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萍 李养军 +1 位作者 张少波 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7-9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患者83例95眼,其中男33例(42眼)、女50例(53眼),年龄22∽66岁,平均43.5岁,所有患...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患者83例95眼,其中男33例(42眼)、女50例(53眼),年龄22∽66岁,平均43.5岁,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甲强龙1 g·d-1,连续4 d,间隔3周重复使用甲强龙,连续3--6次。同时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2次,连续10周,观察患者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眼睑水肿等情况。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结果 29例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口服甲氨蝶呤片10周,停药3个月后病情无复发;53例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治愈,后期完全停药后随诊观察病情无反复;1例患者经6个疗程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病情无复发。所有患者均在给药后2∽3 d眼睑水肿、眶区疼痛、眼球运动及眼球突出度等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剂量甲强龙静脉滴注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片口服可以有效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不仅减少复发,同时减少甲强龙的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甲强龙 甲氨喋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静 马建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眼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就IOI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出了感染假说、自身免疫假说、神经内分泌调控假说等,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OIP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眼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就IOI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出了感染假说、自身免疫假说、神经内分泌调控假说等,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OIP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这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IOIP提供了资料。就IOIP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感染 自身免疫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静(综述) 马建民(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1-576,共6页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眶疾病,表现为多种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3个方面;其中,药物治疗...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眶疾病,表现为多种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3个方面;其中,药物治疗最为常用,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两类。尽管近年来应用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等在内的多种免疫抑制剂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但是迄今为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仍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就IOIP的各种治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在鉴别眼眶炎性假瘤和MALT淋巴瘤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宇喆 王鹏 +3 位作者 唐作华 姚振威 段斐 占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双能量CT (DECT)在鉴别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可用于鉴别两者的DECT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IOIP患者及5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DECT检查资料。对DECT参数进... 目的:初步探讨双能量CT (DECT)在鉴别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可用于鉴别两者的DECT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IOIP患者及5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DECT检查资料。对DECT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明确鉴别IOIP与MALT淋巴瘤的最佳DECT参数。结果:眼眶MALT淋巴瘤的碘浓度(IC)、40~100keV (间隔20keV)处虚拟单色图像(VMI) CT值等均显著高于IOIP (P<0.05)。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光谱衰减曲线斜率k值及120~180keV (间隔20keV)处的VMI在两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0keV处VMI 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AUC=0.96,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准确度为80%)。结论:DECT的定量参数IC及40~100keV (间隔20keV) VMI可用于鉴别诊断眼眶IOIP与MALT淋巴瘤,并且60keV VMI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 双能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TNF-α、GR-α、GR-βmRNA与常见眼眶疾病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的关系
5
作者 赵珂 马建民 +1 位作者 肖飞 刘向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753,共7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亚型(GR)及β亚型(GR-β)mRNA与常见眼眶疾病如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亚型(GR)及β亚型(GR-β)mRNA与常见眼眶疾病如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和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患者(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OIP)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门诊TAO患者62例及IOIP患者36例,包括糖皮质激素敏感组和抵抗组。收集EDTA-K 2外周抗凝血,将标本一分为二,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100 nmol/L的地塞米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室温下处理7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R-α、GR-β、IL-6及TNF-α的mRNA表达量,分析其与患者对GC敏感性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GR-α/β指标区分患者对GC敏感性的效能。结果TAO敏感组和抵抗组IL-6、TNF-α、GR-α及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α/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α/β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70(95%CI:0.54~0.87),临界值取1.255,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53%。IOIP敏感组与抵抗组IL-6、TNF-α及GR-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β及GR-α/β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α/β的AUC为0.77(95%CI:0.58~0.95),临界值取1.005,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72%。结论GR-α/β有望成为预测TAO和IOIP患者对GC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敏感性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