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榆东地区泉头组四段特低—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1
作者 刘强 张莹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9-516,共18页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榆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优质储集层成因及分布,综合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微米CT等多种测试,系统分析泉四段特低—超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利用多种成岩强度指标开展特低—超低渗储集...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榆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优质储集层成因及分布,综合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微米CT等多种测试,系统分析泉四段特低—超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利用多种成岩强度指标开展特低—超低渗储集层成岩相定量划分。结果表明:(1)泉四段发育5种孔隙,孔喉半径细小、孔隙结构差,属亚微米—微米孔隙和纳米—亚微米喉道组合。(2)泉四段沉积时为碱性—酸性—碱性交替的成岩环境,在泉四段内形成2期方解石沉淀、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黏土矿物胶结及长石、岩屑溶蚀。(3)压实作用是破坏泉四段原生孔隙结构和物性的主要原因,造成0.8%~35.6%的孔隙损失。1500~1600 m处石英加大、伊利石胶结和1800~2000 m处方解石胶结形成的2个异常减孔带,造成0.2%~32.1%的孔隙度损失,是储集层致密化的关键;1400~1500 m和1600~1700 m由长石和火山岩岩屑溶蚀形成0.1%~6.5%的次生溶蚀,对于储集层物性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4)泉四段可分为5种成岩相,中压实强溶蚀长石溶孔相和弱压实中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物性最好,是研究区有利储集层类型;中压实中胶结残余粒间孔相次之;强压实弱胶结杂基晶间孔相和弱压实强胶结晶间微孔相基本无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超储集层 泉四段 白垩系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特低渗气藏储集层物性与电性下限变化规律
2
作者 胡向阳 吴健 +3 位作者 杨冬 张恒 谭伟 袁伟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南海西部东方A区气藏和文昌X/Y区气藏均为低渗—特低渗气藏,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对物性和电性下限变化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开展不同压差条件下的岩心单相驱替实验,结合高温高压条件下岩心毛细管压力-岩电联测实验,开展研究区低渗—... 南海西部东方A区气藏和文昌X/Y区气藏均为低渗—特低渗气藏,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对物性和电性下限变化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开展不同压差条件下的岩心单相驱替实验,结合高温高压条件下岩心毛细管压力-岩电联测实验,开展研究区低渗—特低渗储集层下限研究,分别获取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在此基础上,开展储集层下限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方A区气藏储集层物性与气体流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文昌X/Y区特低渗岩心气体流量极低,且增大实验压差提高气体流量不明显。在束缚水条件下,随着生产压差增大,2个区块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逐渐降低。随着储集层物性变好,含水饱和度上限均变低。东方A区气藏电阻率下限随物性变好而逐渐增大,文昌X/Y区气藏特低渗气层电阻率下限随物性变好而逐渐降低,其原因主要是受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地层流体赋存状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集层 物性下限 电性下限 生产压差 透率 毛细管压力 岩电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差异与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烟雾峁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建民 张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4,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烟雾峁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实验分析、地质研究、测井解释、试采验证等,探讨孔隙结构差异对储集层及油层岩石电学特征的影响,论证并揭示了孔隙结构差异与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关系。区内长6...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烟雾峁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实验分析、地质研究、测井解释、试采验证等,探讨孔隙结构差异对储集层及油层岩石电学特征的影响,论证并揭示了孔隙结构差异与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关系。区内长6油层具有正常电阻率油层和低电阻率油层两种表现形式,发育孔隙型单孔介质和微裂缝-孔隙型双孔介质两种结构类型;微裂缝的发育极大地改变了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孔隙结构差异则对特低渗砂岩储集层及其油层的岩石电学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常电阻率油层具有明显的孔隙型单孔介质特征,主要集中于长61亚油层组和长622、长623小层,低电阻率油层具有明显的微裂缝-孔隙型双孔介质特征,主要集中于长621小层和长63亚油层组。钻井液沿微裂缝对油层形成了超深侵入,导致电阻率大幅降低及油层的低电阻率现象,低电阻率油层比正常电阻率油层具有更好的储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层组 特低渗储集层 电阻率油层 孔隙结构 钻井液侵入 电阻率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孔渗储集层孔喉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果年 梁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5-327,共3页
以实验资料为依据,提出了在压汞法测定毛管压力时,对孔喉直径均值等参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论证了问题的结症在于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单位不一致和对公式中分母中常数100的理解不一样,并忽略了测不出的微孔喉。通过实例计... 以实验资料为依据,提出了在压汞法测定毛管压力时,对孔喉直径均值等参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论证了问题的结症在于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单位不一致和对公式中分母中常数100的理解不一样,并忽略了测不出的微孔喉。通过实例计算指出应用φ值和最大进汞量进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试验 孔隙喉道 孔隙喉道半径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非达西渗流产能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祥克 陶永建 +1 位作者 门承全 魏俊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在Wiggins等人针对达西流的工作基础上,推导出含启动压力梯度流动下的产能方程,为解析IPR曲线方法在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影响流入动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含启动压力渗流的流入动态关系式... 在Wiggins等人针对达西流的工作基础上,推导出含启动压力梯度流动下的产能方程,为解析IPR曲线方法在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影响流入动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含启动压力渗流的流入动态关系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与达西流有明显的差异,论证了目前低渗油田普遍采用大压差、密井网生产的理论基础。并且根据所建立的方程分析了靖安油田长6特低渗储集层的生产动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较常规方法能更好地预测此类储集层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 产能方程 透油藏 敏感性分析 靖安油田长6特低渗储集层 产能预测 流入动态 表皮系数 启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