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牵拉损伤后Glu和Gln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浩 陈清 +3 位作者 郭江 王茜 孔丹莉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15-2217,2220,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牵拉损伤后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探索其对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培养12h后,进行牵拉损伤,检测不同实验组培养基上清中的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牵拉损伤后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探索其对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培养12h后,进行牵拉损伤,检测不同实验组培养基上清中的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含量,并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牵拉损伤使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lu明显增加(P<0.05);1μmol白藜芦醇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时Glu分泌进一步增加(P<0.05);而100μmol白藜芦醇能减少损伤时Glu分泌(P<0.05)。对细胞进行LDH漏出量的检测发现牵拉损伤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的LDH漏出量增加(P<0.05),1μmol白藜芦醇进一步加剧了LDH漏出(P<0.05),100μmol白藜芦醇能够有效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LDH漏出(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受到牵拉损伤后白藜芦醇能够减少其Glu,且能够减少LDH漏出,进而对星形胶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星形胶质细胞 牵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扫描方位及加权图像对脊髓栓系牵拉损伤显示优势的评价
2
作者 林井副 王克勤 +3 位作者 田树平 李美玲 花岩 张燕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57-758,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牵拉损伤 扫描方位 加权图像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拉钩降低腔镜辅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喉返神经牵拉损伤 被引量:8
3
作者 贺建业 贺晨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U型拉钩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叶切除术中降低喉返神经牵拉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术前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确认为单侧单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腔镜辅助病侧腺叶+峡部切除+病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013年1月-2014年6月79例... 目的探讨自制U型拉钩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叶切除术中降低喉返神经牵拉性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术前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确认为单侧单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腔镜辅助病侧腺叶+峡部切除+病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013年1月-2014年6月79例用常规方法将甲状腺叶向气管前上方牵引(常规组),2015年1月-2016年3月71例使用自制U型拉钩将甲状腺叶向动脉侧水平牵引(U型拉钩组),均为同一外科医生手术。2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2组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术后声音嘶哑U型拉钩组6例(8.5%),常规组17例(21.5%),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919,P=0.027)。2组声音恢复时间[中位数16.5 d(8-31 d)vs.18 d(4-50d)]无统计学意义(Z=-0.246,P=0.806)。结论腔镜辅助甲状腺叶切除时,U型拉钩将甲状腺叶向外侧水平牵引有利于降低喉返神经张力,减少喉返神经牵拉性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损伤 腔镜辅助技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犬腰椎牵拉损伤引起马尾神经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贺西京 陈君长 +4 位作者 李浩鹏 赵龙柱 王栋 李韵 陈建荣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19-522,共4页
设计了椎间松解及椎体外固定器固定的动物模型 ,通过调整外固定器长度 ,造成椎管内马尾神经牵拉损伤。当外固定器长度增大 2 cm时 ,马尾诱发电位( CESEP)的 N2 波幅度降低。动物清醒后出现 :1后肢运动与感觉障碍 ,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 设计了椎间松解及椎体外固定器固定的动物模型 ,通过调整外固定器长度 ,造成椎管内马尾神经牵拉损伤。当外固定器长度增大 2 cm时 ,马尾诱发电位( CESEP)的 N2 波幅度降低。动物清醒后出现 :1后肢运动与感觉障碍 ,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随牵拉强度增加 ,N2 波幅度逐渐降低并伴 CESEP图形畸变 ,直至最终消失。 2双后肢运动及痛觉丧失。神经功能评分减至 0分。故通过调整外固定器长度 ,可动态改变脊柱牵拉损伤程度 ,损伤程度与 CESEP及动物神经功能评分一致。该模型还有可排除 SEP假阴性或假阳性之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 牵拉损伤 腰椎损伤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拉性视神经损伤后视神经中MDA、SOD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波 成洪波 +1 位作者 黄丽娜 赵铁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研究牵拉性视神经损伤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改变。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30眼随机分为3组:未手术正常组、开眶手术后未损伤视神经对照组和手术损伤视神经实验... 目的研究牵拉性视神经损伤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改变。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30眼随机分为3组:未手术正常组、开眶手术后未损伤视神经对照组和手术损伤视神经实验组,每组5只10眼。各组于术后2d、7d及15d时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视神经组织中MDA和SOD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和对照组视神经组织中MDA含量分别为(2.44±0.31)μmol·L-1、(3.02±0.11)μmol·L-1;损伤实验组7d、15d时MDA含量分别为(5·38±0.49)μmol·L-1、(5.43±0.37)μmol·L-1。正常组SOD活性为(42.12±0.78)μU·L-1,对照组SOD为(41.12±0.57)μU·L-1,损伤实验组7d、15d时SOD分别为(28·78±1.41)μU·L-1和(30.63±2.13)μU·L-1。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的比较,损伤实验组中MDA及SOD水平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牵拉性损伤可以导致视神经组织中MDA含量增加及SOD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轴突牵拉后的生物学变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红平 张立海 +4 位作者 张里程 蓝霞 刘道宏 熊琦 唐佩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5,共5页
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牵拉性损伤的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患者病痛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神经元轴突为研究对象,在外界机械力的牵拉下研究其生物学变化与机制,已成为近年研究神经细胞力学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牵拉后神经轴突的形态学变化... 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牵拉性损伤的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患者病痛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神经元轴突为研究对象,在外界机械力的牵拉下研究其生物学变化与机制,已成为近年研究神经细胞力学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牵拉后神经轴突的形态学变化、细胞膜变化、细胞骨架、细胞代谢和动作电位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损伤 生物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压力传感器在神经拉勾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星 黄庆安 +1 位作者 秦明 陈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09-2714,共6页
为了避免或减少脊柱外科手术中过度牵拉神经根造成的医源性神经功能损伤,将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应用于手术器械神经拉勾上来量化术中对神经根的牵拉程度,以提高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在神经拉钩接触神经根的部位安装压力传感器,测... 为了避免或减少脊柱外科手术中过度牵拉神经根造成的医源性神经功能损伤,将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应用于手术器械神经拉勾上来量化术中对神经根的牵拉程度,以提高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在神经拉钩接触神经根的部位安装压力传感器,测量神经根被牵拉时所受压力。利用白兔和山羊进行不同程度和时间的神经根牵拉实验,并同时用肌电图监测不同牵拉情况下神经根电生理反应的变化。牵拉平均压力变化约14kPa时,潜伏期变化率为1.12%,波幅变化率为21.21%,表明被牵拉神经根的轴索部位有损伤;牵拉平均压力基本相同时,牵拉持续时间越长,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越大。牵拉的时间和加载在神经根上的压力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正相关,表明通过实验建立了神经根所受压力与相应电生理反应的联系,有助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神经根牵拉的安全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神经根 牵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胎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技术防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蕴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巨大胎儿 技术防范 臂丛神经麻痹 损伤 分娩过程 不同程度 临床表现 受伤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可夫 贾连顺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6-658,共3页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遗传、发育或后天因素等导致的脊髓和神经被非弹性结构固定,在生长发育或运动过程中脊髓和神经在一定的牵拉力下血供发生变化,造成其氧化代谢功能受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以畸形和神经...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遗传、发育或后天因素等导致的脊髓和神经被非弹性结构固定,在生长发育或运动过程中脊髓和神经在一定的牵拉力下血供发生变化,造成其氧化代谢功能受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以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代表的临床综合征[1-3]。TCS不仅存在脊髓圆锥的牵拉损伤,也存在神经和神经根的牵拉损伤[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牵拉损伤 脊髓圆锥 后天因素 tethered 临床综合征 终丝 腰椎椎间盘 手术时间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