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部位移的滑坡预警预报方法——以云南某水电站库区特大型滑坡为例
1
作者 郭延辉 黄友鹏 +3 位作者 张亮 国铁霖 李玉 矫文琦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5-836,共12页
【研究目的】水电站库区特大型滑坡形成机理极其复杂,现有预警预报方法很难准确预测滑坡变形阶段。【研究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对其进行预警预报研究,采用钻孔深部位移监测法,结合测斜仪监测原理,对现有的预警方法加以改进,提出针对测斜... 【研究目的】水电站库区特大型滑坡形成机理极其复杂,现有预警预报方法很难准确预测滑坡变形阶段。【研究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对其进行预警预报研究,采用钻孔深部位移监测法,结合测斜仪监测原理,对现有的预警方法加以改进,提出针对测斜仪的动能、动能变化率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依据DH特大型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对累积合位移-深度曲线、变形速率、变形加速度、动能及动能变化率的趋势和时间界限值进行分析,确立了辨识滑坡变形演化阶段的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在不同的分区存在多个滑动面,滑动面以上呈现整体滑动趋势;滑坡由匀速变形阶段进入加速变形阶段,动能变化率有明显的增加且会大幅度波动。【结论】建立的基于深部位移动能和动能变化率预警指标的滑坡变形演化阶段辨识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划分和预警时间的辨识相较于速率和加速度曲线更加准确,能更好地识别出水电站库区特大型滑坡所处的变形阶段,为判断此类滑坡所处变形阶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库区 特大型滑坡 深部位移 预警指标 变形阶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特大型滑坡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保 彭建兵 +3 位作者 殷跃平 李小林 魏刚 马小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共发育特大型滑坡116处,群尖盆地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上都占到了绝对优势,这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和昆黄运动时期各大断裂带运动性质的转变直接相关;高原掀斜式隆升过程导致各大支流水系特大型滑坡西岸多发于... 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共发育特大型滑坡116处,群尖盆地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上都占到了绝对优势,这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和昆黄运动时期各大断裂带运动性质的转变直接相关;高原掀斜式隆升过程导致各大支流水系特大型滑坡西岸多发于东岸。研究区特大型滑坡有明显的4个群发期,各期都有其不同的触发因素,50 ka和30 ka属构造和气候的耦合成因,10 ka为构造触发,5 ka为降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河上游 特大型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特大型滑坡空间分布规律与类型划分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佳运 张成航 +1 位作者 高波 冯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9-364,共6页
特大型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类型划分是研究其形成机理、致灾模式与风险减缓对策的重要基础。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与解剖勘查等手段,查明陕西省特大型滑坡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在地貌上主要分布于关中盆地黄土塬边44处,其次是... 特大型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类型划分是研究其形成机理、致灾模式与风险减缓对策的重要基础。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与解剖勘查等手段,查明陕西省特大型滑坡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在地貌上主要分布于关中盆地黄土塬边44处,其次是黄土梁峁、丘陵区22处,秦岭北坡6处,汉中盆地中低山区6处;在构造单元上分布于包括秦岭北坡断裂带在内的关中断陷盆地72处,汉中断陷盆地6处;在斜坡结构类型上,主要分布于黄土+泥岩型斜坡41处,其次为黄土+基岩型斜坡11处、黄土+红黏土型斜坡9处。特大型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受活动断裂、地貌单元与斜坡结构类型的控制,不同区域发育特大型滑坡类型不同,特大型滑坡类型划分为宝鸡黄土塬边黄土—泥岩顺层型、灞桥白鹿塬边黄土—红黏土逆层型、蓝田横岭地区黄土—红黏土接触面型、关中盆地渭北地区黄土—基岩接触面型、陇县北部及韩城黄土梁峁区岩土混合型以及秦岭北坡与陕南"勉略宁"地区的堆积层型、顺向或块状岩质型滑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滑坡 空间分布规律 斜坡结构类型 类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甸8.03地震区甘家寨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永强 殷志强 撒兰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0-558,共9页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MS6.5级地震造成了617人死亡,并诱发了大量次生滑坡崩塌灾害。其中红石岩滑坡堆积体方量最大,甘家寨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最多。根据笔者对甘家寨特大型滑坡的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该滑坡堆积体的发育特征及...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MS6.5级地震造成了617人死亡,并诱发了大量次生滑坡崩塌灾害。其中红石岩滑坡堆积体方量最大,甘家寨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最多。根据笔者对甘家寨特大型滑坡的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该滑坡堆积体的发育特征及演化期次,从活断层破裂角度研究了滑坡的主控因素,认为甘家寨滑坡分为两个发育期次,最新一期滑坡体(本次地震诱发)长约700m,宽约250m,滑体面积约18×104m^2,体积约140×104m^3,是在20ka BP前发生的古崩塌堆积体在地震诱发下的复活型滑坡,受控于NW向的下水沟断层。最后建议进一步防范鲁甸8.03地震次生灾害的可能危险,加强该地区活动断层的复发周期研究,为灾害恢复重建中的地质环境安全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甘家寨 特大型滑坡 发育特征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中游某特大型滑坡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吉锋 钟湖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5期92-94,166,共4页
雅砻江中游某特大型滑坡位于拟建水电站的上坝址和中坝址之间,滑坡规模巨大,约3662万m3,目前坡体上有长达两百余米的长大裂缝,其对拟建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在深入调查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滑坡的发育条件分析了古滑坡的成因机... 雅砻江中游某特大型滑坡位于拟建水电站的上坝址和中坝址之间,滑坡规模巨大,约3662万m3,目前坡体上有长达两百余米的长大裂缝,其对拟建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在深入调查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滑坡的发育条件分析了古滑坡的成因机制为滑移-拉裂型,现今的复活机理为蠕滑-拉裂型,进而探讨了复活区控制范围,最后结合滑坡的地貌特征、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将滑坡分为3个亚区,并进行分区评价,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均表明:滑坡前部的C区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方能保持工程安全,其成果可为拟建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滑坡 基本特征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某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堵江机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家柱 任光明 葛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1,57,共7页
金沙江上游地区堵江滑坡发育密集,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流域内的水库建设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针对金沙江流域的滑坡堵江研究,尤其是滑坡的堵江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钻孔勘... 金沙江上游地区堵江滑坡发育密集,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流域内的水库建设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针对金沙江流域的滑坡堵江研究,尤其是滑坡的堵江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钻孔勘探成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金沙江上游某特大型滑坡的发育特征与堵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顺层陡倾岩质斜坡体上发育的以云母石英片岩为主的基岩滑坡,平面呈明显的圈椅状,总方量达6 000万m3,曾严重堵塞金沙江,整个滑坡堵江机制可以总结为:顺层斜坡高速滑动→前缘碰撞堆积→后缘推动形成一定冲高→强夯成坝→完全堵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滑坡 滑坡发育 堵江特征 堵江机制 金沙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旺北村特大型滑坡特征及对铁路危害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边江豪 李秀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7,共5页
川藏铁路沿线因独特的地形地貌、活跃的构造运动、复杂的地层岩性等环境条件,滑坡灾害极其发育,其中规模为大型和特大型滑坡灾害也分布多,其相比中型(小型)滑坡对铁路的危害更大。为了保证川藏铁路顺利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营,选择旺北村滑... 川藏铁路沿线因独特的地形地貌、活跃的构造运动、复杂的地层岩性等环境条件,滑坡灾害极其发育,其中规模为大型和特大型滑坡灾害也分布多,其相比中型(小型)滑坡对铁路的危害更大。为了保证川藏铁路顺利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营,选择旺北村滑坡这一典型特大型滑坡灾害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次的实地考察,运用工程测量、无人机航拍、遥感影像等手段,查明旺北村滑坡的平面形态、地形地貌等,分析阐述滑坡成灾过程、形成原因及对铁路可能产生的危害方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川藏铁路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该区域滑坡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特大型滑坡 基本特征 危害分析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县加朗普特特大型滑坡地质结构探测及老滑坡影响综合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4 位作者 伊学涛 姜东廷 崔振东 贺强 曹小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对体积巨大但数量占比很小的特大型黄土滑坡,除区域地质背景、强降雨诱发、非饱和土力学分析和稳定性模拟计算外,还需从中小尺度地质构造和沉积相变中寻找其与众多中小型滑坡发生和分布差异性原因。以2002年5月发生体积达2275×10^(... 对体积巨大但数量占比很小的特大型黄土滑坡,除区域地质背景、强降雨诱发、非饱和土力学分析和稳定性模拟计算外,还需从中小尺度地质构造和沉积相变中寻找其与众多中小型滑坡发生和分布差异性原因。以2002年5月发生体积达2275×10^(4)m^(3)的新源则克台加朗普特特大型滑坡为例,作者采用沉积相变分析、高密度电法探测、中小尺度地质构造解译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比等技术方法,揭示了该特大型滑坡系NWW向区域断裂和场区隐伏NW向断裂控制下早在1985年12月之前就已发生的特大型老滑坡,其后受强降雨作用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而中后部复活而向西运动的机理。组成该滑坡群的3个不同形状和滑向的滑坡不是同时出现,中下部不动体是受NW向断裂控制的条带状隆起基岩。本文所提断层和相变影响下加朗普特滑坡受地震始发而强降雨诱发的新模式,可望为该滑坡不同阶段稳定性分析和穿行的S316道路利用不动体跨越式整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黄土滑坡 堰塞湖 断层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孔隙水压诱发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破坏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云涛 陈洪凯 +3 位作者 张勇 蔡强 程英建 梁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2-740,共9页
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广泛发育于三峡库区重庆段万州城区及云阳地区。基于万州城区太白岩古滑坡以及云阳地区老药铺滑坡两个典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破坏特点;建立了强降雨作用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 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广泛发育于三峡库区重庆段万州城区及云阳地区。基于万州城区太白岩古滑坡以及云阳地区老药铺滑坡两个典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破坏特点;建立了强降雨作用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破坏的力学模型,解译了此类滑坡的破坏过程,并提出了滑带(面)超孔隙水压力是此类滑坡破坏的诱因。基于孔隙水压力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的内在关系,推导了滑面处每个土条的孔隙水压力及水压力公式,并得出了考虑超孔隙水压力的滑坡稳定系数表达式。云阳地区老药铺滑坡算例表明,若将老药铺滑坡按zk5分为两个滑坡,两个滑坡的中心段是孔隙水压力值较高的区域;本文的孔隙水压力计算值略大于钻孔量测值,计算误差为5.8%~10%,原因在于滑面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暴雨工况(含超孔隙水压力)下老药铺滑坡稳定系数为0.86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并已发生破坏,验证了超孔隙水压力对滑坡体破坏的诱发作用;建议滑坡治理工程中应在按zk5分成的两个滑坡中间段打设排水孔,消除或降低滑面处的超孔隙水压力值,并结合滑坡周围及坡面的截排水工程以及封填裂隙治理老药铺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超孔隙水压力 稳定系数 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上湾特大型红层老滑坡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穆文平 王康 +4 位作者 钱程 邢渊 王卓然 朱阁 武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2-812,共11页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堆积物)与泥岩堆积物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老滑坡体底滑面的形态和黄土状土顶部的淤泥(堰塞湖湖积物)的分析,确定了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主要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两次滑动前的地下水位,并建立了分析滑坡变形与破坏机制的数值模型。综合区域新构造运动特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在饱水状态下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的特征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得出老滑坡体第1次滑动主要是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引起,并给出了河流下切过程中坡体变形的3个阶段。第2次滑动是由于第1次滑动后,斜坡临空面变陡,坡脚剪应力进一步集中,且在其前缘形成一个堰塞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软化泥岩而发生的累进性牵引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滑坡 关键层 滑动期次 滑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特大型多级岩质滑坡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龙翔 苏爱军 +2 位作者 邹宗兴 张文 郭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111,142,共7页
特大型滑坡变形是一复杂的动态过程,分析其变形监测数据是了解滑坡稳定情况和变形机制的有效手段。以三峡库区典型的特大型多级岩质滑坡——藕塘滑坡为例,基于滑坡地形特征和GNSS专业监测数据,结合降雨量、库水位和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分... 特大型滑坡变形是一复杂的动态过程,分析其变形监测数据是了解滑坡稳定情况和变形机制的有效手段。以三峡库区典型的特大型多级岩质滑坡——藕塘滑坡为例,基于滑坡地形特征和GNSS专业监测数据,结合降雨量、库水位和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分析滑坡不同区域的变形特征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降雨是藕塘滑坡阶跃变形的主要诱因,阶跃期间滑坡对降雨更加敏感,少量的降雨即有可能诱发滑坡再次加速;②库水位变化的影响范围仅限于一级滑体前缘,水位升降会改变滑坡的局部稳定性但不会直接导致滑坡出现阶跃变形;③滑坡区内的地下水位变化是滑坡阶跃变形的直接原因,降低滑坡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幅度是治理藕塘滑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多级滑坡 阶跃变形 地下水 降雨 库水位 三峡库区 藕塘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澜沧江流域察雅县城滑坡群成因及现状稳定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尤 陈龙 +2 位作者 黄海 高波 张佳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34-2042,共9页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叠加人类工程活动下的大型滑坡灾害是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针对在澜沧江流域察雅县城南侧斜坡新发现的9处大型—特大型滑坡,采取野外调查、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分析了滑坡的特征、成因和现状稳定...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叠加人类工程活动下的大型滑坡灾害是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针对在澜沧江流域察雅县城南侧斜坡新发现的9处大型—特大型滑坡,采取野外调查、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分析了滑坡的特征、成因和现状稳定性。结果表明:(1)察雅县城滑坡具有规模大、切割深、地形阻止系数大等特征,滑坡堆积体现状具有多期蠕滑变形,表现为牵引式滑移的变形破坏特点,再次活动主要与降雨、河流侵蚀、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2)综合滑坡的发育特征、运动特征、物质结构与组成、断层与历史地震4个方面,初步判断察雅县城滑坡的诱发因素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为历史地震滑坡;(3)古妥尔滑坡堆积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强降雨状态下滑坡前缘局部或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较易-易发生滑动。新发现的大型—特大型滑坡拓宽了青藏高原"三江"地区地震滑坡的分布范围,对研究昌都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历史、断裂活动性、地貌形成演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资料,滑坡堆积体现状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为县城的扩建及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察雅县 大型特大型滑坡 地震滑坡 滑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