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油田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察兴辰 刘帅 +1 位作者 贾慧敏 陈楠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解决某特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采用常规开采方式采收率低的问题,在模拟地层条件下,进行了5种热流体含量的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试验,分析了热流体含量对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收率、含水率、气油比、注入能力等指标的影响,评价了5种热流体... 为解决某特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采用常规开采方式采收率低的问题,在模拟地层条件下,进行了5种热流体含量的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试验,分析了热流体含量对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收率、含水率、气油比、注入能力等指标的影响,评价了5种热流体含量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吞吐对于开采该油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其效果与热流体含量、吞吐周期有关;在同样条件下,随着复合热载体中热流体含量的增大和吞吐周期的增多,采收率先升高后降低、含水率升高、气油比先降低后升高、注入能力降低。这表明对于特定油藏,在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设计时应首先进行室内试验,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选择复合热载体的最佳热流体含量和吞吐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气藏 复合热载体 热流体含量 采收率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多元复合酸降压增注技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国壮 梁承春 +1 位作者 孙招锋 徐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1,共6页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近年来通过注水开发减缓了产量递减,但还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甚至注不进水的问题,地层能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分析认为,长6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喉半径小,其次是... 红河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近年来通过注水开发减缓了产量递减,但还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甚至注不进水的问题,地层能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分析认为,长6特低渗油藏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喉半径小,其次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结垢,加之注水过程中黏土膨胀运移等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的渗透率。为此,提出利用多元复合酸酸化技术来解决该油藏的注水井欠注问题。酸液配伍性、腐蚀速率及岩心的溶蚀速率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多元复合酸与该油藏的注入水、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具有腐蚀率小、黏土膨胀率低、岩心溶蚀慢的特点。8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元复合酸酸化技术能够解除注水井近井地带的污染,恢复、提高地层渗透率,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气藏 注水井 欠注 多元复合酸 降压增注 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相对渗透率改善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翟恒来 齐宁 +2 位作者 樊家铖 张翔羽 孙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80,共6页
相对渗透率改善(简称相渗改善)剂可大大降低油藏水相渗透率而对油相渗透率影响较小,实现控水稳油增产。传统的相渗改善体系一般是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或者弱凝胶体系,主要用来封堵高渗透、大孔道及裂缝性油气藏。纳米SiO_2相渗改善体系... 相对渗透率改善(简称相渗改善)剂可大大降低油藏水相渗透率而对油相渗透率影响较小,实现控水稳油增产。传统的相渗改善体系一般是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或者弱凝胶体系,主要用来封堵高渗透、大孔道及裂缝性油气藏。纳米SiO_2相渗改善体系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优点,可进入微米级和纳米级孔喉并形成纳米膜,实现低渗-特低渗油气藏的高效开发。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渗改善体系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理,总结了纳米SiO_2用于油田相渗改善时的体系和效果,分析了其相渗改善作用机理,指出了该体系在制备、评价、机理分析、应用推广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特低渗透油气藏 相对渗透率改善剂 纳米SIO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