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优计划与物资分配
- 1
-
-
作者
王宏昌
高长升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1年第4期22-25,共4页
-
文摘
我们把劳动时间,生产资料(物化劳动),土地(某种意义上也是物化劳动)统称为生产资源。资源的最优分配,保证最优生产计划,这是社会主义计划工作的中心任务。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一般用平衡法编制计划。但平衡法保证我们得到的是可行解,却不能保证得到最优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济发展比较转向内涵方面,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果。因此我们要从平衡表法进而探索编制最优计划的方法。 设有一个阀门公司,面临为两个工厂确定生产计划和物资分配计划的课题。这两个厂中的国营厂生产高中压阀门和Ⅰ型低压阀门。另一个是集体厂,生产Ⅰ型和Ⅱ型低压阀门。
-
关键词
影子价格
最优计划
最优生产计划
低压阀门
小型型钢
物资分配计划
中厚钢板
薄钢板
中型型钢
社会主义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国民经济计划概论问题选答(9——12章)
- 2
-
-
作者
汪廷忠
陈远敦
张怀富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3期78-87,共10页
-
文摘
26.物资消耗定额在计划工作中有哪些作用?为什么物资消耗定额又分工艺定额和供应定额,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物资消耗定额在计划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资消耗定额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物资消耗定额是制定计划、核算物资需要和供应量的依据。编制工业生产计划时,以物资消耗定额为依据核算对各种原材料、燃料的需要;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综合物资计划、物资分配和供应计划都要依据和运用物资消耗定额;第二、物资消耗定额是促进物资合理使用的有力工具。物资消耗定额是物资消耗的标准和尺度,凡超过物资消耗定额的消耗。
-
关键词
物资消耗定额
物资分配计划
商品购买力
计划期
国民经济计划
供求平衡
劳动生产率
相适应
消费品
综合平衡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按照商品经济原则改革物资流通体制
- 3
-
-
作者
胡怀邦
韩志国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3期30-33,共4页
-
文摘
我国现行的物资(即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模式下,与计划体制和生产企业管理体制配套建立的。在这种体制下,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都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规定;企业所需生产资料由谁供给、什么时候供给、供给多少也都必须按照国家物资分配计划执行。
-
关键词
物资分配计划
生产资料生产
物资流通体制
市场机制
指令性计划
经济杠杆
流通体制改革
物资供应
多种经营方式
流通体系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深化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 4
-
-
作者
郭实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25-28,共4页
-
文摘
近几年,随着物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缩减了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种类和比重,扩大了企业和地方支配物资的自主权,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生产资料市场基本形成。这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传统体制重要支柱的条块分割的物资分配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物资流通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指令性物资分配计划的编制和供应要立足于资源现状,有利于改革,服从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几年来,国家计划分配物资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减少,并集中用于保证国家指令性生产和重点建设任务的需要。
-
关键词
生产资料市场
物资部门
流通体制改革
计划分配
物资流通
物资分配计划
多种形式
指令性计划
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缩短生产资料流通时间 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 5
-
-
作者
延晓
卢月辉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2年第3期16-19,共4页
-
文摘
近期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形势是好的,多数产品供应充足,不少过去供应紧张的东西也有所缓和。但是,当前也存在着产品积压过多,库存周转期长,资金周转缓慢的问题。一般大型仓库平均库存周转期约为一百六十至一百八十天;物资系统资金周转期,1980年全国为一百二十七天,陕西省一百三十天。而日本大体同期的物流周转期平均为五十天,最长两个月。相比之下,我们的生产资料流通时间确实显得太长,特别是主要生产资料。如钢材,1979年全国平均周转期八点三个月,陕西地区(包括中央各部属企业)为一年又四个月,陕西地方为十一点八个月;
-
关键词
生产资料流通
资金利用效果
周转期
流通时间
物资部门
物资分配计划
市场予测
生产计划
资金周转
调整期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提高信贷科技含量促进乡镇工业新发展
- 6
-
-
作者
叶祥法
-
机构
慈溪市农行
-
出处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2期59-60,共2页
-
文摘
提高信贷科技含量促进乡镇工业新发展叶祥法(一)我们慈溪市的经济从80年代以来,每年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全国第一届和第二届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龙虎榜上,都名列其中。尤其是占我市经济主导地位的乡镇工业的发展更为瞩目,走在全省前五名的行列。但是我们应...
-
关键词
乡镇工业
科技含量
乡镇企业
技术改造
物资分配计划
固定资产贷款
企业技术进步
慈溪市
信贷
科技进步
-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