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脾丸加味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脾肾不足型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芳 诸葛廷芳 +1 位作者 徐志强 韩福旺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启脾丸加味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脾肾不足型特发性矮小症(ISS)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航空总医院治疗的70例脾肾不足型IS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观察组(35例)应用启脾... 目的:探讨启脾丸加味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脾肾不足型特发性矮小症(ISS)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航空总医院治疗的70例脾肾不足型IS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观察组(35例)应用启脾丸加味联合rhGH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生长指标、血清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身高、体重、骨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短、形体虚羸、便溏、食欲缺乏、失眠、汗出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启脾丸加味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脾肾不足型IS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25-(OH)D水平,调节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发性矮小症 脾肾不足型 启脾丸加味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开展本次研究,将所有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单独给予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开展本次研究,将所有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单独给予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身高标准差及预测成年身高,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身高标准差(-1.6±0.5)cm、预测成年身高(163.4±6.9)cm均优于对照组的(-1.9±0.7)、(156.7±5.4)cm(P<0.05)。观察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4.44%、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8.89%均低于对照组的22.22%、28.89%(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为(195.5±25.8)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为(4.4±0.8)μg/ml;对照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为(104.5±16.8)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为(2.4±0.4)μg/ml。观察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均高于对照组(t=19.828、15.000,P=0.000、0.000<0.05)。结论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以使患儿的身高大幅增长,并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力,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中西医结合 综合治疗 身高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GFBP-3、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7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 目的 探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7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虚汤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6、12个月后的身高增长量,治疗前后血清IGFBP-3、IGF-1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12个月的身高增长量(5.3±0.6)、(11.2±0.8)cm均高于对照组的(4.1±1.0)、(8.9±0.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GFBP-3(6.8±1.2)mg/L、IGF-1(452.0±14.1)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6.0±0.9)mg/L、(388.5±1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矮小症采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IGFBP-3、IGF-1,促使身高增长,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脾虚汤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症发生影响因素及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
4
作者 林玉玲 李杰玉 +3 位作者 李曾一 刘琳 籍胤玺 徐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09-2012,共4页
目的 探究特发性矮小症发生影响因素以及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在该类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8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为疾病组,另外收集86例在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健... 目的 探究特发性矮小症发生影响因素以及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在该类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8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为疾病组,另外收集86例在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特发性矮小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水平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疾病组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性发育状态、骨龄指数是发生特发性矮小症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两者分别诊断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0.871,两者联合诊断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AUC为0.941,两者联合优于血清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各自单一诊断(Z=3.896、3.500,P<0.05)。结论 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中鸢尾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且两者均是儿童发生特发性矮小症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监测对特发性矮小症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特发性矮小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余珊 聂小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生长速度、体质量、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维生素D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生长速度、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长速度、体质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IGF-1、IGFBP-3、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F-1、IGFBP-3、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提高生长相关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体质量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功散加味辅助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骨代谢及血清Omentin-1、FGF-2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史润朦 吴文先 田丽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基于骨代谢、病情相关因子探讨异功散加味辅助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新郑天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IS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r... 目的:基于骨代谢、病情相关因子探讨异功散加味辅助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新郑天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IS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rhG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异功散加味方治疗。经治1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垂体MRI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生长激素相关因子[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病情进展相关因子[网膜素-1(Oment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生长发育情况、垂体MRI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PⅠNP、BAP水平高于对照组,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IGF-1、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mentin-1、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功散加味辅助rhGH治疗ISS患儿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骨代谢,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其获效机理可能与调节Omentin-1、FGF-2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五迟 异功散加味 重组人生长激素 骨代谢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D3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临床效果
7
作者 邓小仔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45-204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碳酸钙D3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6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1IU•kg-1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 目的:研究分析碳酸钙D3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6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1IU•kg-1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碳酸钙D3口服14mg•kg-1治疗。持续治疗1y,进行身高测量,并通过X线检查评估骨龄成熟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生长因子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身高、生长速度及身高标准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龄指数及骨龄年龄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碳酸钙D3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有效提升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钙质水平、骨骼成熟度及生长因子水平,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碳酸钙D3 重组人生长激素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治疗中的研究
8
作者 陈文安 杨观渡 李真贵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33例、B组27例。...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33例、B组27例。A组患儿使用人生长激素0.2U/(kg·d)+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3g;B组患儿使用人生长激素0.15U/(kg·d)+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3g,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身高、体重、生长速度(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血清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患儿身高、体重、GV、Ht SDS以及IGF-1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97%,高于B组的81.48%(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0.2 U/(kg·d)联合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更加有利于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生长发育,改善患儿血清IGF-1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 儿童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效果及对糖脂代谢、甲状腺功能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喻琴 刘宇 +1 位作者 熊家玲 张愉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效果及对糖脂代谢、甲状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6例,根据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使用剂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每日睡前皮下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效果及对糖脂代谢、甲状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6例,根据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使用剂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每日睡前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0.15 U/kg,B组每日睡前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0.20 U/kg,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糖代谢、脂代谢、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两组身高、生长速度、骨龄和预测成年身高较治疗前增加或增快,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且A组身高、生长速度、骨龄和预测成年身高低于或慢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糖代谢、脂代谢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空腹血糖>6.5 mmol/L、注射部位红肿、生长痛和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效果确切,其中每日给予0.20 U/kg效果优于每日给予0.15 U/kg,且未造成糖代谢、脂代谢、甲状腺功能明显变化,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生长速度 骨龄 胰岛素 三酰甘油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区远赵 黄诚花 +3 位作者 陈秀英 伍思贤 黄永兴 吕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87-89,共3页
目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各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每晚临睡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 目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各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每晚临睡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各项身体指标。结果治疗后,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分别为(4.87±0.50)U/L、(110.01±2.88)μg/L,均高于治疗前的(4.43±0.42)U/L、(95.37±2.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TSH、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可促进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儿童 生长激素缺乏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倩 杨亭 +1 位作者 张萱 程茜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对成年终身高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为ISS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且目前已达到成年终身高的86例患儿,其中男50例,女36例。根据用药时间分为长疗程组(≥1年) 65例和短疗程组(<1年...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对成年终身高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为ISS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且目前已达到成年终身高的86例患儿,其中男50例,女36例。根据用药时间分为长疗程组(≥1年) 65例和短疗程组(<1年) 21例。观察患儿身高标准差积分(HSDS)、基线身高标准差积分(BHSDS)、遗传靶身高(TH)、遗传靶身高标准差积分(THSDS)、接近成年终身高(NAH)、接近成年终身高标准差积分(NAHSDS)等指标。结果:长疗程组患儿NAHSDS大于短疗程组(P<0. 05);长疗程组患儿NAHSDS大于THSDS(P<0. 05);短疗程组患儿NAHSDS小于THSDS(P<0. 05); 75. 6%(65/86)的患儿最终身高达到正常身高,其中长疗程组中95. 2%患儿最终身高达到正常身高。结论:使用生长激素治疗ISS患儿,长疗程(≥1年)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接近成年终身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叶进 吴艳明 +2 位作者 孔飞 钱婷 李红英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分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特发性矮小症儿童106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观察2组儿童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促生长及血... 目的:观察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参龟助长颗粒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分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特发性矮小症儿童106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观察2组儿童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促生长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13%,与对照组的58.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t SDS、GV、△PAH、证候总积分、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t SDS、GV、△PAH、Ig A、Ig 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总积分、Ig 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t SDS、GV、△PAH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证候总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龟助长颗粒可促进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生长,增加食欲、体重,提高免疫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参龟助长颗粒 促生长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扶阳理论探析针灸干预儿童脾肾两虚型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严伟 丁苗苗 宋锦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扶阳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脾肾两虚型特发性矮小症(I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江阴市中医院治疗的240例脾肾两虚型IS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扶阳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脾肾两虚型特发性矮小症(I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江阴市中医院治疗的240例脾肾两虚型IS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予常规宣教联合rhGH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针灸干预,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评估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情况[身高、身高增长速度(GV)],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生长素(Ghrelin)表达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0%(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身高、GV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年龄段治疗组患儿的IGF-1、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阳理论指导下的针灸联合rhGH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证候,有效促进ISS患儿的生长发育,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扶阳理论 针灸 重组人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0
14
作者 黄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特发性矮小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各50例,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患儿实施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特发性矮小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各50例,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患儿实施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4.93±0.61)U/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109.75±2.84)μg/L,与治疗前(4.46±0.63)U/L、(90.33±2.37)μg/L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治疗后TSH(4.98±0.61)U/L、IGF-1(110.12±2.99)μg/L,与治疗前(4.54±0.53)U/L、(95.48±2.68)μg/L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生长速率、身高、体重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患儿身体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6
15
作者 班博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7-81,92,共6页
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一类不明病因导致的矮身材的统称,包括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和家族性矮身材,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ISS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首先采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在排除营养、系统性... 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一类不明病因导致的矮身材的统称,包括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和家族性矮身材,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ISS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首先采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在排除营养、系统性(慢性疾病)、内分泌和综合征/染色体异常、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等因素所致矮小可诊断为ISS。目前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ISS有效,但方案尚存在争议性。本文就ISS诊断与生长激素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诊断 重组人生长激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糖代谢及PINP、β-CTX、IG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露莲 刘珍珍 徐旭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进行治疗对其糖代谢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收治的92...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进行治疗对其糖代谢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6例/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营养支持和体育锻炼指导,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人体参数指标、糖代谢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骨龄、生长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患儿的身高、体重、骨龄、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2)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PINP、IGF-1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血清β-CTX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PINP、IGF-1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血清β-CTX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3)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的水平相比,P>0.05。结论: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血清PINP、IGF-1的水平,降低其血清β-CTX的水平,改善其骨代谢情况,促进其生长发育,且不会影响其机体的糖代谢情况,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糖代谢 骨代谢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IGF-1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连学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1期39-39,41,共2页
目的:评估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IGF-1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方法:2014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2例,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评估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IGF-1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方法:2014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2例,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骨龄、身高、IGF-1测量值及生长速率情况,记录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治疗效果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生长速率与身高、IGF-1测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改善IGF-1水平,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生长激素 IGF-1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陈立黎 朱高慧 +6 位作者 熊丰 陈龙 李荣 周莛 宋萃 罗雁红 曾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ISS患儿。将愿意接受rh GH治疗的80例患儿纳入治疗组,给予每晚睡前皮下注射rh GH 0.15~0.18 IU/(kg·... 目的: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ISS患儿。将愿意接受rh GH治疗的80例患儿纳入治疗组,给予每晚睡前皮下注射rh GH 0.15~0.18 IU/(kg·d),疗程为6个月;另从拒绝接受rh GH治疗的患儿中选取80例年龄、性别及生长发育情况与治疗组患儿相仿的患儿设为对照组,保持自然生长并定期随访。治疗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再随访5年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72例、对照组76例完成5年随访,随访完成率为92.50%(148/160)。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患儿身高从治疗前的(119.27±15.81)cm提高到(151.84±11.53)cm,生长速率从治疗前的每年(3.58±0.57)cm提高到每年(7.45±1.72)cm,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9.72%,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可消失。结论:rh GH治疗ISS的远期疗效显著,能提高患儿的身高和生长速率,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远期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与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祥春 萨初然贵 牛红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与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疗效。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入的GHD患儿43例,ISS患儿34例进行研究,均采取同样的rhGH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长指标...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与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疗效。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入的GHD患儿43例,ISS患儿34例进行研究,均采取同样的rhGH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长指标、治疗期间身高增值、生长速度变化、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身高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骨龄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均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GHD组身高增值及治疗6个月后生长速度均高于ISS组,治疗后GHD组与ISS组IGF-1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rhGH对GHD、ISS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增长速度,有效促进患儿生长,GHD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 小儿 生长激素缺乏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2
20
作者 刘芳 陈俐君 晏世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0例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由医... 目的:探讨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0例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由医师指导患儿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不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随访12个月期间的生长情况、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儿身高、骨龄均较随访前增加,且治疗组患儿的身高、身高标准差分值(Ht SDS)、年生长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 01),但两组患儿骨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儿的血清OC、25(OH)D水平均逐渐升高(P均<0. 01),治疗组患儿的血清IGF-1、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膝关节疼痛2例,给予热敷后好转;治疗6个月时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rh GH治疗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短期内不影响骨龄,而通过对OC的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生长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早期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