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医家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规律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懿 马明远 《北方药学》 2016年第6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当代医家在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77位血液病专家中医药有效治疗ITP的文章和著作,摘录其中方药共142首,按辨证分型分类,归类为热盛迫血、气不... 目的:研究分析当代医家在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77位血液病专家中医药有效治疗ITP的文章和著作,摘录其中方药共142首,按辨证分型分类,归类为热盛迫血、气不摄血和阴虚火旺,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77位医家142首方剂中,共使用191种药物1489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主要有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其中有38位医家把ITP辨证为热盛迫血型,治疗方剂38首,使用频次在19次以上的主要有生地、丹皮、水牛角和芍药。有54位医家把ITP辨证为气不摄血型,治疗方剂54首,使用频次在27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甘草和白术。有36位医家把ITP辨证为阴虚火旺型,治疗方剂36首,使用频次在18次以上的主要有生地、甘草和女贞子。讨论:通过分析77位医家的用药规律,可发现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治血、治气、治火为基本法则,按照药物的出现频率高低,初步认为,临床治疗ITP的一般用药为甘草、丹皮、黄芪、生地和当归五味药。ITP无论从辨病治疗用药还是辨证治疗用药规律分析,都应从肝脾论治,方可奏效。现代药理也证实本文统计出的高频用药对ITP的治疗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医用药规律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肾阴虚证41例
2
作者 姜文仪 余丹 于存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 探讨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肝肾阴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ITP肝肾阴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41例(脱落3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 目的 探讨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肝肾阴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ITP肝肾阴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41例(脱落3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1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12周的治疗效果;在就诊时(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第2天(治疗后),对比患者肝肾阴虚证的证候积分变化;记录患者出血、紫癜的消失时间。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白介素3(interleukin 3,IL-3)、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的水平;选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health profile, NHP)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紫癜、出血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增加(P<0.05),MPV、PAIgA、PAIgM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PLT比对照组高(P<0.05),MPV、PAIgA、PAIgM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7、IFN-γ显著降低(P<0.05),IL-3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的IL-17、IFN-γ低于对照组(P<0.05),IL-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HP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滋阴养血方联合针刺有助于提高ITP肝肾阴虚证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养血方 针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肝肾阴虚证 血小板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治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兆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47-48,共2页
从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离虚、热、瘀三端及辨证论治总结了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从病因病机认识、临证遣方等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1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后盾 《江西中医药》 1998年第6期20-20,共1页
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41例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15例,女26例,系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26.7岁;病程0.5~16a,平... 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41例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15例,女26例,系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26.7岁;病程0.5~16a,平均36个月;31例就诊前曾接受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中医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缪韦韦 沈琴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信义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被引量:27
6
作者 储真真 李娜 +1 位作者 陈信义 冯久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4-55,共2页
陈信义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机分为急性期为"火",为"风",慢性期为"虚",为"瘀";治疗急性期应以清热祛风、凉血止血为法,治疗慢性期应以补益脾肾、益气化瘀为要。并研制了芪... 陈信义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机分为急性期为"火",为"风",慢性期为"虚",为"瘀";治疗急性期应以清热祛风、凉血止血为法,治疗慢性期应以补益脾肾、益气化瘀为要。并研制了芪龙颗粒剂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 清热祛风 凉血止血 @芪龙颗粒 @陈信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7
作者 刘兰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小剂量丙种球...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的9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PLT、PDW、MP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gG、IgM、Ig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4、IL-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均可改善血小板参数及免疫功能,降低TNF-α、IL-4、IL-6水平,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性较好,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轻医疗负担,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儿童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血小板参数 免疫功能 炎症抑制水平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计数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
8
作者 刘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TP患者60例作为IT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8)、...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TP患者60例作为IT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8)、中度组(n=27)和重度组(n=15)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MPV、PDW、PL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V、PDW、PLT联合检测对ITP的诊断价值。结果:ITP组MPV、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ITP患者MPV、PDW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LT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PDW、PLT诊断IT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0.877、0.936,最佳截断值为13.05 fL、18.46%、82.50×10^(9)/L,预测灵敏度为85.0%、76.7%、93.3%,特异度为88.0%、86.0%、92.0%;MPV、PDW、PLT联合检测诊断ITP的AUC为0.986,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7%、96.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MPV、PDW、PLT联合检测在ITP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洪玉 石世同 +3 位作者 刘红林 郑淑芳 郑宇霞 安昆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治疗方法 冲击疗法 地塞米松 大剂量 出血疾病 糖皮质激素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锋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407-407,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 益气滋阴 凉血活血 黄芪 太子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惠平 董理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95-96,共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伴成熟障碍为特征,国际血液学病组织近年来更倾向于称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约有80%~90%的患者在诊断后的6个月内痊愈,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伴成熟障碍为特征,国际血液学病组织近年来更倾向于称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约有80%~90%的患者在诊断后的6个月内痊愈,10%-20%的患者呈慢性病程,其中经正规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和一般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则称为难治性I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西医结合疗法 鸡尾酒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治规律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林 马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0-91,共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破坏增多为发病特点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常表现为皮肤与黏膜的自发性出血,可并发严重出血症状如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本病属于中医“虚劳”、“血汗”、“肌衄”、“血证”和“发斑”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破坏增多为发病特点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常表现为皮肤与黏膜的自发性出血,可并发严重出血症状如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本病属于中医“虚劳”、“血汗”、“肌衄”、“血证”和“发斑”等范畴。近年来,关于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多的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方剂中其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医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免疫疗法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明明 梁高飞 孙智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免疫疗法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免疫疗法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采用免疫疗法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联用免疫疗法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为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00%,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检测,连续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血小板数目为(114.20±4.52)×109L-1,对照组患儿的血小板数目为(59.84±7.28)×109L-1,研究组患儿的血小板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免疫疗法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华 武君 孙长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9期29-31,共3页
从中医对ITP的研究概况、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单方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进展,并指出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方法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标准化尚值得研究。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愈宁散 中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建江 黄肖梅 《中国小儿血液》 200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探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3 4例ITP患儿采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疗程冲击治疗。即甲基强的松龙 15mg kg·d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10 0ml中 1小时滴完 ,每天给药 1次 ,连用 7天 ... 探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3 4例ITP患儿采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疗程冲击治疗。即甲基强的松龙 15mg kg·d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10 0ml中 1小时滴完 ,每天给药 1次 ,连用 7天 ,继之以口服强的松减量维持治疗。结果显示 :本疗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使出血症状减轻或停止 ,对于血小板过低而导致危险性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疗法 甲基强的松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ITP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及方药研究
16
作者 富琦 范颖 王家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医辨证 中医药疗法 方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淑香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中医辨证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8
作者 陈建江 黄肖梅 《儿科药学》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少板减小性紫癜 (ITP)疗效。方法 :34例ITP患儿采用甲基强的松龙 15mg/(kg d)短疗程冲击治疗 ,继之以口服强的松减量维持治疗。结果 :冲击组治疗后血小板数快速升高 ,血小板计... 目的 :探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少板减小性紫癜 (ITP)疗效。方法 :34例ITP患儿采用甲基强的松龙 15mg/(kg d)短疗程冲击治疗 ,继之以口服强的松减量维持治疗。结果 :冲击组治疗后血小板数快速升高 ,血小板计数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本疗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使出血症状减轻或停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疗法 治疗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分级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晓燕 李晶晶 +3 位作者 陈振萍 葛菁 季林祥 杨仁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出血分级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拟ITP出血分级标准对225例ITP患者进行出血分级,采用双变量分析出血分级与PLT计数及疗效的关系。结果ITP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皮肤,致命性内出血少见。出血分级与... 目的探讨出血分级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拟ITP出血分级标准对225例ITP患者进行出血分级,采用双变量分析出血分级与PLT计数及疗效的关系。结果ITP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皮肤,致命性内出血少见。出血分级与PLT计数呈负相关,与疗效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不密切。结论ITP患者的出血危险与PLT计数不呈绝对反比,临床出血程度较PLT计数更重要;对ITP患者进行出血分级有助于监测出血,选择治疗策略,预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 出血分级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及IFN-γ、IL-4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培岭 石太新 +2 位作者 高俊 赵东菊 肖爱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IFN-γ、IL-4,探讨急性ITP患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急性ITP患儿及20例对照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IFN-γ、IL-4,探讨急性ITP患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急性ITP患儿及20例对照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IFN-γ、IL-4水平,并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ITP患儿CD3+、CD4+、CD4+/CD8+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1),CD8+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细胞百分比的改变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IFN-γ与IL-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1)。结论急性ITP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同时存在细胞因子紊乱,可能是Th1优势疾病,NK细胞与儿童急性ITP发病机制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T细胞亚群 NK细胞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