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穴位埋线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及血浆Kisspeptin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金玉晶 赵帅 +1 位作者 孙凤平 任瑞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穴位埋线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及血浆Kiss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探究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穴位埋线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及血浆Kiss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予醋酸亮丙瑞林3.75 mg,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第二性征、性激素水平及血浆Kisspeptin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骨龄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骨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乳核直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乳核直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E_(2)、LH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浆Kisspept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浆Kissp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生长发育及第二性征,减少性激素及血浆Kisspeptin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血浆Kisspeptin水平 知柏地黄丸 穴位埋线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骨密度变化及其临床参考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蒙元毅 夏振元 +3 位作者 莫欣鑫 覃明安 凌福星 潘丽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9-993,共5页
目的 探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及骨密度Z值对女童ICPP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确诊ICPP的女童共30例,为ICPP组,分... 目的 探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及骨密度Z值对女童ICPP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确诊ICPP的女童共30例,为ICPP组,分别选取与患儿年龄相同和骨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各30名作为对照组(同年龄对照组、同骨龄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比ICPP组与同年龄对照组、ICPP组与同骨龄对照组间腰椎及股骨近端BMD的差异性,并以同年龄对照组为对照,分析Z值诊断女童ICPP的价值。结果 ICPP组女童腰椎及股骨近端BMD均大于同年龄对照组(t=4.50、3.66,P<0.05),而与同骨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50,P>0.05)。ROC曲线显示,Z值对诊断女童ICPP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当诊断界值为0.55时,其AUC为0.808,灵敏度为0.70,特异度为0.80。结论 ICPP女童BMD已增至同骨龄正常儿童年龄水平,骨密度可作为临床评估女童ICPP及其骨骼发育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中枢性性早熟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骨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 被引量:19
3
作者 秦原 黄小力 杨禄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ICPP女童,均予以曲普瑞林注射治疗。测定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身高、体重、骨龄(BA)、骨龄差值/年龄差值(ΔBA/ΔCA)、预测成年终身高(PAH)等生长发育相关指...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ICPP女童,均予以曲普瑞林注射治疗。测定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身高、体重、骨龄(BA)、骨龄差值/年龄差值(ΔBA/ΔCA)、预测成年终身高(PAH)等生长发育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卵巢体积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患儿身高、PAH、体重、BA均增加,ΔBA/ΔCA降低(P<0.05);血清IGF-1水平降低,血清Ghrelin、E2水平及FSH、LH基础值和峰值均降低,子宫体积和卵巢体积减小(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普瑞林治疗ICPP女童有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曲普瑞林 IGF-1 GHRELIN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袁博 皮亚雷 +3 位作者 张亚男 崇禾萌 邢鹏 张会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992-199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子宫、卵巢超声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6~9岁乳房发育Tanner BⅡ期的692例女童的回顾性队列建立诊断模型。根据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受试者分为... 目的探讨经直肠子宫、卵巢超声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6~9岁乳房发育Tanner BⅡ期的692例女童的回顾性队列建立诊断模型。根据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受试者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组394例和单纯乳房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组298例,纳入经直肠子宫、卵巢超声参数:子宫体积、平均卵巢体积、最大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等,建立二元Logistic诊断方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截断值(cut-off)。另纳入来自两家医院的117例女童的前瞻性队列验证诊断模型。结果两组间子宫体积、平均卵巢体积、最大卵巢体积、≥4 mm卵泡数、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宫颈前后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年龄、BMI和子宫/宫颈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的联合预测方程:Logit(P)=-5.075+0.498×子宫体积+0.943×平均卵巢体积+2.912×最大卵泡直径+4.356×子宫内膜厚度,ROC曲线AUC为0.895,灵敏度为81.73%,特异性为82.89%。117例验证病例与GnRH激发试验结果完全一致有96例。结论应用联合诊断方程可以有效预测6~9岁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子宫 卵巢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疏肝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淼 柳静 +1 位作者 潘宇琛 刘慧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25-1827,1831,共4页
目的:研究滋肾疏肝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CP)女童第二性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ICCP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研究滋肾疏肝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CP)女童第二性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ICCP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大补阴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滋肾疏肝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子宫容积、骨龄提前变化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治疗后2组FSH、LH、E 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卵巢及子宫容积均显著缩小(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骨龄提前均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阴疏肝法可以明显提高ICCP女童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减小卵巢、子宫容积和骨龄提前变化,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疏肝法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第二性征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杉 余艮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制订ICPP延续护理方案,将92例IC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接受延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于确诊当日和接受治疗1年后比较患儿治...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制订ICPP延续护理方案,将92例IC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接受延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于确诊当日和接受治疗1年后比较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延续护理有利于改善ICPP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延续护理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那唑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疗效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熊丰 雷培芸 +2 位作者 朱岷 程昕然 邓蕾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前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常选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炔睾醇(Danazol,达那唑).GnRHa通过调节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延缓骨骺的成熟,实现年龄对骨龄的追赶而改善终身高,疗效已得到公认.而用达那唑治疗IC... 目前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常选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炔睾醇(Danazol,达那唑).GnRHa通过调节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延缓骨骺的成熟,实现年龄对骨龄的追赶而改善终身高,疗效已得到公认.而用达那唑治疗ICPP,在实现身高对骨龄的追赶过程中,生长与成熟的关系、最终能否改善终身高尚存有争议.我们用达那唑治疗ICPP患者,观察其对生长与成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那唑 药物治疗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儿童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停药时机及剩余生长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金献江 罗越 吴慧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30-1531,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CPP)女孩在不同年龄段停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其对最终身高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的CPP女孩停止GnRHa治疗后剩余生长能力是否不同。方法:根据停止GnRHa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Gn...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CPP)女孩在不同年龄段停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其对最终身高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的CPP女孩停止GnRHa治疗后剩余生长能力是否不同。方法:根据停止GnRHa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GnRHa治疗开始后每个注射日测量身高、体重,检查第二性征和性腺发育情况,每半年复查骨龄和检测血LH、FSH、E2。结果:11.0~12.0岁停止治疗时的预测成年身高较10.0~11.0岁停止治疗差异存在显著性,与﹥12岁停止治疗时的预测成年身高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CPP女孩不能过早停止治疗,11岁前即停止治疗,不能真正有效的抑制骨龄进展,同时GnRHa治疗时间不能过长,CPP女孩停药后仍有剩余生长能力,停止治疗后还可继续获得一定的身高。我们认为CPP女孩停止GnRHa治疗的最佳年龄为11.0~12.0岁,能最终获得最佳成年期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剩余生长能力 停药时机 女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女孩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昕 左维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96-1497,共2页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SP)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同时生长加速,由于骨骼生长加速,骨骺提前闭合,患者开始身材虽较同龄儿高,但成年后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多见于女孩。近年来由于发病率较前提高,越来越引...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SP)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同时生长加速,由于骨骼生长加速,骨骺提前闭合,患者开始身材虽较同龄儿高,但成年后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多见于女孩。近年来由于发病率较前提高,越来越引起家长关注。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动态监测45例中枢性性早熟治疗前后子宫、卵巢的形态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子宫 卵巢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照顾负荷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杉 余艮珍 +2 位作者 舒适 史文娟 胡婉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2期4342-4345,共4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照顾负荷。[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患儿母亲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的照顾负荷可归纳...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照顾负荷。[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患儿母亲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的照顾负荷可归纳为4个主题:心理负荷过重、相关知识缺乏、经济负担过重、社会支持需求迫切。[结论]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的照顾负荷,有助于护理人员制定个体化护理心理干预方案,改善患儿母亲心境,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儿童 母亲 照顾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血清瘦素与E_2、BMI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献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53-454,共2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女孩血清瘦素与E2 、BMI的关系。方法 对 2 5例ICPP女孩进行血清瘦素 (Leptin)、雌二醇 (E2 )测定 ,同时以 2 5例健康女孩为对照组。结果 ICPP女孩青春早、中、晚期血清瘦素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女孩血清瘦素与E2 、BMI的关系。方法 对 2 5例ICPP女孩进行血清瘦素 (Leptin)、雌二醇 (E2 )测定 ,同时以 2 5例健康女孩为对照组。结果 ICPP女孩青春早、中、晚期血清瘦素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与青春分期正相关。Leptin与E2 不相关 ,与BMI正相关。结论 ICPP女孩血清Leptin在青春早期增加 ,与青春发育进展平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女孩 血清瘦素 E2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应用戈那瑞林激发试验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黎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3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药物激发试验 戈那瑞林 护理体会 患儿 卵泡刺激素(FS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黄体生成素(LH) 单纯乳房发育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和性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余月 刘德云 +2 位作者 杨琍琦 孙莹 叶曙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79-3083,共5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并研究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共51例;另一组为特发...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并研究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共51例;另一组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共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第二性征,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3(25⁃(OH)D3)、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LH峰值、FSH峰值等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LH峰值/FSH峰值,比较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在糖脂代谢、维生素D及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上述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中,BMI与LH、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r=0.476、0.470,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0.290,P<0.05)。IGF⁃1与LH、血脂、LH峰值、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0.553、0.355、0.351、0.459、0.531、0.330,P<0.05)。LH与胰岛素抵抗指数、BMI、IGF⁃1均呈正相关(r=0.320,0.476,0.553,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值为-0.26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LH、血脂、LH峰值/FSH峰值、IGF⁃1呈正相关(r=0.320、0.298、0.430、0.531,P<0.05)。51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中有39例女童维生素D水平不足,6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有46例女童维生素D不足。结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水平可能受性激素水平影响,而缺乏维生素D,BMI增加是女童性发育提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维生素D 糖脂代谢 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黎琳琳 胡韶华 +1 位作者 尹小琴 李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5-1411,共7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56例ICPP女童及46例同龄正常未发育女童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ICPP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及体质量指数标准差评分(body mass index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BMI SDS);检测所有女童的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浓度,检测ICPP组女童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基础值和峰值,以及雌二醇(estradiol,E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对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analogues,GnRHa)治疗的女童随访3个月,比较完成随访的48例ICPP女童治疗前后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浓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ICPP组女童的BMI、BMI SDS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种不饱和游离脂肪酸与BMI均无相关性(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ICPP组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P=0.001)、n-6二十二碳五烯酸(n-6 docosapentenoic acid,n-6DPA;P=0.000)、n-3二十二碳五烯酸(n-3 docosapentenoic acid,n-3DPA;P=0.00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P=0.010)、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P=0.003)、总n-6多不饱和游离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PUFA;P=0.04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油酸(oleic acid,C18:1n-9;P=0.036)、巨头鲸鱼酸(gondoic acid,C20:1n-9;P=0.030)、亚油酸(linoleic acid,LA;P=0.020)、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P=0.010)、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P=0.009)及总n-6PUFA (P=0.041)水平,与LH峰值呈正相关;EPA (P=0.049)、DHA (P=0.046)水平与LH基础值呈负相关;EPA (P=0.020,P=0.002)、n-3DPA (P=0.003,P=0.001)、DHA (P=0.007,P=0.028)、总n-3PUFA (P=0.012,P=0.011)水平与FSH、E2基础值呈负相关;总n-6PUFA/总n-3PUFA比值与FSH基础值呈正相关(P=0.002);FSH峰值、SHBG、IGF-1水平与各种游离脂肪酸均无相关性(均P>0.05)。(4)经3个月GnRHa治疗后,ICPP女童C16:1 (P=0.001)、C18:1 (P=0.001)、C20:1 (P=0.001)、LA (P=0.013)、GLA (P=0.013)、ALA (P=0.03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AA (P=0.001)、EPA (P=0.000)、DHA (P=0.0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ICPP女童普遍存在超重或肥胖,但各种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BMI均无相关性;性发育及GnRHa治疗可影响ICPP女童体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多种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骨形成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董国庆 李明珠 +4 位作者 黄秒 陆喜燕 刘佩佩 李坚旭 钟丽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血清骨形成标志物C型利钠肽氨基末端(amino-terminal pro-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CNP)、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骨... 目的: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血清骨形成标志物C型利钠肽氨基末端(amino-terminal pro-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CNP)、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骨钙素(osteocalcin,O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变化,探讨其与ICPP的关系。方法:选取ICPP女童100例和正常对照组体检健康女童100例,ELISA测定血清骨形成指标(NT-proCNP、OC、BAP和IGF-1),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①ICPP组NT-proCNP、OC、BAP及IGF-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血清NT-proCNP与IGF-1水平在TannerⅡ期较Ⅲ期高(P<0.05)。②ICPP女童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Δ_(BA-CA)与NT-proCNP呈负相关,与IGF-1呈正相关。③ROC曲线特征:血清NT-proCNP、OC、BAP和IGF-1对ICP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IGF-1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6个月后血NT-proCNP、OC、BAP和IGF-1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血NT-proCNP、OC和IGF-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血BAP浓度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血清NT-proCNP、OC、BAP及IGF-1水平可间接反映ICPP女童的生长发育状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ICPP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骨形成标志物 C型利钠肽氨基末端 骨钙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性早熟症患儿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9
16
作者 赵彤 白华 +1 位作者 袁迎第 刘运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对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性早熟症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生活干预...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对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性早熟症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生活干预和饮食调整,并注射曲普瑞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基础上加服知柏地黄丸。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乳房直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 2)均显著下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LH、FSH、E 2显著小于对照组患儿;与治疗前比,2组患儿的体质量指数显著上升,骨龄指数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疗效较好,并能改善患儿第二性征及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柏地黄丸 曲普瑞林 女性 特发性中枢性 性早熟 第二性征 生长发育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a治疗女性中枢性性早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5
17
作者 倪继红 肖园 +4 位作者 王伟 董治亚 刘祺 陈凤生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对改善患者终身高的确切疗效,探讨GnRHa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23例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终止GnRHa治疗后随访(45.0±14.2)个月,观察终身高、月经初潮时间、...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对改善患者终身高的确切疗效,探讨GnRHa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23例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终止GnRHa治疗后随访(45.0±14.2)个月,观察终身高、月经初潮时间、月经规则程度、体质指数(BMI),比较了G-P图谱、TW3和身高曲线图三种方法预测终身高的精确度。结果GnRHa治疗(24.3±13.1)个月,平均终身高为(160.3±4.2)cm,与靶身高比较,从治疗前预测身高-1.58±2.02SD增加到-0.01±1.53SD。停止治疗后(11.5±5.5)个月出现或复现月经初潮,月经周期均规则。达终身高时BMI为20.81±2.08。停止治疗时G-P图谱和TW3预测值与实际终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高于曲线法的预测值。结论GnRHa治疗ICPP能有效改善终身高,经随访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终身高 预测身高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形态学的ICPP女童皮质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海泉 瞿航 +3 位作者 王琼瑾 王丹 刘菲涤 杜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I结构成像,结合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初步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皮质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符合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女童20例及正常女童(NCs) 20...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I结构成像,结合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初步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皮质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符合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女童20例及正常女童(NCs) 20例,采用GE 750W 3.0T MR机采集高分辨T1脑结构像,结合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法(SBM),应用SPM12软件和CAT12工具包进行数据预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提取ICPP女童双侧大脑皮质厚度,分析其发育特点。结果:ICPP组在右侧半球枕外侧回、梭状回及左侧顶上小叶、顶下小叶较对照组皮质增厚;在左侧半球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及颞上沟附近区域较对照组皮质变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性早熟女童相比较对照组出现了视听觉处理等脑区的皮质厚度改变,这提示性早熟可能出现了更早的皮质发育,并且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 皮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