院
特定历史时期
欧美
重要内容
自然科学
分类号
G26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亮剑》非主流英雄形象的再认识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玉芬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分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0-111,共2页
文摘
文学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今影坛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对《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争议众说纷纭。什么是英雄?当今社会人们眼中的英雄除了以往比较完美的人物形象外.也离不开那些既有崇高精神,大智大勇,爱憎分明的优秀品质,又有平民本色,个性鲜明,有优点但毛病也很多的并非完美的平民英雄形象。
关键词
非主流
特定历史时期
特定
环境
人性化
真实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美国近代道德文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雷希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3期17-25,共9页
文摘
一、引言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20世纪的的两种奇妙的文化心理现象。一方面,作为发生在本世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次强大的哲学运动,实用主义在当代业已衰落;然而,另一方面,“实用主义方法虽然现在比前几年更经常受到怀疑,但却仍然是美国人对问题作出反应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实用主义
詹姆士
近代道德
特定历史时期
心理现象
哲学运动
文化
20世纪
主要方式
伦理精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的对比效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建军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43-47,共5页
文摘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作为两个艺术符号,它们分别承载着当时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群众两种社会力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征。两者间的对比,实际上是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社会关系的真实感悟与刻画。人物之间外貌和肖像的对比,显示了人文主义者与贫苦农民眼界的差异以及形象本身所指代的各自社会集团人数的多寡。主仆身份的对比展示了当时农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历史地位和与之的特殊关系。而性格差异则显示出了人文主义者与农民完全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塞万提斯正是在对当时社会关系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在两个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高妙的对比效应。
关键词
堂吉诃德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
西班牙
塞万提斯
特定历史时期
丰富内涵
作家
文艺复兴
时期
社会力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复的局限与意味——谈《陈奂生战术》与《陈奂生出国》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晓峰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2-96,共5页
文摘
显然,陈奂生所获得的殊荣,是当代文学中任何一个农民形象所无法企及的:“陈奂生是一个不多见的典型形象”,“‘陈奂生性格’已经成为历史和国民性格中美德与弱点的一面镜子,同阿Q一样将愈来愈显示出普遍意义”。可以说,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民精神的典型显现的陈奂生连同他的殊荣已经被写进史册,完成了他生命特定阶段特有的辉煌。几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中国大地掀起的狂涛巨浪席卷了一切僻野,那些比陈奂生还要保守、坚固的传统农民意识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冲击。在这种情势下,作为现实主义杰出的典型形象的陈奂生,必然会以异于“原型”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因为。
关键词
陈奂生
典型形象
现实主义
高晓声
传统农民意识
中国农民
中国当代文学
农民形象
特定历史时期
国民性格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子》君主模式浅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谷玉梅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6期50-53,共4页
文摘
《管子》是一部百科全书性的先秦典籍,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古代政治思想内容,而君主模式论即是这块园圃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君主模式,是指古代政治思想家们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从某个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中一组君主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的综合、排比、分析、归类、抽象升华而成的语言符号。本文试图对这组符号的类型、产生原因、积极意义及局限性作一尝试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
明君
构成方式
理论框架
语言符号
特定历史时期
先秦典籍
积极意义
百科全书
古代政治思想
圣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在菊花时节——改革文学漫笔
被引量:
1
7
作者
周克芹
出处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3-6,共4页
文摘
文学描绘改革、反映改革以至推动改革,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也是文学自身的规律、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活生生的历史。 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不仅依靠史书典籍,还需要依靠文学。为什么?就因为文学对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的生动描绘,相对于人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及其文化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映。
关键词
改革文学
特定历史时期
文化哲学思想
经济形态
使命
属性
菊花
史书
典籍
作品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受美学:作品本体的毁灭
8
作者
易丹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文摘
接受美学这一名称本身已向我们显示了这一理论流派的根本特点:研究接受。 既然是对文学的接受,就必然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既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基本出发点与探讨对象就必然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这种关系自文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文学作品除了与作者发生直接关系外,便只与读者保持这样的关系。有趣的是,某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常只有一个,但它的读者却成千上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只可能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但它的读者却是永恒的。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
特定历史时期
本体
理论流派
文学理论
接受者
直接关系
阅读行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人是什么的艺术探索——读晨哥《神曲》杂记
9
作者
李作祥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3期86-91,共6页
文摘
非人境遇中的人的非人化看了今年《上海文学》第二期以头题位置发表的这篇小说,很想为它说点话。作者是辽宁文坛上去年出来的新人,这篇是他的新作,是一篇出手不凡的新作。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到两部世界名作:
关键词
非人化
艺术探索
人性
小说
道德感
兽性
特定历史时期
作品
戈尔丁
艺术结构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封悲剧的成因——兼论孔明的机心与权术
10
作者
单长江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文摘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权力重新集结与分配的特定历史时期,诚如魏武帝曹操所言:“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人怀快快,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 (高儒《百川书志》),结合自己对元末纷争的社会现实的深度反思,敷衍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艺术真实地昭示数百年来的读者:在纷争不已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谁的政治、军事、外交手腕高超,并且具有一套独特的招揽人才。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孔明
长篇
历史
小说
机心
特定历史时期
百川书志
罗贯中
东汉末年
魏武帝
历史
条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张弦爱情作品的悲剧价值
11
作者
高原新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1期93-99,共7页
文摘
一部书的精彩的程度取决于它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就是说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的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文学作品的力量和寿命就是精神地层的力量和寿命.
关键词
社会心理
表现形式
自我否定
特定历史时期
社会生活
价值观念
生活领域
道德观念
普通人
重要特征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主义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
12
作者
赵凱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34-39,共6页
文摘
最近几年,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形象,这些悲剧形象,无论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比较过去都迈出了新的一步,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艺术创作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如何从理论上去研究和总结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悲剧创作得以健康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似易而难、似旧而新的课题,无疑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悲剧艺术
悲剧人物
悲剧形象
悲剧创作
悲剧性格
悲剧理论
思想深度
特定历史时期
悲剧作品
普罗米修斯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白思想论略
13
作者
王定超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4期41-42,50,共3页
文摘
李白是我国的一位大诗人,他的诗篇包含着极大广阔的思想内容,艺术方法也非常丰富多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研究李白的作品及其思想的人很多。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他是道家,有的说他是儒、道、释三家的混合。
关键词
李白思想
论略
儒家色彩
诸子百家
诗篇
艺术方法
特定历史时期
思想内容
继承与发展
学史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姜文心中有个太阳——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
14
作者
周发国
机构
云南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9,共1页
文摘
“文革”在一般作家笔下,在观众眼里,无论搬上银屏的或在字里行间的,都是“伤痕文学”。而在被张艺谋和陈凯歌誉为“才高八斗”的“影帝”姜文笔下,银幕上不再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浓墨重彩的文笔,饱醮激情挚诚,震撼和征服了观众。
关键词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太阳
影片
文心
张艺谋
“伤痕文学”
历史
的批判
特定历史时期
王朔小说
时空转换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扶上马送一程”别议
15
作者
郭永和
机构
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政治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送”
独立思考
依赖心理
党的事业
历史
局限性
新老交替
特定历史时期
干部政策
使用频率
适应时间
分类号
C93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讨论文艺理论遗产的继承问题
被引量:
3
16
机构
山大中文系文艺理论通讯组
出处
《文史哲》
1963年第3期85-85,共1页
文摘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我国文艺理論遺产的批判繼承问題,已引起相当普遍的重視,并且在整理和研究工作方面初步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一种“厚古薄今”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地影响了对文艺理論遺产的正确繼承。因此,文艺理論教研室的同志們結合教学工作的需要,对如何正确继承文艺理論遺产問題展开了討論。討論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繼承的实質是什么?有的同志認为,繼承就是从古典文艺理論中吸取对于今天直接有用的东西。例如,总結过去的經驗教訓,寻找发展規律,这不是继承,至于給古典理論以历史的评价。
关键词
中文系
遗产
学术界
文艺理论
特定历史时期
精华
教研室
继承问题
山东大学
教学工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中国文献记载看19世纪后半叶欧美博物馆陈列
张文立
《中国博物馆》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亮剑》非主流英雄形象的再认识
刘玉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美国近代道德文化
雷希
《社会科学家》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的对比效应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复的局限与意味——谈《陈奂生战术》与《陈奂生出国》
李晓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管子》君主模式浅析
谷玉梅
《齐鲁学刊》
CSSCI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写在菊花时节——改革文学漫笔
周克芹
《当代文坛》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接受美学:作品本体的毁灭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对人是什么的艺术探索——读晨哥《神曲》杂记
李作祥
《当代作家评论》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刘封悲剧的成因——兼论孔明的机心与权术
单长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张弦爱情作品的悲剧价值
高原新
《当代作家评论》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社会主义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
赵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李白思想论略
王定超
《中国文学研究》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姜文心中有个太阳——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
周发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扶上马送一程”别议
郭永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讨论文艺理论遗产的继承问题
《文史哲》
196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