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S3-1井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储集空间类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成刚 崔俊 +5 位作者 关新 常海燕 杨森 惠媛媛 吴梁宇 吴丽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但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基于对S3-1井的岩芯观察和系统的微观岩石学、结构学特征研究,总结出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白云石晶间孔,而非溶蚀孔。其主...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但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基于对S3-1井的岩芯观察和系统的微观岩石学、结构学特征研究,总结出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白云石晶间孔,而非溶蚀孔。其主要证据包括:(1)高沉积速率的暗色层段难以发生暴露溶蚀;(2)白云石为岩石最重要的矿物组分之一;(3)场发射扫描电镜下可见棱角状晶间孔广泛发育;(4)岩芯上观察到的孔洞系统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其均发育于裂缝之中,为盐类矿物结晶所致,非溶蚀而成;(5)"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6)较高的排驱压力、较小的连通孔喉半径以及极低的退汞效率;(7)荧光显微镜下表现为整体发光特征。这些发育极广的基质孔隙储油是英西地区亿吨级油田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之一,研究结果对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晶间 溶蚀 下干柴沟组 特低孔-特低渗 动力学屏障 准同生交代 英西油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