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维虎 万德春 +4 位作者 万保权 何旺龄 付万璋 李威 陈豫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5-209,共5页
为分析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建立500kV单回与同塔双回超高压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激发函数法分析不同线路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排列下平行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并通过实例... 为分析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建立500kV单回与同塔双回超高压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激发函数法分析不同线路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排列下平行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路间距减小会使无线电干扰高场强区域减小,但幅值会有一定提高;增大对地高度会使无线电干扰场强幅值减小,但衰减速度会变慢,边相外20m处的场强值也有所增加;改变导线相序排列对输电走廊中部区域场强分布有一定影响;模型可较准确反映实际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平行架设 无线电干扰 激发函数 线路间距 对地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交流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下电场强度的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杨 宋守信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94-97,共4页
介绍了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及降低场强的措施,并利用Matlab对改善交流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线下电场强度的3种措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线下的电场强度,减小高场强区域.
关键词 超高压 高压输电线路 电场强度 屏蔽线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 被引量:47
3
作者 安宁 彭毅 +3 位作者 艾宪仓 黄国权 施英 张明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81-2888,共8页
以甘肃河西750kV交流输电线路为例,深入研究和解决了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对邻近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问题。通过建立EMTP时域仿真计算模型,获得了雷击输电线路杆塔时避雷线电流和杆塔入地电流的分布特性以及杆塔冲击接地阻... 以甘肃河西750kV交流输电线路为例,深入研究和解决了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对邻近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问题。通过建立EMTP时域仿真计算模型,获得了雷击输电线路杆塔时避雷线电流和杆塔入地电流的分布特性以及杆塔冲击接地阻抗、雷击点位置等对避雷线电流和杆塔入地电流的影响规律。基于线矩量法计算模型,仿真研究了线路与管道平行接近时管道电位、涂层电位和防腐层电压的分布特性和衰减规律,归纳推导了线路与管道交叉跨越时管道防腐层电压的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考虑雷电流幅值、管道类型、土壤电阻率以及管道至杆塔接地体距离的影响。结合3层聚乙烯(PE)防腐层的雷电冲击耐压限值,得到了不同幅值的雷电流作用下满足防腐层耐压限值要求的管道与杆塔接地体的允许接近距离,为今后电力工程和油气管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输油输气管道 雷击 感性耦合 阻性耦合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ian网络与复杂网络理论的特/超高压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模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乐 刘俊勇 +3 位作者 魏震波 龚辉 黄媛 李成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8-1284,共7页
为有效衡量特高压输电线路外部工作条件和所在系统内部运行状态对线路状态评估的影响,采用Bayesian网络定量分析了输电线路在各种外部条件下的故障概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方法,引入系统几何量参数量化线路重要程度的差异;借鉴风险评... 为有效衡量特高压输电线路外部工作条件和所在系统内部运行状态对线路状态评估的影响,采用Bayesian网络定量分析了输电线路在各种外部条件下的故障概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方法,引入系统几何量参数量化线路重要程度的差异;借鉴风险评估思想,提出了基于Bayesian网络与复杂网络理论的输电线路综合状态评估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对电网中运行风险高且系统地位重要的线路具有较好的辨识能力。与基于线路外部条件信息的状态评估方法相比,该模型增加了系统内部运行信息,提高了线路实时重要性的辨识能力,且计算速度快,符合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IAN网络 复杂网络理论 /超高压输电线路 状态评估 风险评估 综合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和超高压交流输电系统运行损耗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耿庆申 卢玉 +1 位作者 樊海荣 张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2-77,共6页
输电系统运行损耗是影响整个输电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根据交流输电系统等值数学模型构建出满足同等输电能力的特高压和超高压交流输电方案,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情景下各输电方案的损耗率大小,并分析了额定输送容量、输送距离和负载... 输电系统运行损耗是影响整个输电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根据交流输电系统等值数学模型构建出满足同等输电能力的特高压和超高压交流输电方案,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情景下各输电方案的损耗率大小,并分析了额定输送容量、输送距离和负载率变化对各输电方案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特高压在各种情景下,均可以大幅降低运行损耗,特别是远距离、高负载率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相关结论可以为特高压和超高压交流输电的技术经济比选,特别是为合理确定各自适用的经济区间和具有优势的输电范围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 超高压交流 运行损耗 输电能力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冰害分析及防冰害措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巢亚锋 黄福勇 +2 位作者 王成 王峰 周卫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79,85,共6页
对2010—2014年中国27个省(市)电网公司的500(330)~750 kV超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的冰害故障及主要缺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冰害故障和缺陷主要集中在500 kV输电线路,设计和运维对冰害故障和缺陷的产生影... 对2010—2014年中国27个省(市)电网公司的500(330)~750 kV超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的冰害故障及主要缺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冰害故障和缺陷主要集中在500 kV输电线路,设计和运维对冰害故障和缺陷的产生影响较大,舞动是冰害故障的主要原因。线路金具最易产生冰害缺陷,冰害故障线路主要集中在投运10年内线路。河南为冰害故障多发地区,冰害故障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设计、施工、物资及运维4个方面提出了超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防冰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交流 输电线路 冰害 防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地电位升高的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计算 被引量:8
7
作者 俞集辉 王国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6,31,共6页
为研究地电位升高时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将地电位升高作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应用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考虑地电位升高影响的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计算模型。与CDEGS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为研究地电位升高时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将地电位升高作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应用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考虑地电位升高影响的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计算模型。与CDEGS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地电位升高值、导线高度及导线排列方式下,地电位升高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影响。提出对地电位升高区域内的工频电场暴露应给予更多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升高 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模拟电荷法 工频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的无线电干扰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小浪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2期15-16,共2页
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是解决当前交流输电线路中电晕效应以及相关问题的重要内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一旦出现电晕放电现象,就会产生无线电干扰,不仅干扰周围民用无线电设施,还会影响军用无线电台。城市... 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是解决当前交流输电线路中电晕效应以及相关问题的重要内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一旦出现电晕放电现象,就会产生无线电干扰,不仅干扰周围民用无线电设施,还会影响军用无线电台。城市发展与用电需求增加,电网建设范围扩大,这样会与土地资源紧缺产生矛盾,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采取超高压交流线走廊架设的方式梳理交流线路,其中平行架设最为常见,但是因为交流线路的不同会出现一定耦合作用,干扰线路无线电分布,影响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线路 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平行架设 电晕效应 无线电干扰 电网建设 电晕放电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和IGG改进聚类算法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参数辨识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桂梁 伍麒伊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5,共7页
为有效辨识特/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参数,尽可能剔除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数据存在的随机噪声,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对原始量测数据进行初始滤波,然后通过分布参数等值电路模型辨识线路参数,... 为有效辨识特/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参数,尽可能剔除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数据存在的随机噪声,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对原始量测数据进行初始滤波,然后通过分布参数等值电路模型辨识线路参数,最后利用三段式IGG(Institute of Geodesy&Geophysics)原理设置权函数的改进聚类方法对辨识的参数进行聚类处理,将多时间断面的参数聚类中心作为线路参数最终辨识结果。对1000k V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线路进行仿真分析,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新型混合算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无迹卡尔曼滤波 改进聚类 IGG权函数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运行经验分析 被引量:188
10
作者 维列夏金 吴维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6-79,共4页
介绍了俄罗斯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十年期间所积累的防雷运行经验。统计表明,1150kV特高压线路的雷电跳闸率比预期的要高的多。对影响特高压线路雷电跳闸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特高压线路防雷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防雷 运行 超高压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负荷交流融冰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焦震 杜鹏 +3 位作者 汪晓 沈杨 杨乃旗 周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1,115,共6页
输电线路融冰方法的研究对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热传学分析了负荷交流融冰热力学特征,建立了500 kV架空输电线路JLHA3-425铝绞线覆冰模型。然后,仿真分析了施加融冰负荷电流时覆冰导线温度分布,获取了了风速... 输电线路融冰方法的研究对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热传学分析了负荷交流融冰热力学特征,建立了500 kV架空输电线路JLHA3-425铝绞线覆冰模型。然后,仿真分析了施加融冰负荷电流时覆冰导线温度分布,获取了了风速、环境温度、冰层厚度对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影响,并通过安双5375和安岭5376超高压线路的实际融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融冰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 导线覆冰 负荷交流融冰 ANSY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分析模型 被引量:33
12
作者 贺恒鑫 何俊佳 +4 位作者 钱冠军 谢施君 董曼玲 姚帅 谢耀恒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6-204,共9页
绕击是引起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将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经验直接外推至更高电压等级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新建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显著低于预期值。基于先导发展的绕击分析模型细致地考虑了影响雷... 绕击是引起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将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经验直接外推至更高电压等级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新建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显著低于预期值。基于先导发展的绕击分析模型细致地考虑了影响雷击发展物理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较传统工程化分析方法更适用于新建电压等级线路的绕击性能评估。但由于对雷击物理过程和长间隙放电机理认识的不足,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雷击过程描述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不尽相同,若将现有学者所提出的绕击分析模型直接用于工程中,不同分析模型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为此,通过对比现有的雷电观测资料,认为Cooray提出的下行先导通道模型与最新的雷电观测结果比较相符;对迎面先导起始工程判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导线对地高度<10.0 m时,Rizk感应电压法和临界电晕半径法计算得的先导起始电压结果一致,外推至实际导线对地高度时,Rizk感应电压法的计算结果与长间隙放电理论相违背;同时依据长间隙放电理论,提出了下行先导和迎面先导的相对速度比近似等于迎面先导通道单位长度电压降与导线感应电压增量之比的迎面先导持续发展条件,建立了基于Schwarz-Christoffel变换的能考虑任意地形的2维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解释了传统先导发展模型无法解释的特高压输电线路ZMP2和ZBS2型杆塔的中相屏蔽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平原、斜坡和山顶地形下,ZMP2和ZBS2型杆塔的绕击跳闸率低于设计预期值0.1次/(100 k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 输电线路 屏蔽失效 下行先导通道 连续迎面先导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序参数测量计算 被引量:19
13
作者 傅中 陈维江 +3 位作者 王贻平 孙岗 叶剑涛 刘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5-1291,共7页
为准确获得淮南—上海1 000 k 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序参数,采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异频双端同步测量方法测量试验中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与电流;提出了将所测电压与电流代入长线方程来求解异频下的工频序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与单... 为准确获得淮南—上海1 000 k 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序参数,采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异频双端同步测量方法测量试验中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与电流;提出了将所测电压与电流代入长线方程来求解异频下的工频序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与单端测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双端测量计算法能够获得准确的工频序参数,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的单端测量计算结果相比,其差异百分比≤1.52%;而与采用常规集中参数算法的单端测量法相比相差较大,其中零序电阻差异百分比可达16.48%,这是因为单端测量法不适用于长距离线路的参数计算。将上述双端测量计算法用于测量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淮芜Ⅰ线与Ⅱ线的工频序参数,获得了准确的结果,为继电保护及短路电流计算等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高压输电线路 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 淮芜线 工频序参数 分布参数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万保权 邬雄 +1 位作者 路遥 张小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61,共3页
电磁环境问题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直接影响着线路导线的选取和排列方式及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为此计算分析了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得出如下结论:1000kV同塔双回线路采用... 电磁环境问题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将直接影响着线路导线的选取和排列方式及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为此计算分析了交流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得出如下结论:1000kV同塔双回线路采用2种塔型时,8×LGJ-630及以上截面导线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完全满足好天气55dB的要求;若要满足58dB的限值,导线逆相序排列时需大范围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导线同相序排列对控制无线电干扰有利,但会大大提高地面电场强度;从控制无线电干扰角度出发,塔型1优于塔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高压 同塔双回 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实验观测 被引量:18
15
作者 钱冠军 陈维江 +4 位作者 陈家宏 谷山强 贺恒鑫 向念文 谢施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探讨避雷线加装水平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机理,开展了1:10和1:20特高压交流线路缩比模型下雷电屏蔽模拟实验及其放电观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结合放电物理过程探讨了放电击中点的选择性和侧针屏蔽增... 为探讨避雷线加装水平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机理,开展了1:10和1:20特高压交流线路缩比模型下雷电屏蔽模拟实验及其放电观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结合放电物理过程探讨了放电击中点的选择性和侧针屏蔽增效的机理。研究发现:下行先导初期发展过程中随机取向与各目的物迎面放电的竞争过程都与放电击中点的选择密切相关,下行放电与迎面放电也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在各种间隙结构下,侧针的长度在大于对应间隙的临界电晕半径时才能起到明显的屏蔽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 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 模拟实验 迎面放电 临界电晕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效应的预测方法,Ⅱ:无线电干扰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剑 杨迎建 +3 位作者 李永双 张广洲 张小武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42-2947,共6页
利用特高压电晕笼开展了13种导线的无线电干扰试验,获得了单位长不同导线的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分析了导线表面场强、子导线线径、分裂间距和分裂数等因素对导线电晕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导线... 利用特高压电晕笼开展了13种导线的无线电干扰试验,获得了单位长不同导线的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分析了导线表面场强、子导线线径、分裂间距和分裂数等因素对导线电晕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导线表面场强的负倒数呈线性关系;在相同的导线表面场强下,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子导线线径、分裂数的对数呈线性递增关系,而分裂间距对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影响不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且逼近效果好,回归方程各系数也是高度显著的,可对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进行有效的预测,通过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法可转化为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交流输电线路 电晕效应 电晕笼 无线电干扰 激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37
17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3 位作者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肖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53-2058,共6页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安全防护、电位转移等技术要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交流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绝缘工具有效绝缘长度 安全防护 屏蔽服 电位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台法直升机带电作业安全间隙距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杜勇 彭勇 +4 位作者 刘铁 刘庭 刘凯 徐天勇 涂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2-1298,共7页
为了给直升机应用于特高压交流(UHVAC)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提供参数依据,确保平台法直升机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利用全尺寸模拟直升机布置了平台法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典型作业工况,开展了1 000 k 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试验,... 为了给直升机应用于特高压交流(UHVAC)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提供参数依据,确保平台法直升机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利用全尺寸模拟直升机布置了平台法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典型作业工况,开展了1 000 k 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获取了各典型工况下的带电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明确了直升机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最低放电位置,根据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保证作业危险率<10-5,得到了在海拔高度≤1 000 m地区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台法直升机带电作业最小安全间隙距离,即相地最小安全距离为6.8 m,相地最小组合间隙为7.3 m,相间最小安全距离为9.2 m,相间最小组合间隙为9.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直升机 平台法 最小安全距离 最小组合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晕笼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预测方法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豫朝 谢辉春 +3 位作者 张业茂 许嵩 师永兴 周翠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89-2194,共6页
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是影响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架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线路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为此,介绍了利用电晕笼预测线路可听噪声的方法,通过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电晕笼开展了8分裂LGJ630导线可听噪声试验,得到了单位... 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是影响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架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线路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为此,介绍了利用电晕笼预测线路可听噪声的方法,通过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电晕笼开展了8分裂LGJ630导线可听噪声试验,得到了单位导线的可听噪声产生功率,同时,结合美国邦维尔水电局(BPA)计算公式和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计算公式,分别采用这3种方法预测了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同塔双回试验线路可听噪声。通过将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线段实测结果进行比对,发现通过电晕笼预测的结果比实测的L50噪声值小0.21dB,较接近实测结果,说明采用特高压电晕笼预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是可行的。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UHVAC) 电晕笼 输电线路 可听噪声预测 可听噪声实测 预测值与实测值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与航空中波导航台间防护距离计算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小武 刘兴发 +2 位作者 邬雄 万保权 张广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30-1835,共6页
与500kV输电线路相比,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电压高、杆塔高、线路走廊宽等特点,对航空中波导航台的无线电干扰更复杂。GB6364-19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未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与中波导航台间的防护距离作出规定,... 与500kV输电线路相比,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电压高、杆塔高、线路走廊宽等特点,对航空中波导航台的无线电干扰更复杂。GB6364-19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未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与中波导航台间的防护距离作出规定,给特高压线路选址造成不确定因素。为此,分析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航空中波导航台的有源干扰和二次辐射产生机理,根据中波导航台的工作方式,结合中波导航台引导飞机进场着陆路轨迹,计算特高压输电线路对航空中波导航台的航线,以及远、近距导航台的有源干扰,仿真分析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二次辐射对无线电罗盘的定向误差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从有源干扰角度考虑,取15dB的防护率,对于航线导航台,在距离天线中心38.9km内均可架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于远近距导航台间任意点均可架设特高压输电线路;从无源干扰角度考虑,无线电罗盘定向误差≤1°,则防护距离为700m。选取两者中较大者作为防护距离的计算值,最终的防护距离还需结合试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航空中波导航台 无线电罗盘 防护率 电磁环境要求 二次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