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陈晨 刘光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方法将117例特发性膜性肾病Ⅱ期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方法将117例特发性膜性肾病Ⅱ期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方口服,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总积分、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录激活因子3(ATF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血脂、24h-UTP、BUN、SCr水平、血清中MCP-1、ATF3、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F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5/60)与对照组的15.79%(9/57)相比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可有效减少特发性膜性肾病Ⅱ期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症状,调节血脂,具有肾保护作用,这可能与下调MCP-1、ATF3、TGF-β1表达以修复足细胞损伤有关,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Ⅱ期 蛋白尿 防己黄芪汤 五皮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南蕾 玄红运 +1 位作者 米焱 王彩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作用及其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135例,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作用及其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135例,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肾脏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肾组织样本NLRP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Caspase-1、NF-κB p65、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p38(p-p38)及磷酸化JNK(p-JNK)因子表达;收集IMN患者血液和24 h尿液,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一般临床资料,对尿蛋白与NLRP3、Caspase-1、IL-1β、TNF-α及NLRP3与TRAF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N患者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明显升高(均P<0.05),肾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Ⅱ期IMN患者肾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最高,IL-1β和TNF-α表达增强(均P<0.05),其中Ⅱ期IMN患者肾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最强,NF-κB p65、p-ERK1/2、p-p38和p-JNK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IMN患者24 h尿蛋白与肾组织NLRP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89,P<0.01),与Caspase-1蛋白呈正相关(r=0.614,P<0.0001),与IL-1β呈正相关(r=0.708,P<0.0001),与TNF-α呈正相关(r=0.594,P<0.01)。结论:TRAF6通过NF-κB激活诱导ERK1/2、p38、JNK信号通路刺激NLRP3炎症小体活化,促进IMN发生和大量尿蛋白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特发性肾病 TRAF6-NF-κB-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和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瑞萍 范瑞晨 +7 位作者 潘艳 郭亚玲 韩郁泽 王莹 张继强 杨慧娟 郁帝晨 陈卫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641,共6页
目的评价中风险及以上特发性膜性肾病(IMN)3种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RTX)靶向B细胞疗法、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影响IMN缓解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 目的评价中风险及以上特发性膜性肾病(IMN)3种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RTX)靶向B细胞疗法、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影响IMN缓解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肾病科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其中中风险及以上的患者共148例。按以上治疗方案分组,RTX组60例,CNI组42例,CTX组46例。记录随访开始患者基线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抗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比较3组患者治疗6、12、18个月后,24 h UTP、eGFR变化以及患者的缓解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IMN缓解率的因素。结果随访开始时,患者基线性别、年龄、24 h UTP、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酸、eGFR、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随访6个月时,3组24 h UTP与eGFR无明显变化;RTX组与CTX组缓解率均低于CNI组。随访12个月时,RTX组24 h UTP显著低于CNI组,3组患者总缓解率差异不明显。随访18个月时,RTX组24 h UTP显著低于CNI组,eGFR水平显著高于CNI组,CTX组24 h UTP低于CNI组,RTX组与CTX组缓解率均高于CNI组。RTX主要不良反应是输液反应和感染;CNI主要不良反应是代谢综合征和血肌酐升高;CTX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不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抗PLA2R抗体与IMN缓解率存在关联(HR=1.162,95%CI:1.078~1.249)。结论RTX治疗IMN起效慢,在18个月诱导疾病缓解率高于CNI,等同于CTX,且维持缓解时间较长;CNI起效快,但易导致患者肾功能进展;高滴度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是影响IMN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imn) 免疫抑制 利妥昔单抗(RTX) 有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扶正祛风法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4
作者 刘晴 郭晓媛 +3 位作者 谢璇 蔡倩 王暴魁 张烨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9-3354,共6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起病突然且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王暴魁教授认为脾肾亏虚、风邪入肾是IMN的主要病机,强调风邪在本病中的重要性,从肺肾相关角度,将微观辨证与中医藏象理论相结合,阐释其发病、病机及临床特点,以扶...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起病突然且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王暴魁教授认为脾肾亏虚、风邪入肾是IMN的主要病机,强调风邪在本病中的重要性,从肺肾相关角度,将微观辨证与中医藏象理论相结合,阐释其发病、病机及临床特点,以扶正祛风为治则,肺脾肾同治,标本兼顾,临床有较好疗效。现主要从IMN病因病机及治则、扶正祛风方组方分析、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王暴魁教授治疗IMN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扶正祛风 中医 发病机制 风邪致病 微观辨证 肺肾同治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包能 于翔 +4 位作者 顾鸣佳 王锦 顾鑫 俞娅芬 孔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07,共11页
目的联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和LC-MS定性分析确定益肾清... 目的联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和LC-MS定性分析确定益肾清利方药物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生物过程及机制通路,并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结果益肾清利方共筛选出15个活性成分,其作用靶点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72个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包含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白细胞迁移、肽基酪氨酸磷酸化等的参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涉及TNF、PI3K/AKT、MAPK等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表明,益肾清利方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减少足细胞凋亡。结论益肾清利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亚溶破模型有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PI3K/AKT、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利方 特发性肾病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3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春凤 刘红 +4 位作者 方艺 钟一红 滕杰 袁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22,共7页
目的 总结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983年3月至201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413例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3例IMN患... 目的 总结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983年3月至201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413例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3例IMN患者中,活检前病程0.1~3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男性236例(57.1%),女性177例(42.9%);年龄50.2±15.5 (14~83)岁,≥30岁者占88.9%;蛋白尿0.15~40.37 g/24 h,其中〉3.5 g/24 h者 250例(60.5%);血清白蛋白8~48 g/L,其中〈30 g/L者285例(69.0%),肾病综合征218例(52.8%);血尿150例(36.3%),其中肉眼血尿3例;高血压199例(48.2%)。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90 mL·min-1·1.73 m-2者238例(57.6%),〈60 mL·min-1·1.73 m-2者61例(14.8%)。与女性比较,男性患者年龄大,24 h尿蛋白定量高,肾病综合征比例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血肌酐高,eGFR低,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和蛋白尿量增加,IMN患者临床表现加重、肾功能下降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加重。肾小球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占81.4%。结论 男性、年龄大、高血压、尿蛋白量多者肾小球病变分期高,肾小管间质病变重,肾功能减退多见,故宜尽早就诊并行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imn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 肾活检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邱瑾 李秋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0-82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抗PLA2R抗体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损伤指标的关系,探讨抗PLA2R抗体水平在评估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损伤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初发肾病综合征并经肾脏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12例,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进行三... 目的通过分析抗PLA2R抗体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损伤指标的关系,探讨抗PLA2R抗体水平在评估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损伤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初发肾病综合征并经肾脏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12例,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分析抗PLA2R抗体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阳性率69.64%(78/112),根据抗PLA2R抗体水平分为G1组(<17.05 RU/mL)、G2组(17.05~103.20 RU/mL)和G3组(>103.20 RU/mL)。G3组年龄大于G1组(P<0.05);G3组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明显高于G1组和G2组(均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G1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IgG在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脏病理分期以Ⅱ期居多,占70.5%;总肾脏慢性病变评分(TRCS)等级以轻度为主,占比74.1%;3组间在病理分期构成比、基底膜厚度、TRCS等级、肾小动脉硬化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P>0.05)。免疫荧光检测肾脏IgA总阳性率33.9%,G1组和G2组的Ig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G3组(均P<0.05);IgM总阳性率为84.8%,G1组IgM阳性率高于G3组(P<0.05);肾脏C3及C1q阳性率分别为98.2%和44.6%,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IgA、IgM沉积强度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eGFR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血清抗PLA2R抗体的阳性率69.64%,病理分期以Ⅱ期为主,TRCS等级以轻度居多,高抗体水平患者的年龄高于低抗体水平患者;肾组织IgA、IgM的沉积可能是肾功能进展的保护性因素;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对评估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损伤程度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抗PLA2R抗体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病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艳秋 秦丽丽 +4 位作者 孙广萍 杜丰 苏雪松 周光宇 李德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6,262,共5页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其预后差异较大,但目前对中国IMN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仍较少,尤其缺乏肾组织病理的预测作用的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MN...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其预后差异较大,但目前对中国IMN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仍较少,尤其缺乏肾组织病理的预测作用的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选取随访时间≥12个月的患者,收集临床、肾组织病理指标,分析肾组织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总计137例IMN患者入选,至随访终点,e GFR<30 m L/min的患者18例,占13.14%。起病时的年龄较大、平均动脉压较高、肾功能较差,肾脏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病变程度严重的IMN患者,其肾功能预后较差。结论肾活检时的组织病理变化与IMN肾功能预后有关,病变程度严重的肾脏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是IMN患者肾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理 特发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合理治疗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越 丁小强 +3 位作者 钟一红 方艺 刘春凤 蒋素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案,随访临床疗效。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案将76例患者分成4组,包括对症... 目的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案,随访临床疗效。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案将76例患者分成4组,包括对症治疗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激素治疗组)、单用免疫抑制剂组(免疫抑制组)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联合治疗组),比较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对症治疗组患者的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2)对症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免疫抑制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56.3%、73.7%、66.7%和78.9%。对症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在总体上无统计学差异。IMN患者2年和5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89.2%和79.3%。(3)将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成低危、中危和高危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高危患者,联合治疗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激素治疗组。(4)将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为缓解亚组和未缓解亚组,发现两亚组间仅有治疗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有统计学差异,未缓解亚组显著低于缓解亚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较单用激素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率。治疗前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危险分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徐平 何雨荻 +9 位作者 于泽铭 罗凯 谢怀娅 邹佩美 顾潇 王诗蕊 蔡建芳 许群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51,共11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依据PRISMA,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并根据以往相关综述和荟萃分析所引...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依据PRISMA,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并根据以往相关综述和荟萃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检索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3.3.1软件Meta 4.5.0包和Gemtc 0.8.1包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与他克莫司相比,环孢素A在治疗成人IMN时的完全缓解率(RR=0.98,95%CI:0.70~1.40)或总缓解率(RR=1.00,95%CI:0.9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在肝功能受损(RR=1.40,95%CI:0.52~4.00)、感染(RR=0.75,95%CI:0.18~3.10)、胃肠道症状(RR=2.1,95%CI:0.36~28.00)等常见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治疗成人IMN的缓解率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网状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6个月的前瞻对照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傅鹏 原爱红 +3 位作者 于建平 王金花 吴海洋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病综合征3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泼尼松疗法相比较。方法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为43岁。随...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病综合征3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泼尼松疗法相比较。方法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为43岁。随机平均分为2组:CTX联合泼尼松治疗组(C组)和MMF联合泼尼松治疗组(M组)。泼尼松初始剂量均为1 mg/(kg.d)早上一次顿服,后逐渐减量,两组维持治疗方案基本一致。用药前及用药后3、12、24、36个月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总疗程平均为(36.1±7.8)个月。结果 C组和M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的减少和血浆白蛋白的升高在治疗后3、12、24、36个月程度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M组肾病综合征总体缓解率在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69.2%、77.0%,两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肾功能均保持稳定,两组白细胞减少症、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较多。结论MMF联合激素对IMN肾病综合征的36个月疗效与CTX联合激素相近,MMF安全性较好。提示MMF为难治性IMN选用免疫抑制剂的可靠选择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特发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足细胞nephrin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芸芸 陈钦 +3 位作者 钟瑜 鲁盈 徐再春 胡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35-1637,共3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性增厚为病理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随着足细胞相关致病抗原的陆续发现,目前普遍认为IMN是一种自身免疫...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性增厚为病理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随着足细胞相关致病抗原的陆续发现,目前普遍认为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因此,探索足细胞保护途径对于IM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ephrin是由足细胞合成,同时又具有维持足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一种跨膜蛋白,其对于稳定足细胞功能意义重大。目前对于足细胞保护的中西医药物临床上各有利弊,故我们需要寻找是否还存在其他中药能够防止IMN nephrin表达下降、保护足细胞功能。水蛭素临床上长期运用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鉴于IMN蛋白尿、肾脏损害的最根本机制是足细胞损伤,而水蛭素对IMN是否具有稳定nephrin表达、保护足细胞功能却没有更深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蛭素是否存在调节nephrin表达,保护足细胞功能,将为水蛭素治疗IMN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水蛭素 足细胞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艺 王帅 +1 位作者 赵景宏 黄云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97-801,共5页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Tacrolimus,TL)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30例患者,排除继发性膜...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Tacrolimus,TL)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30例患者,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联合激素治疗[TL组,0.07~0.1mg.kg-1.d-1,n=15]或CTX联合激素治疗[CTX组,0.75~1.0g/m2,1次/月,n=15],疗程为6个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血糖、肝肾功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TL或CTX治疗6个月后疗效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善。TL组1月后24小时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和血脂出现明显缓解,而CTX组2月后才出现明显缓解。治疗6个月后TL组完全缓解率高于CTX组(40.0%vs 13.3%),总缓解率高于CTX组(93.3%vs 60.0%)。TL组副作用主要有:胃肠不适2例(13.3%),血糖升高1例(6.7%)、细菌性肺炎1例(6.7%)、带状疱疹1例(6.7%),血清肌酐升高1例(6.7%)、轻度肝转氨酶升高1例(6.7%)、脱发2例(13.3%)。CTX组的副作用:胃肠道不适2例(13.3%),肺部感染2例(13.3%),带状疱疹1例(6.7%),骨髓抑制2例(13.3%),肝功能损害3例(20.0%),化学性膀胱炎2例(13.3%),脱发6例(40.0%)。结论:TL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是有效和安全的。与CTX相比,TL能迅速缓解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并有更高的IMN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特发性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磷酯酶A_2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红 骆伟丽 +1 位作者 龚劭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肾活检前均未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3例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Ⅴ型、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相关等继发性膜性肾病及20例非膜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PLA2R及IgG分型的结果,并分析PLA2R阳性及阴性IMN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86.14%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而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仅为23.08%(vs.IMN组,P<0.001)。83.75%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无一例肾组织PLA2R阳性同时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vs.IMN组,P<0.01)。47例肾组织PLA2R阳性的IMN患者予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85.11%患者尿蛋白缓解,而9例肾组织PLA2R阴性的IMN患者尿蛋白缓解率只有30.0%(vs.IMN PLA2R阳性组,P<0.01)。结论 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高。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是鉴别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指标。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蛋白尿。肾组织PLA2R阳性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酯酶A2受体 特发性肾病 发性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M型磷脂酶A2受体表达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晓斌 张秋花 +8 位作者 陈勇 刘少军 刘斌 张志坚 张悦 胡志刚 黄飚 孙铸兴 王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20-2524,共5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及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24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PLA2R表达的特点。结果 244例IMN患... 目的总结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及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24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PLA2R表达的特点。结果 244例IMN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4.07±15.22)岁,男130例,女114例,高血压比例44.3%,肾病综合征比例62.7%。男性与女性相比,蛋白尿程度更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更低(P<0.05)。蛋白尿4~8 g组与>8 g组较<4 g组患者胆固醇更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更高、e GFR更低、间质小管病变更重(P<0.05)。肾脏病理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98%),Ⅱ期与Ⅰ期、Ⅰ~Ⅱ期患者比较,肾间质小管病变更重、e GFR更低(P<0.05)。肾组织中PLA2R阳性率为84.3%,PLA2R阳性较阴性患者的e GFR更低、肾间质小管病变更重(P<0.05)。多元相关及回归分析发现,肾间质小管病变(B=-7.253)、高血压比例(B=-10.726)、总胆固醇(B=-2.077)与e GFR呈负相关(P<0.01,r2=0.470)。结论 IMN患者中的男性、尿蛋白量多、肾脏病理分期高、PLA2R阳性者,肾间质小管病变严重、肾功能受损多见,需要给予更加积极的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肾脏病理 M型磷脂酶A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春凤 徐元钊 +3 位作者 丁小强 傅辰生 张志刚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6,208,共6页
目的 总结 8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患者早期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 ,分析肾脏存活率 ,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3- 2 0 0 1年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 8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 ,对其中获得随访的 4 4例 ,以进展至终末... 目的 总结 8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患者早期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 ,分析肾脏存活率 ,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3- 2 0 0 1年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 8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 ,对其中获得随访的 4 4例 ,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ESRF)或血肌酐浓度 (Scr)增加 1倍 (肾功能恶化 )作为终点判断标准 ,采用Kaplan 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  86例IMN患者中 ,蛋白尿 >3.5 g/ 2 4h占 5 4 .7%,肾病综合征占 4 4 .2 %,血尿 2 9.1 %(肉眼血尿仅 1例 ) ,高血压 2 3.3%,肾静脉血栓 3.5 %。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 ,占 96 .5 %,小管 间质病变程度较轻。病理改变与肾活检前病程、Scr正相关 ,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以发病日为随访起点 ,5年肾脏存活率 96 %,1 0年 6 1 .8%;以肾穿刺日为起点 ,5年肾脏存活率84 .5 %,1 0年 5 5 .6 %。肾活检时的Scr和血胆固醇浓度与IMN预后相关。结论 肾活检时的Scr和血胆固醇浓度可能是预测IMN预后的有用指标。IMN患者应早就诊 ,早穿刺 ,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从而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预后影响 COX比例风险模型 内生肌酐清除率 胆固醇浓度 临床病理资料 imn 2001年 回顾分析 肾功能恶化 血肌酐浓度 终末期肾衰 肾病综合征 肾静脉血栓 肾活检 存活率 Scr 早期临床 判断标准 预后分析 肉眼血尿 病理分期 病变程度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式丽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窦一田 杨洪涛 +2 位作者 曹式丽 张涛 韩君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3-1375,共3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作为当前肾脏病学临床热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寻找有效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现实问题。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科学研究价值。全国名老中医... 特发性膜性肾病作为当前肾脏病学临床热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寻找有效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现实问题。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科学研究价值。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治疗领域形成特色学术观点。文章就该特色学术观点,予以初步总结与阐释,为序贯开展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式丽 特发性肾病 中医药治疗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4
18
作者 江罗佳 冯益宇 +1 位作者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客观评价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SCI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手工... 目的:客观评价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SCI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3年7月,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前瞻性研究(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2篇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完全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P<0.05);部分缓解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组总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组(P<0.05);他克莫司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感染、血糖代谢异常、白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环磷酰胺,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但由于受文献资料质量限制,仍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且随访时间长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肾病 特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59例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玲 李益明 +3 位作者 王志芳 祝亮 姜金孝 鲁庆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44-314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6年经肾活检确诊的具有完整临床美晨理资料的59例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并与同期住院的经肾活检确诊的115例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比... 目的:探讨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6年经肾活检确诊的具有完整临床美晨理资料的59例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并与同期住院的经肾活检确诊的115例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比较,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特发性膜性肾病的33.91%),与中老年患者相比,女性较多(51.32%vs33.56%,P<0.05),病程短(P<0.05),起病时血压高、血糖高者比例低(P<0.05);病理特点为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轻,肾小球球性或者节段硬化较少(P<0.05);治疗完全缓解率高(79.66%vs 53.19%,P<0.01),治疗中并发血糖高、血压高、血肌酐高的风险低(P<0.05),但亦容易感染及复发。生存分析提示:青年组2年肾生存率与中老年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1%vs 82.61%,P>0.05),但5年及随访终点时肾生存率高(96.61%vs 77.39%,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青年组患者短期预后与肾活检时是否有血肌酐高、血压升高、超大量蛋白尿、肾小管间质、肾血管病变及肾小球硬化等无相关性。结论: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较轻,治疗反应较好,短期总体预后相对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病 青年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血康胶囊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弹力图影响及其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蒙蒙 陈学勋 +1 位作者 秦萍 郭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水蛭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弹力图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74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及降压、降脂、利尿治疗,随机分成常规组34例,实验组40例另加脉血康胶囊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水蛭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弹力图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74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及降压、降脂、利尿治疗,随机分成常规组34例,实验组40例另加脉血康胶囊治疗。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指标(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指数CI)、血清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24 h尿蛋白定量(Up)。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74例膜性肾病患者R值、K值较对照组降低,α角、MA、CI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R值、K值较治疗前升高,α角、C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血检弹力图(TEG)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R值、K值、α角、CI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ALB、HDL-C、TC、TG、LDL-C)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改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通过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来改变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机体高凝状态,从而缓解病情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胶囊 特发性肾病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