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武维屏 蒋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15,共3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肺间质性疾病,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预后与肺癌相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IPF的治疗尚缺乏理想有效的药物,西医常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有明显的...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肺间质性疾病,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预后与肺癌相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IPF的治疗尚缺乏理想有效的药物,西医常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有明显的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PF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近年IPF的中医药研究情况概述于下,并提出笔者的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发病机理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研究 络病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王焕勤 王利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50-3953,共4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应用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两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肺通气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Ⅲ-C、Ⅳ-C、H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EF、FEV_(1)%pred、FEV_(1)/FVC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可有效减轻IPF患者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进程,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甲泼尼龙 吡非尼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思琪 程雨馨 张兴彩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rugBank数据库检索获得IPF疾病相关靶点,取二者交集靶点作为冬虫夏草治疗IPF的关键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冬虫夏草活性成分与IPF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将交集靶点基因导入DAVID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冬虫夏草活性成分7个,作用于IPF的关键靶点84个;关键活性成分有乙酸亚油酯、花生四烯酸、胆固醇、β-谷甾醇,核心靶点有J原癌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通路有TNF、VEGF、p53、cAMP、MARK、鞘脂等信号通路,涉及癌症、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多个生物进程。冬虫夏草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论:冬虫夏草对IPF的治疗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冬虫夏草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龙竭”论治方案对晚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趋化因子18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冰 杨春艳 付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目的 探讨“天龙竭”论治方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清趋化因子18(CCL18)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 目的 探讨“天龙竭”论治方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清趋化因子18(CCL18)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专科36例晚期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采用“天龙竭”分期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吡非尼酮,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参数肺总量(TLC)、潮气量(TV)、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血清KL-6、CCL18水平,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治疗前后评分,并观察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TLC、TV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CO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C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血清KL-6、CCL1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KL-6、CC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运用“天龙竭”方案可一定程度改善晚期IPF患者肺功能,并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稳定病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天龙竭 功能 涎液糖链抗原-6 趋势因子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被引量:14
5
作者 付义 余晓玲 +3 位作者 魏丹霞 杨春艳 张爱华 冷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局限于肺并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表现为普通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治疗上,现代医学目前缺乏有效方法.近年来,...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局限于肺并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表现为普通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治疗上,现代医学目前缺乏有效方法.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运用龙血竭,取得一定疗效.兹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中医药疗法 龙血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洁主任医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旭红 高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360-361,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纤汤/治疗应用 @高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尼达尼布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吴柱强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与尼达尼布联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抽取86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与尼达尼布联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抽取86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所收治的43例患者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药物治疗,试验组所收治的43例患者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尼达尼布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例),高于对照组76.74%(33例),P<0.05;经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检测值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实施N-乙酰半胱氨酸与尼达尼布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尼达尼布 联合治疗 特发性纤维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瓮恒 曲中平 《国医论坛》 2008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方法概况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中医药疗法 活血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心 赵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88-90,共3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最常见的肺间质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不明,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论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痹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咳嗽22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曹芳 吴志松 +2 位作者 付小芳 李慧 焦扬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肺痹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例中医辨证为肺气虚损、肺络痹阻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因该病为疑难病,患者病情重,疗程长,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服用肺痹汤加减治疗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评价肺痹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例中医辨证为肺气虚损、肺络痹阻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因该病为疑难病,患者病情重,疗程长,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服用肺痹汤加减治疗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咳嗽积分量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咳嗽的改善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肺痹汤治疗后,患者日间VAS评分较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后夜间VAS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疗后日间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痹汤可明显减轻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咳嗽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咳嗽 痹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HR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晓华 马大庆 +2 位作者 张淑红 朱红 林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重点关注蜂窝影与磨玻璃密度影的表现及变化,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HRCT表现,总结其各种征象的出现率和病变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中3例行...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重点关注蜂窝影与磨玻璃密度影的表现及变化,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HRCT表现,总结其各种征象的出现率和病变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中3例行病理检查的进行影像-病理对照观察。结果41例IPF中可见蜂窝影33例(80.5%),磨玻璃密度影34例(82.9%),牵拉性支扩35例(85.3%),网状影37例(90.2%)小叶间隔增厚33例(80.5%)。动态观察中蜂窝影10例(100%)随访中范围增大,磨玻璃密度影中9例(52.9%,9/17)范围变小,相应区域出现蜂窝影。3例患者行肺叶切除病理表现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其中1例胸膜下区可见细支气管扩张。结论磨玻璃密度和网状影、小叶间隔增厚是纤维化的早期表现。其病理基础是肺泡间隔纤维增生,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质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普通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信息讨论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海彤 武维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7期25-26,共2页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狭义是指病因不明的病变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上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广义包括特发的肺间质纤维化和已知病因引起的病变,即继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十分类似。进...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狭义是指病因不明的病变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上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广义包括特发的肺间质纤维化和已知病因引起的病变,即继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十分类似。进行性呼吸困难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弥漫性 中医药疗法 中医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赵静 刘瑞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88-90,共3页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ILD),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IIP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呈不可逆进展,且易合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ILD),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IIP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呈不可逆进展,且易合并其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极差,是目前国内外较关注的疾病之一,也是研究热点及难点之一.现就近几年IPF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特发性纤维 纤维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肺络补宗气方提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活动耐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樊茂蓉 苗青 +7 位作者 张琼 张燕萍 徐凤芹 樊长征 周伟 柯志成 张旭丽 郑靖铁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通肺络补宗气方在提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活动耐力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结果... 目的观察通肺络补宗气方在提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活动耐力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结果在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结论通肺络补宗气方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稳定肺功能,并且能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络补宗气方 活动耐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建东 陈杭薇 孔晓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通痹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樊茂蓉 徐凤芹 +4 位作者 王冰 韩克华 樊长征 张琼 苗青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补虚通痹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IP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及按需氧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虚通痹方加按需氧疗治... 目的:观察补虚通痹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IP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及按需氧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虚通痹方加按需氧疗治疗,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及咳嗽单项症状积分、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延长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能够稳定患者肺功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虚通痹方能提高IPF患者活动耐力、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并稳定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功能 补虚通痹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CT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金勇 曹世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高分辨CT影像特点,以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照已明确诊断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高分辨CT影像,分析影像特征、病灶特点及病灶分布。结果本组肺淋巴...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高分辨CT影像特点,以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照已明确诊断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高分辨CT影像,分析影像特征、病灶特点及病灶分布。结果本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例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0例其影像表现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气囊腔,但前者病灶在两肺分布均匀,后者病灶分布以双下肺及胸膜下为主。结论高分辨CT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结合病史、体征,可以做出较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特发性纤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良铎 张晓梅 肖培新 《环球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阐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进行病程分期探讨。根据病情分为慢性进展期和急性加重期;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分为早中晚三期。反复感受外邪、环境毒邪为发病外因,肺肾亏虚为发病内因。瘀血痰浊为基本病理产物,痰瘀深... 在阐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进行病程分期探讨。根据病情分为慢性进展期和急性加重期;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分为早中晚三期。反复感受外邪、环境毒邪为发病外因,肺肾亏虚为发病内因。瘀血痰浊为基本病理产物,痰瘀深伏凝结、肺络痹阻为其发病关键。并深入探讨了其不同病期的病机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晓梅 孙浩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0-390,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同时研究银杏达莫对IPF的治疗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78例住院IPF患者检测外周血TGF-β1。IP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同时研究银杏达莫对IPF的治疗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78例住院IPF患者检测外周血TGF-β1。IP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银杏达莫治疗组,两组IPF患者用药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TGF-β1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PF组外周血TGF-β1浓度[(276.090±45.7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0.031±24.664)pg/mL](P<0.05)。加用银杏达莫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GF-β1浓度[(87.75±31.32)pg/mL]与治疗前[(241.20±38.665)pg/mL]比较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较常规治疗组[(146.35±35.204)pg/mL]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用银杏达莫治疗组患者病情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TGF-β1与IPF的发病机制有关。银杏达莫能够抑制外周血TGF-β1的表达,有利于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生长因子Β1 银杏达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