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
1
作者 《中国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专家组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 +4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魏世辉 张成 李怡文 宋宏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2-402,共11页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头痛、视乳头水肿及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等,而脑脊液成分及脑实质磁共振成像正常。IIH发病后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者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目前IIH在中国相对少见,大...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头痛、视乳头水肿及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等,而脑脊液成分及脑实质磁共振成像正常。IIH发病后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者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目前IIH在中国相对少见,大多数眼科医师对这一疾病的病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较高的误诊或漏诊率,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IIH主要发生于超重/肥胖的育龄女性,其在肥胖发病率较高的西方国家相对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肥胖人群逐渐增加,IIH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该病患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比较明显,部分患者首诊于眼科,故眼科和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亟待提高,以尽可能降低漏诊或误诊率。鉴于目前中国缺乏IIH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流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广泛复习和总结相关领域国内外高等级循证证据文献,结合各位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国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为更好地、规范地诊断和治疗IIH患者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视乳头水肿 视力障碍 头痛 假性脑瘤 肥胖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静脉窦支架治疗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闫旭东 韩楠楠 +3 位作者 马浩钧 葛晗明 张格娟 常明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严重时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最常见于超重的育龄期女性,男性患儿罕见。2023年1月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通过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1例体型偏瘦的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术...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严重时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最常见于超重的育龄期女性,男性患儿罕见。2023年1月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通过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1例体型偏瘦的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术后患儿症状完全缓解,随访半年未出现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静脉窦狭窄 静脉窦支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评估脑静脉窦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振产 张冰 +1 位作者 郑少俊 顾斌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脑血管内介入方法评估脑静脉窦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临床诊断IIH患者资料。完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MR静脉成像(MRV)等检查。局部麻醉下作全脑血管DSA造影,同时超选至静脉窦作矢... 目的探讨采用脑血管内介入方法评估脑静脉窦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临床诊断IIH患者资料。完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MR静脉成像(MRV)等检查。局部麻醉下作全脑血管DSA造影,同时超选至静脉窦作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颈静脉分段测压。结果脑血管DSA检查显示,13例患者中静脉窦狭窄或闭塞10例(76.9%),其中横窦6例,乙状窦3例,横窦和乙状窦同时受累1例。静脉窦超选测压显示,10例患者静脉窦狭窄两端压力差达120~580 mm H_2O;8例(61.5%,8/13)静脉窦闭塞/狭窄可能与IIH相关,2例(15.4%,2/13)静脉窦狭窄可能继发于IIH,3例(23.1%,3/13)静脉窦狭窄可能与IIH无关。结论脑血管内介入造影结合静脉窦超选测压,能够良好地辨别IIH与静脉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脑静脉窦 脑血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静脉窦支架置入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卫 张家亮 +4 位作者 傅继弟 赵尚峰 赵景武 梁熙虹 康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了解静脉窦狭窄在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腔内支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的患者,观察资料包括临床症状、眼底检查、颅内压测定、脑血管造影情况、治... 目的了解静脉窦狭窄在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腔内支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的患者,观察资料包括临床症状、眼底检查、颅内压测定、脑血管造影情况、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期间共有7例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患者行逆行脑静脉造影并行静脉窦测压后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其中4例伴有头痛,1例伴有鼻漏,术后伴发症状均有改善;7例患者均有视力下降,术后6例视力有所好转,1例术后视力无好转。结论怀疑存在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应行逆行脑静脉造影并且静脉窦测压。对于因静脉窦狭窄引起症状的患者,静脉窦内支架置入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支架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视力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34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斌 李舜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 对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IIH)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4名IIH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部分患者的随诊资料。结果 34名IIH患者中,平均年龄35.8岁,其中男性11名,女性23名,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 目的 对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IIH)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4名IIH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部分患者的随诊资料。结果 34名IIH患者中,平均年龄35.8岁,其中男性11名,女性23名,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是头痛(58.8%)和视乳头水肿(97.1%),可能的病因有肥胖(88.2%)、月经紊乱(23.5%)、高血压(11.8%)等。结论 IIH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因还有待进一步确定。对IIH患者定期随诊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临床表现 肥胖 月经紊乱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智沁 杨锦霞 +10 位作者 廖鑫鑫 谢妮娜 罗梦川 田芸 姚凌雁 胡雅岑 易芳 周亚芳 周琳 许宏伟 孙启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41-1250,共10页
目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脑血管病、缺血缺氧等继发性病因后的一种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IIH可能导致严重的永久性视力障碍,以及难以... 目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脑血管病、缺血缺氧等继发性病因后的一种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IIH可能导致严重的永久性视力障碍,以及难以治疗的致残性头痛。本研究旨在探讨IIH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5例IIH患者。IIH的诊断依据修订版Dandy标准。整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资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病情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例女性,5例男性。女性患者22~42(中位年龄39.5)岁,男性患者27~52(中位年龄44.0)岁。患者BMI 24.14~34.17(28.71±2.97)kg/m2。15例患者BMI均超过正常范围(≥24 kg/m2),其中肥胖10例(66.7%),超重5例(33.3%)。11例(73.3%)患者有头痛症状,8例(53.3%)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视力下降或丧失。其他症状包括发作性黑矇(2例)、耳鸣(3例)、水平复视(2例)、单侧周围性面瘫(2例)、单侧眼睑下垂(1例)等。3例患者合并缺铁性贫血,其中1例经纠正贫血后IIH症状消失。其他合并症包括高血压(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等。14例患者进行了血脂检测,均有1项或多项血脂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包括颈强直(2例)、眼球外展受限(6例)、周围性面瘫(2例)、眼睑下垂(1例)等。所有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等均正常。部分患者具备提示IIH的典型影像学征象,包括5例(33.3%)空蝶鞍,4例(26.7%)部分空蝶鞍,3例(20.0%)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隙增宽,5例(33.3%)眼球后部变平,7例(46.7%)视乳头突出,2例(13.3%)增强扫描后视乳头强化等。眼科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有双侧视乳头水肿。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接受个体化脱水降颅压治疗。3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转归良好,2例患者视力恢复欠佳。结论:IIH好发于肥胖的育龄女性,主要危害是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严重视力障碍,典型影像学征象对于识别IIH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上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肥胖 缺铁性贫血 神经影像学 眼底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顾永盛 陈光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IIH)是一种相对少见、病因不明的慢性颅内压增高,易发生在育龄肥胖女性。临床以头痛、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无脑结构和脑脊液成分的异常,视觉丧失是最重要的致残原因。病程早期的治疗强调减肥和服用碳酸酐酶抑制...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IIH)是一种相对少见、病因不明的慢性颅内压增高,易发生在育龄肥胖女性。临床以头痛、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无脑结构和脑脊液成分的异常,视觉丧失是最重要的致残原因。病程早期的治疗强调减肥和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若颅内高压导致进行性视力减退应提前施行视神经鞘开窗术。作者回顾了近年对该病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假性脑瘤 视盘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