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冯建成
-
机构
漳州市农科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4期6-6,共1页
-
文摘
一、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由漳州市农科所选配,其组合为龙特浦A/多系1号,1994年测产鉴定,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枝腊秆,抗倒,抗病,丰产,米质好,同年本所品比公顷产量8370公斤。1995年参加省晚杂优区试,平均公顷产量6695公斤,居参试组合第二,比对照汕优桂32增产14.5%,比汕优63增产3.3%。同年在南靖船场、龙海东园、芗城新厝等地作早稻栽培表现良好,一般公顷产量8250~9000公斤;同年作中稻示范,在江西铜鼓、四川内江公顷产量分别为8850公斤和8595公斤。1996年继续参加省区试。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多系1号
特征特性
栽培
-
分类号
S511.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特优多系1号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 2
-
-
作者
陈象新
赖细樵
张铭顺
-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96-97,共2页
-
文摘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最佳父母本差期为24d,叶差为6.3叶。培育多蘖壮秧,重施基肥,原种制种,母本宽窄行插植,父本攻多穗,母本保足穗,科学养花为其合理有效的途径。
-
关键词
杂优组合
特优多系1号
制种技术
-
分类号
S51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籼杂特优多系1号栽培与制种技术浅析
- 3
-
-
作者
高明亮
-
机构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18-419,共2页
-
文摘
特优多系 1号系漳州市农科所选配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 ,199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丰产性好 ,较汕优 6 3增产 3.34%~ 7.76 % ,平均单产约 6 730 .2kg/hm2 ,出糙率 81.3% ,精米率 73 .7% ,直链淀粉含量 2 1.6 % ,蛋白质含量 8.7%。栽培技术主要是适时播种 ,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 ;合理施肥 ,科学管水 ;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制种技术主要是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 ;稀播培育多蘖壮秧 ,插足基本苗 ;科学施 ,及时去杂等。
-
关键词
水稻
特优多系1号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
Keywords
Rice, Teyouduoxil, Cultural technique,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51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特优多系1号丰产栽培技术
- 4
-
-
作者
李维明
-
机构
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特优多系1号
优质杂交水稻
示范种植
产量结构
生物学性状
汕优63
水稻生产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德化县水稻成本核算及技术评价总结报告
- 5
-
-
作者
庄秋贵
-
机构
德化县经管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5-7,共3页
-
-
关键词
成本核算
技术评价
德化县
特优多系1号
水稻耕作
水稻生产
特优669
氯化钾
水稻产量
汕优63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