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管的试制
1
作者 夏德森 徐绿野 《江苏电机工程》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针对网套式连接器的额定载荷目前还不能满足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要求这一问题,为方便张力放线试制了一种专用的牵引管。对牵引管的外径、压接长度进行了计算及核算,确定了地线牵引管的尺寸,并对牵引管进行了试验。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牵引管 网套式连接器 张力放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锐 段宏伟 +1 位作者 徐杰 徐维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该设备运营、维修及保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基于牵引变压器运行指标数据构建其健康状态评估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 [目的]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该设备运营、维修及保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基于牵引变压器运行指标数据构建其健康状态评估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判断矩阵计算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熵权法求解试验指标的权重并将其与主观权重组合。依据评估指标计算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得分,确定其整体健康状态,以此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并评估不同检修方式对牵引变压器使用寿命的影响。以某牵引变电站牵引变压器的监测数据为例,对该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及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评估方法实现了设备状态检测主客观因素的统一,能够推广应用至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变压器 健康状态评估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技术进展与思考
3
作者 郑琼林 杨晓峰 +1 位作者 吴命利 游小杰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28,共30页
本文从直流(城轨)供电、交流(铁路)低频同相供电和工频单相轮序供电三种牵引供电系统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主要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梳理和总结了三种不同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进展。回顾和归纳:直流供电的轨道电位和杂散... 本文从直流(城轨)供电、交流(铁路)低频同相供电和工频单相轮序供电三种牵引供电系统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主要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梳理和总结了三种不同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进展。回顾和归纳:直流供电的轨道电位和杂散电流腐蚀治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低频同相供电的3→1相变频机组更替改进、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工频单相轮序供电的列车过分相、电能质量补偿、同相供电和虚拟同相供电、车网耦合振荡抑制,以及轨道交通与绿色能源融合的绿能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着眼牵引供电技术对绿色环保、低耗高效、安全可靠和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分别给出了直流和交流牵引供电技术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 技术综述 电力电子 杂散电流 虚拟同相供电 交通能源融合 绿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隧道对牵引网电气参数及供电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命利 曹国涛 +1 位作者 叶晶晶 胡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2,共6页
研究目的:长大隧道环境的地层结构与平面大地区段差异显著,可能导致牵引网电气参数和供电性能发生变化。因此,亟需探究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及供电性能的变化特性。本文通过实地测试,获得了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值,对... 研究目的:长大隧道环境的地层结构与平面大地区段差异显著,可能导致牵引网电气参数和供电性能发生变化。因此,亟需探究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及供电性能的变化特性。本文通过实地测试,获得了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值,对比分析了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了长大隧道环境对空载容升特性、压损特性、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1)基于简化Carson公式和Tylavsky公式的理论计算无法准确计算隧道结构中复杂的回流系统,二者理论计算值均略大于实际测量值;(2)长大隧道内牵引网受吊柱腕臂影响,对地电容显著增大且远大于理论计算值,实际计算时不可忽略;(3)在同种供电方式下,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抗值小于开放路基区段,分布电容值大于开放路基区,导致牵引网电压较高;(4)长大隧道环境影响牵引网分布电容值,导致牵引网谐振频率点左移;(5)本研究对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电气参数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环境 牵引 电气参数 供电性能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张亮 王虎 +3 位作者 傅晓婷 王翠娟 朱杭 乐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灸组60例采用针灸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可调式三点膝...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灸组60例采用针灸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可调式三点膝关节牵引治疗,联合组60例采用针灸联合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疼痛情况、关节功能、炎症因子以及膝间距和胫股角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远高于针灸组的80.0%(48/60)、牵引组的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腰膝酸软4项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Lequesne髋膝关节功能评分(LequesneMG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胫股角大于针灸组、牵引组,膝间距小于针灸组、牵引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利用纠正膝关节内外翻情况,减轻炎症因子水平,下调hs-CRP、IL-1β、IL-6表达,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 针灸 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 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叶片牵引疲劳加载的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周爱国 施金磊 +2 位作者 李佳峻 朱玉田 董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为在不获得叶片详细属性的情况下得到叶片的等效阻尼比及其与响应幅值的变化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牵引式加载的叶片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基于振动理论,分析叶片在不同周期性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构建等效阻尼比、变形量和稳态振幅之间的... 为在不获得叶片详细属性的情况下得到叶片的等效阻尼比及其与响应幅值的变化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牵引式加载的叶片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基于振动理论,分析叶片在不同周期性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构建等效阻尼比、变形量和稳态振幅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牵引式设备对3支大型叶片进行阶梯加载并计算其各阶段振幅下的等效阻尼比,揭示叶片等效阻尼比与稳态振幅的近线性关系,在满载阶段叶片的等效阻尼比达到小振幅下的2~3倍,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自由衰减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基于牵引式加载计算叶片等效阻尼比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等效阻尼比 牵引式加载 疲劳测试 动力特性 振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牵引调速与制动装置研究
7
作者 唐洋 皮云森 +1 位作者 刘祥 王国荣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为快速封堵油气管道破损段并实现不停输抢修,本文设计了一种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直流截止阀式牵引调速与制动装置,可使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快速、精准到达封堵管段并有效减速。基于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管内运动模型和调速机理分析,确定了... 为快速封堵油气管道破损段并实现不停输抢修,本文设计了一种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直流截止阀式牵引调速与制动装置,可使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快速、精准到达封堵管段并有效减速。基于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管内运动模型和调速机理分析,确定了调速特性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结构参数的调速阀进行流场特性分析,得到了调速阀轴向长度、内径和泄流孔开孔长度对装置泄流后压降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结构参数,即调速阀轴向长度为96.6 mm,内径为169.7 mm,泄流孔开孔长度为92.8 mm;开展了节流压降的原理实验来进一步验证牵引调速与制动装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调速可靠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牵引调速与制动装置的调速与制动效果受调速阀结构和形状的影响较大。当调速阀的开度减小时,装置后方射流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可以在管道内壁射出高速流束,清除管道内壁的污物,同时减小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的阻力。反之,当调速阀的开度增大时,装置前后的压差减小,在开度为1.0时,装置前后压差最小,可以达到最大的减速效果。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对管道可实现良好的冲刷效果,并可以获得良好的调速性能,进而实现最大减速效果并成功完成封堵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 牵引调速与制动装置 调速特性 调速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DEO的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定位
8
作者 李泽文 冯译萱 +4 位作者 夏翊翔 张一鸣 刘国胜 张灵芝 罗姗姗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波单端定位方法。首先,深入分析牵引网故障行波的传输特性,研究全并联结构对行波折反射的影响,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和潮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取故障特征量,将波头辨识转化为能量突变值提取;随后,利用VMD去噪提取电压行波真实分量,再针对第二反射波波头微弱难标定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口(sliding time window,STW)下,结合对称差分能量算子(symmetrical differencing energy operator,SDEO)构造故障信号的二次瞬时能量谱,效果良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够反应不同工况下故障牵引网电磁能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并联AT牵引 故障测距 行波单端定位 对称差分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飞机牵引车轨迹跟踪
9
作者 张军 黄明辉 +3 位作者 王玥琳 阳星 叶敏 贾永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16-2926,共11页
为能满足物流机场短时间、高频次的快捷飞机牵引需求,提出了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牵引方法。采用“理论建模-算法设计-算例测试和仿真优化-样机实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以10t飞机牵引车为对象,构建牵引车的运动学模型,确定牵引车的约... 为能满足物流机场短时间、高频次的快捷飞机牵引需求,提出了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牵引方法。采用“理论建模-算法设计-算例测试和仿真优化-样机实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以10t飞机牵引车为对象,构建牵引车的运动学模型,确定牵引车的约束条件和控制量,通过增加防碰撞处理、最小转弯半径和路径平滑的方式改进A*算法,生成牵引车运动轨迹;设计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轨迹跟踪控制器,构建MATLAB/Simulink和ADAMS联合仿真模型,通过轨迹跟踪仿真实验优化MPC的控制参数,并在改造的电传动飞机牵引车样机上开展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满足飞机牵引车工作路径规划和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联合仿真方法优化了MPC控制器,在样机上实现了较好的跟踪精度,弯道和直线跟踪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0.362m和0.128m,实现了飞机牵引车的无人驾驶功能,为智慧物流机场的无人牵引飞机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传动飞机牵引 无人驾驶技术 路径规划 改进A*算法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雨流计数法的城轨列车牵引负荷特征提取策略
10
作者 张明锐 段宏伟 李启峰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为研究城轨列车作用下牵引负荷冲击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雨流计数法的牵引负荷特征提取策略。首先,分析牵引负荷具有的冲击性、随机性和多发性特征,从循环计数的角度提出采用雨流计数法进行特征提取的相关操作,捕捉幅值、频数等相关冲... 为研究城轨列车作用下牵引负荷冲击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雨流计数法的牵引负荷特征提取策略。首先,分析牵引负荷具有的冲击性、随机性和多发性特征,从循环计数的角度提出采用雨流计数法进行特征提取的相关操作,捕捉幅值、频数等相关冲击强度信息;其次,针对传统雨流计数法存在的时序丢失、区间混叠等问题,增设峰谷判断和幅值更新环节获取冲击起始和结束时刻,从而在提取冲击幅值的同时完整保留负荷冲击的相关时间特征信息;然后,引入时间区间关联策略将冲击过程、幅值和时间等信息相互关联,解决区间混叠问题,使同一冲击过程不同时段的冲击特征保持一致;最后,针对不同工况、不同类型牵引负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雨流计数法能够有效提取不同类型牵引负荷的冲击特征,并且准确辨析不同冲击强度、不同采样频率下牵引负荷特征之间的差异;与常见的循环计数法提取的特征相比,改进的雨流计数法蕴含的信息更丰富,描述的冲击过程更准确。研究结果对分析牵引负荷冲击特性、讨论负荷冲击对牵引供电设备和供电系统的相关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列车 牵引负荷 特征提取 雨流计数法 循环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轮轨下钢轨波磨对牵引齿轮振动特性影响
11
作者 朱海燕 杨世俊 +1 位作者 曾庆涛 金铭泽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304,共7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响牵引齿轮振动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钢轨波磨波长的减小、波深的增加会使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大,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变化周期与钢轨波磨波长和轮对转动周期成正相关;柔性轮轨下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相比于刚性轮轨明显增大,在钢轨波磨和车轮转频共同作用下,考虑柔性轮轨时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会出现拍振现象,且能反映出轮轨激励高频成分和较高频率内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牵引齿轮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幅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推动: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例
12
作者 贺芒 闫博文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M0004,共14页
政策试点虽然频繁被运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但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构建以制度成果产出为结果导向的多动力维度综合性分析框架,从微观视角切入,对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通过对国家新型城... 政策试点虽然频繁被运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但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构建以制度成果产出为结果导向的多动力维度综合性分析框架,从微观视角切入,对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通过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案例的透视分析发现,其6个动力源维度分别融合形成两股力量:试点方案、推广动力和退出压力融合形成牵引力对政策试点推动过程发挥引导和规制作用;资源配套、试点单元基础和工具设计融合形成推动力为政策试点推动过程提供基础和支持,最终呈现出“牵引—推动”动力机制模型,以此阐释政策试点如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试点 国家治理现代化 动力机制 牵引 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损伤状态下重载机车牵引电机振动响应分析
13
作者 张涛 甘福明 +2 位作者 党小辉 施亚泰 张欣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3,共6页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快速发展,轮轨损伤问题在重载机车日常运营中越来越凸显,势必对重载铁路的运营安全性造成影响。建立重载机车-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重载机车驱动系统在不同轮轨损伤状态下的振动状态,探究扁疤、多边形...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快速发展,轮轨损伤问题在重载机车日常运营中越来越凸显,势必对重载铁路的运营安全性造成影响。建立重载机车-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重载机车驱动系统在不同轮轨损伤状态下的振动状态,探究扁疤、多边形和波磨等不同轮轨损伤形式对机车轮轨力和电机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轮扁疤状态下,轮轨力和电机垂向加速度随着扁疤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扁疤长度从10增加到60 mm,电机垂向加速度最大值由0.56增大到5.92 g;在车轮多边形状态下,多边形幅值越大,轮轨力和电机垂向加速度越大,但与多边形阶数不呈线性变化关系;在钢轨波磨状态下,轮轨力和电机垂向加速度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深的增大而增大,当波长为200 mm,波深从0.1增加到0.5 mm时,电机垂向加速度从0.81增大到6.52 g。因此,轮轨损伤对牵引电机影响较大,机车运营过程中需要关注牵引电机的振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机车-轨道耦合模型 车轮扁疤 车轮多边形 钢轨波磨 牵引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改进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14
作者 高锋阳 吴银波 +4 位作者 徐昊 史志龙 岳文瀚 孙伟 王高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5,共12页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造成开关频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剔除高开关频率和高共模电压的电压矢量,优化备选电压矢量范围,对剩余电压矢量根据其对q轴电流作用效果分组组合寻优和分配作用时间;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改进PI控制器,使得改进PI控制器兼顾快速性与超调;然后,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参数变化特性,构建系统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模型,对电机参数分步辨识,形成参数可调节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最后,对所提策略和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稳态和动态半实物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转矩脉动、零轴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开关频率、调速超调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整定和参数辨识模型构建欠秩问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应用于机车牵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级联模型预测 转矩脉动 零轴电流 参数分步辨识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牵引电机组故障特点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硕 李刚 齐金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高速动车牵引电机组是动车组的动力核心部分,其可靠性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文中针对高速动车牵引电机组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电机组的故障文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制了各单元及高频故障的分布曲线,分析了各组成单元的故障... 高速动车牵引电机组是动车组的动力核心部分,其可靠性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文中针对高速动车牵引电机组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电机组的故障文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制了各单元及高频故障的分布曲线,分析了各组成单元的故障致因及高频故障的分布特点,建立了牵引电机组故障树模型,求出1×10^(6) km故障概率;将故障树模型转化为贝叶斯网络,采用故障概率和失效率求出了贝叶斯网络的后验概率;使用后验概率进行重要性排序,找出了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可靠度较小的故障,验证了用贝叶斯网络分析电机组可靠性方法的有效性。据此研究,动车组在维修检修过程中可根据其重要性排查故障情况并制订检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 牵引电机 贝叶斯网络 故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件相关的列车牵引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贵双 王少萍 石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1-2090,共10页
牵引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核心,其可靠性对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牵引系统结构复杂且失效模式多样的问题,开展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研究。着重围绕牵引系统中的关键元件:牵引电机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构建牵... 牵引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核心,其可靠性对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牵引系统结构复杂且失效模式多样的问题,开展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研究。着重围绕牵引系统中的关键元件:牵引电机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构建牵引电机退磁故障和IGBT键合线失效的性能退化模型,采用融合失效机理的维纳过程描述2个元件的性能退化过程,并采用Copula函数描述两者的相关性。对于离线可靠性评估,采用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未知参数估计;对于在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采用贝叶斯与期望最大相融合的算法更新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基于牵引系统的性能退化试验数据,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结果表明:考虑牵引电机和IGBT 2个元件相关的可靠性模型能够精准实现可靠性评估,采用贝叶斯与期望最大相融合的参数更新算法可有效提升寿命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牵引系统 维纳过程 COPULA函数 可靠性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牵引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杰 都业林 +1 位作者 金涛 朱忠焕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动车组牵引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隐匿性强,准确的诊断可以避免进一步扩展为相间和对地短路故障。牵引电机一般采用电流闭环的控制方式,与恒压频比的开环控制方式不同,定子频率动态变化。应用全相位时移相位差频谱矫正法计算动车组牵引... 动车组牵引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隐匿性强,准确的诊断可以避免进一步扩展为相间和对地短路故障。牵引电机一般采用电流闭环的控制方式,与恒压频比的开环控制方式不同,定子频率动态变化。应用全相位时移相位差频谱矫正法计算动车组牵引电机的三相电流和零序电压的基波分量,以三相电流基波频率、幅值、相位差及零序电压基波幅值为故障特征,以随机森林为模型诊断牵引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设计能量互馈的动车组牵引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模拟试验平台,通过匝间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获取试验电机的无故障和匝间短路故障样本。以试验样本为基础训练和测试随机森林模型,故障诊断模型在训练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100%,在测试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94.79%,该模型在检测定子匝间故障的同时,也可以定位匝间短路的故障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电机 匝间短路 故障诊断 全相位FFT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器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有源功率解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颢 曾一鸣 +3 位作者 李卓鑫 向超群 成庶 范子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56,共13页
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LC谐振回路体积大、质量重,造成整体功率密度降低,不利于轻量化等问题,引入有源功率解耦回路代替LC谐振抑制母线电压的二次纹波。为适应大功率低开关频率的轨道交通应用场景,选择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 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LC谐振回路体积大、质量重,造成整体功率密度降低,不利于轻量化等问题,引入有源功率解耦回路代替LC谐振抑制母线电压的二次纹波。为适应大功率低开关频率的轨道交通应用场景,选择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拓扑作为LC谐振回路的替代方案。通过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设计基于CR400AF高速动车组的拓扑参数,使解耦电容容值,解耦电感感值和4次脉动幅值尽量接近群体最优值,据此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得到最优参数。针对该解耦电路提出了基于重复控制的功率解耦策略,以解耦电容电压为控制目标,包括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二次脉动电流提取、直流分量跟踪、交流分量跟踪以及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4个部分。研究结果表明: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拓扑,相比LC谐振回路减少28.3%,相比增大支撑电容拓扑减少5%,符合直流环节轻量化目标,在直流电压纹波方面,相比LC谐振回路增大约90V,相比增大支撑电容减少35V,约为3.47%,符合少于5%的规定。同时,对比负载变化50%响应时间,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用时最少,比LC谐振回路减少34.8%,说明动态性能得到了提升。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不仅可以有效滤除二次脉动,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使网侧电流波形更加接近于正弦波,并在低带宽条件下实现高精度的指令跟踪,提高动态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直流环节轻量化的解耦拓扑选型与控制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流器 轻量化 有源功率解耦 重复控制 Buck斩波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外经验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姬 凌晨 +1 位作者 苏靖棋 刘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方法]总结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典型国家在优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配置、新能源利用、数字信息化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从推广牵引供电系统创新成果应用,加大新能源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建立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管理平台等3个维度出发,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创新发展路径。[结果及结论]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创新发展路径,可推动实现牵引供电系统升级换代,进一步助力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智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发展路径 国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