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侧矫治不同牵引位置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雪 张春芝 张栋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分析当牵引钩位于不同位置时,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时牙列中牙齿的位移情况。方法:在全牙列、牙周膜、牙槽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当牵引钩分别位于尖牙近中与尖牙远中,微种植... 目的:分析当牵引钩位于不同位置时,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时牙列中牙齿的位移情况。方法:在全牙列、牙周膜、牙槽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当牵引钩分别位于尖牙近中与尖牙远中,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过程中前牙及后牙三维方向上的变化。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显示,当将牵引钩放置于尖牙远中时,前牙区矢状方向的回收更均匀,牙弓的缩窄出现在尖牙、第二前磨牙区域,但垂直向上的"拱形效应"更明显。结论:利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滑动法回收间隙时,宜将牵引钩放置于尖牙远中,尖牙、第二前磨牙区域牙弓的缩窄有效抵抗了水平向"拱形效应"。对于垂直向上明显的"拱形效应",应当配合在弓丝上打10°的摇椅抵抗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滑动法 牵引位置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矫治上前牙区不同Ⅱ类牵引位置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邓文磊 罗思阳 +1 位作者 张军梅 郑之峻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第4期851-857,共7页
目的 定量分析上颌固定矫治不同Ⅱ类牵引位置上牙的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为更好应用Ⅱ类牵引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上颌固定矫治Ⅱ类牵引有限元模型。根据拔牙与否、上前牙区牵引位置不同分4组,8个工况。在上前牙区与下颌第一磨牙颊... 目的 定量分析上颌固定矫治不同Ⅱ类牵引位置上牙的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为更好应用Ⅱ类牵引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上颌固定矫治Ⅱ类牵引有限元模型。根据拔牙与否、上前牙区牵引位置不同分4组,8个工况。在上前牙区与下颌第一磨牙颊管之间施加1.2 N载荷,记录并分析上颌牙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上颌固定矫治Ⅱ类牵引有限元模型。Ⅱ类牵引会使上前牙腭倾伸长内收。Ⅱ类牵引位置不同时,上牙初始位移和牙周膜von Mises应力不一致。各工况中,牙周膜最大von Mises应力为5.8~12.2 kPa。结论 改变牵引位置将引起力矩改变,使弓丝产生不同形变趋势,影响牙移动。与挂在上尖牙托槽相比,将Ⅱ类牵引挂在牵引钩上将增加前牙深覆[牙合]趋势,且拔牙模型中该趋势更明显。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唇倾,有开[牙合]趋势的患者,考虑将Ⅱ类牵引挂在上前牙区牵引钩[牙合]方,可能更有助于解除前牙开[牙合],使笑弧更加美观,实际效果有待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牵引 Ⅱ类错[牙合] 牵引位置 固定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